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 海归不稀奇了?留学人员需要适应海归常态化

十多二十年前的海归回国后工资是普通人的好几倍,但随着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出国留学,海归自然不是那么稀奇的了,因此,海龟的工资在近几年,便越来越不可观了。

海归曾是高水平、高薪酬的“代名词”,但随着大规模“海归潮”的出现,海归的素质出现分化,其待遇与预期也与此前形成明显落差。不少专家表示,随着留学普及,海归群体“去光环化”将是必然趋势。

据《2015年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显示,2012-2014年这3年回国的留学生人数为99.12万人,超过之前30年的总和。而据中国教育部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增至52.37万人,海归则达40.91万人,当年归国与出国人数比提高至78.1%,而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404.21万人,留学回国人数总量达221.86万人,总回流率达54.8%。教育部预测,海归人数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66.6万人。

留学生近些年加速回流,有着相当一部分“被动而为”的成分。比如说,工作签证和移民门槛的提高,使得他们很难在相关国家立足。而除此以外,另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在于,随着留学生群体的整体扩张,其“平均素质”早已极大稀释。除了极少数“顶端精英”成色依旧,多数留学生的光环已经退去。

海归曾是高水平、高薪酬的“代名词”,但随着大规模“海归潮”的出现,海归的素质出现分化,其待遇与预期也与此前形成明显落差

数据显示,近五成海归工作5年以上才能收回留学成本。他们期望月薪3000至8000元的占63%,1万以上的占12%。57.80%的海归就业岗位分布在基层岗位,中高层占33.70%。海归收回留学成本调查中,5年及以上的占49%,两年包括两年内收回的共占22%。

高额留学投入和实际薪酬的落差,让海归难以“屈就”。中国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对留学归国人员薪酬区间调查显示,博士和硕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月薪主要在5000元至1万元,而本科和专科毕业海归的工资多在5000元以下。启德教育发布的《2015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调查结果也显示,约96%的海归都有拒绝工作OFFER(入职通知)的经历,其中约62.7%的海归是因为收入不理想。

来自知名美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赵蕊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外企现在更加注重本土化,有的连英文面试都取消了,只要求能够简单交流和读懂英文邮件就行。”赵蕊表示,除少数顶尖商学院外,他们现在更加偏向招聘能脚踏实地的国内毕业大学生。

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会长齐立新认为,海归群体在国际化视野、独立思考工作、快速适应与沟通等方面都具有相应优势,无论求职还是创业都会增强发展后劲,“但留学本质上应是对本国理论知识、教育内容、科研条件方面的欠缺,有针对性地到他国补充的短期行为,不应一味对海归群体进行拔高或者贬低”。

因此,留学人员需要加快适应海归常态化的调整,社会各方对海归群体也需要宽容与理性。出国学习,回国就业,这一切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个体选择。

相关资讯:纽约开放7间区域教育中心 或引周边学区房小幅升温

(据侨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