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校方周旋七個月 倫敦大學學院學生終獲十萬磅住宿補償

在與校方周旋了長達七個月的住宿示威後,長期經受學校宿舍周邊施工噪音和屋內老鼠啃食困擾的倫敦大學學院(簡稱UCL)住宿生們終於獲得了由校方發放的十萬英鎊住宿補償金。

本科住宿学生每人分发了1300磅作为精神补偿费,该数额大致相当于学生一个学期的宿舍租金费用

本週四,ucl的投訴小組給位於Campbell House West, near Euston住宿區的所有87位本科住宿學生每人分發了1300磅作為精神補償費,該數額大致相當於學生一個學期的宿舍租金費用。

Giulia Gandolfo是ucl一名二年級信息管理專業的本科在校住宿生,他表示:「很高興聽到我們所有的努力終於沒有白費,我終於感覺我們的受到了公平的待遇。」

這起學生宿舍示威活動爆發於今年五月,UCL該宿舍區的學生站在宿舍外,稱屋外的施工爆破噪音和老鼠已經到了無法忍受的程度。

另外,有大約60名學生拒絕交房稅和一系列賬單,並指責學校違背了學生住宿守則。對此,UCL管理部以學術懲罰和開除手段對這些拒絕交款的學生予以威脅。 示威一度陷入困境,直至Union Official 部門指出學校的這種行為屬於非法行為,學校應該對學生生活質量進行維護和保障,才使局勢得以扭轉。

一位前 Campbell House West宿舍的學生Jamal Rizvi表示:「由於施工噪音過大,我們都無法在屋內複習。有時,屋內的鏡子,甚至桌子都能被噪音震得跳動起來。 我們在每個房間放了分貝表,通過手機可以顯示其分貝級別。在距離施工地點較近的宿舍屋內的分貝經常可以達到95,而距離最遠的房間分貝也達到了75。」

「在房子的地下廚房和街道有一個連著的台階,很多老鼠也就順這些台階從外面爬到屋內啃食屋中的家具和食物。」Rizvi補充道。

早在2014年11月,UCL Campbell House West住宿區的學生就紛紛向校管理部門報導周邊施工的爆破聲過於喧雜,而且屋內甚至也會經常有老鼠爬動或啃食屋內東西。但是校方並沒有立刻就此做出應對,給學生的答覆也並不能夠使人滿意。

直至今年年初,校方也沒有就此宿舍問題做出處理,於是隨後便引發了該宿舍樓學生的大規模住宿示威活動。

UCL校方教育部副院長,UCL投訴小組主席Prof Anthony Smith對此發表看法:「學校周邊建築帶來的噪音困擾是學校對學生生活考慮的不夠充分,對此給學生帶來的困擾是無法估量的。然而這件事,入住的學生都根 本沒有通過入住前的信息獲得相關周邊施工的信息,所以這也是校方的失職。

從目前看,儘管這些受住宿困擾的學生的到了資金補償,但是校方對於應對將來類似潛在的事件尚未做出有效的預防解決措施。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英校方加大對校內性別刻板言論控制 女孩子也擅長理科!

近日,英國校方代表表示將對校內過分的性別言論行為加以嚴厲控制,為避免年輕人對性別差異產生刻板意識。

英校方加大對校內性別刻板言論控制  女孩子也擅長理科!
英國校方代表表示將對校內過分的性別言論行為加以嚴厲控制,為避免年輕人對性別差異產生刻板意識

該表態源於英國大學的一項最新教育報告,上面稱,校園內的性別刻板意識經常表現在認為女生更缺乏抗壓性,自信和適應力。男生則被認為在學習方面缺乏刻苦工作的品質。另外,對於文理科的選擇也會有很深的認知差異。比如男性適合理科而女生則更多的適合文學研究。

