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將於2019年1月1日慶祝成立20週年。 1999年1月1日,比利時、義大利、法國、奧地利、德國、愛爾蘭、西班牙、盧森堡、荷蘭、葡萄牙和芬蘭成為第一批加入歐洲共同貨幣聯盟的創始成員國。
在2014年的拉脫維亞與2015年的立陶宛加入後,歐元區如今已擴增為19個成員國的龐大貨幣同盟,以歐元為官方貨幣的總人口達3.3億。
自1999年1月1日零時起,歐元先是引入無形貨幣(旅行支票、電子支付、銀行業等)領域;2002年1月1日,新的歐元紙鈔和歐元硬幣才正式啟用,成為歐元區國家的法定貨幣。目前它的使用者為歐洲聯盟(EU)19國的超過3億4000萬居民。
歐元上路後匯價一路向上挺升,兌美元匯率從約0.88美元上漲至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的逾1.52美元,之後因全球金融風暴與歐債危機反轉走弱,2016年底最低一度跌破1.10美元。
儘管過去20年來歐元匯價與受歡迎度呈現開高走低的趨勢,但不論是在國際債市、國際貸款、外匯交易、全球支付與外匯存底方面,都已坐穩全球第2大貨幣的角色。
在國際支付方面,2012年歐元的比重還曾達44%,居全球第一大支付貨幣,反觀當時美元的佔比則不到30%,但此後兩大貨幣此消彼長,到2017年時歐元比重降至不到36%,美元則升高至近40%。
此外,歐元亦是穩坐全球第二大外匯存底貨幣,成立初期最高佔比一度來到25%,但2015年後跌破20%,目前在20%初頭。
主管歐元區貨幣政策與決定歐元匯價走勢的最高機關為歐洲央行(ECB),ECB成立迄今共歷經三位總裁,首任總裁由荷蘭央行總裁杜森伯格(Willem Frederik Duisenberg)出任,法國央行總裁特里榭(Jean-Claude Trichet)於2003年11月1日接任第2任ECB總裁,現任總裁為義大利央行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他於2011年上任,預定2019年11月交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