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加拿大人的“愛國主義”|居外專欄

每年7月1日是加拿大國慶日。加拿大人將這一天的國慶日稱為“加拿大日”(Canada Day),它是加拿大10個國家性法定假日之一,全國放假一天。 

“加拿大日”由來

許多歷史學家都認為,加拿大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第一批到達現在叫做“加拿大”這個地方的人,是一萬五千年前從亞洲經由連接亞洲和北美洲的陸地即現在的阿拉斯加(Alaska)而來的。他們的後代就是我們熟知的印地安人。

1535年,歐洲航海家雅克•卡蒂爾來到了現在被稱為魁北克的地方,有兩個年輕的原住居民用Kanata一詞為他指路。Kanata在原住民的語言裡表示村莊或聚居區。卡蒂爾後來就用Canada一詞表示自己發現的新大陸。

1867年,英國議會批准英屬北美法於1867年7月1日生效。1879年,加拿大聯邦政府將這一天定為節日, 起初稱作“加拿大自治日”。直到1982年,英國政府通過《加拿大法案》,並把修改憲法的權利移交給了加拿大。 同年10月22日,根據這一法案,才將稱呼了一個多世紀的“加拿大自治日”正式改名為“加拿大日”,即加拿大國慶日。

楓葉國的慶祝方式

很多人都熟知加拿大被稱為“楓葉之國”。她的國旗就是以白色的底面烘托出一片有11個角的紅楓葉,從而使楓葉成為加拿大的像征。

每年7月1日前夕,商店裡會擺滿各類印有紅色楓葉標志的商品,預示著加拿大日的到來。7月1日全國放假的“長周末”期間,各個城市都會舉行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民眾或舉家或結伴,穿著有加拿大國旗的鮮紅T恤衫或者大帽子,甚至披著加拿大國旗,參加在各地公園舉辦的富有加拿大色彩的娛樂節目。在公園裡,人們品嘗著小吃,舉家在草地上野營,輕松地觀賞著草坪搭建的舞台上舉辦的音樂節。在“加拿大日”的晚上,各個城市還會在市中心等地燃放盛大的煙火。

除了這些傳統節目外,這一天的另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取得入籍條件的移民在當天宣誓加入加拿大國籍,成為加拿大聯邦共和國的公民,從此擁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並領取加拿大護照。

隱形的“愛國”

盡管媒體也有質疑,加拿大公民對加拿大的國家認同度與其他國家相比並不是最高的,甚至提出公民的省籍認同度高於國家認同度。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一個已經有著150年建國歷史的國度,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時刻,民眾流露出的愛國情緒,卻非常的自然樸實。加拿大人普遍重視家庭相聚的時刻,所以這樣的節日不僅是屬於國家的,更是屬於每一個加拿大居民的。

在加拿大日的這一天,來到公園,你可以看到身披國旗的男子,臉上塗著加拿大國旗彩繪的孩子,甚至套著加拿大國旗圖案衣服的寵物狗。他們或仨倆好友,或幾口之家,伴著藍天白雲的晴好天氣,度過一個慵懶開心的午後。在公園的大草坪上,搭起的舞台上,樂隊的歌手唱著民謠或流行歌曲,穿插著祝願游園民眾度過一個美好的假期。沿著河邊長廊,筆者還看到了一個民間詩人愛好者的團體,輪番登台朗誦自己寫的詩歌。

加拿大地處北美的北部,氣溫常年偏低。在民眾看來,“加拿大日”正值氣溫適宜景色美麗的夏季,因此假期也更像是一個親友外出聚會日,亦或是一個可以休閑放松的短暫夏日假期。國與家,此刻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


責編:Zoe Chan

 

加拿大能源分析師朱曉超專欄全集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詢或有疑問,歡迎隨時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愛說抱歉的加拿大人 | 居外專欄

前不久在影院看到某國際品牌的加拿大版廣告:男女主人公分別爭搶一聽飲料,翻山越嶺,最後飲料落在海邊。在兩人互相低頭都想撿起飲料時,不小心撞到頭,兩人不約而同說了句“對不起”,然後開始互相謙讓,都不拿這罐飲料了。此時,遠處在船上拿望遠鏡觀看到這一幕的美國人,無奈地聳肩自語道:“哎,這些加拿大人啊。”

這個廣告非常精辟並不失幽默地地描繪了一個典型加拿大人的日常——隨時准備說“Sorry”(對不起)。因為加拿大人在生活中實在是會說太多的“對不起”。為此,有一個詞就叫加拿大人的對不起”(Canadian Sorry),意思就是一個人為不是自己的錯但也無法被自己控制的事情而道歉

在加拿大生活久了,這個簡單的單詞可以說貫穿在每天的生活中,說“對不起”更演變成了一個類似條件反射的單詞。開電梯時正巧遇到要進、出電梯的人,你會這樣說;在咖啡店拿紙巾正巧另一個顧客也要伸手去拿東西,也會這樣說;如果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你,更會本能的說“對不起”。這個詞,其實就是告訴對方自己沒有事,也希望對方不要在意,不要給對方造成困擾,

可就是加拿大人的這種禮貌,卻常常被她的鄰居美國人拿來開涮。這也是本文開頭那則廣告的文化背景。 因為加拿大人在生活中實在太愛說“對不起”,所以連加拿大統計局也曾在社交媒體上一本正經的吐槽說:“平均每天每個加拿大人會說45,000次對不起。”雖然這個“統計”來源無從考證, 但從側面也印證了加拿大人是有多愛“對不起”吧。

在加拿大,說Sorry就像是個萬能膏藥。在一些小尷尬或是小摩擦剛剛發生的時候,真誠(且本能)地說出這個詞,釋放的是善意,將矛盾化解於無形。然而,從深層的文化背景來看,有人倒是分析說, 這是源自在西方文化裡,解決爭端的第一條就是馬上道歉。相反,在西方商業世界裡,人們往往更愛采用對抗性的對話方式,甚至動輒就訴諸法律來解決問題。

雖然有一些傷痛不能因為說了對不起而變好,但是道歉是一種社會的潤滑劑,每天都在不斷的改善人與人的相處關系。當然,“對不起”隨著語調變化或在不同語境中,並不是永遠都是友善的示意。但這已經不是我在本文所要探討的話題了。

幾年前,聯合國公布了一項世界各國幸福指數的調查。在那項調查中,加拿大被列入幸福感最強的十個國家中,並在150個國家中排名第6位。套用一句網絡用語,愛說對不起的國度,那裡的人們都不會太壞。下次來到加拿大,如果碰到一臉誠懇和你說“對不起”的加拿大朋友,記得回報一個善意的微笑,算是給他們的一個小小嘉獎吧。

 

責編:Zoe Chan

 

加拿大能源分析師朱曉超專欄全集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詢或有疑問,歡迎隨時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