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求職秘訣:短而精的求職郵件越容易得到回覆

在海外求職的道路上,許多中國留學生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何發出的求職郵件總是杳無音信?難道我真的比別人差嗎?還是我的簡歷不夠吸引?大多數人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在海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有沒有想過,或許是你發郵件的方法出錯了?如何發出高回覆率的求職郵件,讓回覆信快掉到碗裡來呢?

海外求職秘訣:短而精的求職郵件越容易得到回覆

越短的郵件越容易得到回覆

這個最簡單易懂,因為每個人應該都有體會,但自己發郵件的時候往往就忘了。

最真實情況是,兩三句話的陌生郵件會立即回覆,五句話以上的陌生郵件就會放一放。

放一放的意思是,大部分放著放著就再也不會去回了。郵件字數越長,給對方造成的精神壓力越大,現代人平時壓力已經很大了,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直接把你這份壓力拋之腦後了。

這一點,你可以思考一下你自己的情況是什麼,就馬上能開悟了。所以,五句話以內的郵件是王道。

別談自己,講講這件事對於TA的重要性

這個世界上對方最在乎的人是誰?對了,Ta自己。

太多人寫郵件時,花了80%的篇幅在寫自己的事——「我是誰啊、我在幹什麼啊、我的歷程啊、做的事兒的每個細節啊」。

等等,那你寫這封郵件給對方做什麼來著,對方正在高效率地處理大量和自己密切相關的郵件,你這是給他插一個故事會麼?

所以,你的郵件第一句話應該直入主題地告訴對方,這封郵件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你希望增加對方回覆的慾望,那麼你接下來說的每一句話都應該儘量和對方的利益和興趣牽扯上關係。

你可以花500個字來形容你自己有多牛,但從吸引力上來講,這比不上你花50個字來闡述清楚你這事兒和對方有什麼關係。

讓TA可以很容易地回覆和幫助到你

這一條只有1%的人在做。

舉個例子吧,你在聽完一場創業講座後,和人脈頗廣的演講嘉賓在台下交流了10分鐘。他覺得你的項目不錯,答應可以將你的團隊信息介紹給天使投資人A、投資機構B和供應商合作方C,讓你回去發詳細資料到他的郵箱。然後你開開心心地回去發了你的項目簡介到他的郵箱,內容大意是說:

「很高興今天和你XXX。我們的項目是XXX,怎麼怎麼XXX,已經獲得了XXX。附件中是詳細的項目資料。謝謝您的幫助!今後咱們XXX。」後來,就沒有後來了。然後你就開始想,「XXX看上去樂善好施的,其實也不過如此」。如果你這樣想的話,請你站在這位可憐的演講嘉賓的角度想一想——

他在當天清理郵件的過程中,看到你的這封郵件以後,需要:

(1)先思考他當時究竟答應你要介紹給哪些個人,關聯點究竟是什麼

(2)找到這三個聯繫人的郵箱

(3)分別寫三封獨立的郵件給這三個人來介紹你的這個項目和他們的關係。

這至少是半個小時的時間投入。

光在發郵件的時候說「我知道您是個大忙人」,其實只是停留在了一種被動懇求的口吻上,跟伸手要錢其實是同一種精神。

很多人其實都是願意幫助他人的,但前提是你必須要努力地讓對方可以更容易地幫助到你。所以你可以怎麼做呢?你回去以後,應該發四封郵件:第一封: 「很高興今天和你XXX。我們的項目是X,您提到了可以我們的項目可能會讓天使投資人A、投資機構B和供應商合作方C感興趣。接下來我會發三封獨立的郵件給您,分別是寫給A、B、C的。這三封郵件都是可以被直接轉發的格式。謝謝您的幫助!」

第二、第三、第四封在內容和措辭上分別是寫給A、B、C,簡潔闡述你的項目和他們的關係,並且保證格式完整,讓你的聯繫人可以直接轉發。好了就點到這裡。

大而全的長郵件大家都會寫,也很容易寫,所以也不追求什麼回覆率——很多人只是圖個不吐不快。寫短郵件則需要更多努力。而寫能夠設身處地為對方思考的短郵件,則更是需要時刻努力保持這種意識。

