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籍学生去年留学英国人数超欧盟学生总和

英媒报道称,英国大学院校的中国籍新生人数高于欧盟国家来英的新生人数总和。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这种情况。

中国籍学生去年留学英国人数超欧盟学生总和

尽管英国针对移民的签证制度不断收紧,但在中国留学生眼中,英国大学学制短底蕴深依然具有很大吸引力。相关人士则表示,英国需采取更积极且统一的方式吸引全世界高天赋人才,减少流失国际学生的市场份额。

中国在英留学生人数创新高

英国大学“学费极有竞争力”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大学院校的中国籍新生人数如今已高于欧盟国家来英新生的人数总和。

数据显示,在2014年,有58810名中国籍留学生在英国开始了本科阶段的学习,而来自非英国的欧盟国家的新生人数总和仅为57190人。而此消彼长的结果是,据官方数据显示,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新生人数少了上千人,这也表明政府试图限制学生签证的措施已经让一些本科生被拒之英国国门之外。

来自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igher Educations Statistics Agency)的数据显示,2009至2010财政年,来英求学的中国籍新生有36950人,自此之后中国籍新生的数量增长了59%。

对此英国商业、创新及技能部新闻发言人Rob透露,中国学生数量在过去十年里增长迅速,去年是第一年在英国大学中中国学生数量相当于来自整个欧盟学生的数量。

他表示,学习刻苦的中国学生意识到英国拥有世界知名的高等教育体系和来自英国的学位是优异的投资回报。此外一旦海外毕业生完成学业,如果他们找到毕业生等级的就业,他们都有机会在英国工作生活。

面对与美国、澳大利亚等留学大国之间的竞争,Rob表示:“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英国进入高等学府的海外学生人数已达到新高。英国高等教育的系统是国际公认的极好的投资回报,而学费比起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大学都非常有竞争力。”

而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高等教育总监Gordon Slaven对此则称:“对于留学生的总体增长,英国表示欣喜,但美国和澳大利亚等竞争对手国家的留学生增长势头更猛。这也凸显了英国采取更积极且统一的方式吸引全世界高天赋人才的必要性,这有利于减少我们流失国际学生市场份额的风险。”

中国学生“镀金”传统仍在延续

英国教育学制短底蕴深仍是优势

在全球前100的顶级名校中,英国就有9所高校名列前茅。其中不乏牛津、剑桥等世界等级名校。

中国学生及为他们付学费的中产阶级家长皆为英国大学院校在全球一流的排名所吸引,而中国的中产阶级家庭正在不断扩大。海外留学“镀金”的传统使得来英留学的中国籍学生越来越多。

文化、学力及教育方法存在差异

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大学“表现不佳”

最新的官方数据还显示,2014年夏天以一等成绩毕业的学生人数创历史新高,5名学生中即有1人取得最高的一等学位。

2014年取得一等学位的毕业生约为79440人,比2013年多千余人,而十年前拿到一等学位的毕业生比例仅为十分之一。

尽管获得一等学位的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但是占据留学生比例高于欧盟国家总和的中国留学生在其中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对此现象,《卫报》汇总了多个大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大致分析了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大学表现不佳的原因。其中包括:

1、校园文化不同——习惯于“寒窗苦读”的中国学生初来乍到,对英国大学重视团队合作与小组分工的学习方法感到很不适应,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体验,也拖累了他们的学习成绩。此外,中国学生对英国的酒吧与聚会文化不甚适应,也阻碍了他们融入英国校园文化的进程。

2、后继无力——根据巴斯泉大学(Bath Spa University)对财会专业的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即便在第一年表现优异,也常常在第二年面临成绩滑坡。根据研究者表示,这背后应当有多种因素的作用。

3、背景变化——根据HESA的数据,爱丁堡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在2004年左右,中国赴英留学生开始从公派为主转为自费为主,之前的经济、社会背景与学力也变得缺乏保证。很多赴英留学的中国学生可能缺乏必要的语言与学术能力,但这在A-Level制度与中国应试教育传统的作用下很难体现出来。

4、轻视语言——因为不计入总成绩,中国学生往往不参与英国大学的语言培训课程,而这对于很多英语能力不足的中国学生而言却是相当重要的。

5、应试教育——中国的本科教育制度不存在学位等第一说,因此大多数中国留学生认为只要在中学努力学习、考上一所好大学,就能高枕无忧,从而低估了英国大学的学习压力。

 

英国移民法案屡遭抨击被指是一种政治姿态

拥有相对完备的教育制度和高质量教育水准的英国历来是来自亚洲、非洲等非欧盟国家留学生青睐的留学目的地国。其中的许多留学生在学成后选择留在英国工作、 生活,进而成为英国新移民的一员。近日,英国内政大臣特雷莎·梅拟推动英国制定更加严格的新移民法案,法案将矛头对准非欧盟学生,号称要“一刀切”地实现 “留英学生零滞留”,使那些签证到期的留学生在英国结束学业后不再拥有4个月的“缓冲期”而是必须离境,若想返回英国则必须在海外重新申请签证。这一酝酿 中的法案一经英国内政部公布,就引发强烈反响。

