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相对于非面海单位 海景公寓溢价大缩水

新加坡:相對於非面海單位 海景公寓溢價大縮水

一向令買房者趨之若鶩的海景公寓,近兩年來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據分析師統計,有海景的私宅單位過去一年交易量極少。此外,面海單位過去數年的投資回報並沒有高於非面海單位,這類單位相對非面海單位的溢價已出現大縮水。

新加坡:相對於非面海單位 海景公寓溢價大縮水

點擊查看更多新加坡房產

智信研究與諮詢(R’ST Research)總監王伽勝以第4郵區吉寶灣的瀕海公寓為例說明,當地的面海單位溢價已從2012年前的8%至10%,跌至如今的3%至5%。

由於華人一般認為「水能生財」,瀕海公寓向來是華人買房者追捧的一種私宅。此外,在擁擠大都會中擁有一間可遙看大海的單位,不僅能提高本身的生活享受,也能凸顯社會地位。

仲量聯行(JLL)東南亞研究部主管蔡炎亮說:「海景也是出租賣點,有海景的投資單位更容易出租,租金也可更高。」

新加坡四周環海,可供住宅用途的瀕海地段卻不多。瀕海公寓主要分佈在六個區域,包括第15郵區至第16郵區的東海岸、第5郵區的西海岸、東北部第17郵區至第18郵區的白沙和羅央、南部第4郵區的聖淘沙升濤灣、同區的吉寶灣,以及第1郵區至第2郵區市中心內的濱海灣。

王伽勝說,2000年至2008年是海景公寓全盛期,許多買家不惜支付高昂的溢價來買一間面海公寓。據蔡炎亮計算,即使是同個地區、同個項目或同座大樓,面海公寓過去十年的平均售價,比非面海公寓售價高出5%至20%。

以東海岸的私宅為例子,碧灣路的旭日灣(Costa del Sol)是本地較知名的瀕海私宅項目,落成於2004年,正前方是大海且無高樓遮擋,單位也有落地窗,凡12樓以上單位,都可遙望大海。其正後方的翠灣園 (The Bayshore)落成於1997年,視野被旭日灣擋住。蔡炎亮指出,旭日灣面海單位售價比翠灣園高20%至30%,但這必須把落成年份不同考慮在內。

西海岸海皇園(Blue Horizon,2005年落成)面海單位的售價,分別比後方西灣公寓(West Bay Condominium,1993年落成)和西海灣度假公寓(Westcove,1998年落成)單位高出15%至25%。

在東北部,白沙項目漣漪灣(Ripple Bay)的面海單位售價,比同項目非面海單位高3%至10%。此外,同區的執行共管公寓項目Sea Horizon和水彩苑(Watercolours),前者的面海單位售價,也會比後者面積相似的非面海單位高10%至13%。

市場淡靜 面海公寓交易低

不 過,戴德梁行(DTZ)研究部副主管李乃佳受詢時指出,樓市一片大好時,面海公寓售價的確會比非面海公寓高10%至15%,「但如今市場淡靜,近年來面海 公寓很少交易,因為買賣雙方在價格方面存有很大分歧。一方面屋主想借海景推高價格,另一方面在總償債率框架(TDSR)和額外買家印花稅(ABSD)措施 下,買家更不情願多付一分錢」。

李乃佳以第4郵區吉寶灣映水苑(Reflections at Keppel Bay)項目為例說,這個剛落成兩年的項目在去年下半年,僅有兩間面海單位轉售。同樣的,位於聖淘沙升濤灣的泊寧軒(The Berth by the Cove)項目,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僅一間面海單位轉售。

王伽勝直言,打著「瀕海生活」旗幟做賣點的私宅項目已經落伍。本地在2008年之後有更多新私宅項目湧現,許多靠近地鐵站,給予買家和租房者更多選擇。相比之下,許多瀕海公寓則地點偏僻,也不靠近地鐵站。

所處地區影響房價

此外,舊的面海公寓落成已有一段時間,公眾對其缺點也開始有一定認識,也削弱了面海公寓原有的賣點。譬如,瀕海公寓較潮濕且鹽分高。李乃佳說,瀕海公寓維修保養成本較高、窗口正對大海的單位到了晚上,視野幾乎是漆黑一片。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