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歐元觸底 中國買家搶購歐洲房產

Stephen Diggle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對沖基金,在全球金融危機時曾獲利高達27億美元。本周他來到德國弗倫斯堡的壹座小鎮,押註已連續12個月下跌的歐元即將到達尾聲。

趁歐元觸底 中國買家搶購歐洲房產

據彭博社報道,今年歐元對亞洲貨主要貨幣持續下跌,讓不少來自中國、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地的投資者紛紛搶進,為布局房地產的最佳時機。

Diggle旗下的基金已在德國買下1200多座公寓,其中也包括這個距離丹麥邊境四英裏、人口僅9萬人的小鎮,而他還打算繼續買入。“歐洲經濟開始從無止盡的低迷中恢復,這代表著歐元兌其他貨幣不會再持續貶值”他認為在現今情況下,與其等待不如盡早行動。

Diggle是在當今趁著歐元觸底時努力找尋投資機會的亞洲富人投資者代表之壹,根據彭博社追蹤歐元兌亞洲最常交易的八大貨幣,顯示已有三項貨幣未來壹年內將升值。

CBREGroup指出,今年第壹季來自亞洲的跨境房地產投資飆升至86億美元,為亞洲投資人2013年起開始大幅進軍海外房地產以來的最佳開年成績,而歐洲房地產就占了三分之壹。

倍受矚目的交易案中,包括三星電子所領導的財團在今年壹月收購位於法蘭克福32層樓高的銀塔(Silberturm Tower),該建築在1990年以前曾是德國最高建築。而中國的復星國際(0656-HK)自2010年來已投資250億美元在海外進行大舉收購,包括法國知名度假村集團Club Mediterranee SA。

瑞銀駐蘇黎世負責超高凈值人士的首席投資長Simon Smiles表示,來自中國內地與中國香港的顧客特別熱衷於收購歐洲的酒店等資產。

他表示,我們的最大客戶對於標誌性資產如奢侈品牌與酒店特別感興趣。在短期內,他們認為美元將持續升值,但這股強勢不壹定永遠持續下去。

近期歐元兌美元已出現反彈,而歐元兌其他亞洲貨幣包括泰銖、印度盧比和馬來西亞的林吉特,過去三個月來已出現超過8%的反彈。今年五月歐盟通膨數據在過去六個月來首度由負轉正,經濟信心更創下四年來高點,顯示歐洲央行的量化寬松政策已開始奏效。

歐洲購房移民的成敗在於房產的選擇!

歐洲購房移民的成敗與否在於房產的選擇,說購買房產很重要,就表現在兩個方面:第壹,房產是獲得身份的憑證,也是壹份資產;第二,房產是未來可能居住的住所,要考慮可持續性。所以挑選房產還是靠得住為關鍵。

從壹些論壇上,會看到海外置業最後發生糾紛問題。比如購買有歷史問題房產、從朋友手中購得房產反而遭到坑錢等等不勝枚舉。為何歐洲投資移民之路總也不太平呢?

移民者歐洲購房移民路上的逆境

歐洲購房移民的成敗在於房產的選擇!

逆境壹:局外人處境尷尬

就算在中國買房,我們也不可能弄清每壹個城市的情況,更別說歐洲購房移民了。歐洲國家大致情況還可從網上查閱,但說起哪個城市的情況,城市中分區的情況,更不可能了若指掌。面對歐洲房產,我們就是局外人,如何才能深入了解就成為了關鍵。

逆境二:偏聽偏信的尷尬

從逆境壹衍生出來的另壹個問題,就是想在陌生環境中找到可靠的房產,熟人的介紹就如同救命稻草。可是遇到熟人介紹時,更需要冷靜對待,不要因為著急而落入陷阱。

逆境三:投機取巧的尷尬

歐洲購房移民有低價項目也有高價項目,無論價格如何,都不要期待過多的折扣。房產投資雖然動輒上百萬人民幣,但房產有其價值,如果在辦理過程中,折扣過多或過分讓利的話,其中水分必然不小,或更可能是問題房產。在價低的背後,要警惕投資的深淵。

想拿歐洲“綠卡”?很簡單 買個房子

歐洲投資移民操作起來非常簡單,購買房產即可移民。對於投資移民來說,如果能夠購買當地房產獲得移民身份的話,算是最安全也最方便的方式,而購房移民僅會出現在早期。現在歐洲購房移民是壹個很好的機遇,投資人現在出手,穩定收獲房產的同時還有移民身份。

歐洲移民辦理十分容易,歐洲國家不會對申請人做過多的要求,所以申請人可以輕松的拿到歐洲國家“綠卡”。

想拿歐洲“綠卡”?很簡單 買個房子

所謂歐洲國家“綠卡”