虽然特雷莎·梅认为,这将有助于在英国实现更加公平、有效的移民体系,但这一酝酿中的新移民法案不仅招致工党和自由民主党的反对,就连同属保守党的英国前大学与科学国务大臣戴维·威利茨也对此予以猛烈抨击,并用“小气”来形容这一政策。

国际社会对此也予以高度关注。英国留学生来源大国印度的媒体《印度时报》在报道时甚至将标题定为“英国将‘踢走外国毕业生’以遏制移民”。

取消4个月签证缓冲期

英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在英国留学毕业后的去向是所有留英学生及有意向选择赴英留学的学生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根据英国现行法律及政策,欧盟以外国留学生在英国学校的课程结束后,可以在英国逗留4个月的时间,如果在此期间找到相应的工作,就可以申请把学生签证改为工作签证

但是,保守党人、英国内政大臣特雷莎·梅近日致力于推出一项新的移民法案,要求所有留学生在签证到期后立刻离境,如果要继续深造或者在英国工作,则必须在海外重新申请英国签证,以达到“留英学生零滞留”的目的。

据悉,特雷莎·梅还正努力推动以使得这项新规被纳入保守党正在起草的2015年宣言中。

这样一来,非欧盟学生在学业结束后,就被“一刀切”地规定立即离开英国,而不再拥有目前的长达4个月的缓冲期。这显然将打乱不少非欧盟学生的职业及人生规划,也将对英国经济产生不小影响。因为在现行政策法律下,除了那些在学成后打算回国就业及生活的留学生外,其他一些打算留在英国工作的留学生中的大部分人都能在缓冲期内找到工作并成功申请英国的工作签证,这一过程中他们并不用离开英国境内。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年有超过400万名海外留学生,其中有将近50万人选择来英国留学

酝酿中的英新移民法案遭抨击 被指是一种政治姿态

计划中法案遭猛烈抨击

英国内政部对外表示,确保留学生在签证到期后立即离境,是保证英国移民体系公正、有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署的官方统计数字,截至今年6月,进入英国的12.1万非欧盟国家学生中只有5.1万人离开。此外,据估计,截至2020年,来英学生将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

据悉,根据特雷莎·梅计划中的新方案,她还将向英国各大学施压,使得英国的大学院校若不能确保其学校中的外国留学生学成后立即离开英国,将会受到惩罚,如剥夺其对外国留学生发放奖学金的资格等。

然而,特雷莎·梅的计划使得她遭到工党、自由民主党人士的强烈反对。例如,她近日就与隶属于自由民主党的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大臣文斯·凯布尔 频发“冲突”。文斯·凯布尔认为,特雷莎·梅的新移民法案将严重打击海外留学生来英学习的积极性,而目前,海外留学生英国教育产业带来的益处及在整个英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正逐年上升。

此外,自由民主党人士也认为,特雷莎·梅的新移民法案将使得英国流失许多高技术人才,“这样一个‘鲁莽’的计划并不会给英国带来帮助”,“在英国学习的留学生中,很多的人会成为举足轻重的工程师、科学家,给英国经济创造无以估量的贡献及价值,但如果你在其毕业后立即让其离境,那么其可能给英国经 济带来的潜在价值也将随之流失”。

工党人士也持有类似态度,他们指出,英国目前正受到低出生率和老龄化的严重影响,超过65岁国民的比例正在不断攀升中。根据穆迪公司的统计数据,到2015年将有18.1%的英国民众超过65岁,而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21.7%。这显然将给英国经济带来不小的负担。与之相比,打算留在英国工作的海外学生大多年富力强、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在英国获得工作后大多从事生物科学、法律、医学等热门专业,其给英国所创造的价值显而易见。特雷 莎·梅提出的新移民法案将使外国留学生给英国每年带来的经济收益严重流失。

此外,与特雷莎·梅同属保守党的英国前大学与科学国务大臣戴维·威利茨也对此持负面看法,他认为针对海外留学生的教育产业是“一个不断扩张的全球市场”,英国应该保留甚至扩大在这一市场中所占份额,而特雷莎·梅的计划显然反其道而行之。

被指是一种政治姿态

在特雷莎·梅提出这一新移民法案之前,英国首相卡梅伦就曾一再强调,在英国,只有保守党能够有充分的能力处理复杂的移民问题。卡梅伦曾表示,相较于工党政府,他所领导的联合政府解决了很多前者所遗留下来的不曾解决的问题,其中移民失控问题就在此列。

有分析认为,在卡梅伦反复表态之后,特雷莎·梅提出新移民法案其实更多地是一种政治姿态,以显示在处理英国移民问题上,保守党及她本人比其他政 党及竞争对手更严厉。特雷莎·梅表示相信,如果在2015年大选保守党得以继续执政,那么新移民法案将有望得到通过并得以贯彻实行。

据悉,卡梅伦及特雷莎·梅本来计划在下次大选前将英国每年的净移民人数从数十万人减少至数万人,然而特雷莎·梅近日在参加BBC的一档政评类节目时无奈地承认,这一目标可能很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