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打響「房改第一槍」吸引了萬千人士目光的大溫樓市,新年伊始也沒有閒著,最新的統計數據已經出台,不出所料又是一個「跌」,情勢正在變得日益嚴峻。
溫哥華地產局(The Real Estate Board of Greater Vancouver)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月份的時候大溫樓市完成1500次交易,比起同期的2016年1月跌了39.5%,當時的交易量有2500次。而且今年1月的交易量也比該地區十年來的同期平均交易量低10%。這個月甚至比2016年12月都跌了11%,當時的交易量都還有1700次。
在價格已經下降了不少的前提下,成交量仍然持續大幅萎縮,這對於地產市場而言肯定不是好現象。卑詩省政府的地產調控政策,已經嚴重挫傷了市場參與者的信心,讓他們畏首畏尾,即使價格一跌再跌也不敢入場抄底,市場籠罩在濃重的觀望氛圍之中。這樣下去,恐怕價格又要下一個台階了。
很顯然,在缺乏承接力度的市場中,那些佔用資金比重高的品種肯定是首當其衝下跌的,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獨立屋的基準價格在1月約為150萬元,在過去6個月下降了6.6%。地產局透露,鎮屋和公寓樓市場比獨立屋的市場表現明顯活躍,價格也保持穩定。
房產局表示,與2016年1月相比,獨立屋,鎮屋和公寓樓的新上市房屋數量也下降了近7%。但1月份放盤的房屋數量比12月份增長了約14%。
對於一個處於調整的投資市場而言,比較理想的結果是低位持續放量,說明場外資金入場承接力度開始加大,然後價格止跌企穩,再轉為上升,那麼一輪波段調整有望結束。
而大溫樓市持續5個月銷量大幅下降,價格也連續陰跌,絲毫沒有看出場外資金進場的意願,儘管前階段有放風說外國接盤俠已經回來了,周邊地區100萬以下的房子差不多都被消滅了,但最終決定性的還是銷量與成交均價,按照這樣一個勢頭,未來兩三個月形勢仍然不容樂觀。
這是誰一手造成的呢?
加拿大第一財經在前兩天已經分析指出,大溫外國投資者佔比其實並不算高,而且真正出於投機牟利的更是少之又少。卑詩新政打擊面太廣,誤傷一大批友軍,市場信心淪喪。
而今惡果顯現,市場一片淒風苦雨,卑詩政府也有點坐不住了。
2月1日卑詩省財政部長麥德莊(Mike de Jong)宣佈,可能會考慮退還部分人買房產生的15%海外買家稅,前提是如果買家在繳納海外買家稅之後的短時間內獲得加拿大永久居民或公民身份。麥德莊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該省省府正考慮將一部分已徵收的土地轉讓稅退還給海外買家,正在對已經實施6個月的海外買家稅政策作出調整,至於具體哪些人可以獲得退稅,他只表示在繳稅後不久就收到移民身份的海外買家將會享受此優惠,並且部分海外稅務居民也可能會在稅務退還的考慮範圍之內。
不久前的上週日,卑詩省長簡蕙芝(Christy Clark)已經宣佈了一個重大政策:持有工簽的海外房屋買家可以豁免支付15%的海外買家土地轉讓稅。
這是不是政府在出台了一個有點莫名其妙的政策,在導致了一系列比較莫名其妙的後果之後,再開始一個在邏輯上同樣莫名其妙自相矛盾的糾錯行為呢?
對於卑詩新政,筆者從一開始就是持堅決否定態度的,儘管我也沒料到這種違背市場經濟精神、嚴重損害自由市場根基的行為會產生5連陰這種比較嚴重的後果。
當然陣痛自有人去承受,在價格跌到一定程度之後,市場開始放量修復也是可以期待的。但願卑詩新政成為包括安省大多地區在內其他省份政府管理層的一個警示:以後做事情儘量有點大局觀和系統性思維,老是為自己擦屁股同樣不雅。
(據溫哥華找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