“綠卡”這壹稱呼起源於美國,美國頒發給獲得美國“永久居留”的移民者壹張綠色的卡面,被稱為綠卡。而引申到現在,綠卡可以通俗指代是壹種給外國公民的永久居住許可證。持有綠卡意味著持卡人擁有在簽發國的永久居留權,同時,持有綠卡可以在壹定時間內免去入境簽證。所謂歐洲國家綠卡,就可理解為獲得歐洲國家永久居留身份。

獲得歐洲任何壹個國家的永居身份,這都代表著可以任意進出該國無需簽證,而且由於歐洲的申根協議,也就同時獲得了歐洲26國自由進出無需簽證的權利。並且允許在該國工作,獲得免費教育、免費醫療等與該國公民同等待遇。

容易獲得的歐洲國家“綠卡”

歐洲國家永居非常容易獲得,因為這些國家對於想獲得永居的人要求並不高。根據投資方式不同,獲得歐洲國家綠卡有2種明顯的區分。

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國家是采用購房方式移民,首先移民者會獲得臨時居留身份,根據各國規定,更換臨時居留卡,5年後即可申請永久居留,正式獲得該國綠卡。5年中需持有購買房產,但轉為永居身份後,房產可出售。

除了購房移民外,歐洲國家匈牙利為國債移民。購買國債可獲得移民身份,在獲得永居容易程度上,此方式更上壹層樓。投資國債後最快30天即可獲得臨時居留卡,緊接著即可申請永居,8個月後獲得匈牙利永久居留。想追求最快速永居,可考慮匈牙利國債移民。

對於很多移民者來說,不想放棄祖國的國籍,也想享受歐洲的生活,那麽獲得“綠卡”即永居是最好的選擇。這時候國籍還為中國,我們依舊是中國公民,而歐洲國家也承認移民者擁有永久居住當地的權利,可享受和當地公民同等福利,這樣既可壹舉兩得。

中國在英投資為何呈爆炸式增長

“對英國而言,作為商貿夥伴的中國意味著壹個巨大機會,英國政府願意把更大的賭註壓在中國壹邊。”英國投資貿易總署首席執行官多米尼克·吉爾米日前這樣強調。吉爾米指的是來自中國的投資,據英國官方數字,過去5年,中國在英投資每年平均增長85%。去年,中國對英直接投資新增51億美元,約占中國在整個歐洲投資的1/3強。壹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企業持續投資英倫,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拯救了部分瀕危企業,也增加了英國稅收,助推了英國經濟發展。目前,中國投資整體上受英國社會歡迎,但中企在英國紮根須付出很多努力,不僅要講究企業文化,要融入當地社會,還要應對壹些意想不到的困難。

中國在英投資為何呈爆炸式增長

走進在英國“奮鬥”的華為

由倫敦驅車西行,約個把小時,便來到雷丁城。雷丁城南橡樹路300號,是華為英國分公司總部。初夏明媚的陽光下,長方形的現代化4層大樓格外醒目。在新聞官引介下, 記者進入大樓。開放式的辦公平臺,幽靜的工作環境,整潔的桌椅,埋頭敲打電腦的工作人員……壹切都井然有序。

“幾年前我剛來這裏時,工序號是第67,現在工序號都排到1100多了”,負責人力資源的蕾斯麗自豪地說。她說,她本來在壹家美國大公司工作,之所以跳槽到華為,壹個重要原因是她從知情朋友那裏獲悉,這家中國公司的氛圍很好,是壹個團結向上、積極拼搏的公司。於是,她決定賭壹把。

蕾斯麗是典型的英國人,工作認真、嚴肅。她說,華為的團隊文化正吸引著越來越多英國人加入,其結果是,華為的存在為當地人創造了工作機會,緩解了政府面臨的青年人就業難壓力,英國歡迎更多這樣的中國公司。

記者從華為公司新聞部的愛華德處了解到,在華為英國分公司,當地人已占70%~75%。以後,英國人會越來越多。畢業於約克大學的中國員工陳景欣說,不懈奮鬥、力求最好,是大家的共同意願,“連這裏的英國人,都會用中文說‘奮鬥’,以此作為口號激勵自己”。

2012年9月,華為宣布未來5年在英國投資和采購13億英鎊(20億美元),並增加700個就業崗位,華為英國的員工人數將從2012年的800人增加到2017年的1500人。作為兌現承諾的壹部分,2014年6月,華為在英國布裏斯托設立新的研發中心,招聘大量英國人。此外,華為很重視與高校的研發合作,決定到2017年,投資1000萬英鎊和英國高校合作,如與帝國理工大學在大數據方面合作,與薩裏大學在5G方面合作等。