目前英國大學理科學生的男女比例已經嚴重失衡,很多在校女生對理科的學習產生了排斥感。教師的引導性的言論是給男女生選課上帶來一定影響的潛在原因之一。

對此,該物理學院的發言人在一次英國教育大會上發言稱:「學校應該重視教師在日常裡的用詞言行,教師們也都應該反思自己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是否傳播了性別相關的負面信息給學生。」

一位英國教育部的代表也表示,目前比較可行的建議是,學校領導團隊應該委任一位性別維護者,以此確保諸如過分性別言論行為能像種族歧視和同性戀歧視那樣被 受到足夠的重視。同時,校方應該對相關教育政策加以調整和嚴格化,所有學生學科分配要根據學生的擅長進行平等分配。避免性別刻板意識的傳播。」

另外,英國政府稱:「性別言論更多的體現在女生群體,所有女生都不應該將他們的性別視為一個使他們成功的障礙,更不能就此使他們留下性別輕視的刻板意識走入社會。政府希望能讓更多的年輕女學生感覺他們能夠遵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自己想做的事,和抉擇他們自己的發展方向。」

目前,對於避免這種教育中刻板意識的蔓延治理,政府已經號召很多英國大學去鼓勵更多女生學習科學,技術工程和學習STEM的課程,以此幫助他們有機會步入更多未來高薪經濟領域的工作崗位。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現實太「骨感」 許多英國畢業生表示對未來生活缺乏自信

最近,一項叫做「The Mind Over Matter「的教育研究報告表明,很多年輕人在即將畢業離校的時候都對自己未來的生活缺乏自信並表示會經常感到不滿。該報告具有一定的權威性,涉及了眾 多教育界專家採訪,1000位在校青少年的問卷調查和相關學術前沿研究。

现实太“骨感” 许多英国毕业生表示对未来生活缺乏自信

通過研究的調查問卷反饋來看, 在校學生中,大多數女學生都會比男學生缺乏更多地快樂感。另外,在所有18歲的畢業生中,僅僅有33%的學生對自己的生活感到快樂,這一比例幾乎也只是 14歲學生的一半(60%)。同時,大多數18歲的畢業生也都紛紛反映他們目前的生活幾乎都是被各種各樣的考試所充斥,而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考慮未來即將 開始的大學生活。

經分析,造成這種不快樂感的潛在因素是如今英國大多數學校都普遍將時間花在對學生單一的應試教育上而忽略了他們的綜合素質的培養。一項該研究的報告表明,在14到18歲的青少年中,他們對於個人價值觀以及自我信仰的形成普遍隨著其年輕增長而走穩定下滑趨勢。

專家表示,諸如適應力,勇氣和執著等意志品質以及學生的個人價值認知取向對學生將來生活質量要影響要遠遠大於一味枯燥的應試教育。

如今,在這項研究的號召下,英國地區政府已經分配了足夠的資金給一些學校去對此做出應對,就學生的個人信仰,意志力,適應力這些潛在的性格素質培養展開教育。

另外,參與這個研究項目的一個教育專家表示:「如果我們相信智力,能力這些因素是和我們的出生關係不大,而是更多地通過後天的個人努力,心智方面的歷練影響所致,那麼當我們遇到一系列的挑戰和失敗的時候就會把它們視為一個發現自己缺點的機會並從中獲得更多的成長。

一位教育部的發言人也表示:「我們希望年輕人有更多的機會發展他們各方面的技能幫助他們在學校和社會中取得雙贏。學生的綜合素質才是讓他們具備更多社會用人單位青睞的的關鍵所在。」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習大大去英國:去了哪兩所大學? 其中緣由是什麼?諾貝爾獎搖籃

近幾日,習大大訪英的消息刷爆屏了,咱們習大大訪英參觀英國大學,選中了帝國理工和曼徹斯特大學。英國大學那麼多,習大大怎麼就偏偏選了這兩所大學呢?其中緣由值得細細道來!

習大大去英國:去了哪兩所大學? 其中緣由是什麼?諾貝爾獎搖籃
英國大學那麼多,習大大怎麼就偏偏選了這兩所大學呢?

