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房市飆升兩極分化 年輕族首次購房者夢斷

溫哥華的房價在不斷刷新記錄,整個城市正被買房的壓力不斷拉扯著,慢慢被分成了兩半,城中人經歷著切膚之痛,各方焦點彙聚溫哥華的房屋市場。

今年3月,出自華裔藝術家林蔭庭(Ken Lum)之手的 “溫哥華特色屋” (Vancouver Specially)堪稱是溫哥華最醒目的裝置藝術作品,作品直指人們的心頭之痛——房屋和土地價格。

“溫哥華特色屋”指的是1970年代二戰後興起,能夠有效安置大批移民的房屋樣式,其特色在於房屋幾乎占滿整塊土地,人們在有限的土地上盡可能建得最大的室內使用面積。該樣式的房屋在溫哥華東區極為普遍,生長在此的Ken Lum對其頗為熟悉。溫哥華特色屋是過去可負擔住房的象徵,在上世紀七十年代4.5萬便可購得,但現在早已變得高不可攀。Ken Lum所“蓋”的迷你版特色屋諷刺的是溫哥華讓人透不過氣的高房價,同樣花上4.5萬,現在能買到的只能是這般大小的房子。

有房、無房成等級之分  

“中世紀時期,土地的擁有者是地主,農奴們辛勤耕作,孤注一擲,為的就是能在地主的‘封地’中謀求一個棲身之所。沒想到多年之後,幾乎一切都沒有改變。如今的溫哥華,有房一族好似當時的地主,而所有在城市中徘徊,努力尋找可以負擔住所的人們恰似舊時的奴隸。”

這是截取自博客文章“溫哥華的沒落”中的一段話,作者為SaeidFard。或許文章採用了誇張的修辭,但不少人認為事實或許離Fard所寫的不遠了。博文“溫哥華的沒落” 在今年早些時候轟動一時,文中寫道,我們所在的社會已漸漸分裂成兩半,而之間的鴻溝也越來越難跨越。房屋的不可負擔是問題的癥結,它導致了社會中“有房者”和“無房者”的兩極分化 。

起初,溫哥華人的等級劃分是以居住在Downtown還是Shaughnessy為依據,之後範圍擴大,在過去的幾十年,變成了“東區”和“西區”之分。而現在,不再是房子處於哪個地段的問題,而是僅僅憑藉“有房”還是“沒房”兩個標籤就可以簡單將人分成兩撥。

通過自身努力可能跨越階級分水嶺的時代似乎漸行漸遠,在溫哥華擁有一套房已慢慢變成了一種“特權”,令人倍感無助與迷茫。

首次購房者夢斷

若依然認為通過出租地下室可以免去還貸的壓力?那麼你就錯了,因為以往可以仰賴的“還貸幫手”現在也已變得遙不可及。 按當地按揭經紀的說法,現在還能靠自己買得起房的只有這樣一群人:30多歲的行業精英,賺著可觀的收入,並且趕在不惑之年存夠首付款。除此之外,很少有年輕人可以不依靠父母就能攢夠這筆錢。

根據大溫地產局(Real Estate Board ofGreater Vancouver)的內部數據,溫哥華市的獨立屋均價已達223萬。不同於其他低陸地區,對於溫哥華市,大溫地產局(Real Estate Board ofGreater Vancouver)一般只對外公佈它的基準價,但基準價是由當地標準房屋的價格所得,並未將高端房屋算入在內,所以人們無法準確判斷溫哥華市的獨立屋價格,進而感到困惑。例如,大溫地區6月份的房屋均價為112.39萬,價格之高已使爭議不斷,然而若是除去了本拿比、北溫、列治文等地區,溫哥華市的房屋均價將是眼前數字的兩倍,相比2014年5月的187.3萬,上漲了19.2%。據Vancity預測,按此趨勢,至2030年溫市的獨立屋均價將達到440萬。

跟不上腳步的城中人  

目前溫哥華家庭年均收入為7.8萬,專家表示,溫哥華的瘋狂房價與收入根本無法匹配。前加拿大駐華大使馬大維( DavidMulroney)在他所著的《Middle Power,Middle Kingdom:What CanadiansNeedto Know about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書中寫道:“當一座城市的房屋價格已經遠超當地人所能承擔的範圍,那麼人們只能選擇放棄買房的夢想,或者搬離此地。”  

