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男子娶双胞胎 你不知道的中国多夫多妻制

泰国男子娶双胞胎 你不知道的中国多夫多妻制

近日,泰国男子娶双胞胎姐妹花惹起风波无限。对中国一夫一妻制的男士而言,自然无比羡慕嫉妒。但其实,中国很多地方也有多夫多妻制,只不过,你不知道罢了。

泰国男子娶双胞胎姐妹

泰国一名男子从小与一对双胞胎姐妹青梅竹马,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实在无法决定更爱哪个,干脆一起娶回家,三人一起过起了幸福生活。

泰国夜功府的男子文超·陶,与双胞胎姐妹希琳塔拉、蒂帕万青梅竹马,三人形影不离,他与她们同时交往了几年。 

2011年,24岁的文超·陶想结婚,却发现自己没法决定到底更爱哪个,于是他干脆请求把22岁的这对双胞胎姐妹同时娶回家。 

不料姐妹俩一口答应,只是每人要求8泰铢(约122克)黄金及8万泰铢(约1.5万元人民币)现金的彩礼。

文超·陶保证,会平等对待两名妻子。他的母亲在家准备了两个房间,在每周的前三个晚上,文超·陶和希琳塔纳睡在一起,后三个晚上则和蒂帕万同眠,而剩下的一个晚上,就三个人同睡一张床。

当然,姐妹花是否会变成情敌,就不得而知了。

泰国为什么实行一夫多妻制?

泰国法律规定可一夫多妻,只要养得起,可以多娶。导游阿勇,今年30岁,是华裔泰国人,有三个老婆。他告诉我们,泰国由于男女比例失调,所以每个男人可以合法地娶多个老婆。

泰国男女比例大约是1:3的样子,他们说是因为泰国人主要喝湄南河水造成的。这不就是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吗?泰国有28000多家寺庙,里面必然有很多专职和尚了,这些人是不允许结婚的。而且泰国还有40多万人妖,这样实际上的男女比例会更小。呵呵,不允许一夫多妻也不可能。

中国哪些地方至今仍实行多妻多夫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由于历史、地理、宗教、文化等诸多因素,在我国的西藏、云南、广西、贵州、新疆、四川等地的一些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着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的婚俗,顽强的保留着与现代文明不太和谐而充满原始女性文化色彩的身影。

1.泸沽湖、鲜水河的“走婚”习俗

云南的泸沽湖的走婚,众所周知,无须赘述。距云南泸沽湖数百公里的四川鲜水河大峡谷,生活着几千扎坝人(藏族的一个支系)。他们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和雅江县交界处的几个山乡里。一个村子的人不多,年轻人必须翻山越岭去别的村寨走婚。那里的年轻人,有的在15岁时就开始走婚了。小伙子把他的女朋友叫做“嘎依”。

在外人看来,这种古老的婚俗,当地人对婚姻一定很草率,其实不然。当地人走婚其实很纯洁,因为它剔除了现代婚姻中的“原罪”–物质和利益;无论是走婚的鲜水河还是泸沽湖,有着各种血缘关系的大家庭都很稳定,没有姻亲的单系(母系)家庭确保了支系的代代繁衍。以致一些游客曾经带着空前的“性幻想”来到泸沽湖试图走婚,但大多以失败告终,因为摩梭人拒绝外来“入侵者”。

2.西藏的一夫多妻与一妻多夫婚俗

滇藏沿线一些藏族村寨的婚俗令人惊讶–几个兄弟娶一个女人。

在西藏,一夫一妻制家庭占绝对优势。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存在一夫多妻与一妇多夫这种在我们眼里看来颇为特殊的家庭。西藏的一夫多妻与一妇多夫由来已久,可以说是古代群婚习俗的遗迹。在1951年前的旧西藏,有许多一夫多妻的贵族家庭,这主要是因为政治、经济的原因,因为通过婚姻贵族家庭可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可以巩固自己的财产地位。这种家庭的妻子一般来说都分别来自不同的土司或部落。也有一些平民实行一夫多妻。这种家庭一般是丈夫娶妻后又与妻妹同居,形成了事实上的夫妻关系。在这种家庭中,姊妹共夫,她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无妻妾之分,无贵贱之分。

与一夫多妻相对应,还有许多一妻多夫的家庭。这种家庭一般是兄弟共妻,也有极少数是朋友共妻。妻子最初是哥哥娶回的,后来又与弟弟同居。这种家庭如同一夫多妻家庭,也是被人们认同的,并不会引起非议。

3.多妻多夫婚俗与当地特殊的地理、经济、宗教、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一妻多夫的形成与地理条件有关,这里处于横断山脉区域,到处是高山峡谷;河谷气温高,适合耕作,山间或山顶是草场,只能放牧。这是中国最特殊的区域之一:半农半牧区,这决定了一个男人对农、牧不能兼顾,一妻多夫家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男人正好可以解决这个矛盾。

大峡谷的特殊地理造就了一妻多夫,这是节约资源也是创造财富的最好的方式。同时,这一带仍然处于川、滇、藏交界的“大香格里拉”女性文化带,有强大的女性文化传统,一妻多夫没有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消亡,它在一些特殊的横断山区顽强地延续下来。

无论走婚还是一妻多夫,都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内部循环和平衡。它们维系了一个大家庭,避免了建房、分地,而且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尽管在中国内地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度,但横断山区部分藏族群众世代相袭的走婚和一妻多夫的婚姻制度也得到应有尊重。当地政府没有计划要’拆散’这些家庭。

4.多妻多夫得以流传至今的原因

不论是一夫多妻还是一妻多夫,这一古老的婚姻形式得以流传,主要是因为经济的原因。在昌都地区,一些地方的人们为维护“帕措”宗族制,鼓励一夫多妻。因为“帕措”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宗族势力,所以人们就特别看重生男,这关系到“帕措”势力的扩大。只有“帕措”势力扩大,才避免本“帕措”财产的流失。于是丈夫们拼命让妻子生男孩,娶一个妻子生不出男孩,就再娶一个,于是形成了一夫多妻家庭。最多的有6个妻子。

由于这样的生育目的,这里的女人只是男人生儿育女的工具,没有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而相对于生女孩的妇女而言,生男孩才能使自己抬得起头。这一点,有些像一些地方的汉民族。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