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標准”服務吸引國際學生

國際學生對於國家軟實力、知識創新和經濟發展的作用不言而喻,吸引國際學生因而成為多國發展戰略。目前,美國的國際學生人數已近百萬,澳大利亞將近70萬名,加拿大和德國都各自提前完成了招收45萬和35萬名國際學生的目標。日本表示將在2020年吸引30萬名國際學生。其他國家也先後提出各自目標。印度和以色列將分別招收20萬和24萬名國際學生,英國2030年的目標是60萬名國際學生,俄羅斯2025年要吸引71萬名國際學生。

為實現各自目標,各國采取了不同措施。非英語國家大量增設全英課程、加大獎學金數量以及放寬畢業生就業領域限制。英語國家則簡化簽證審批手續,延長畢業生工作簽證。

值得注意的是,法國為吸引國際學生,從支持服務著手,實行了“歡迎來法國”項目,提出了“法國標准”的國際學生支持服務系統。該項目已於7月公布了首批25所項目認證高校,有艾克斯—馬賽大學、朗格多克—魯西永大學、昂熱大學、卡昂諾曼底大學、第戎大學、拉羅謝爾大學、利摩日大學、雷恩第一大學、斯特拉斯堡大學、巴黎綜合理工大學、第戎高等商學院、國立高等電子及電子應用學院和埃塞克高等商學院等高校。

巴黎綜合理工大學在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排行法國第二

“歡迎來法國”項目始於去年3月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法蘭西學院的講話。他指出未來幾年國際學生流動性將大幅增強,法國必須增加國際學生數量,要盡全力改善接待環境。8個月後,法國總理在法語國家大學會上宣布新出台的“吸引國際學生戰略”,明確了2027年吸引50萬名國際學生的目標

該戰略包括6方面的策略,“歡迎來法國”是其中之一。其他策略還包括,簡化簽證手續,不僅優先審批,提供一站式線上服務,還為留法畢業生賦予回法居留權;大幅增加法語和全英課程數量,既增加學習法語的人數,也增設全英課程;創設國際學生支持服務品牌,提升支持服務至國際最高標准,並把該品牌推至世界;實行學費分類收取標准並把獎學金數量增加3倍。收取非歐盟國家學生學費的同時,擴大學費減免人群;增強法國高等教育影響力,增加海外課程數量,提供教育援助為主的發展援助;開展全球性宣傳活動,激發學生留學法國的熱情。

點擊查看居外網上3200套法國在售房源

“歡迎來法國”項目具體由“法國校園”實施。項目不評估高校的國際發展戰略和教學工作,而是聚焦大學用於接待國際學生的支持服務系統。評估結果分3個等級,1級最低,3級最高。接受評估的高校通過提交自評報告,陳述其對評估指標的響應度。高校響應指標的數量和質量決定其能否得到項目的認可。評估指標分5個方面,包括20個指標。若響應指標超過10個,且其中8個為“歡迎包”指標,可認定為1級;若響應指標超過15個,且12個為“歡迎包”指標,則為2級;若響應所有指標則為3級。符合條件的高校會被授予認證圖標,圖標上顯示具體認證等級。

此外,法國的接待服務多樣便捷。例如,設立多服務功能集於一身的接待台,與當地醫療、交通、房屋機構等聯合提供專項服務;提供歡迎手冊,至少要用英文為國際學生提供行前預備和到達服務的介紹;准備“歡迎禮物”,如法語課程和機場、火車站接站。大學可通過校外機構提供免費或付費的、有助於提升服務和加速文化融合的服務產品,如48小時至一周的公交卡;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融入活動,如聯合當地社區組織聚會,幫助國際學生盡快融合。

課程方面,法國增設了全英課程,定期更新“法國校園”平台上相關信息;利用數字平台提供部分學位先修課,以及面授形式的先修課和跟進課;發展數字課程資源。教師開展線上授課或分享課件,學生則遠程訪問課程資源並與教師互動;開設法語課程,為國際學生提供認證過的課程。

對於國際學生的住宿和校園生活,法國政府要求,從事國際學生支持服務的工作人員能用多種語言(至少會英語)提供高效問詢服務;設立專門學生住宿辦公室,為國際學生預留充足房源;設立學習伙伴結交平台。大學為新生和老生提供學習交流的平台,可用學分認定的方式進行鼓勵;為國際學生配備具體聯系老師,他們能給學生提供日常幫助,並根據需要引入專業心理幫助。

畢業後,法國高校也為國際學生提供後續服務。例如,給予就業幫助,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幫助建立與企業的聯系;開展創業培訓,支持創業並提供孵化支持;組織線上線下校友活動,加強聯系;開展職業跟蹤,統計相關數據。

為了吸引更多的國際學生,法國從支持服務體系入手,將院校的國際學生支持服務標准化,這樣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居外網是房源量最大的海外房地產門戶中文網站,有超310萬講華語用戶,平台上的280萬房源分別來自90個國家或地區。居外網連續兩年中國電子商務評估機構選為中國優秀海外房地產網平台,並榮獲著名“紅鯡魚”(Red Herring)全球百強創業企業獎。歡迎點擊查看居外網上的法國在售房源,或致電 400-041-7515 諮詢法國留學、移民和投資的機會。

 

作者: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法國五本書公司
來源:中國教育報

責編:Zoe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