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段增值潜力决定投資成果 切勿喜新厭舊 | 澳洲

25000元卻要買12萬5千的房子?!

1988年7月1日,和迪肯大學的Breth教授合作出版了《中國貿易指南》一書,立時在澳大利亞的學術界、金融界、輿論界掀起了“金凱平”熱潮,我一下子就成了遠近馳名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

同時,我也在迪肯大學Burwood商學院拿到了一份工作邀請:做中國經濟與貿易研究中心的項目主任,從事研究中國經濟和澳中貿易。

這樣的雙管齊下,使我在當時感覺頭可以悄悄地抬起了。

1989年10月,我考慮著給自己買一棟房子。

我仍舊找的是自己初到澳洲時在租房子上幫了我很大忙的地產代理Mark。兩年前我剛到墨爾本時就是從他手裡租的房子,這房子我一直住著,只不過原來是六個人住,現在是我一個人住。

當時租那套房子時,只允許住兩個人,我也答應了Mark,可其實在很長時間內一直住著六個中國留學生!我原以為Mark在知道真相後會生氣,沒想到他只是寬厚地一笑,說:“我當時就已經猜到了你們六個人都會住進去了。”我很奇怪Mark既然明知為何還會把房子租給我,Mark 說:“我知道中國大陸來的留學生生活都比較窘迫,於是就睜一只眼睛閉一只眼睛咯。”

從此我們就成了朋友。

我約了Mark來唐人街喝午茶。

Mark先問我能拿出多少現金?

我想了想,說:“大約2萬5千澳元”。

Mark伸出兩個手指,打出一個嘹亮的響指,說“David,你可以買一套12萬5千澳元的房子了!”

我一聽嚇了一跳!12萬5千澳元?!這12萬5千澳元對於我來說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我當時在迪肯大學中國經濟與貿易研究中心的年薪剛剛加到3萬澳元。即便這樣,我不吃不喝也要4年以後才能買上自己的房子啊!

Mark笑了:“照你這樣算法,墨爾本沒有誰能住上自己的房子。因為墨爾本人的平均工資是年薪2萬5千澳元,可是平均房價卻是15萬澳元。那麼,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能擁有自己的房子呢?很簡單,向銀行貸款。”

我想我有點明白了,可是又不是完全明白。為什麼要貸款呢?貸款不是要還利息嗎?

Mark拿出計算器來,給我算了一筆帳:“你現在租房子,每周是120澳元的租金。如果你去買一個房子,比如說,買一個12萬5千澳元的房子,首期付款20%,也就是2萬5千澳元,還差10萬澳元向銀行貸款。我們按8%的利息算,那麼,10萬澳元一年的利息就是8千澳元。一年52周,每周的利息大約就是154澳元。現在你清楚了吧?租房子住,每周是120澳元,如果租好一點的,每周要160澳元。可是買房子呢,每周付銀行利息154澳元。差不多一樣。一個是給房東錢,一個是給銀行錢。不同的是,給銀行錢,但是這套房子是你自己的。”

我說:“哦,我好像已經明白了。”

Mark說:“不,你還沒完全明白。我還要告訴你的是,墨爾本的房價,平均每七到八年就翻一番。就是說,假如你現在買一個12萬5千澳元的房子,10年後,它肯定已經是25萬了。”

想通了之後,我立即決定買一套自己的住房。

那是1989年10月,我來到澳洲剛好兩年,我買下了我的第一套住房。就像Mark說的那樣,我買了個12萬5千澳元的房子。我可以說是當時大陸來澳洲的留學生中最早購買自己房子的人,第一次有了產權完全屬於自己的房子,那種喜悅是難以言傳的。我終於有了一塊地,成了名副其實的小地主。

但是,那時侯,我並不知道自己已經犯了個漂亮的小錯誤,讓自己在多年後稍稍“損失”了一筆。

與財富擦身而過

一般來講,任何一個城市都有好的地段和差的地段,好的地段房子貴,差的地段房子便宜。所以,在投資額固定的情況下,就有兩種考慮:要麼選擇好地段,但是要遷就買舊一些的房子;要麼選擇新一些的房子,但是要遷就去差一些的地段。

我的選擇是後一種:買的是一套新的房子,而舍棄了好地段。

Mark本來向我推薦的是Elwood的一棟舊房子,建築面積150平方米,土地300平方米。記得好像是70年的舊房子,走進去陰森森的一股霉味,牆上的壁紙已經脫落了,地毯也磨壞了,廚房和浴室非常陳舊,水管漏水,浴缸有裂紋,後院的草似乎從沒修剪過,已經齊腰深了……

我當時詫異地問:“怎麼這房子像是沒人住過一樣啊?”

