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融入新加坡困難麼?中國老移民這麼說

作者:伍治堅

上個星期,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把自己最近拍的一張照片發給友人。他脫口而出:你一看就是個新加坡人。不知不覺,我從中國來新加坡已經接近20年了,友人的無心之言,讓我感慨萬千。

回顧自己的移民之路,實事求是的說,在一開始的10年,是比較辛苦的。作為一個移民,想要融入任何國家,都不容易。別說國家了,就是移民去同一個國家的另一個城市,都很不容易。如果不相信,可以去問問那些在上海,北京等地拼搏的第一代“新上海人”和“北漂”。

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很不習慣新加坡式英語。不管用中文,還是英文同本地人溝通,都感到不夠順暢。聞到榴梿和咖喱的味道,我會急忙掩住鼻子,希望能夠逃得越遠越好。我記得剛來新加坡時,對新加坡人的印像是:做事刻板(好像任何事情都能搬出一套規章制度),謹小慎微(任何溝通都要白紙黑字寫下來並簽好,口頭答應不算),不通人情(在規章制度面前,通融的空間很小)。對於一個中國人來說,這些飲食喜好和行事作風讓人很不習慣。

讓我真正感到自己越來越融入本地社會,成為“我們新加坡人”的一分子,可能是在這裡結婚生子以後。

作者說,不管身在何處,“新加坡人”的身份認同,永遠不會改變

我的孩子都去了同一所靠近住家的鄰裡小學。通過我的孩子,我認識了更多的新加坡父母朋友。在我住的地方,有了一群相識多年的固定的鄰居朋友圈,有時候一起出游和打球。每個星期,我同另一群新加坡足球愛好者,一起切磋球技,或者看球聊天。

我的孩子從小就自認是新加坡人,張口就是地道的“新加坡式英語”。他們的朋友圈,都是新加坡本地的同齡人,以後他們都會去當兵。每年國慶日,我們都會在窗台上掛出新加坡國旗。

雖然有時候搭乘德士時,司機還是能夠輕易分辨出我的“外地口音”,但用不了幾分鐘,我就像一個本地人一樣,和對面素不相識的新加坡人開始熱聊新加坡的房價、領導人的八卦、哪條街上的美食、小孩學校裡的學業,或者其他一些只有本地人才關心和熟悉的話題。

我希望我的親身經歷,能夠給更多的新移民一些啟示:離開自己的家鄉,離開自己熟悉的朋友圈,到一個新的地方去打拼,肯定不如留在原地那麼舒適。但是移民這個群體,其共通的基因之一,就是勇於面對挑戰,敢於追求夢想。移民這條路是自己選的,更務實的態度是做出努力,盡快融入新的環境,找到讓自己感到舒適的生活圈。

我也想告訴像我孩子這樣的“本地人”:一個國家,有競爭才有活力。閉關鎖國,沒有前途。等你們長大,會面臨各種競爭,包括來自其他國家的移民的競爭。這是生活的一部分,沒什麼可抱怨的。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有很多新加坡人會走出國門,去中國、印度、美國等地學習工作,甚至成為那裡的新移民。努力增強自身實力,從移民身上學習他們的優點和長處,找到自己的競爭優勢,才是正道。

但是不管身在何處,“新加坡人”的身份認同,永遠不會改變。記得有一年在北京,我在機場聽到一名新加坡人和中國人因為一些小事發生糾紛。我下意識的上前分別用“新加坡式英語”和中文,為雙方調解。大家很快小事化了,和氣收場。

對於很多人來說,移民之路固然坎坷,但是多年之後,當我們回顧自己走過的那些經歷,細細體會從中收獲的滿足感,才會發現,移民並且融入的過程,以及由此伴生的體驗、智慧和感悟,才是值得我們一輩子珍藏的寶貴財富。


居外網juwai.com
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海外房源門戶網站,有來自中國及世界各地的2百多萬用戶查詢居外網上的280萬條分布在90個國家的掛牌房源,也是華人海外留學和移民的專業向導。歡迎點擊查看居外網上的新加坡在售房源,致電 400-041-7515 諮詢新加坡移民、留學和投資的機會。

 

來源:聯合早報
責編:Zoe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