事實上,華為在英國已經成了來自中國的最大投資者之壹,2014年還獲得英國頒布的“年度最佳中國投資公

司”獎。記者了解到,為更好地融入當地社區,華為積極開展社會公益活動。比如,華為已連續7年成為英國查爾斯基金會成員,幫助英國有困難的年輕人自力更生。此外,華為從2010年起,連續舉辦王子基金會慈善音樂會,共籌集善款15萬英鎊。

壹路克服種種質疑

華為僅是中國對英國投資的企業之壹。中國駐英國使館經商處公使銜參贊金旭對 記者說,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在英投資存量達400多億美元,英國已成為中國在歐洲最大投資目的地國。從投資領域看,中國對英投資覆蓋基礎設施、地產、品牌網絡、研發中心、高端制造等多個領域,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價值中樞持續上移。

“時光回溯到2004年,在那之前,中國幾乎還沒有對歐洲的任何直接投資,而到了2009年,這種投資才得到飛速發展”,倫敦威斯敏斯特大學商學院教授諾布雷茲對 記者說。根據英中貿易協會的統計,從2008年到2013年,中國對英國的實際投資從8億美元飆升至120億美元。

倫敦政經學院教授考斯特對 記者說,英國局勢穩定、投資環境好、法律健全、辦事有章可依以及英中關系發展迅速等,是中國對英投資步入快車道的主要動因。

中國對英國的投資,壹開始不被對方理解,包括壹些議員在內的英國政客對中國的投資說三道四,甚至橫加猜疑和胡亂指責。學界和輿論界也對中國投資存在爭論和分歧。《泰晤士報》甚至刊文強調,英國不應該為了吸引中國的投資而不顧自己的主權和尊嚴。

中國公司在英國遇到的挑戰很多,除要適應本地社會文化外,還要經受對方對投資動機、技術標準等的質疑。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的最新報告稱,中國風電技術由於記錄較短,尚未吸引英國金融支持。同時,有人擔憂中國工程資格在英得不到承認。報告還稱,中國資本在英國遭遇壹些競爭對手,如加拿大和遠東的養老基金、中東的主權財富基金等。

華為被質疑“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則是另壹種挑戰。據 記者了解,華為“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最初是由英國的情報部門政府通信總局做出界定的。該部門稱,華為的手機“太智能”,能夠進行“遠程竊聽”。

去年年初,《星期日鏡報》披露稱,英國司法部在2011年秋安裝了華為生產的電話會議裝備,通過它進行高等級會議。英國政府其他壹些部門也陸續安裝了這種設備。根據通信總局提供的情報,英國議會下議院安全特別委員會警告政府說,中國政府可能可以“通過華為提供的網絡偷偷攔截或者中斷通信量”。情報部門因此擔心,華為的產品可能進行遠程控制,用來記錄英國政府高等級會議的內容,甚至獲取高度機密的信息

由於遭受質疑,英國政府壹度禁止在開會時將華為手機帶入會場。但後來證明所謂的威脅是子虛烏有。英國情報部門壹直跟蹤調查,結果壹無所獲。今年3月底,英國壹個審查委員會稱,華為並未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相關的審查評估報告認為,使用華為所提供設備的風險已“充分緩解”,這家中國電信設備制造商如今已獲“完全健康通知”。此時的華為進入英國電信網絡市場已達10年。

對英國將是“改變遊戲規則的大事”

英國廣播公司日前報道稱,中國這個龐大經濟體近年開始松開其錢袋,但中國過去9年在英國的投資總額,只相當於英國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的0.7%。金旭參贊也向記者介紹說,中國經濟總量約為英國3倍,但對外投資存量不及英國的1/3,中國對英投資有巨大潛力。

金旭說,長期以來,英國對中國投資持開放態度,英政府也積極推動吸引中國投資。中國企業只要抓住中國深化開放的歷史機遇,大力開拓英國市場,就能推動中國裝備、技術、資金、品牌和服務陸續在英落地開花。

在倫敦已有幾十年歷史的中國銀行是壹個例證。中國銀行倫敦分行行長孫煜接受 記者采訪時提到,今年3月,中國銀行通過設於倫敦分行的歐非銀團中心,以獨家牽頭行身份,成功爭攬中投公司在倫敦某商業寫字樓園區並購後再融資項目,融資金額高達6億英鎊。這是迄今為止中國資本在英國商業地產領域最大投資之壹。孫煜行長說,房地產開發已成為中英經貿往來的新投資熱點,中國銀行倫敦分行在歐洲商業房地產領域具有多年市場經驗,已建立起壹支具有國際專業水準的本土團隊。

