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否認將加入亞投行 是什麼促成日本“反悔”?

據悉,此前英國《金融時報》週一報導,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預計日本將會在幾個月內加入亞投行。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北京時間3月31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稱,日本駐華大使並未表示日本將加入亞投行,對中國設定的亞投行申請截止日期並不關心。

何以日本中途反悔呢?要知道,日本一直以來自負於自身傾注在亞洲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努力,加之多年佔據亞洲開發銀行行長職位,從一開始便對加入亞投行持謹慎態度。但亞投行的成立目前看來已無法阻擋。如此一來,儘早加入應該才是確保足夠發言權的不二之選。

也許,日本並不是中途反悔。日本否認加入亞投行,根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面對記者質疑日本是否會和英國一樣,不顧盟友美國的反對加入亞投行。伊藤先生表示:“英國和日本不一樣,不要把兩者混為一談。”他認為,英、法、德、意之所以可以迅速做出加入亞投行的決定,是因為他們與亞太地區距離遙遠,鞭長莫及。他表示,歐洲在亞太區的是遠期利益、未來利益。而美國和日本在亞太區深耕多年,在本區有很多現有、既得利益,因此加入一個新成立的國際集團需要更周全完善的考慮。

伊藤先生再三強調:“亞投行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快到我們還沒看清楚,就需要做出決定。”他表示面對一個新興成立的國際機構,各國反應不同是非常正常的。歐洲國家願意賭一把,日美更加保守一點,希望“再等等,看清楚再行動”。

日本是否加入取決於中國而不是美國

伊藤先生在採訪中多次提到“wait and see”(等著瞧)。這個“等”是否有個時間節點?“等”到什麼內容會迫使日本做出決定?對於這些問題,他的答案非常簡單:“等到中國明確其在亞投行所占的份額。”他認為亞投行雖然是中國領導成立的,但其應該作為一個金融機構來運作而不是一個國際組織來運作,如果中國在亞投行中占了70%到80%的話語權,那麼日美將不願意加入這個中國的“一言堂”。

記者注意到,伊藤先生在回答問題時常常把日美聯繫在一起,似乎暗示日美在加入亞投行上的步調完全一致。日本是否可以代替美國發聲?美國和日本在亞投行的利益是否完全一致?日本是否有可能迫於美國的壓力違背自己的初衷,選擇不加入亞投行?

面對記者一連串對日美關係“挑撥離間”的問題,伊藤先生一笑了之對日美關係避而不談,反而一再強調“日本加入亞投行更取決於中國而不是美國。”他明確表示:“日本做出的決定必須是出於綜合考慮,不會過度考慮別國的意見。” 對於“取決中國”這一點,他再次繞回到上個回答,“具體取決於中國所占份額以及亞投行的治理結構。”

對於日美關係這個問題,鳳凰財經也採訪了中國社科院的日本問題專家張季風教授。張季風也認為:“日本是否會加入,說到底,還是取決於這個亞投行辦的好不好。”他表示,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這個亞投行治理結構先進,各國能夠獲得切實的利益,日本甚至美國早晚都會加入的。他希望媒體不要過分炒作哪些國家加入或者沒加入,而應該更關注亞投行本身。他強調:“亞投行自身的好壞才是決定日本或者美國是否加入的首要因素。”

面對記者提出的日美盟友是否會在加入亞投行上步調一致,張季風的回答與伊藤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事不在於美國怎麼想,關鍵還看中國怎麼做。”

亞投行和亞開行應該互補共贏

就在鳳凰財經採訪伊藤先生的前一天,日本經濟新聞專訪了亞洲開發銀行行長中尾武彥。亞洲開發銀行是主要由美國和日本出資成立的國際金融機構。在亞投行成立之初,就湧現大量“亞投行威脅論”,稱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和日美主導的亞開行將展開激烈的競爭。

對此“激烈競爭”,中尾先生和伊藤先生都不完全認同。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亞開行行長中尾武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已開始(與中方)共用經驗、技術和專業知識。實際成立後考慮與亞投行展開合作”。

在鳳凰財經採訪中,伊藤先生也非常同意中尾武彥關於合作的提議。他認為:“亞太很大,完全容得下亞開行和亞投行和諧共存。”和諧共存的核心在於: 兩者需要互補而不是互斥。伊藤先生非常看好亞投行,並表示:“亞投行是個非常好的嘗試,對於區域經濟是個好事,亞投行可以去做亞開行還沒有做或者來不及做的事。”

伊藤先生認為,亞投行和亞開行完全可以互補,把亞太區這塊蛋糕做大,而不是互相競爭到“你死我活”。

日本不會作為成員國加入亞投行,還需“再看看”

在採訪中,伊藤提到最多的就是“等”這個詞。記者提醒他,本月31日就是以創始國身份加入亞投行的最後期限,這是否意味著日本不太可能作為創始國加入亞投行?

面對這個問題,伊藤先生終於給了一個確定的答案:“是,日本目前不太可能作為創始國加入。”而原因完全符合貫穿整個採訪始終的邏輯:還需“再等等,再看看”。當然他依然留了一線希望:“作為成員國加入是不太可能,但在後續階段加入是完全有可能的。”

令人玩味的是,在回答這個問題時,伊藤先生並沒有明確是個人看法還是日本政府的總體看法,所有回答的主語都是“日本”和“我們”,“日本還沒有準備好,日本還需要再看看,我們沒看清楚不能匆忙做決定。” 只到最後,在採訪的結尾,他加了一句:“我自己也想再看看(後續發展)。”

或許伊藤元重作為日本經濟界的大佬,發聲時不僅代表個人,更代表他所供職的日本政府的主流聲音。中國之於日本是隔水相望的近鄰,更是區域中迅速崛起的龐大新興經濟體。而日本面對中國,或許只能用時間上的等待化解內心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