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美國的教育體制算是當今比較科學的體制,能給每個孩子發展自己潛能的機會。不過,美國的教育體制其實也存在著不公平的地方,貧富差距,在任何地方都是存在的。
平民區和富人區的教育投入差別
芝加哥南部的一所學校每年在每個學生身上花費9,794美元,比美國平均水平低了2000多塊。在這所學校的兩個小學分校和一所中學裡,2/3 的學生來自低收入家庭,剩下的1/3是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生。在這裡,一個校醫奔波於三個學校之間,兩個小學公用一個美術老師和音樂老師。學校的教導主任 表示,他們沒有多餘的東西可以給學生,這就是因為他們沒錢。
而在離它北邊一小時車程的地方,有另外一個在富人區的學校。這所學校有 22名老師,和145個學生,每年花費28,639美元在每個學生身上, 是之前那個學校的三倍。這個學校都是小型班級,每個學生都有屬於自己的學習計劃。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有十幾年的教齡,而且年薪90,000美元以上。學生們 每天都有至少一次的放鬆時間,午餐是準備好的,還有素食的選擇。
這種情況不僅僅存在於伊利諾伊州。它是美國的一個普遍現象:上同一年級的孩子接受差距特別大的教育。比如,2013年,紐約、阿拉斯加和懷俄明州在每個學生身上的花費是17,000美元,而加利福尼亞、奧克拉荷馬和內華達州在學生身上的花費只是前者的一半。
美國的教育資金來源
美國的教育資金來源有三種,每個州的比例有浮動,但平均差不多是這樣:45%來源於地方,45%來源於州政府。
10%來源於聯邦政府。所以,回到之前我們舉的兩個學校的例子,為什麼同一個區的兩所學校用在學生身上的資金差距會那麼大呢?
答案是地稅!
那個富人區裡住著的都是成功的商人,他們繳納的地方稅恰恰可以用來支持當地的學校。而我們首先提到的那個學校附近,就沒有那麼多的商業,地價也比較低。
當人們索求學校經費時,通常是從當地收的地稅開始入手的。這在美國是個很老的規矩,比美國本身都老。所以,一個嚴重依賴地稅的教育制度就會有這 樣直接的問題:窮的地區教育資源貧瘠,富的地方教育資源豐富。那麼一個孩子如果出生在差一點的區域裡,就沒有機會接觸到,我們印象裡的「公平的」、「能夠 挖掘潛能」、「因材施教」的美國教育了;這樣,孩子就「被」輸在了起跑線上。
美國人對不公平教育資金制度的反抗與思考
有人會問了,美國政府是干嘛吃的?不出來管管嗎?不是說資本主義社會對窮人的救濟、社會福利很好的嗎?
還真有。有一個。2013年,北卡羅萊納就提供了2/3的學校教育基金,拯救了一下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的貧苦大眾。但是北卡只是特例。
事實是,現在有13個州都被捲進關於學校資金的訴訟:亞利桑那,加利福尼亞,康涅狄格,弗洛裡達,肯薩斯,新澤西,新墨西哥,紐約,賓夕法尼亞,南卡羅萊納,田納西,德克薩斯和華盛頓州。
然而,這方面的訴訟在美國來說也不新鮮了。歷史上有過一個很有名的Rodriguez的案子(San Antonio Independent School District v. Rodriguez),說的是家長(微博)們一紙訴狀將當地學區告上法庭。家長們認為,任何依賴於當地地稅的教育資金系統都是不公平的。最後,最高法院作 出審判,家長敗訴,理由是,在美國的憲法沒有規定教育資金上的平等。也就是說,裁決並不是學區的教育系統是公平的,而是說州政府沒有義務要去實現學區間的 教育資金的平等。
從這之後的四十年裡,不斷有對於教育資金制度的公平性的起訴。最近,德州最高法院正在處理一個新案件。原告是某學區的600個居民,他們稱,在Rodriguez案件之後的四十年之後,教育基金制度並沒有得到改善,仍然是不公平的。
於是,美國人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這個教育資金的制度有可能改變嗎?會的話,會是什麼時候呢?
毋庸置疑地說,依賴地稅的制度使得富人與窮人之間受教育的差距越來越大,而教育程度上的差別又造成了人們創造財富能力上的差別。這樣循環往復,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頭。
我剛來美國的時候,朋友特別介意我在一些所謂「窮人區」單獨行動,他們說那些地方的人素質低,環境糟糕,治安不好。我剛開始不理解,覺得不可以 對「窮人」這樣一概而論,但時間長了我發現,朋友話糙理不糙。回過頭來看美國這樣的教育制度,我們似乎找到了事情的「入口」和「出口」。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眾號美國留學那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