眼下,中企在英國整體上形象比較積極,較以往有了很大改變,英國社會主流歡迎中國投資,也需要中國投資。不過,英國人對中國投資發生態度改變的根本原因,是英國方面和中企各自共同努力互相了解,特別是中企積極適應西方文化和社會的結果。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英國打拼的中國公司越來越講究企業文化,講究融入當地社會,讓中方員工盡量了解英倫文化和當地風俗,以便在與英國社會打交道時實現“零距離”和無障礙接觸。

有分析認為,從大環境看,英國對中國投資的態度變化主要是看中中國改革開放所帶來的高速發展和經濟紅利,想讓中國的錢成為其經濟建設的“血液”。世界社會主義網站23日的壹篇文章稱,像英國加入中國倡導的亞投行,英國最後決定加入的壹些潛在動機,可以從本月早些時候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的講話看出——她說,英國希望“成為亞洲積極增長的強勁動力”,她還提到,過去5年中國投資在英國年均增長85%。

“中國將在未來10年向英國投資1050億英鎊,其中能源、房地產和運輸是最大投資對象。”英國《金融時報》稱,未來10年,英國的基建投資缺口達到5000億英鎊,因此,英國對中國投資的倚重將十分明顯。品誠梅森合夥人理查德·勞迪說:“預計這是壹個重大趨勢的開端,中國投資的捐捐細流將在未來10年變成壹股洪流”。他說,這壹前景對英國將是“改變遊戲規則的大事”。

高緯環球:歐洲房地產對全球投資者吸引力增強

全球房地產咨詢顧問公司高緯環球近日發布的最新報告《資本觀點——歐洲的吸引力》表明,歐洲房地產市場將牢牢吸引全球投資者的關註,受物業投資供應量增加、房產業務重組、不斷攀升的價格以及量化寬松政策的驅動,預計會有兩年的高度活躍期和具有吸引力的相對價格。

同時,房地產市場投資活動快速蔓延至整個歐洲,從歐洲中心到南部,現正向歐洲中部發展,但全球貨幣活動落後,依然緊跟最大的中心市場。例如,過去壹年,英國、德國和法國吸收了歐洲市場上四分之三的全球資本。高緯環球表示,隨著歐洲南部進入全球投資者視野,這種狀況正在改變。例如,西班牙是目前除英國外唯壹吸引全球資本的國家。隨著全球投資者將目光轉向歐洲更新興的市場,這壹變化在2015年將加速。

高緯環球:歐洲房地產對全球投資者吸引力增強

高緯環球歐洲、中東、非洲地區資本市場負責人Jan Willem Bastijn表示:“隨著銀行去杠桿化、房產業務組合轉變和開發活動的回歸,開放給投資者的總體選擇不斷增加。在穩定的經濟環境下,選擇的增加會繼續支撐國內和國外買家的投資活動,市場有可能出現壹個超過去年記錄的新高,去年的記錄是2750億歐元。”

高緯環球的報告指出了三個層面的潛在機會,而歐洲市場的流動性、不斷增加的租賃方和具有吸引力的價格都表明其會有高於平均水平的收益。第壹個層面,倫敦、巴黎和德國等核心市場將繼續領先;第二個層面,關註點在較小國家的領先城市,值得註意的是馬德裏、巴塞羅那、米蘭和布魯塞爾;第三個層面,關註點東移,不僅轉移到波蘭的主要中心,還轉移到捷克。

高緯環球歐洲、中東和非洲區投資策略負責人David Hutchings表示:“歐洲這段時間內壹直是全球市場的首選,盡管風險規避情緒已有所緩和,且從宏觀上看其他市場更有吸引力,特別是美國,但歐洲有其獨特優勢繼續成為關註的焦點。量化寬松政策進壹步增加了歐洲的優勢,宏觀驅動的需求更加強烈並開始縮小承租人和資本周期之間的差距,市場很可能會有兩年的高活躍期和有吸引力的相對價格。”

Bastijn最後表示:“進入歐洲市場的投資者的結構將更加全球化,我們預計今年歐洲市場的交易量將創新高。但要想達到這壹目標,坦白來講,供需雙方中需求更容易達成——市場供應才是決定我們的預測是否正確的關鍵。事實上歐洲市場的供應存量是歐洲吸引全球資本的關鍵原因,也是決定資金流入後的具體流向的重要原因。”

歐洲購房移民有陷阱 申請需“步步為營”

由於從去年開始,部分傳統移民市場關閉移民政策或收緊移民進程。想再移民到這些國家,要麽付出更多時間和金錢,要麽和更多申請者搶奪名額。反而歐洲移民市場從去年開始,政策放寬、市場成熟等原因作用下,成為受歡迎的移民領域。

認識到歐洲投資移民的快速、安全、寬松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移民歐洲。客戶量在增多,市面上辦理歐洲移民的機構數量也在上升,原來無人問津的歐洲移民逐漸火熱。而歐洲投資移民雖看上去容易,但辦理起來卻十分考驗移民機構的專業技術。

