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5年GDP增長6.9% 距美國還差1個德國加1個英國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5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67.67萬億元,同比增長6.9%,1990年來首次跌破7%。這一增速完成了2015年年初政府工作報告中設定的7%左右的GDP增速目標。

距離美國還差1個德國+1個英國

以2015年12月31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計算,2015年中國GDP總量相當於10.42萬億美元。

2014年,美國GDP總量為17.4萬億美元,根據世界銀行的預計,2015年美國GDP同比增速為2.7%,因此2015年美國經濟總量大約為17.87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的1.7倍。

從另外一個直觀的角度理解,中國的經濟規模,和美國之間還差了一個德國加一個英國,德英分別是世界第四、第五經濟大國。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根據公開數據計算,2015年德國和英國的經濟總量分別為3.92萬億美元、3萬億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2014年,中國GDP規模已經達到10.4萬億美元,為何今年還比去年只增加了一點點?原因在於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以中間價 計,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累計貶值幅度約為5.8%。2014年12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1190,處於歷史次高位附近;2015年12 月31日則為6.4936。

可見,以國外貨幣衡量本國經濟增長有匯率的擾動,這樣比較並不總是準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鞍鋼曾分別按匯率法和購買力平價法(相當於 剔除了匯率波動的影響)預測了中美兩國GDP增長趨勢,其中匯率法預測結果是:2019年中國GDP為19.8萬億美元,美國為18.9萬億美元;購買力 平價法預測結果是:2016年中國GDP為17.1萬億美元,美國為16.8萬億美元。

按照通行的匯率法計算,中國經濟追趕美國,不但需要經濟本身的擴張,匯率穩定也非常重要。

此外,儘管經濟總能量已經非常可觀,但2015中國人均GDP為5.2萬元(按13億人口計),約合8016美元,距離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3.7萬美元以上的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升級

從GDP各分項數據來看,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取得進展。經濟增長主要得益於強勁的服務業和消費業的發展。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0863億元,比上年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274278億元,增長6.0%;第三產業增加值341567億元,增長8.3%。

2015年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5%,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10.0個百分點。需求結構進一步改善。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6.4%,比上年提高15.4個百分點。

消費貢獻了增長的近60%。數據顯示,消費品零售數據為,此前三季度該數據已有回暖現象。

華僑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謝棟銘分析認為:

去年第四季度出現一些企穩信號,包括此前政策的效果和部分新的變化,對於當月經濟和第一季度增長都有一定支撐。一方面,製造業PMI雖然還在 50以下,但不再惡化;非製造業PMI保持強勁,從側面體現出服務業活力增強,經濟轉型為增長提供了支撐。另一方面,此前偏寬鬆的貨幣政策效果延續,貨幣 條件在2015下半年得以放寬。

對於2016年的經濟形勢研判上,交通銀行(5.420, 0.03, 0.56%)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

2016年經濟增速仍有下行壓力,不過隨著前期大量穩增長政策逐漸釋放效力,同時當前政策力度加大,全年經濟增長很可能前低後穩。

2016年仍將在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權衡,需求側的穩增長政策著眼於短期經濟增長,而供給側的結構性調整更多地作用於中長期經濟增長質量的提升。

連平建議,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通過多種政策手段靈活運用,維持流動性平穩,為結構性改革創造適宜環境。

招商證券謝亞軒則認為:

2016年人均GDP排名同比增速回落的速度將較2015年放緩。整體看,導致2015年經濟增速下滑的各種因素,例如投資需求的低迷、出口增速的大幅下降等,在2016年並不會出現根本性的好轉。

因此謝亞軒判斷:

2016年中國經濟增速仍將維持下滑走勢。但另一方面,地產投資、基建投資在近期已經表現出一些邊際改善的跡象,而消費需求在收入的支持下將繼續穩定增長。鑑於此,預計2016年經濟增速下滑的速度可能會有所下降。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新浪網)

2015中國GDP世界第二 人均GDP不如發達國家

據國家統計局1月19日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2015中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67.67萬億元,在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然而人均GDP為5.2萬元,約合8016美元,與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3.7萬美元以上的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美國GDP總量是中國的1.7倍

2015年中國GDP為67.67萬億元,以2015年12月31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計算,2015年中國GDP總量相當於10.42萬億美元。

2014年,美國GDP總量為17.4萬億美元,根據世界銀行的預計,2015年美國GDP同比增速為2.7%,因此2015年美國經濟總量大約為17.87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的1.7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公開數據計算,2015年德國和英國的經濟總量分別為3.92萬億美元、3萬億美元。可以理解為,中國的經濟規模,和美國之間還差了一個德國加一個英國,而德英分別是世界第四、第五經濟大國。

中國人均GDP排名與發達國家相差勝遠

雖然中國GDP總值還遠趕不上美國,但是已經非常可觀。然而2015中國人均GDP為5.2萬元(按13億人口計),約合8016美元,距離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3.7萬美元以上的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這就是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也就是說龐大的中國,經濟總量雖然上去了,每個家庭,每個人的經濟並不富裕。