Mark說:“確實,這棟房子已經一年多沒人住了,房主是一位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老兵,炮火削去了他的睪丸,使得他一生沒有兒女,孤苦零丁地過了一輩子,一年前住進養老院,直至上個月去世。”

我聽了後頓時搖頭道:“我不想住這樣的舊房子。你有沒有新房子啊?”

Mark說:“很抱歉,12萬5千澳元在Elwood只能買這種水准的房子。要買新房子的話,得去距市中心30公裡以外的地方。”

第二天,Mark就帶我去了Carrum Downs。

是Mark開車帶我去的。我記得汽車一直行駛在一條通往東南方向的長長的路上,那條路真的很長,似乎沒有盡頭。走著走著,看到海了;走著走著,看到火車了;又走著走著,又跨過了一片荒蕪之地。在我的感覺中,我們已經離開墨爾本好遠好遠。

最後,汽車停在一幢新建好的房子前。

那幢房子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使得我甚至忘記了剛才過於漫長的旅行給我帶來的不安。

從外面看,新磚,新瓦,新門窗;走進去,新牆,新燈,新地毯。

這幢房子占地面積是Elwood土地的3倍,足足有9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00平方米,而且還有一個車庫呢!看上去簡直就是一個豪宅!

從這套房子往西不遠處,就是靠海的一個綜合區,有富人、中產階級和勞動階級。在它邊上有許多富人區包括比較富裕的白人居住區Frankston。

最最重要的是:它也是12萬5千澳元。

可能因為我是中國人的關系,總覺得這樣的區域不久之後一定會非常成熟,多漂亮多寫意的生活啊!

我當即拍板,買了!當天晚上就簽了合同。

在澳洲,很多人說我不像上海人,不喜歡討價還價,有點像北方人。我始終認為做事要著眼於大處。

澳洲土地是私有制的,你買了地面以上的房子,那地面以下的地皮也是你的,而且永遠都是你的,只要你自己不出賣。中國的房地產從這一點上和澳洲完全不同,因為土地是國家的,當然也就是政府的,因此在你購買房子時,下面的地是你和政府合用的,一般只有50年到70年的使用權,到了年限以後,政府要繼續征收新一輪的土地使用稅。

換句話說,在澳洲,你說的是買房子,其實也是買了塊地。進一步說,土地的價值是持續上升的,而土地上的房子,則相反,是要折舊的。再深入一點分析的話,不同的土地,其潛在的升值潛力是不同的。所以,搞房地產的人總是要強調“位置,位置,還是位置!”因為,好地段土地的升值更快。

而我當時,選擇了一套新房子,考慮的僅僅是房子本身,沒有考慮賺錢,沒有考慮土地的升值潛力,就是說,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我失誤了。

果然,10年以後,當年被我舍棄的那棟在Elwood的那個老兵的舊房子升了2倍,而我買下的新房子只升了30%。這棟房子我住了一段時間之後就一直出租,直到去年才賣出,價值27萬5千澳元。同年,Elwood的那棟,那時卻已經超過了百萬。

要了新房,忘了地段,這一次的教訓是深刻的,而且一直影響著我後來的房地產投資。

幾年之後,當我真正開始涉足房地產業的時候,一下子就注意到了這個失誤。從此以後的每一個房地產投資,我總是先考慮房子所在的位置。這個經驗使得我在以後多年的許許多多次房地產交易買賣中,幾乎沒失過手。

在澳大利亞,房產不僅只是人們的一個居住場所,而且是一個投資的工具,買入時必須考慮未來的增值潛力。

 

澳中集團主席金凱平專欄全集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詢或有疑問,歡迎隨時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