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完工但未售出的新加坡新私宅单位越积越多,截至今年第一季已经增加至2316个单位,创下至少七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新加坡首季滞销单位增至2316个 新私宅“存货”创七年新高一些项目,例如凯德 集团在去年完工的D’ Leedon截至4月份仍有200多个单位未售、会德丰产业预定在今年完工的Ardmore 3也有超过80个单位未售。另外,像邦典置地的Ardmore Residence (共58个单位)和永泰控股与城市发展合资的Nouvel 18,虽然分别早在2013年和2014年完工,但至今都未售出任何单位。
房地产顾问公司高纬环球估计,今年首三个月,发展商已经为那些完 工超过两年的未售公寓单位,支付了大约1亿1900万元的延长费。如果发展商仍然不积极“清货”,未来九个月很可能要支付另外9000万元的延长费。如果 到了2016年,发展商仍扣着单位不放,他们可能必须支付另外2亿3800万元的延长费。
这主要是因为新加坡的发展商合格证书(QC)规定,凡有外国股东的发展商,必须在五年内完成所发展的私宅项目,并在取得临时入伙证(TOP)后的两年内,卖出所有单位,否则将得缴付罚金。
由于上市公司拥有外国股东,所以均受QC条例影响。一旦逾期未售,所有未售出单位将按比率来缴付罚金,第一年的延长费相等于土地价格的8%、第二年提高至16%、第三年则延长至24%。
核心中央区 八成公寓未有买家
市区重建局的数据显示,已经落成但还没有找到买家的公寓超过八成(82%)位于核心中央区(CCR),即第9、10、11邮区、新市区和升涛湾。
智 信研究与咨询(R’ ST Research)总监王伽胜解释,发展商手头上扣着的“存货“大多都是位于黄金地区的豪华公寓单位,主要是因为降温措施中的额外买方印花税、卖方印花 税、总偿债率等条例抑制了高档私宅的需求,再加上跨国公司纷纷削减外籍高管的租金配套,豪华公寓出租市场疲弱,许多买家都持观望态度,暂时不愿进场。
王 伽胜说:“即使发展商减价10%,买家的兴趣也不大。”他指出,最近刚刚成交的一些豪华公寓必须减价两三成,甚至更多才能成交,但这些大多都是个别屋主放 出来的二手单位。发展商一般不太愿意大幅度减价,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那些先前以高价买了单位的屋主,通常非富即贵,而且都是发展商的忠实客户,一直支持发 展商的项目,发展商必须与这些客户维持良好的关系。
越来越多豪宅单位找不到买主,必须支付的延长费越来越高,发展商不得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寻找一个大买家来集体出售,有的将单位卖给母公司或相关公司,有的则通过私有化,将公司变成新加坡公司,以避过支付延长费。
例如SC全球、吉宝置业和大众控股(Popular)都通过私有化,来避免支付延长费。目前,市场也盛传,永泰控股也可能通过这个方法以省下高额延长费。
这 主要是因为永泰控股与城市发展联营的Nouvel 18项目,虽然已经在去年底完工,但仍未售出任何单位。有分析师指出,如果发展商无法在明年11月将所有单位售出,很可能要支付高达3800万元的延长 费。永泰控股也在阿摩园一带拥有另外一个高档项目Le Nouvel Ardmore,这个项目已经完工大约一年,但仍有91%单位未售出,这可能让迫使公司必须在未来几个月内支付大约1500万元的延长费。
让公司私有化影响很大,因此一些公司选择向母公司求救来避税。例如协和就在去年12月宣布通过母公司来购买Treasure on Balmoral的所有未售单位。上个月,新海逸集团也透露它将脱售City Suites的大部分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