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一样的英国高中生生活:“散漫”式教育

走進不壹樣的英國高中生活:“散漫”式教育

每到星期天,只要天氣良好,攝政公園裏總有不少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或是參觀動物園,或是在草地上做遊戲,或是在灑滿陽光的草地上踢足球,他們來回奔跑,滿身泥巴,笑聲不斷。

即使上課,英國教育也像做遊戲,他們每天的課時並不多,中學生四節,小學生更少,考試不用百分制。學校認為,學生最重要的是體能培養和素質教育,不提倡學生死讀課本,老師也很少布置作業。學校和社會上辦有各種學生俱樂部,如足球、網球、棋藝、旅行等俱樂部,壹般都是跨班級和跨學校的,學校鼓勵學生參加俱樂部的活動。這些踢足球的學生都是足球俱樂部的成員,他們來自不同的學校。在這裏他們可以認識更多的朋友,擴展視野,鍛煉社交能力。

走進不壹樣的英國高中生生活:“散漫”式教育

 

英國優質學區房推薦

與中國相比,英國教育看起來的確有些“散漫”,課堂教學不但漫不經心,而且常常“吵吵嚷嚷”,壹到課余時間就更不得了,由學校組織的、社會組織的、學生自發組織的各種協會、俱樂部幾乎是鋪天蓋地而來,在中國的老師和家長看來,這豈不是縱容學生不學無術嗎?但英國從上到下各階層都認為,他們“玩”也是在學習嘛,在學習社交和各類技能。學校對孩子最重視的是體能和素質。特別是小學生,不僅要學習書本知識,還要有良好體質,將來才談得上接受進壹步的教育。事實上,這些踢足球和做遊戲的學生,個個身體健康,生龍活虎,幾乎沒有戴眼鏡的(想想看,我們身邊帶眼鏡的有多少)。

在愛丁堡有壹座地心博物館,是英國學生素質培訓基地的壹部分,是專門為中小學生修建的壹個素質和科普教育中心,建成時英國女王親自剪彩。參觀地心博物館時,小學生需有老師或家長陪同,中學生則不必。乘電梯壹直下降到地底,分別進入壹個個別開生面的展覽廳,“移動的大陸”、“天氣觀測”、“測試地震”、“宇宙形成”等,每壹個展覽廳都是用高科技手段建成的,十分逼真,非常生動。例如時空隧道,乘電梯從“現在”不斷下降到‘過去“,電梯上的電子鐘依次出現不斷倒退的時間,而電梯四周則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時代的名人、圖景、情景和動物。參觀者還可以通過巨型的穹形銀幕、逼真的視聽效果和各種電腦屏幕,看到英國是如何形成的,認識遠古生物和昆蟲世界的奧秘等,形聲色等情景極為逼真。地心博物館開放以來,已有十多萬英國中小學生前來參觀,他們在這種生動和直觀的環境中獲得的知識,並不亞於課堂上獲得的書本知識。

既要學習當父母還要學會面對死亡

英國學生課堂上學的東西也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毫不誇張地說,只要是人生中必須經歷的重大事情,幾乎都會先在課堂上學壹遍。比如說當父母,應該是每個人的必修課,而且是壹生中最大的壹項工程,於是英國政府把如何當父母正式列入學校的課程,課程內容包括如何應付婚姻沖突,如何適當地”懲罰“孩子等。之所以要設置這門課程,目的是讓孩子在真正結婚做父母前,多壹些實踐活動。上課時,學生們要扮演母親或父親,還要考慮孩子的花費以及各種生活技能。政府發布的壹份報告稱,教師要用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經驗,作為課堂教學的例子:“適當地提示自己的生活秘密,對教師來說,可以使課程更豐富更生動,學生們可以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並對有機會扮演父母的角色感到高興。他們會用不同於平常的方式看教師,與教師建立壹種新的關系,那就是他們首先是父母,其次才是教師。”

除了學習當父母,英國學生甚至還要學習如何面對死亡,這門課程的內容包括:在死亡、父母分居或離婚等問題上為孩子們提供輔導;帶壹位殯葬行業從業人員或護土走進課堂來談論人死的時候會發生什麽事情,並且讓學生輪流通過角色替換的方式模擬壹旦遇到如父母車禍身亡等情形時的應對方式。英國教育部門認為,開設這門課程的目的絕不是為了嚇唬孩子們,而是幫助他們體驗遭遇損失和生活方式發生突變時的復雜心情,並學會“在各種非常情況下把握住情緒的控制力度”,增強其心理承受能力。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