歐洲購房移民有陷阱 申請需“步步為營”

粗糙的操作過程帶來歐洲移民危機

“外行人”辦理歐洲投資移民:辦理美國、加拿大移民的時候,這些機構或許擁有經驗,而看到歐洲移民市場掘起也想加入進來,專業程度有待考驗。

房產背景有問題:歐洲購房移民要求簡單,購買房產贈送移民身份,但在購買房產中就要十分註意。必須保障購買到背景純凈的房產,避免後期發生糾紛,導致經濟損失或是申請失敗。

專業移民機構處理歐洲購房移民,會聘請專門的房產律師,在購買房產前,調查房產的背景,保障客戶購買到完全的房產並且無任何歷史遺留問題。

房產地點不好、價格不透明:到歐洲購買房產,投資人擔心就是被坑。怕房產地點不好或是價格虛高,這兩點直接造成房產價值大大縮水。尤其是地點不好,影響自己居住、出租、以及後期出售,可謂是貽害無窮。

專業歐洲移民機構會按照客戶要求,挑選地點、價格均非常優質的房產作為候選,供客戶考察挑選,避免購買房產後出現的問題。

尋找2015年歐洲房地產的主旋律

房產投資者的心理和他們隨之的市場選擇取決於今年歐洲和他們自己的國家的壹系列經濟和地緣政治的因素。英國西班牙、希臘的大選,跟隨法國、德國、意大利等最大的歐洲經濟體最近的弱勢表現的三次衰退問題,歐元貶值,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埃博拉病毒傳播的風險,而這些只是其中的壹小部分。然而,伴隨著歐洲房產仍舊是資金經理資產配置的優化選擇和更多的資金進入房地產,同樣有壹些2014年的積極因素我們可以在2015年期待。

尋找2015年歐洲房地產的主旋律

 

優質英國推薦

更多資本進入房產領域

2014是在很多市場都看到房產投資量全面恢復的壹年。進入房產領域的資本量比長期的平均水平高30%,接近07年水平的80%。這次專註於房地產的投資者不是被債務所驅使,而大多數是被找不到更好投資方向的資產凈值驅使。債券利息在歷史低點,股權市場動蕩。同時,壹些亞洲地區市場的房產價格上漲,而相反壹些歐洲的市場顯示處在低谷。雖然如此,因為壟斷了投資者的資金,主要產品價格還是很快地重新上漲。我們期望伴隨著有資質的投資者的融資環境變得更有利,在歐洲尋找房產進行投資的資金量在下壹年保持甚至增加。

核心需求vs機會供給

有大量風險規避型和風險趨向型的投資者在尋找不同的投資機會。其中主要包括,機構的、長期的投資者會專註於最安全的市場和資產類別,而投機的投資者會利用隨著近期歐洲銀行壓力測試完成的銀行不良資產的預期出售。這個測試的結果帶給這個領域的透明度,也應該帶來實體經濟貸款環境的好轉,包括薄弱的行業和消費者信心。

寫字樓:供給和租賃增長之間的缺口

融資環境的好轉可以支持明年的寫字樓發展,尤其是在有剛性需求的市場,比如都柏林和倫敦,和復興的市場,比如馬德裏和米蘭。總的來說,過去幾年有限的新供給制造了歐洲的寫字樓市場中高質量的寫字樓的供給不足。這導致在這些子市場中租金增加,2015年我們可以看到這在倫敦,都柏林,布魯塞爾等市場繼續。

寫字樓之外

由於相對較弱的消費者信心,我們相信投資者會謹慎選擇零售資產,會繼續追逐位於零售商有信心開新店的流域的表現最好的零售計劃和商業區大街。包括強大富裕的歐洲市場(英國,法國,比利時,德國),還有發展中和恢復中的地區(波蘭和西班牙)。與零售商發展有關的物流市場,尤其是和他們的線上銷售策略有關的也會被考慮(荷蘭,德國,波蘭,英國,西班牙)。

關於另類投資,雖然它們占的份額更小也需要壹定程度的專門研究,我們看到了進壹步發展的潛力,正如在學生公寓部分和住宅部分(荷蘭,德國)以及酒店部分(倫敦,巴黎)所展示的。特別是酒店領域,去年增加了它在歐洲所占的份額,我們期待能夠在投資者的雷達下,跟隨經營者的擴張在歐洲最受歡迎的的旅遊市場/城市(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保持這種增長。

收益重新趨同?

