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妳哪些國家教育水平最高,妳第壹反應最高應該是美國。的確現在去美國讀書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今年赴美留學的本科生更是首次超過了研究生,連帶著去美國讀高中的學生也多了起來,給人壹種美國教育天下第壹的錯覺。但是事實上最高的真的是美國嗎?
經濟學人智庫曾經在2012年通過對國際比較教育數據的分析,發表了壹份名為《學習曲線》(Learning Curve)的國際教育報告。這份報告對世界各國的教育水平進行了排名,並且在2014更新了排名。
排名主要依據學生在以下四個項目中的表現:
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
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PIRLS
國際數學和科學評測趨勢TIMSS
國際成人能力評估項目PIAAC
中國大陸沒有參與,美國綜合排名第十四位。
這個排名分為綜合教育水平、認知能力和受教育程度三個角度,名詞右側為國家得分與平均分的差值。
這份榜單才評選了兩次,那麽最新版本和2012年的第壹版又有什麽區別呢?
東亞國家領跑榜單,北歐國家排名復雜。
在最新壹版的全球認知能力和受教育程度榜單中,韓國、日本、新加坡、香港占據前四名。東亞國家在教育上的成功凸顯了教育系統規則明確以及各參與方責任感文化的重要性。
從上世紀90年代起北歐國家就是國際教育領域的佼佼者,但這次在排名中表現參差不齊。芬蘭是2012年的冠軍,這次落到第5位,瑞典從21落到24。但是丹麥和挪威名次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以色列憑借學生在PISA中數學、科學兩門中的突出表現,上升了12位排名17,俄羅斯上升了7位,波蘭上升了4位。
PISA結果證明了教育需要社會各方的共同參與。
今年的PISA結果中得出的教育成功的諸多信息強化了我們之前的認識。但是這次PISA中提出的許多調查問題也揭示了參與度在教育系統中的重要性。例如在校領導和教師共同管理的學校中,學校能夠自主運作,更傾向於培養出更優秀的學生;家長的期望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有顯著影響;學習興趣通過各種方式對學生的成績產生影響。有效的教育需要各方的積極參與,因此支持型文化環境下,教育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