帝國理工大學

帝國理工學院成立於1907年,是一個開放式的大學,由9個校區組成。主校區坐落於英國倫敦市中心南肯辛頓(South Kensington),緊鄰海德公園南邊和皇家阿爾伯特大堂。

帝國理工曾是聯邦大學倫敦大學的一個加盟學院,2007年7月在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授權下,正式脫離倫敦大學成為一所獨立的大學。

聲譽排名:

帝國理工學院是英國羅素大學集團成員之一,與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大學學院並稱為「G5超級精英大學」。

2014/15Times全英排名第4,QS世界大學排名第2,僅次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在2014全球500所大學教學實力排名中,帝國理工位列全球第22

曾就讀、曾任職或現任職於帝國理工的校友中,共有1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2位菲爾茲獎獲得者。

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中,有53名為皇家學會會員,57名為皇家工程學院院士。

科研實力:

帝國理工的研究水平被公認為英國大學的三甲之列,並以工程、醫科專業、商學而著名。

在最新公佈的2014REF科研水平評估中,帝國理工位列全英第2位,有91%的研究領域被評為「世界領先」或「國際優秀」。

在2014/15《泰晤士高等教育》各學科排行榜中,帝國理工學院位列英國及世界頂尖地位的學科有:

儘管帝國理工以工程、醫學專業著名,但它的商學院排名也在歐洲名列前茅。學校的管理學碩士項目在2014年Financial Times的全球管理學碩士排名中列第19位;MBA項目在2014年Financial Times的排名中位列全英第8,歐洲第15,全球第49。

帝國理工專注於科技及商學教育與研究,2012/13年度的研究總收入為八億兩千兩百萬英鎊,當中的三億多為研究資助。

職業規劃:

帝國理工在2014/15《完全大學指南》關於畢業生就業前景的調查中,位列全英榜首。一項調查表明,帝國理工畢業生的起薪為英國之最。

全球機遇:

通過帝國理工學院給予學生在全世界學習、工作、研究甚至旅行的機會,從而使學生擁有全球意識和觀點。

話說,去年帝國理工的校長凱斯?奧尼斯爵士(Sir Keith O’Nions)就曾帶隊訪問過中國,並表示必須抱緊正在科研界迅速壯大實力的中國的大腿。

雖然理工科學生常常被黑,然而優質的理工科學生總是讓人特別的羨慕嫉妒恨,那實力,那薪資,苦逼文科僧就是比不了啊~

而說到理工科院校,美國的大牛是MIT,英國的,舍帝國理工還有誰呢?

帝國理工這兩年在Times排行榜上,是14年第五、15年第4、16年第3的節奏,uker君總是趕腳,按照這個走勢,它很快就要佔山為王了。

在英國,教育界將劍橋、牛津、帝國理工和其他三所倫敦大學下屬的學院稱為「Golden Triangle」, 翻譯過來就是金三角名校。而現在,除了將「牛劍」兩所大牛相提並論為」Oxbridge」之外,英國人也開始使用「Impbridge」或 「Camperial」的說法了,即Cambridge和Imperial CollegeLondon的合體之稱。人們都調侃說,劍橋好像要跟牛津離婚了,因為帝國理工在好幾個排名上(包括QS世界大學排名)都打敗過牛津,和劍 橋站到了一個level。

牛津面對劍橋的OS也許是

說實話,在現在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帝國理工仍是略顯矮了那麼一丟丟,誰讓那兩所大牛都是英國人心中既關學業也關風月的傳奇呢。然而要論起理工科,尤其是工科來,IC雖然沒傲到「我稱第二誰敢稱第一」的地步,但也唯有它夠格被稱為英國的MIT了~