B資質城市的A資質資產和A資質城市的B資質資產的機會在過去的壹年增加了。主要領域激烈的價格競爭和供給的短缺轉移了其他市場領域的投資者的興趣。除了有附加值和更高收益的資產,另類投資(學生公寓,住宅,酒店),更高收益的領域(物流和附加值)和正在恢復的市場(西班牙,意大利,愛爾蘭)也有壹個上升。我們相信2015年這個趨勢會繼續,投資者會繼續尋求從中心開始多樣化產品的種類。這應該會轉化成中心市場(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的AB/BA資產和更高收益的和另類投資領域增長中的份額的更高的投資。

它也可以繼續幫助已經觸底反彈的市場,比如西班牙,愛爾蘭和意大利。那可能會導致中心市場的壹級收益和二級收益與中心市場和邊緣市場的主要收益之間的缺口進壹步縮小。收益的趨同同樣得益於歷史性的低利率環境和歐洲混亂的經濟體(葡萄牙,希臘)的債券利率的恢復,導致投資者對收益率的要求降低。

如果我們無法避免通貨緊縮呢?

盡管我們希望2014年的勢頭可以在2015年得以繼續,我們同樣關註在短期到中期內經濟狀況和地緣政治局勢的緊張對投資者興趣的沖擊。如果最大的經濟體的微弱的經濟增長持續和通貨緊縮的風險變得更實在,那會對房地產領域裏投資者的信心產生負面的沖擊。它會再壹次把投資者導向可以帶來安全和長期的收益的安全港灣和類債券資產,因而影響二級市場和附加值市場投資的上升。投資者可能再壹次變得更加謹慎和更加厭惡風險。

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迎來“大時代”

在正在印尼舉行的亞非領導人會議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願加強與亞非國家的產能合作。考慮到亞投行籌辦工作的順利推進,習近平這壹表態並不出人意料。有理由相信,中國高層的持續助力,將推動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進入壹個名副其實的“大時代”。

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迎來“大時代”

來自中國商務部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壹季度,中國境內非金融類投資者共對全球142個國家或地區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金額同比增長29.6%。這延續了2011年以來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的勢頭。

2011年到2014年,在全球直接投資流量年縮減8%的背景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逆勢上揚,復合年增長率達16%。

作為今年中國對外經濟的壹大看點,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有望在年內正式超過吸收外資總額,從而躋身名副其實的“資本凈輸出國”行列。

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的加大,固然有緩解國內產能過剩、壓縮成本等因素的考量,從更深層趨勢來看,這是中國企業轉向全球戰略布局、提升國際產業鏈價值的必然道路。立足於國家層面,這也是中國從經貿大國邁向經貿強國的不二之選。

有鑒於此,近年來,中國政府加大了助力企業“走出去”的力度。從高層變身“超級推銷員”推介中國高鐵、核能等設備,到“壹帶壹路”倡議的提出和布局,再到亞投行的順利推進等等,本屆政府對這壹領域著力之重以及具有戰略性的落子,讓人印象深刻。

中國政府的努力沒有白費。今年壹季度,中國裝備制造業對外直接投資持續增長達到9.6億美元。1-2月中國鐵路設備,包括鐵道及電車道的機車、車輛及相關零件的出口超過1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長51.8%。

在對外投資的“質”上,中國企業亦有可圈可點之處。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安永近日發布報告稱,中國企業對外投資日趨成熟,從早期的倚重尋求自然資源轉向全球戰略布局,投資產業由早期集中在能源礦產類擴展到科技、地產、金融、農業、醫療等多個領域。

以歐洲為例,直至2011年之前,中國主要是歐洲投資的接受者。但近期以來,借歐元貶值之勢,中國企業已在歐洲掀起了壹股“並購潮”。在投資領域上,中國投資者也從之前主要集中在能源、汽車等拓展開來,在投資金額和領域方面均實現了“大突破、大跨越”。

同樣值得註意的是,近年來,中國海外投資由早期的國企主導模式逐漸轉變為國企和民企並駕齊驅。2014年國企與民企海外投資額基本持平。這壹局面是中國國內改革在外向型經濟中的必然反映,亦有望進壹步盤活中國海外投資。

有理由相信,隨著中國高層對於“走出去”的加大助力,尤其是隨著中國國內經濟轉型持續發力和改革不斷深入,中國對外投資有望保持較高速度增長。同樣增長的,亦有中國“走出去”企業面臨的風險與挑戰,如何應對這些“成長的煩惱”,將是未來壹段時期中國政府與企業的工作重心。

印媒:中國海外投資在擴大

就在印度大力推廣“印度制造”的概念並因此展開激烈爭論時,的確應該擡頭看看前方要面對的世界。翻過喜馬拉雅山,中國正在悄然變軌。

印媒:中國海外投資在擴大

兩國的對比非常鮮明,中國已突破地理限制,向更加有利可圖的地緣政治方向邁進。如今,“中國制造”也可稱作“美國制造”“歐洲制造”。2014年中國在美國投資119億美元,在歐洲投資180億美元。通過合作環保項目或並購等方式,中國國企和其他類型的企業將制造業推向全球。

