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交易量回彈,新加坡非有地私宅價格連續第七個季度下跌。這是過去13年以來,私宅價格持續下滑最久的一次。從2013年第三季的高峰算起,私宅價格已累計下跌近7%。
新加坡非有地私宅價格 連續七個季度下跌分析師指出,房地產降溫措施和貸款限制沒變,再加上私宅供應飽和、人口增長放緩,因此私宅價格持跌是「毫無懸念」,但令人稍感意外的是,大眾化私宅價格跌幅正在擴大。
根據市區重建局昨天公佈的預估數據,私宅價格在今年第二季環比下跌0.9%,跌幅略小於第一季的1.0%,上半年累計下跌1.9%。
分析師認為,私宅價格接下來會繼續適度下跌,全年整體跌幅介於4%至6%,自市場高點算起的跌幅介於9%至11%。
高力國際研究諮詢部主管謝岫君認為,私宅目前的累計價格跌幅適中,可視為「軟著陸」。世邦魏理仕東南亞研究部主管沈振倫卻認為,未來幾個月政府放寬降溫措施的可能性會提高。
我國私宅價格上一次如此下跌是在2000年至2002年。受互聯網泡沫破滅影響,私宅價格當年連跌八個季度。
此次的預估數據顯示,各類型非有地私宅價格在第二季都下跌。其中,大眾私宅(中央區以外,簡稱OCR)下跌1.2%,大於第一季的1.1%、去年第四季的0.8%,以及去年第三季的0.4%跌幅。
高 檔私宅(核心中央區,簡稱CCR)下跌0.5%,略大於第一季的0.4%跌幅,但顯著少於此前三個季度的0.8%至1.5%跌幅。中檔私宅(其他中央區, 簡稱RCR)則下跌0.5%,顯著小於第一季的1.7%跌幅。也就是說,大眾私宅價格跌得更快、中高檔私宅的跌勢則有所收縮。
仲量聯行(JLL)研究與諮詢部新加坡董事王德輝解釋說,55%大眾私宅買家是組屋提升者,轉售組屋的價格滑落得比大眾私宅更快,擴大了兩種住房的距離,減少提升者購買私宅的興趣。
ERA產業主要執行員林東榮說:「大眾私宅下跌幅度最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央區以外的地區擁有大量沒賣出的項目,與轉售市場一起爭奪買家。」
智信研究與諮詢總監王伽勝說:「大眾私宅的投資者找租戶困難,有更多會考慮脫售單位。買家看到單位空置,會質疑單位的投資潛能,因此積極地討價還價。」
但從累計價格跌幅來看,大眾私宅的跌幅,其實比中高檔私宅小。沈振倫指出,自2013年市場高點以來,中高檔私宅價格累計下跌7.4%,大眾化私宅則下跌5.3%。
他說:「中高檔私宅的累計價格跌幅較大,主要是中央區有大量舊單位以較低價格轉售,拉低了該區的價格指數。中央區以外,以較高價格出售的大眾私宅新單位,在前幾個季度有強勁的銷量,放緩了該區的下跌情況。」
謝岫君也指出,中高檔私宅跌價後,買家對這些私宅的興趣略有上升,在第二季為中高檔私宅的價格帶來支撐力。
在私宅交易量方面,王德輝指第二季的非有地私宅買賣禁令(caveats)有2912個,環比增長49%,也比去年的平均季度交易量略高,顯示私宅交易量有所回穩。
謝岫君指出,現在至2019年的私宅供應可觀,截至今年3月,共有1萬9359個私宅單位未售出,這包括那些已推出的項目,和那些符合銷售要求但仍未推出的項目。
她認為,買家在今年下半年仍會採取觀望態度,發展商也會謹慎推出新項目,但不管是發展商還是轉售單位的賣家,仍然有一定的持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