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講究市場定位,就是明確目標市場的位置,這是市場行銷的一門學科,是說產品或服務要找准有效市場,市場不對則推廣低效甚至無效。其實市場定位在生活中也無所不在,比如就業,要把自己擅長的跟就業市場需要的對接上,才能找到滿意的工作;比如社交,同文化背景、教育程度和收入水準相當的人交往,更容易成為朋友;比如房產投資,做對市場才能掙到錢,市場沒做對就很難掙到錢,不是投資什麼房產都能掙到錢的。
想投資加拿大房產?先搞定市場定位有一次我跟一個朋友探討起房產投資,這位朋友很早就開始投資房子了,在多倫多周邊開車2小時左右的小城市投資買了不少房產,但這些年她一直忽視了大多倫多的房地產市場,尤其是華人熱衷地區的房產。她把現金流看成重中之重,總是過分擔心風險,是一位典型的量入為出、謹小慎微的華人投資者。
我馬上表示了很大的反對意見:西人的一些房產投資理論未必適合我們華人。大多倫多地區華人越來越多,華人都喜歡買房子,而且華人的抗風險能力遠遠超過西人,華人熱衷區域的房地產市場遠比西人區域的抗跌。我朋友不以為然,看我張口閉口的“華人”、“西人”,居然說投資房產跟族裔沒有關係,她只認現金流。
我事後想起來,仍為朋友說出來的“投資房產跟族裔沒有關係”這句話感到很遺憾。投資房產就是做生意,做生意首先要瞭解市場,研究市場,看透市場,才能做好生意。我張口閉口誇華人,貶老外,絕沒有種族歧視的意思,這是就事論事,在商言商,分析市場。不分析好市場怎麼掙錢?族裔文化的不同導致了市場的的巨大差異,這才是商機!
中國人租房子住,心裏就是不舒服,絕沒有家的感覺,一定要住自己買的房子才踏實。尤其從中國來的投資移民,如果準備在加拿大長期待的話,甭管自己多有錢,花錢租房子住就認為是浪費錢,是把錢往水裏面扔,租人家房子住普遍焦躁不安,活的不自在,非得儘快買房不可,這就是我們華人的文化。華人極其偏執地喜歡買房,投資房地產的市場當然要朝這裏定位。
而做別的生意,例如開酒吧、開便利店之類的,如果選址在華人集中的社區,那是肯定要虧錢的,這就是市場分析的重要性。我還記得好多年前,接待了一位從國內剛過來的投資移民,在我幫他買房期間,他說希望在多倫多做點事,聽說做酒吧容易賺錢,就讓我幫他找個酒吧,他想買下來經營。這位客人畢竟剛來,人生地不熟的,語言又不通,就準備先找個十幾萬的小酒吧試試水,市中心的沒那麼便宜,我找到多倫多市區Dufferin街上面一個普通街區的小酒吧,帶了客人過去,酒吧老闆居然是個華人,我們就坐下來仔細聊起來。
問完客流量、營業額等問題後,我隨口想到個問題:“你這酒吧,顧客裏有多少華人?”。老闆回答“沒有”。我還以為聽錯了,補充一句“是華人顧客很少吧?”。老闆強調一下“不是很少,是根本沒有華人。這個酒吧經營幾年了,一個華人顧客也沒有”。我聽了,啞然失笑。
後來,我自己的朋友和客人中有好幾個開酒吧的,從他們那裏慢慢瞭解了這些小酒吧的奧妙。在我們華人眼裏,這些整天來小酒吧消費的,都是一群不折不扣的“敗家子”老外,本來沒掙多少工資,結果每月一大半錢都花在酒吧裏了。BeerStore1塊5一瓶能買到的啤酒,非要到酒吧花五、六塊錢去喝,而且這些人一去酒吧就待好幾個小時,非得喝好幾瓶,花了幾十塊錢才盡興。咱們華人哪有幹這麼傻事的?那不“有病”嗎?
最近有新聞報導,什麼加拿大人的債務負擔再度上升,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債務水準達到了他們可以承受的極限。還有加拿大一半以上的家庭沒有足夠的生活開支儲蓄,大約有30%加拿大人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生活在“一張支票接下一張支票”的狀況下,即“月光族”,哪天薪水停發了就過不下去了。
其實這說的都是老外的情況,跟咱們華人根本沒關係,華人債務高了最多房貸高了(很多還都有房租收入在頂著,而且華人還房貸的能力遠超老外),老外欠債多是吃喝玩樂欠的債,那是天壤之別。這種新聞給華人聽了,很容易誤導他們的判斷,讓他們在借貸投資方面更加裹足不前。實際上加拿大華人的債務水準遠遠沒有達到他們可以承受的範圍,不是華人收入比老外高,是華人比老外節儉的多的多,華人都有強烈的儲蓄習慣,而且極其不願意欠錢,這是種族間巨大的文化差異。
在加拿大這樣一個多元種族多元文化的社會,如果不考慮種族文化的因素,僅僅片面理解這樣的新聞報導,據此誤判市場,或者不研究市場定位,不做對市場,就會錯過投資機會,或者投資不正確,捨本逐末,最終掙不到什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