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海明威曾在巴黎生活了5年,他在《流动的盛宴》中写道:“如果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无论你今后一生中去到哪里,它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时隔大半个世纪后,海明威的“盛宴”早已消失,而他描述的巴黎仍让人无比熟悉、亲切。
我曾在巴黎生活6年,硕士就读于巴黎第一大学。它位于塞纳河畔拉丁区,前身是巴黎索邦神学院,创建于13世纪。法国影星苏菲·玛索曾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主演的《心动的感觉》中充满巴黎大学外狭长的古道,先贤祠旁宏伟肃静的圣日内维耶图书馆,和热闹非凡的咖啡馆。数十载后,当我置身其中,仍然能感受到影片中的浪漫。在电影中,学生进入答辩考场,站在一排神情严肃的考官面前,因紧张而内心崩溃,头脑一片空白,回答问题时语无伦次,这也是巴黎大学的的另一面。
在巴黎,硕士课程几乎没有指定教科书,取而代之的是长长的参考书单,需要学生一本一本购买或借阅,是个漫长又有趣的过程。书单一般包括专业领域内不同流派的代表作,甚至包括两三百年前的经典论著。在巴黎的课堂,最重要的功课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
在巴黎的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是做专题演讲。每堂课会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就某个主题做小演讲和讨论。当我看着一位白发苍苍的知名教授放下权威,像学生一样坐在课桌旁,认真倾听同学的生涩演讲时,我体会到平等的真谛。课堂演讲的意义不仅是让学生表达观点,更是要大家学会倾听。无论老师还是学生,课堂上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也必须耐心倾听别人的言论。
图书馆是课堂的延伸,我最常光顾的是学校附近的圣日内维耶图书馆。该建筑始建于6世纪,原为国王修建的教堂。12世纪时,这里成为修道院藏书之地,并在之后的几百年里逐步发展为国家图书馆。目前,圣日内维耶图书馆收藏的书籍有200万册左右,其中包括许多罕见珍稀的欧洲史料。馆内大约有800个座位,几乎每天都“一座难求”,门口总有等待入内的长队。
在巴黎上学,如果没碰到过司机罢工、学生罢课,可能会有点“小遗憾”,那是极具法国特色的“社会大狂欢”。我在研究生第二年时,先是遇到巴黎地铁、巴士司机揭开罢工序幕,导致城市交通系统瘫痪数天,紧接着学生工会为反对扩大大学自治权而组织罢课,直接波及几乎所有公立大学的学生,大家连续几周不断收到学校取消上课的通知。难得有一天的课没被取消,我带着一丝兴奋出了家门。那天没有地铁,平时甚少乘坐的公共汽车成为我的救命稻草,平时只需20分钟的路程花了一个半小时。历经千辛万苦抵达学校,我看到平时出入的索邦路两个大门都紧紧关闭,旁边的索邦广场还有百余学生高呼口号示威,不远处则是大批手拿盾牌的宪兵。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开启的门,门口七八个警卫把守,在经过安全检查重重关卡后才到达教室。
巴黎的魅力不仅来自其独特浓郁的法兰西历史文化积淀,更在于其深入骨髓的包容气质。在巴黎,所有的标新立异都有存在的意义,在这里生活过的人,总有一股想要释放内心、追逐理想的冲动。朋友里的“留法派”,似乎是最天马行空、最不“循规蹈矩”的一个群体。一名毕业后入职法国国企的上海朋友,毅然放下令人羡慕的“铁饭碗”,考入法国赫赫有名的香水学院学习,毕业后在上海成立工作室,推广法国艺术。另一名毕业于著名工程师学院的理科朋友,回国后却选择在大学教法语,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使者。因为巴黎,我们更加热爱生活,无论一生去到哪里,巴黎气质都已悄无声息地潜入我们的意识深处。
居外网juwai.com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海外房源门户网站,有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2百多万用户查询居外网上的280万条分布在90个国家的挂牌房源,也是华人海外留学和移民的专业向导。欢迎点击查看居外网上的法国在售房源,或致电 400-041-7515 谘询法国留学、移民和投资的机会。
来源:环球时报
责编:Zoe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