最近IC還與MIT合作設立了科研方面的項目,首批投資就有300000美金,用於支持起步階段的一些研究創意。所謂物以類聚,「校以級分」啊~

作為如此牛校,帝國理工的入學標準其實是相當高的,每年的淘汰率也是很醒目的。然而,一旦成為帝國理工的學生,你可以在倫敦這個全英最大的經 濟、歷史、語言和文化中心的中心,完成學業。因為IC所處的位置就是大倫敦的核心區域呀。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這個地理位置總不會讓你吃虧的。

除了地域優勢,帝國理工也建立起了自己強有力的學術關係網,可以從方方面面獲取高段位的學術支持。在帝國理工的官網首頁,高調地寫著:我們是全英唯一一所專注於科學、醫學、工程學和商科的大學。

IC一共設有四個學院:工程學院,醫學院,自然科學院,以及帝國理工商學院。每個學院下屬的研究中心和科研小組都多到讓你眼花繚亂,根本數不過來。

工程學是帝國理工的一大優勢學科。而工程學院,始終都是歐洲工程學界的領導機構。擁有1575名教職工,其中包括395位頂尖學者,而現在的學 生數量則達到近六千多名。能進入IC工程學院的學生,享受到的是世界級的專家大牛的教育。而且學科門類分得也非常齊全,工程類的專業,只要你想學,它應有 盡有。

而醫學方面其實和工程學一樣,同樣是IC的優勢學科,它的建立,就是在1997年合併了西倫敦的幾大頂尖醫學院而成的。醫學院不僅學科分類齊 全,其research quality也絕對是大多數學校只能仰望的,就舉這麼個例子:2013年,IC醫學院的分析化學科教授Zoltan Takats研製出的智能手術刀,甚至能實時分辨出切除的組織是否為癌組織。

自然科學院的師資和科研力量其實也是不容小覷的,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都可充分享受院裡的先進設備和其他學術資源。每年IC的自然科學院都會 為優秀的教職工頒發年獎,而且一頒就是幾十人幾十人的。還聽說,院裡最近還有教授被選到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去擔任要職了。

最後還要說說帝國理工比較年輕的商學院,位於South Kensington校區。別看人家年輕,是2004年才成立的,但帝國理工的商科專業歷史,可以追溯到1971年,在那個時候就設立了管理科學系。雖然 從雛形到建立起完整的商學院花了30多年之久,但現在,帝國理工這所商學院,能迅速以「年輕人」的姿態在教學與研究水平上享譽海內外,未嘗不是之前那30 年磨一劍的成果。

帝國理工的學生就業率今年在Times上是排第二的,達到91.1%之高。從帝國理工出來的學森,絕對個頂個兒的是各大企業爭搶的人才,薪酬方面想必就更不用擔心了。

另外,帝國理工的導師們手裡的資源和關係都是一流的,可以給優秀的學生推薦到國內外的工作機會。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曼徹斯特大學

曼大這次比較簡單明了。 習大大點名了要訪問曼大的石墨烯研究中心。

這可以說是曼大在全世界的研究裡最尖端的研究中心。

靠著石墨烯的研究,2010年,曼大的兩個科學家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也因此拿到了歐盟撥過來10億歐元研究經費.. 這是目前以來歐盟給哥哥大學發的最高金額的研究撥款…

這一次,希望與中國企業展開合作,將科研成果市場化。石墨烯國家研究所已和諸多國際化公司建立合作,包括空客、三星等。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教育要平等 英議員呼籲向貧困學生提供更多支持

由英國議員組成的公共帳目委員會(Public Accounts Committee)在一份報告中呼籲,對處於劣勢的貧困家庭學生需要提供更有效的支持,目前政府在這方面的工作缺乏持續的資金,支持水平也不夠。

