海外留学 国际学校落户民间

海外留学 国际学校落户民间

过去,国际学校一般坐落在市区或者高尚住宅区,仿佛带有一种光环。如果住家附近设有一所国际学校,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不过,曾几何时,随着越来越多国际学校在地点较偏远的郊外地区出现,这种观念已渐渐改变。近年来,一些居民反而不欢迎国际学校建得太靠近住家。

海外留学 国际学校落户民间
近年来,一些居民反而不欢迎国际学校建得太靠近住家(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 在1912年,日本人已经在新加坡密驼路(Middle Road)131号设立一家日本人学校,当时这所学校只有一名教师,负责教导28名学生。到了1920年,一所新的日本人校舍在四马路(Waterloo Street)155号落成;这所校舍后来辗转被其他学校使用,其中包括前史丹福女校。至于日本人学校也接连换了好几个地方,包括明古连街 (Bencoolen Street)、威基路(Wilkie Road)、肃街(Short Street)、武吉知马路的纽顿邮政局现址,以及大威(Dalvey)和瑞士村(Swiss Cottage)住宅区等地。

一直以来,日本人学校选址都在市区或者武吉知马、大威、瑞士村等豪宅区,但从1971年起,它开始搬离这些“高尚”地区,走入较为偏远的西部地区。

当时,西海岸的发展仍相当滞后,只是一个刚完成填土的地区。不过,日本人学校入驻西海岸后,收生人数不断上升,从西海岸路校舍到金文泰校舍,再到西海岸校舍,截至1984年,日本人学校的学生人数已经达到约2000人。

日本人学校的选址,间接带动西部成为不少日本外派人员聚居地区。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这里出现不少日本人、日本美食和日本商品专卖店。

由于西海岸的校舍很快不敷使用,日本人于1995年在樟宜开设另一家分校。这似乎带旺了樟宜至东海岸一带的楼市,吸引了不少日本人在那里的公寓安家落户。

同样地,创立于1956年的新加坡美国学校,校舍原本也一直位于市区或市区边缘的高尚住宅区。最早的校舍坐落于东陵路附近、罗渣里通道(Rochalie Drive)的一栋殖民地旧洋房,1962年它才搬到另一个高尚住宅区附近——京士路(King’s Road)。

到 了上世纪70年代初,这所校舍不足以应付需求,于是小学部迁移到亚历山大和吉门营房(Gillman Barracks)的临时校舍,开始走出市区,进入较为偏远的郊区。1973年,美国学校在乌鲁班丹(Ulu Pandan)开设新校舍。进入90年代后,冗长的等候入学名单迫使学校再次寻找新校舍,以便容纳更多学生。1996年,美国学校终于搬到兀兰,目前的学 生人数将近4000人,校舍占地15万平方公尺。

90年代末开始“走入民间”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本地多家国际学校。自90年代末之后,国际学校“走入民间”的现象就越来越明显。

在 美国学校于1996年搬到兀兰后,日本人学校和壹世界国际学校(One World International School)也于1998年分别入驻樟宜。2003年,澳洲国际学校搬迁到罗弄泉的新校舍。2005年和2006年新加坡增添了华中、英华和圣约瑟三家 本地国际学校。加拿大国际学校的丹绒加东校舍和湖畔校舍分别在2007年和2011年启用,东南亚联合世界书院(UNCSEA)的东部校舍在2008年设 立。2009年史丹福美国国际学校于实龙岗路上段设立。今年,原本位于巴德申路(Paterson Road)的海外家庭国际学校也搬迁到巴西立。

学生人数激增 需大面积土地建校

过去,国际学校一般坐落在市区或者高尚住宅区,仿佛带有一种光环。如果住家附近设有一所国际学校,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不过,曾几何时,随着越来越多国际学校在偏远郊区出现后,人们也渐渐改观。近年来,一些居民反而不欢迎国际学校建得太靠近住家。

其实,国际学校“走入民间”,是新加坡“都会化”后的必然趋势。随着市区土地价格攀升,国际学校不可能继续在市区占有大幅土地,最终都必须让步给其他经济效益更高的商业活动,搬到较偏远的地区。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互联网资讯综合整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