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國際學校一般坐落在市區或者高尚住宅區,彷彿帶有一種光環。如果住家附近設有一所國際學校,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不過,曾幾何時,隨著越來越多國際學校在地點較偏遠的郊外地區出現,這種觀念已漸漸改變。近年來,一些居民反而不歡迎國際學校建得太靠近住家。
近年來,一些居民反而不歡迎國際學校建得太靠近住家(圖片來源於網絡)
早 在1912年,日本人已經在新加坡密駝路(Middle Road)131號設立一家日本人學校,當時這所學校只有一名教師,負責教導28名學生。到了1920年,一所新的日本人校舍在四馬路(Waterloo Street)155號落成;這所校舍後來輾轉被其他學校使用,其中包括前史丹福女校。至於日本人學校也接連換了好幾個地方,包括明古連街 (Bencoolen Street)、威基路(Wilkie Road)、肅街(Short Street)、武吉知馬路的紐頓郵政局現址,以及大威(Dalvey)和瑞士村(Swiss Cottage)住宅區等地。
一直以來,日本人學校選址都在市區或者武吉知馬、大威、瑞士村等豪宅區,但從1971年起,它開始搬離這些「高尚」地區,走入較為偏遠的西部地區。
當時,西海岸的發展仍相當滯後,只是一個剛完成填土的地區。不過,日本人學校入駐西海岸後,收生人數不斷上升,從西海岸路校舍到金文泰校舍,再到西海岸校舍,截至1984年,日本人學校的學生人數已經達到約2000人。
日本人學校的選址,間接帶動西部成為不少日本外派人員聚居地區。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這裡出現不少日本人、日本美食和日本商品專賣店。
由於西海岸的校舍很快不敷使用,日本人於1995年在樟宜開設另一家分校。這似乎帶旺了樟宜至東海岸一帶的樓市,吸引了不少日本人在那裡的公寓安家落戶。
同樣地,創立於1956年的新加坡美國學校,校舍原本也一直位於市區或市區邊緣的高尚住宅區。最早的校舍坐落於東陵路附近、羅渣裡通道(Rochalie Drive)的一棟殖民地舊洋房,1962年它才搬到另一個高尚住宅區附近——京士路(King’s Road)。
到 了上世紀70年代初,這所校舍不足以應付需求,於是小學部遷移到亞歷山大和吉門營房(Gillman Barracks)的臨時校舍,開始走出市區,進入較為偏遠的郊區。1973年,美國學校在烏魯班丹(Ulu Pandan)開設新校舍。進入90年代後,冗長的等候入學名單迫使學校再次尋找新校舍,以便容納更多學生。1996年,美國學校終於搬到兀蘭,目前的學 生人數將近4000人,校舍佔地15萬平方公尺。
90年代末開始「走入民間」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本地多家國際學校。自90年代末之後,國際學校「走入民間」的現象就越來越明顯。
在 美國學校於1996年搬到兀蘭後,日本人學校和壹世界國際學校(One World International School)也於1998年分別入駐樟宜。2003年,澳洲國際學校搬遷到羅弄泉的新校舍。2005年和2006年新加坡增添了華中、英華和聖約瑟三家 本地國際學校。加拿大國際學校的丹絨加東校舍和湖畔校舍分別在2007年和2011年啟用,東南亞聯合世界書院(UNCSEA)的東部校舍在2008年設 立。2009年史丹福美國國際學校於實龍崗路上段設立。今年,原本位於巴德申路(Paterson Road)的海外家庭國際學校也搬遷到巴西立。
學生人數激增 需大面積土地建校
過去,國際學校一般坐落在市區或者高尚住宅區,彷彿帶有一種光環。如果住家附近設有一所國際學校,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不過,曾幾何時,隨著越來越多國際學校在偏遠郊區出現後,人們也漸漸改觀。近年來,一些居民反而不歡迎國際學校建得太靠近住家。
其實,國際學校「走入民間」,是新加坡「都會化」後的必然趨勢。隨著市區土地價格攀升,國際學校不可能繼續在市區佔有大幅土地,最終都必須讓步給其他經濟效益更高的商業活動,搬到較偏遠的地區。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