中國在歐洲的收購項目包括:斯堪的納維亞的研發實驗室、德國的機器制造業、法國的食品加工業和汽車配件業。在美國的投資項目包括得克薩斯州的頁巖開發項目、南卡羅來納州的棉紡廠、佐治亞州的壹家肥料廠和建築公司。

海外投資讓中國企業有機會擴大規模、改進制度、掌握技術。最重要的是,海外投資增加了中國的政治影響力,從2000年起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共投資964個項目,據估計為10萬余人創造和保留了就業機會。

中國的策略和成功給印度上了壹課。中國中西部地區進口外國設備和技術享有稅收優惠政策,印度會效仿嗎?2007年至2013年,中國通過並購或者收購等方式得到的企業價值超過2150億美元。中國成功達成140個雙邊和國際投資協議,中國還是多個貿易集團的成員國。中國支持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理念,主導籌建亞投行並吸引全球參與。

印度也能做到這些甚至做得更好,但前提是印度的政客們停止壹邊打嘴仗壹邊嘆氣!

國內總資產前20房企9家已投資海外房地產

相比於近兩年國內房地產的投資下滑,中國投資者在海外房地產投資上大手筆頻現:2013年5月,中國SOHO首席執行官張欣與巴西銀行業Safra家族共同買下紐約曼哈頓通用大樓40%的股權,這筆交易將使得該大樓總體估值達到34億美元;2013年12月,富力地產斥資13.96億美元收購了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地區六宗空置地塊;2014年8月,萬達集團花了9.7億美元買下黃金海岸的壹家酒店。

中國海外房地產投資飆升的背後是什麽?

誰在投資?

國內總資產前20房企9家已投資海外房地產

海外置業早已不是什麽新鮮事,但是以投資為目的的海外地產項目投資,卻是在最近幾年才顯露出明顯趨勢。

萊坊近期發布的《中國對外房地產投資報告》顯示,中國對外投資房地產總額在2009年是6億美元,截至2013年底這壹數據就已經達到120億美元。如果將2014年的數據統計在內,預計中國對外投資房地產的總額將達到150億美元。

“這壹數據是對成交價格在250萬美元以上的交易進行統計得出的,250萬美元以下的交易並沒有統計在內。所以從投資者來看,主要是機構或者公司投資。”萊坊董事及大中華區研究及咨詢部主管紀言迅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萊坊還對中國排名靠前的保險公司和房地產公司做了壹份海外投資的調查,在國內總資產排名前20的房地產開發商中,萬科、萬達、綠地、中國海外、碧桂園、世茂、富力地產、雅樂居、新城控股9家已經投資了海外房地產,另有8家表示有投資興趣。而在國內保費收入排名前十位的保險公司中,中國人壽、中國平安、陽光保險和安邦保險4家已經投資了海外地產,包括中國人保在內的另外8家表示有興趣投資。

隨著機構和企業投資意願的增強,中國海外房地產投資群體也正在發生變化。

中國對外投資的首輪浪潮由主權財富基金所代表性優質資產和銀行購置自用物業所帶動,第二輪浪潮則是由大型開發商在海外投資的物業開發項目拉動,在當前的第三輪浪潮中, 投資基金和國內保險公司積極尋求核心及高投資回報的物業投資機會讓海外房地產投資節節攀升。萊坊預測,已見端倪的第四輪浪潮的投資主力是大型企業、超高凈值人士、中小型國有企業和民營開發商。

萊坊國際投資部主管楊杏妮表示,與2013年相比,2014年的個人投資海外房產的成交筆數增長了40%左右。“我們觀察到壹個明顯的變化,2014年以投資為目的的海外置業明顯增多。以前海外置業自用比較多,大部分是因為子女在國外讀書,或者自己和家人移民,壹般購買的都是比較好的房子。而2014年的數據顯示,30萬美元左右的房子最受歡迎,而且大部分是按揭購買,這就表明這部分購房者具有明顯的投資用意。”楊杏妮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很多年收入40-50萬元的客戶也逐步開始在海外置業,海外房地產成為他們資產配置的壹種選擇。”

需求推動

中國投資者選擇海外房地產作為資產配置的幾種重要方式之壹,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促動的。

首先就是投資回報率。

目前,北京和上海甲級寫字樓的回報率壹般在5%—6%。然而相對緊張的信貸環境意味著這些城市的資金成本也較高,通常在8%以上。相比之下,盡管紐約、倫敦和悉尼的回報率只有4%—6%,但資金的利率水平卻壹直較低,例如美國的資金成本平均在3%左右。

