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images.juwaistatic.com/2019/02/Jianghua-profile-170.jpg)
在日本購買房地產時會碰到以個人名義購買好還是以成立法人再購買好的問題。只是購買1~2套小型物業的話並不會出現猶豫,但是購買套數越多,購買的金額大的時候就會出現剛才所說的問題。讓我們看一下個人和法人的購買時的差別。
①對經費的認識差異
【個人】……首先要區別是事業用費用還是家庭消費(私用)
【法人】……有關於法人的支出,原則上可以用經費計算
②人事費用
【個人】……【青色専従者】的要求嚴格,對家族難支付薪水
【法人】……只要以法人的員工來雇傭的話,對任何人可支付薪水
③薪水所得控除
【個人】……【收入-經費=所得】為基礎計算課稅對象的所得
【法人】……社長本身的薪水可以成為法人的經費,所以不僅可以減少課稅所得,而且社長個人也可以用【薪水所得控除】(上班族的經費概算)受經費認定
④生命保險・財產保險等
【個人】……控除的上限被設定(例:生命保險控除最高為4萬日元),可以控除的金額非常有限
【法人】……支付的保險費當中,註銷費用可以作為經費
⑤稅率
【個人】……所得稅是5%~45%的累進課稅
【法人】……含地方稅約25%(輕減稅率)~45%左右
《法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的速算表》
![](https://e-images.juwaistatic.com/2019/03/jiang72-800x276.png)
⑥青色虧損金的結轉
【個人】……3年
【法人】……9年
當營業利潤呈現為虧損的時候,法人可以把虧損金額納入到次年的利潤當中,最多可以延長到9年。個人則最多為3年。
⑦其他
・記賬等業務量是不會有太多的差距
・對外的信用很大的差距-貸款是法人有利
※結論在日本,有很多的稅理士說按課稅所得(900萬日元以上)判斷成立法人的時間。不過,我個人認為成立【法人】購買房地產有很大的益處,要是猶豫【個人】或【法人】的話,可以隨時詢問。接下來,讓我們用具體的實際的投資物業做簡單的解釋。
![](https://e-images.juwaistatic.com/2019/03/Jiang41-800x445.jpg)
以個人名義購買
・價 格: 350,000,000日元
・諸費用: 約16,000,000日元
・合 計: 366,000,000日元(全款現金支付)
・年租金: 20,772,000日元
・運營費: 約2,500,000日元(管理費+委托費+固定資產稅等)
・N O I : 18,272,000日元(房地產純收入)
・折舊費: 約6,500,000日元
・課稅所得: 11,772,000日元
・所得稅: 約2,348,000日元(稅率33%,控除額1,536,000日元)
以法人名義購買
・課稅所得: 約4,000,000日元※前提是把課稅所得壓縮到4,000,000日元
・所得稅: 約880,000日元(稅率22%)
・稅差額: 約1,468,000日元
可以看得出利用【個人】購買和【法人】購買有很大的差異。要是買這樣的一棟物業的話,以【法人】名義購買可能更為有利。
另外,大家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並打算在日本獲得經營·管理簽證(長期居留)等為目的的話,建議大家一開始在日本設立法人之後再購買房地產。
責編:Adam Chen
日本置業專家數據大拿姜華專欄全集
![columnist](https://e-images.juwaistatic.com/2017/03/columnist2.jpeg)
如需咨詢或有疑問,歡迎隨時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