海外求職如何才能步步爲營?提高個人意識

個人意識在求職中的重要性,從申請流程設置中就能很明 顯地體現出來 —— 申請越到後面的環節,就會越個性化。比如一開始的求職申請表格要填寫的多是個人基礎信息,到電話面試階段就會更關注個人能力問題與個人評價問題,而最終面試中會問到的商業意識問題也都是圍繞著“‘你的’看法是什麽”來進行的。而对于留學生海外求職申請過程中的最大障礙之一: 就是個人意識薄弱。

個人意識薄弱爲留學生海外求職最大障礙
個人意識薄弱爲留學生海外求職最大障礙

中國留學生對個人意識的欠缺和中國的集體主義教育思想是分不開的。而在西方,從小就崇尚個人培養。如果說教育是致力于對于人才的培養,那就不難看出中西方在對“人才”的理解上存在的差异。其實現在的學生已經比前些年的學生有個性許多,但是對于個性的理解與表現方式上還是和西方人的認知角度有所差异的。我們作爲留學生求職輔導行業的創始人,在8年有餘的求職輔導經驗中,深切地感受到個人意識的薄弱是中國留學生的最大障礙,也是我們的輔導中非常要下功夫的地方。

在招聘流程中自我意識是要表現在兩方面:個人認知與個人思想。

首先,在個人認知方面,每個學生都要意識到自己是獨一 無二的。和你就讀同等大學、學習同等專業、拿到同等成績的學生那麽多,那麽公司爲什麽要選擇你呢?面試官對于應徵者的提問都是相同的,對于千篇一律的回答,面試官每天都要反復聽到,一個平庸的回答可能使得你在剛開始回答的時候面試官就已經沒有耐心繼續聽了。

在自我介紹時候,你要關注在自己與別人不同的內容上:你與衆不同的經歷、你的興趣愛好、你的熱情在哪裏? 在個人能力問題的回答上,STAR 結構 (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 的運用,也是因爲它能很明確地有結構地表現你面對挑戰的態度、你爲人處事的方法、你的思維方式。因此,所有這些這些都要落實在如何很好勾勒出你自己。在對自我認知的展示中,還要注意跨越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你以爲的閃光點在西方人眼中是否一樣讓人眼前一亮?比如很多留學生以爲,“非本土應聘者”這個身份是弱點,而實際上這一點是大部分應聘者沒有的經歷 —— 在語言、教育、文化完全不同的國家,使用非母語的語言完成高等學業。

對于個人思維方式,同學們應該會發現,中國的教育考核機制很大部分是關注在你死記硬背的內容上;而西方考試與論文等最經常出現的詞匯是“critical”需要你critical analysis(審辨地討論/分析)某個理論或問題。在面試中的商業意識問題也會落實到“your opinion”上。這樣的思維方式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你要養成多思考的習慣。經濟學人雜志有一則廣告上說“Great minds like a think.”, 多思考的習慣不僅會有助于你的求職,更會是對于你終生的個人各方面的提高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多思考,更要會思考。你的思維角度和你的思考方式體現了你的水準。從你開始接受教育以來,你所有受教的老師的價值都應該是體現在對你思維方式的引導上:如何經過步步推理得到最終答案;如何總結已知的事實得出關鍵的結論;如何根據已有的發現設定假說,再根據設定進行推理驗證。思維方式與導師的引導是密不可分的,這也是爲什麽我們的導師團隊能够如此成功,他們都是在知名跨國企業從事過决策性職位的資深專業人士。

如果說你已經瞭解了在海外求職的申請時機與機會等基礎求職知識,幷已經開始進行申請。這個時候的你,應該關注的是怎麽遞交出高質量的申請,幷在申請的每個流程中步步爲營,最終獲得理想公司的offer。我一直認爲,因爲沒有意識到機會的存在而錯過機會是很可惜的,而已經能够明確機會在哪裏却仍然錯失了,那就是方法問題了。希望同學們在看過這期的專欄後,好好想一想“你”的優勢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