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游学勿忘教育之本

2018年的暑假还有几天时间,短期海外游学夏令营今年依旧十分火热。据悉今年通过某旅游网站报名海外游学团的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60%。在英国剑桥大学校园里,受诗人徐志摩经典之作《再别康桥》的影响,泛舟河上已成中国孩子去英国去剑桥的必选项目,以至于整条小河上密密麻麻、人头攒动,不禁让人思考如何体现海外游学的教育价值和人文气息。

seopic-683.jpg
seopic-683.jpg

海外游学热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内游学热的延续。部分家长早早就带孩子参观过了国内的清华、北大等等名校,就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世界名校的氛围,提早形成独特的开阔的国际视野。趁暑假孩子有时间到海外转一圈无可厚非,然而在对海外游学的目的和内容缺乏成熟考虑的情况下,抱有“别人去了,我们也得去”想法,甚至不顾自身家庭条件的盲目跟风。有家长在10天短期游学期间花了数万元之后抱怨,“花了钱心疼得不踏实,不花钱又觉得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这明显是因为缺乏正确认识选择随波逐流。

海外游学的出发点应该是让孩子体验文化生活和提升他的综合素养,回归教育本意以及理性选择合适的夏令营,切忌一拥而上盲目跟风。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意识由于年龄尚小,不能满足独自游学的要求,如果家长或组织者在游学过程中缺乏特意的引导,很容易变成“到此一游”,甚至会让孩子之间形成攀比现象。因此家长对待海外游学的态度应该是量力而行,兼顾自身情况和实际效果并正确引导,让孩子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学习观,以及帮助他们把所学所看应用于生活与学习,远比“游学”本身更重要。

seopic-683.jpg
seopic-683.jpg

说到底海外游学的火爆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家长的教育焦虑: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很大一部分家长之所以选择暑期海外游学,是担心孩子享受不到国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日后的留学早做准备。对于这种普遍的教育焦虑,一方面我们应该予以正视,加快国内的教育发展,满足更多人更多元化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教育是一项兼容并收的事业,需要在借鉴他人优势的基础上树立自信,走一条合适自己的道路。据报道:中国的数学教材将于2018年1月正式进入英国小学课堂,英国预计投入4100万英镑推广“上海模式”教育。西方教育正在不断融合东方特点,我们自然也应对自身的教育充满信心。

海外游学的市场需求大,政府相应的监管需要完善。目前中国赴海外游学的市场总规模已达上百亿元,利益驱动导致海外游学市场不乏乱象。比如没有规范的行业标准、机构发展良莠不齐,以及部分机构的宣传与实际不符等等。家长和孩子在宣传噱头的吸引下,满怀期待的以为要全面接触海外名校,出国之后才知道就是去校园走一走,草坪上坐一坐,所谓的名师课堂更是子虚乌有。规范海外游学这个鱼龙混杂的市场,除了制定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和服务性标准,也应该建立相关评价体系和高标准提高游学机构的准入门槛。同时作为很多海外游学的组织方,学校要多一份责任心,以促进学生学业和提升多维能力为目的,杜绝组织方与游学机构的利益关联,避免被“产业链”的逻辑所同化。政府相关部门也应严格规范监督,维护家长和学生的消费权益,真正做到“游出去、学回来”。

seopic-683.jpg
seopic-683.jpg

古人说:“一旦远游学, 如舟涉江湖”,不论是游学国内名校还是海外游学,都应该回归教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宗旨,在增广见闻和开放融合之中找到教育自信,让自己获得更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