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海外投资已经高于引进外资200亿美元,历史上第一次成了资本净出口国。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新的投资贸易协定跟进是应有之义。
中国海外投资再次提速。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14年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的180亿美元,是2013年的两倍。投资领域包括从英国房地产到意大利能源行业。
这肯定不是中国海外投资的最高峰。
中国资本再掀海外投资高潮
基于今年以来欧元资产更加便宜、美元资产保值功能凸现、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因素,中国资本海外投资的兴趣还会进一步增加。大连万达收购瑞士盈方体育传媒集团68.2%股权、复星国际并购世界著名旅游运营商地中海俱乐部,只是中国资本今年新一轮海外投资的开始。
中国资本之所以再掀海外投资高潮,目的是提高资产的安全边际,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但是,这并非代表海外投资能获得安全保障。事实上,自TCL第一个“吃螃蟹”以来,中国海外投资的失败经验已积累了不少。这些风险不会随着新一轮海外扩张的开始就远去。2014年以来中国在欧洲投资进程,就提供了不少风险警示。
2014年中国在欧投资的五类风险
其一是政治环境变化。中国远洋获得希腊第一大港比雷埃夫斯港二、三号码头特许经营权后,运转良好,因此本应在竞购比雷埃夫斯港务局股权中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希腊新政府一度考虑中止港口私有化进程,这一领先地位差点动摇。虽然债务压力、与欧洲“三驾马车”关系紧张等因素,让天平可能再度向中国远洋倾斜,但也预示了政治环境对于中国海外投资环境的制约。鉴于欧洲政坛由中间向两端摆动的趋势增强,由此因政治环境变化产生的变数将有增无减。
其二是“中国溢价”。复星国际并购地中海俱乐部,创造了法国竞购案的时长纪录,其间经历了多达8轮的竞价,收购价从每股17.5欧元提高至每股24.6欧元才告成功。而长虹和美菱电器尽管以高于竞争对手的报价收购意大利电器商意黛喜,仍然落空。中国企业很难判断并购过程是否遭到了不公正待遇或者陷阱,即使遭遇也难以应对。
其三是项目收购过多,战略性收购过少。2014年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投资,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收购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其中不乏中国保险类企业的手笔。尽管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相比,处于价值洼地的欧洲地产收入预期明确,回报平稳,但如果金融类企业继续拿巨资收购重资产,而非与自身主业成长相关的领域,将导致资产配置失衡和战略方向迷失。做自己擅长的事,风险远小于做不擅长的事。
其四是国际市场经验积累缓慢。中国资本的许多投资,都是靠企业内部的投资部门完成,然后按照企业的传统模式运行,依靠企业自身的资本等待回报。这是成本最大的并购方式。很少有企业能按照国际市场的经验,在外资便宜之时,通过企业信用评估、发债等程序,获取更廉价的资金保持企业活力。一旦出现变数,损失就难以控制。
其五是在投资地的软投入不够。特别是欧洲,有自己业已成型的市场和文化环境,比如强大的工会组织,对外来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苛刻等,如果忽视软投入,就可能引发摩擦导致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双输。
新的投资贸易协定应跟进
其实,中国海外投资面临的这些风险,许多是老问题。但一直不能得以明显改善。将责任都归于出资企业,未必合理。投资企业规避风险的意识,比我们想象得高得多。回避这些海外投资机会里的风险,除了企业策略要调整,制度层面也需要调整。比如,虽然中国基本与欧盟国家都签署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但事实上没能起到应有作用。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协议设立的初衷,更多倾向于吸引外资进入中国。
2014年,中国海外投资已高于引进外资200亿美元,历史上第一次成了资本净出口国。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新的投资贸易协定跟进是应有之义。如此,才能在中国资本在海外全行业投资的新时代,建立一个基本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