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面積_新加坡國土面積

新加坡毗鄰中國,很多人都知道李光耀為新加坡所做的額巨大貢獻,但是你真的瞭解新加坡嗎?你知道新加坡的國土面積是多少嗎?在本次專題中,居外將為您闡述新加坡國土面積,帶你走進新加坡時代。

 

新加坡土地面積只適合居住8.5萬人 為何能容納520萬人?

新加坡,除了亞洲金融中心、炎熱的天氣、南洋美食,最令國外人士印象深刻的,應屬整齊一致的都市化景觀,也讓新加坡人引以為傲。

新加坡土地面積只適合居住8.5萬人 為何能容納520萬人?
新加坡土地面積只適合居住8.5萬人 為何能容納520萬人?

根據資料顯示,新加坡每平方公里的居住人數超過7000人,是全球前三大擁擠的國家。依據某一任新加坡重建局長指出,新加坡國土面積,只適合8.5萬人居住,但現在新加坡的全國人口高達520萬人。

棋盤式 + 一致化建築

關於都市化過程,原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局長、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諮詢委員會主席劉太格(Liu Thai Ker)在《2014星展洞悉亞洲高峰會(DBS Asian Insights Conference)》上指出,新加坡都市化過程能成功,主因是政府效能極佳,新加坡最高的領導不是總理,而是「理性」。

新加坡在60年代,人均GDP僅400多美元,今天的人均GDP已達到5.2萬美元,城市化的進度更成為世界典範。劉太格說,新加坡都市化成功,一定要把握兩大祕訣,分別是棋盤式填入、一致化建築。

劉太格被稱為新加坡城市規劃之父,他舉自身經驗為例,在60年代前後,劉太格回到新加坡,負責建築成千上萬的組屋,成為至今多數新加坡人的住所。

按照目前政府估計,2030年新加坡會達到690萬人口,這個數據可能太保守,新加坡土地供應愈來愈吃緊,規劃時針對更多人口為考量。

劉太格說,他不斷問到新加坡工作的外國人,為何離開家鄉,選擇到這麼小的國家工作?他們每個人的回答都是,受到新加坡的運作效率吸引。

都會更新 程序快速透明

效率延伸到都市更新上,劉太格認為,新加坡的政府效能極佳,最高的領導不是總理,而是理性,制定國家政策時,不會由情感主導,效率快速且程序透明,和許多亞洲國家的政策思維很不一樣。

劉太格將新加坡比喻成都市轉型成功的實驗室,專業人士年紀普遍都很年輕。和其他城市相比,新加坡在都市化過程中,犯過的錯誤不多,一定要從當中挑出有哪一點可以做更好,應該是政府向民眾傳達政策,解釋政策的用意。

劉太格說,都市化的內涵包含包容性、宜居性、可持續性等。政府在都市化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制定有效率的決策,讓城市發展的藍圖猶如一個國家,政府必須先做出承諾,且能貫徹執行,如此一來,私人企業才能在有保障的架構下,各司其職地運作。

當然,都市化過程不免有一些遺憾,就是拆毀了許多老舊建築,讓歷史和記憶都消失了。

劉太格指出,在密度極高的城市中規劃宜居的建築,有兩大祕訣才會成功。第一,像西洋棋一樣規劃方格,一格放組屋、隔一格放公園的方式來規劃。如此一來,雖然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過7,000人,但棋盤式規劃,讓公園緊鄰住家,居住起來感覺壓力並不大。

第二,人口密度低可蓋兩層樓洋房,但一旦人口暴增,高樓興起時,必須整齊劃一如同火柴盒般並排設計,有效利用空間。

活力無窮 擁高度競爭力

如此一來可以減少畸零地浪費,也可以讓都市景觀一致,不讓雜亂無章的建築影響市容。劉太格說,相信在一致化的建築設計下,新加坡的面積要容納1,000萬人以上沒有問題。

樟宜機場集團(新加坡)主席廖文良補充,新加坡是全世界唯一能生存的城市國,500萬人口不僅要面對國家之間的競爭,更有來自中國香港、曼谷、上海等大城的競爭。新加坡要維持高度城市化的基礎,新加坡人都明白要維持具體的競爭力,小城才有繼續生存的活力。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