長時間關注溫哥華房地產的《南華早報》專欄作家Ian Young更是將這種現象稱作“畸形秀”。人們感歎,仿佛曾經熟悉的溫哥華已不復存在,如今不知如何才能把握它的節奏、跟上它的步伐。

如果你已是有房一族,也沒有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那麼恭喜,成功或在不遠處。但是像Fard這樣處於創業初期又身處投資行業的千禧一代,在他看來,對大多數普通人而言擁有一套房子才是使資產增值的最佳方式。

當Fard得知一些反對者質疑自己,表示人們不應將買得起獨立屋當作是理所應當的時候,Fard反駁道,事實上目前新建的公寓面積越來越小,價格也一直保持在較低的水準,曾有一名房產經紀告訴他,現在二手公寓仍舊停留在2006年的價格水準。如果反對者的意思是不妨買套公寓作為起步的話,那麼,他們應該認清一個現實:未來他們與獨立屋仍然無緣。

故弄玄虛的解釋

關於如何解決高房價的問題,最故弄玄虛的回答來自BC省的省長簡蕙芝(Christy Clark)。今年5月,在大溫華裔Eveline Xia為反高房價展開名為“沒有一百萬”(Don’tHave 1 million)的抗議活動期間,人們向簡蕙芝提問是否有計畫針對外國買家徵稅,她的回答是:“如果我們將外國買家趕出房產市場,房價下降,這對首次購房者來說是個好消息,但是對於有房者,並且在意自己資產價值的人們來說並不有利。” 回答至此,至少人們欣慰省長知道外國買家對市場的影響如何,然而,話鋒一轉,簡蕙芝說道:“但是,就目前所掌握的數據,並不能支持前面的假設,根據我個人的分析,外國買家所持有的房產只占市場上的5%。”

想來,若是有一天能夠等到相關數據“出爐”,並且還是來自並不會從收取“房產奢侈稅”中得益的BCREA(BC省房地產協會),應該也是相當有趣的事情,要知道簡蕙芝口中的5%就是從該部門受中獲得的。

人們追問數據的做法在政府的“不作為”面前是無力的,究竟是故意回避還是巧妙欺騙,人們不得而知。Fard表示:“現在每當看到政府人員給出的解釋,我都覺得他一定有所保留。打個比方,在亂扔垃圾的問題上,應該去研究扔的是什麼,還是直接罰款就行?”

UBC的教授David Ley對BC省政府在收集數據上絲毫不用心表示驚訝,因為在其他國家及地區,當經濟面臨轉型時,收集數據是必不可少的。在學術界已經有書籍《Millionaire Migrants》問世,寫的就是關於中國全球化財富對新加坡、悉尼、中國香港 和倫敦的影響。Ley表示,我們強調外國投資是因為它驅動了高端市場,1990年代此觀點並不被承認,然而當之後外資撤出時,事實證明一切否認都是刻意誤導。

高端市場無關百姓?

在多方質疑聲下,政客的說辭好似愚弄。高端房屋的價格是否會影響到市場上其餘房屋的價格?

作出這一點分析並不需要經濟學位文憑。即使是小部分外國人對房屋的購買需求增加,也一定會對當地的房價產生相當大的影響。若是那5%的人為買到獨立屋不惜一切、志在必得,那麼能夠影響房價的也只能是他們,而不是當地人。

即便有“激起千層浪”的博客文章、由2.5萬人署名的請願書、不斷被轉發的twitter話題、一次又一次為可負擔房價的抗議集會活動,以及均價已達223萬的房屋市場,政府仍然無所作為。人們翹首期盼,等來省長給出的唯一解決方案是:如果溫哥華的房價讓你感到無法負擔,不妨選擇聖約翰堡(FortSt. Jonh)、卡提瑪特(Kitimat) 或者魯伯特王子城 (Prince Rupert)這些城市安家吧。在一個對房價幾乎沒有保護措施的城市,房屋好似已經淪為了政治工具,溫哥華的房市何時才能恢復平靜,目前還不得而知,人們只能感歎一聲,願高房價不再是溫哥華的羈絆。

歡迎前往加拿大房聞速遞

(據加房網)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