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六年来自行包办转售组屋交易的买卖双方人数增加

新加坡 | 自理買賣轉售組屋 人數六年來大增

為了售賣位於金文泰6道的公寓式組屋,45歲的財務經理佘佩玲與丈夫去年委托了數名房地產經紀,但幾個月下來都找不到合適的買家。他們後來決定自行處理交易,通過房地產網站等平台登廣告,最終在今年2月敲定買家。

他們以80多萬元成功轉售組屋。若委托房地產經紀代理交易,以市面上一般的2%佣金計算,他們得支付至少1萬6000元的中介費。

目前住在蔡厝港的佘佩玲說:“找房地產經紀,反應都不太理想,後來我們決定嘗試自己賣,也可以從中省下一筆中介費。自理交易的程序也沒有原先想像的那麼困難,網上有很多資料,我們也向當房地產經紀的朋友請教。”

隨著有關房地產交易信息越來越普及,近年來更多國人像佘佩玲一樣,自行處理買賣房地產交易,不再假手於經紀。

過去六年來自行包辦轉售組屋交易的買賣雙方人數增加

建屋發展局提供給《聯合早報》的數據顯示,過去六年來自行包辦轉售組屋交易的買賣雙方人數增加,從2010年的7300人增至去年的9200人。

他們占交易總人數的比率也增加超過一倍。2010年僅有11%的買家和賣家自理交易,但在過去三年裡,這個比率都維持在25%左右。

更多管道認識房屋買賣程序

房地產買賣信息更透明普及,使國人有更多管道認識交易程序,從而減少對經紀的依賴。建屋局和多個房地產網站都提供相關資料,建屋局也定期舉行華英語講座,幫助公眾了解相關政策與注意事項。

房地產代理理事會5月公布的調查顯示,60%受訪者未來買賣或租賃房地產時打算委托經紀,比2012年少六個百分點;年齡層較低的受訪者,更傾向自理交易。

近年來,本地陸續出現SnappyHouse、DirectHome和OhMyHome等數碼平台,幫助買賣雙方和房東與租戶直接進行配對。

經營Anthill Realtors房地產咨詢公司的姐妹黃婉斯(33歲)和黃婉球(30歲)今年5月推出專門幫助國人買賣組屋的OhMyHome應用(app),至今已吸引580多名屋主透過該平台征尋買家和租戶,成交和進行中的交易約有36項。

黃婉斯說:“很多人在買賣房地產時都遇到問題,所以我們希望利用科技幫助他們。由於組屋有五年的最低居住年限,相關轉售交易資料不如私宅豐富,所以我們決定專攻轉售組屋市場。”

自助交易平台有的征收一筆佣金,有的提供收費服務,但整體費用仍低於房地產經紀中介費。在委托經紀的情況下,賣家一般支付相等於成交價2%的佣金,有經紀的買家則付1%佣金。

業內人士:房地產經紀仍難以完全取代

博納產業首席執行長林永富估計,如今已有過半數買家自理交易,但賣家變動不大,因為售屋程序較復雜,賣家得推銷房子、議價和處理轉售公文等,因此許多人仍委托房地產經紀代理。

雖然顛覆性科技興起,但林永富認為,房地產經紀仍有難以取代的優勢,這包括龐大的聯絡網,可快速幫買賣雙方配對;議價時“比較有技巧”;經紀看的單位多,更有能力為客戶比較選項。

“房地產經紀的角色也在改變。他們不再是單純的推銷員,而必須兼備財務管理和分析市場走勢的能力,因為買賣雙方都會提出很多問題,例如現在是不是進場的時機。經紀必須在促成交易的同時,為客戶提供分析和建議。”

(據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