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倫敦街頭,你是否會戴口罩?
在霧霾治理上,倫敦常被作為中國城市學習的榜樣,而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上周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包括倫敦在內的英國及愛爾蘭地區十一座城市空氣污染物濃度超標。
自1956年,英國出台《清潔空氣法案》(Clean Air Act 1956)已有60年,霧霾散去後的倫敦,在污染治理上,如今又面臨著新挑戰。
倫敦空氣質量不容樂觀
從近幾年英媒的報道中不難發現,當中國媒體不遺餘力地提醒着北京PM2.5問題有多嚴重時,在像倫敦這樣的大城市,空氣質量也不容樂觀。
2014年7月,倫敦國王學院(KCL)環境研究小組統計發現,牛津街空氣中二氧化氮(NO2)含量平均值高達每立方米135微克,是歐盟排放標準的三倍,最高時曾達每立方米463微克,為世界之最。這條著名的商業街,也因此獲稱“全球最髒的街道”。
2015年夏,KCL的研究員的另一份報告顯示,倫敦每年有9500人死於空氣污染,其中約3537人死於汽車發動機和發電站排放出的NO2,5879人死於PM2.5。
今年1月,《衛報》披露雖然新年才剛過了一周,倫敦Putney High Street的NO2含量就突破了歐盟全年的安全上限。2月,皇家醫師學會(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與英國皇家兒科醫學院(Royal College of P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的報告指出,全英每年約有四萬人死於空氣污染。
市民不以為然
而令人意外的是,雖然空氣污染問題在媒體上的曝光度不低,但記者採訪發現,多數市民並沒有意識到倫敦的空氣有多糟。
Serena是牛津街上一家紀念品店的店主,她說每天路上對着那麼多車,空氣當然不會太好,但那麼多年來早已習慣,也沒想過這樣的空氣是否會威脅自己的健康。
倫敦居民Paul說,市中心的空氣質量“讓人放心”。他坦言,並沒有聽到過牛津街是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街道的說法;自己的孩子都生活在倫敦,也不覺得讓他們在露天玩耍有什麼不妥;要覺得商業街空氣不夠好,多帶孩子去公園走走。
Dave三十年前從越南移民英國,平日住在倫敦市郊,每月來一次市中心。在他看來,自打政府從2008年開始徵收擁堵費以來,空氣在不斷好轉。他告訴記者,知道倫敦市區空氣肯定有污染,但自己對此不太擔心。“空氣污染是全世界的問題,倫敦逃不掉,但情況總比發展中國家好”。
倫敦市長着力改善:
“超低排放區”面積擴大一倍
空氣污染能否得到緩解,不但需要環保組織的努力,關鍵還得靠政府的態度。剛上任的倫敦市長薩迪克·汗此前在市長競選中指出,改善空氣質量,是倫敦 “迫在眉睫”的挑戰。由於自己患有哮喘,他深知此舉不只是說說而已。
5月16日,汗宣布將擴大倫敦“超低排放區”(Ultra Low Emission Zone,簡稱ULEZ)面積至現在的兩倍。這是他上任一周多來,宣布的第一項涉及空氣污染的重大政策。
ULEZ的概念由前市長鮑里斯·約翰遜於2013年2月率先提出。按計劃,到2020年,只有無污染或低排放汽車才能免費進入ULEZ區;排放過量的摩托車、小型汽車、廂式貨車等進入ULEZ區每天需繳納12.5鎊,重型貨車、巴士等則面臨每天100鎊的罰款。這是世界上首次有城市提出建立ULEZ的構想。
在約翰遜的規划下,ULEZ的範圍與收擁堵費的區域(Congestion Zone)相同,按照汗的新政,這一區域將被拓寬至倫敦南北兩端的環路。汗還指出,ULEZ有望於2019年落實。他說:“對於空氣污染,過去政府總是在發生危機後試圖‘亡羊補牢’,但現在我要‘未雨綢繆’。”
對於這一政策,各環保組織在給予肯定的同時,不忘保持謹慎。鑒於去年德國大眾爆出的“柴油車尾氣排放作弊門”,環保者指出,如果無法對汽車尾氣排放進行嚴格監測,ULEZ的意義就無從體現。
環境法律事務所“地球客戶”(Client Earth)的律師Alan Andrews 告訴記者,汗的計劃是禁止高排量柴油車進入倫敦的第一步,這體現出了他治理污染的志向。但除了有決心,汗還需拿出具體的執行方案。汽車在實驗室尾氣排放檢測中達標還不夠,政府必須確保進入ULEZ的所有汽車在實際上路時,都滿足最嚴格的排放標準。
Ali-Webber也在採訪中說,汗上任後宣布的關於環保的第一項決定“鼓舞人心”。“現有的ULEZ內只有約3萬人口,而擴大後的ULEZ則有百萬人口,這是在治理污染上跨出的一大步,”她說,“但現在,我希望政府能儘快明確將如何對進入ULEZ的汽車進行尾氣排量檢測。”
Ali-Webber直言:“我等不起10年,我的三個孩子現在分別是8歲、6歲,2歲。再過10年,空氣污染將對他們的肺造成永久傷害。為了這一代的孩子,政府治理空氣污染,一刻也不能等。”
(據英國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