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河內,還是在下龍,窄長條建築是越南的獨特街景,沿途一路可見種種苗條房,房屋門面寬度在4米以內,長約20米,高3至5層。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一是越南土地有限,政府給民眾批地建房時,要求他們只能建限度在四米寬、二十米長的房子。二是政府按房屋所佔路面寬度加以計算徵收地價稅,門面土地橫幅售價相當昂貴,縱深相對便宜所致。
越南的窄長條建築,最讓人佩服的是,它外立面雖小,但建築風格毫不遷就,不是那種圖省事的千篇一律,它們擅長標新立異,紛呈個性。從河內到下龍,隔著汽車的玻璃窗,一路都是讓人看了,哇塞不斷的房子。拍這些特色房,能讓你把相機舉到手軟。
越南曾被法國殖民一百多年,越南境內有許多法屬時期,留存下來的建築物,河內的那些老黃色的,門口有衛兵把守的法式建築,大多是政府機構,頗顯貴族氣勢。民居,則多採納歐陸西洋風格,為了讓房子打開視野,強化立體感,它們運用了許多配角素材:景觀陽台,圓柱欄杆,鋼花圍欄,拱頂結構,斜坡屋頂,斑斕色彩。這些漂亮的樓房,有些建在茂盛的植被中,追求色調韻律格式,無比嫵媚;有些是東方禪意與北歐極簡風格的調和,從豔麗到幽蘭,展示清秀可人。有些建在街道邊,襯托喧囂下的靜默,雖被亂拉亂扯的電線,礙了眼,破了相,但依然明晃晃地提供著品相。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製造業向越南轉移,隨著TPP協議的簽署,越南部分出口產業可以享受零關稅,越南的GDP開始騰飛。越南人開始熱衷於炒作這些天庭不飽滿,地閣不方圓的房。據報導:從2005年開始,越南的兩大城市,河內市和胡志明市的房價步步上揚,到2012年,中檔房屋的價格達到2000-3000美元/平米,高檔房屋4000-6000美元/平米。2013年房地產市場泡沫被引爆,房價比巔峰期下跌30%,但低迷的時間有限,從2014年始,經過逐步修復和調整,到如今房價又恢復至歷史高位。另,2015年越南頒布新法律,允許外國人在越南買房,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當地房價的進一步上揚。
不過越南政府,對外國人購房有限制。越南本國人購房,享有永久產權,外國人購房則為50年產權,到期可免費續約一次,實際上是100年產權。此外產權限制規定,外國人如果想買二手房,只能向外國人買,如果想賣二手房,可以賣給當地人和外國人,外國人買房不能在銀行貸款,外國人不得在越南境內買賣土地。
暴利是暴漲的推手,暴漲又是暴利的結局。越南房價,近10年來,長了10多倍。越南的房價收入比(住房價格與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曾高企到26.6倍,這是啥概念?我們可以通過比較,清晰它的高度。2014年,在我國,位居房價收入比榜首的北京,當時的數值只有19.1倍。而此時,越南一線城市的人均收入,只有中國一線城市人均收入的四分之一。按照國際慣例,房價收入比在3-6倍的區間,才算是較為合理的價格範疇。
越南的這些外立面善長造勢的房子,值得我們學習之處在於,它們在整體框架大致相似的狀況下,追求差異化存在。它們,傍著綠樹,掩映在長青裡,追求不過時的和諧美。它們展示著越南人的歲月,蹉跎在誰比誰的房子美。它們印刻著越南人的語錄“把家世代相傳在這裡”,“值得翻閱的路書”,“把經典設計植入家中”,“俘虜眼睛”。這些底氣十足的房子,是典型性“民富國窮”樣板房。貨比貨效應,明顯。越南,正因為有了這樣的一些房,讓遊人坐在車內,不再沿途茫然,而是記住了那裡的路,那一路又一路,房屋的風光。
(據越南丈母娘 ToBon大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