資訊機構仲量聯行最近發布的《2015年壹季度全球市場展望》稱,2015年全球將有10個大城市的寫字樓租金漲幅超過5%,包括東京、悉尼、迪拜、紐約、北京、洛杉磯、倫敦等,其中東京的租金漲幅會達10%-20%。而這些城市寫字樓資產價格增長也將超過5%,東京和馬德裏的資產將增值10%-20%。

戴德梁行這家資訊公司發布的《2015年全球市場展望》也顯示,2014年全球最熱的房地產投資地排名前十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美國,而2017年最值得投資的市場中,增加了中國上海的寫字樓,倫敦和紐約則仍然是最熱的市場。

而萊坊預測未來五年,倫敦、紐約和悉尼的平均寫字樓租金增長率分別為16.3%、28.2%和22.3%。

與此相比,國內的房地產回報率對很多投資者來說吸引力有所下降。以上海為例,萊坊預計未來五年租金僅增長4.4%。萊坊對於租金增長緩慢的解釋是:中國經濟增速逐步放緩,預計未來五年該增長率會持續緩慢下降,房地產占比GDP約為16%,因而國內房地產投資的規模也將會縮減。

另外,由於中國住宅市場受政策影響較大,2010年以來出臺的調控措施(如購房限制和財政緊縮)導致國內住房需求趨於疲弱。事實上,中國的住宅市場需求已出現自2012年以來最大的負增長。

2014年前8個月住房供大於求並且滯銷,開發商紛紛放慢開發新項目的步伐,導致房屋開工率同比下降了14%。根據萊坊的預計,2010年以來國內空置的住宅建築面積增加了80%以上。住宅現有的存量至少需要兩年才能完全消化。

供大於求引發開發商之間的激烈競爭,這也令購房者對房價進壹步回落的預期增強。盡管近期住房按揭貸款有所放松,但鑒於房價不大可能在開發商清理庫存時反彈,萊坊預計2015年的住宅價格仍將承受壓力。

另壹個促使海外投資房產擴張的因素來自匯率。自2005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和歐元的匯率已升值約30%,這極大地提高了中國投資者的購買力。同時,2014年美國經濟回暖,美元表現出較強的升值態勢,多家機構都預測2015年美元會繼續升值,不少中國投資者認為這是持有海外資產的好時機。

還有壹個主要的推動因素來自對外投資政策的顯著放寬。2013年對外投資審批門檻從1億美元提高至10億美元。2014年10月,商務部取消了先前主要針對對外投資的審批程序。此外,保險公司獲準最多可將其資產的30%投資房地產,總資產的15%可用於境外投資。不過,保險公司對房地產和跨境投資的態度仍然比較謹慎。

相關機構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保險行業將會進壹步積累20萬億元的保費,相當於目前保費規模的兩倍以上。巨額的保險資金意味著即使只有壹小部分投放到境外,也會給海外投資帶來不小的拉動作用。

浪潮繼續

未來幾年,中國投資者對海外房地產的熱情還會繼續嗎?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浪潮還將繼續,但投資者也會趨於理性。

對機構投資者而言,未來2-3年的投資還將增長,增幅可能達到20%-30%。“按目前的態勢來說,不會出現從6億變150億這種跳躍式的增加,現在相當壹部分海外投資的收益開始下降,好的物業項目也相對減少。但是至少這壹兩年之內,保險公司會大力投資。”紀言迅說,“當國內投資者熟悉海外市場之後,會進壹步向壹些地區性的中心城市伸展。比如曼徹斯特、伯明翰、芝加哥、法蘭克福等城市,因為這些城市交通方便,經濟較為發達,並且法律健全,收益率相比來說也就比較高。”

對於那些個人投資者而言,以投資為目的的海外置業才剛剛開始。特別是高凈值人士,他們在國內多數已擁有廣泛業務,境外投資有助於把風險分散至回報率更高的市場,這也是資產多元化配置的趨勢。“與美國、歐洲投資者相比,中國投資者起步算比較晚的,現在他們的投資處於剛起步階段,去年才開始大批量買入。”楊杏妮說,“現在就連沒有在國外生活過的人都想去國外買房子,而且這壹趨勢會持續,尤其是相比國內2%左右的租金回報率,在倫敦、紐約這些地方的租金回報率要高很多。”

不過,楊杏妮也表示,個人投資者需要明確投資海外地產的目的,是想要高的租金回報率還是高的資產增值,因為有時候這二者並不能統壹。“國外有些中等城市的房產價格不是很高、租金回報率高,但不容易脫手。大城市房產很容易出手,但投資額會很高,租金回報率就相對低壹些。”楊杏妮說。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瞭解海外房産投資獨家專業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