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泰国的非主流原因 有望立法承认第三性别

移民泰國的非主流原因 有望立法承認第三性別

泰國除了以美麗的海濱風光、獨特的宗教文化和熱情好客的民風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之外,同時也以普遍存在的“變性人”現象而聞名。然而,在外國人眼中,泰國的變性人總是與“人妖秀”和酒吧街相關聯。不過,目前泰國憲法起草委員會正就壹份認可第三性別的草案進行討論,並有望在今年8月獲得通過,對變性人來說,這將是維權路上的壹絲曙光。

尼烏瑪稱:“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有這樣的意識,喜歡扮演女孩子的角色,跟女孩子玩,喜歡漂亮的東西,比如洋娃娃,做衣服等等,性格也非常文靜,不像其它男孩子。”

移民泰國的非主流原因 有望立法承認第三性別

來自南部北大年府的尼烏瑪(女)今年28歲,像許多和她有類似經歷的變性女孩壹樣,她很小就開始為自己生為男兒身感到困惑。四、五歲時,尼烏瑪就開始出現女性情結,並且只與同齡的小女孩壹起玩,這讓父母感到有些異樣。身為軍人的父親開始刻意地給尼烏瑪買小汽車和軍人模型等男孩子的玩具,希望能夠糾正兒子有些走偏的習性,但卻並沒能讓尼烏瑪停止排斥自己的性別。

上中學之後,尼烏瑪更加確定自己想要改變性別的決心,她離開家鄉,來到另壹個城市求學,並開始留起長發。與許多泰國的變性人不同,性格內向低調不張揚的尼烏瑪沒有涉足泰國變性人進入娛樂圈的老路——選美,她選擇努力學習、踏實工作,同時在兩所大學拿下國際關系和生態工程兩個學位,被壹家四星級酒店招收的她正準備繼續攻讀酒店管理的碩士學位,她的努力逐步打開了家人封閉的心,並贏得他們壹定程度上的理解和接受。

尼烏瑪稱“他們看到我能夠自己賺錢上學,能夠工作養活自己,而且我壹直表現很好,不會涉足毒品,不跟幫派混混來往,就慢慢地接受了壹些,雖然現在他們有壹定程度的理解,但仍然不是完全接受。”

得到家人認可是變性人尼烏瑪立足社會的基礎,然而走出家門的她意識到,即使是在變性人文化相對普及的泰國,對於變性人的歧視和偏見仍然隨處可見。在大學裏,即使是已經通過手術外形上完全變為女性的變性人仍然需要按照學校規則身著男生校服,找工作時,包括公務員等在內的壹些政府單位和大型企業公司則完全不會考慮變性人。

尼烏瑪稱:“有些地方根本不看我們的能力,就直接宣布不接受變性人,這讓我們這個群體感到非常失望和沮喪,會覺得即使努力學習也沒有前途,不會有好工作接受我們,許多人覺得我們只能從事美容美發的工作,其實我們的能力不止於此,但社會輿論將我們禁錮在那個圈子裏。”

面對社會壓力和歧視,許多變性人只好走上賣淫販毒之路,而旅遊機構也趁機打著人妖表演甚至變性人色情表演的招牌以促進旅遊業的發展,使變性人這壹群體的名聲對外幾乎等同於酒吧舞女和性工作者。作為變性人中的壹員,尼烏瑪不願自己的群體背負這樣的名聲,但她沒有能力改變這些。

但是,近日壹個來自泰國憲法起草委員會的消息也許會帶來壹些改變。據報道,憲法起草委員會目前正在起草壹份增加性別屬性的法案,這意味著第三性別將做為壹個法定的性別受到憲法的認可,並被賦予和其它性別壹樣的權利。如果這壹方案通過的話,泰國將成為繼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爾之後的第四個承認第三性別的亞洲國家。泰國憲法起草委員會發言人卡姆農對此表示:

卡姆農稱:“在我們現有的人權自由法裏,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權利,原有的憲法條文裏就已經規定,依照國籍、宗教、外貌等選擇性地對待人是不正確的,而現在我們是要增加壹個性別的屬性,也就是說即使他們有與出生性別不同的性別,也是不能夠受到區別性對待的。”

這對於23歲的變性人模特格裏差亞來說是個好消息,由於沒有做過變性手術,格裏差亞在相貌上仍然保留男性特點,對她來說,如果這壹草案真的獲得通過,自己傾向於選擇“第三性別”,而不是“女性”。

格裏差亞稱:“我選擇當自己,至少我不用欺騙別人,當自己很好,選擇第三性別,有人不喜歡我也不用在意,我只需要知道自己是好人就行了。”

泰國變性女性協會會長優蘭達也是壹名變性人,曾經當過歌手,經歷過政壇的她壹直致力於為泰國變性人爭取應得的權利。她認為這壹草案在法律方面無疑是壹個進步,但草案如果僅限於性別屬性的話,涵蓋範圍仍然不夠廣泛。

優蘭達稱“對我為說這是壹種進步,在壹定程度從法律角度來說。但我認為如果要更加全面,應該把其它性取向也涵蓋進來。”

而對於非政府組織“平等和行動聯合會”負責人莎塔拉(女)來說,現有的軍政府狀態下制定憲法本身就是不民主和不持久的,通過這種方式即使通過這壹草案也不會產生長期性的改變。

莎塔拉稱:“用不民主的方式通過法律來改變社會是不能夠帶來持續性的長久改變的。同時泰國還沒有樹立起這種尊重法律建立民主制度的社會意識,法律的出臺不代表執行法律的人能夠正確執法,如果他們沒有性別同等的視野,這樣是沒用的。所以我覺得這不是真正的進步,因為沒有從根基上來改變問題。”

無論這壹草案帶來怎樣的爭議,對變性人尼烏瑪來說,草案的通過至少能夠在原先法律真空的基礎上給變性人的身份認可帶來壹個法律依據,使他們在社會上受到不公正對待時有法可依。當然,她希望向人們表明這樣的心聲:變性不是壹種疾病,社會應該以更加開放的姿態來接受和包容這個群體。

尼烏瑪稱:“我覺得是有影響的,我們可以跟普通人壹起工作、生活、創業,這是壹個法律根據,從此我們遇到問題就有壹個法律依據進行申訴維權。我不在乎我的稱謂,我更在乎社會接受度,無論亞洲哪個國家都覺得我們是奇怪的,是壹種可治療的心理疾病,但這不是壹種病。”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