在當前世界經濟持續復甦乏力,經濟形勢錯綜複雜,國際貿易下降,金融風險增加的局勢下,賺錢越來越難。人們面臨的只有薪水下降,股市低迷,人民幣貶值,銀行利息下降,想要讓自己的資產升值,實在不易。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搜狐網)

2015年中國人均GDP世界排名預測 2014年數據及歷年排名

2015年中國人均GDP預測:2014年中國人均GDP46531元,世界排名仍然落後,歷年中國人均GDP排名情況。

備受關注的中國2014年經濟成績單終於出爐。國家統計局今早(20日)發佈,2014年我國國民經濟在新常態下保持平穩運行,呈現出增長平穩、結構優化、質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統計局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14年中國GDP數據總量6364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去年全年增長7.4%,好於預期的增長7.3%,但依然創下自1990年以來的新低。

統計局今天還發佈了人口數據,2014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為136782萬人,觀察者網據此計算得出2014年中國的人均GDP約為7485美元(約合人民幣46531元),高於2013年的6767美元,但仍然落後於很多國家。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我們的經濟總量確實在不斷擴大,但是人均水平還是很低,我國人均GDP在世界上還是在90名左右的,我們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此外根據日前廣東舉行委十一屆四次全會報告,2014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達6.72萬億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已有北京、上海、天津等7個省市進入人均GDP「1萬美元俱樂部」。

人均GDP排名仍落後

馬建堂說,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儘管中國有13億人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奮發圖強,銳意創新,我們的經濟總量確實在不斷擴大,但是人均水平還 是很低的,我國人均GDP在世界上還是在90名左右的,我們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按照世界銀行有關標準,我們恐怕還有2億左右的貧困人口。我們自己對中 國的國情是最清楚的,一方面看到我們國家在發展,總量在增加,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們的人均水平還是比較低,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我們還是需要把自己的事 情辦好,一心一意謀科學的發展,一心一意謀包容的發展,這是最重要的。

中國人均GDP世界排名情況彙總: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在某一年度的所有生產的商品和服務除以同年的人口的人均值。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官方網站於2013年發 布的預測數據顯示,2013年世界各國人均GDP最高的國家為盧森堡,高達11萬2135美元。中國香港以38797美元排名第24位,中國台灣排名第38 位。中國大陸以6629美元(觀察者網註:6629美元是IMF預測數據,2013年中國實際人均GDP為6767美元)排名第86位,只與泰國、安哥拉 等國相當。2014年最新的人均GDP排名還沒有出來,但是對比IMF此前發佈的數據,去年我國的人均GDP雖然有了一定的上漲,但仍落後。

廣東福建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 中國已有8省市破萬

廣東省1月22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廣東實現GDP6.78萬億元,同比增長7.8%;人均GDP按平均匯率折合10330美元,首次超過1萬美元。

而在同期,福建實現GDP24055.76億元,按照該省3774萬總人口的數量,人均GDP折合10376美元,同樣突破人均1萬美元的門檻。

8個省份,已經是中國全部省份的1/4水平。從2008年上海首次突破這一門檻,到今天的8個成員,中國花了7年的時間。可以看到,在進入這一「俱樂部」的8個省區市中,除了內蒙古之外,都屬於沿海經濟發達地區。

在統計學領域中,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一般來說,標誌著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2013年,世界上共有65個國家和地區達到人均GDP1萬美元的水平,大多屬於發達國家和地區。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其實無論是GDP總量還是人均GDP,都只是一個經濟指標,無法涵括和解釋所有的經濟 現象。中國現在經濟縱向是世界第二,但論人均,只能排到世界80多名之後。因此,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只是一些地區發展比較靠前。

「同時,由於國內的省份之間沒有海關、地區間的人口流動性大,因此在地區生產總值的計算上,本身就可能出現重複計算的現象,所以區域性的GDP計算並不一定完全科學,要正確對待和認識。」范劍平說。

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可為!

事實上,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人均GDP跨過1萬美元大關,本就意味著經濟的優化和社會的平衡。比如韓國、日本,在達到這一標準時,國家的產業升級、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領域都隨之達到了較高水平。

拿這一標準來衡量,中國的「1萬美元俱樂部」確實還存在差距。比如廣東,在整體的高發展水平之下,是內部發展的不均衡。早在2010年,珠三角 地區的人均GDP就超過了1萬美元,但到2014年,粵東西北等地區的人均GDP仍未達到全國平均水平,遠遠落後於1萬美元的水平。同時,讓民眾感到「被 平均」的是,人均GDP上去了,但是居民的收入卻似乎未達到與之相匹配的標準。比如,天津的人均GDP要高於北京,但是天津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卻低於北京。

據顯示,在發達國家,居民收入一般占人均GDP的比重為55%,但中國很多地方都不足40%。在廣東,2014年,居民收入占人均GDP的比 例是40%,而在福建,這一比例更是只有37%。專家指出,這和我國目前的經濟增長主要由投資驅動有關,沒有真正轉型為消費驅動、創新驅動,因此並未完全 惠及百姓。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