教育要平等 英议员呼吁向贫困学生提供更多支持

公共帳目委員會主要負責審查公共支出是否值得。在報告中該委員會認為學生津貼(pupil premium funding)政策已經初步顯現出了有益的變化。

委員會希望政府能夠「更好地理解」什麼樣的措施能有效地減少貧富學生之間的差距。

該委員會主席席勒(Meg Hillier)表示縮短弱勢學生「成就差距」應該成為「教育政策的基石」。如果不能縮短這一差距,那貧困就會在窮人之間「代代相傳」。

她表示,需要對為什麼來自不同背景的弱勢學生表現差異巨大進行更深入的瞭解。

這份報告指出,對於某些學生,例如那些貧困沿海地區的學生,學習成績不佳現象似乎變得更加的難以改變。

而與此相反,中國學生「無論處在什麼樣的劣勢」都獲得了高水平的成就。

學生津貼在2011-2015年期間向貧困學生提供了60億鎊的補助。

報告指出,學校獲得的資助差異巨大,意味著「按弱勢學生人數平均來算,有些學校獲得的資助要比其他學校多出約3千鎊/年」。此外,政府推出的通用信用(universal credit)政策也沒有明確的機制來辨別符合享受學生津貼福利的學生。

教育捐贈基金會(Education Endowment Foundation)的柯林斯爵士(Sir Kevan Collins)支持該委員會的倡議,希望學校可以對家庭情況進行瞭解,確保以最有效的方式使用學生津貼。他認為資助系統不能被設計成獎勵那些在幫助弱勢 學生方面獲得成功的學校。

全國教師工會的領導人布洛爾表示,在很多情況下學生津貼被用來填補由於預算削減而造成的差距。

一位教育部發言人表示,該份報告顯示政府已經在縮小貧富學生成就差異上初現成效。他表示,無論背景如何,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實現全部潛能的教育機會,政府致力於消滅「教育不平等」現象。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英國政策變化 導致特殊教育「碎片化」

Driver Youth Trust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政府一系列與特殊需求和殘疾兒童有關的政策導致這些學生處在「無條理的」系統中。

英國政策變化  導致特殊教育「碎片化」
政府一系列與特殊需求和殘疾兒童有關的政策導致這些學生處在「無條理的」系統中

這些政策包括2010年的學院法案(Academies Act)和旨在結束學校資助力度不一致的改革政策。2014年9月,一套新的特殊教育需求(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SEN)實施規程在英格蘭正式實施,旨在讓學生成為教育計劃的核心。

推出這套新規程,是希望帶來為特殊教育帶來變化,包括年齡範圍擴大到0-25歲、父母和孩子能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幫助支持系統分級化等等。

然而,Driver Youth Trust表示這一系列變化反而引起了學生、家長、老師和教育組織的困惑,很難在這個「碎片化」的系統中找到方向。

該慈善組織呼籲政府重新審查對特殊需球和殘疾兒童的支持工作。

在報告中,Driver Youth Trust認為改革帶給學校自主權的同時也存在著危機。有些學校難以向特殊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育和額外的幫助。特殊學生的表現越來越依賴於學校的領導能力。

該組織呼籲學校領導將特殊學生的學習成果作為整個學校的重點,而不只是相關專業教師的工作重點。

此外,Driver Youth Trust還希望政府統一學校入學流程,家長如有不滿意,就可以對學校提起上訴。地區政府也應讓家長和學生參與到地區支持服務開發的過程中來。

教育部的一位發言人表示,政府出台針對特殊學生最大規模的改革措施是為了確保所有的幫助支持工作都以孩子的需求和願望為中心。對此,有不少家長給出了積極的反饋,認為流程變得更加簡單明了。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老師難當 英格蘭超過半數的老師將選擇離職

最近的一項由國家教師工會發起的調查發現,在英格蘭地區,超過半數(53%)的教師考慮在未來兩年之內離職。在考慮離職的教師當中,有61%的人認為工作負擔過重,有57%的人希望獲得一個更好的工作。

老師難當   英格蘭超過半數的老師將選擇離職
老師難當 英格蘭超過半數的老師將選擇離職

在受調查的1,020名中小學教師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在過去五年之內發生了士氣下降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學校大臣吉布(Nick Gibb)呼籲解決教師工作負擔過重的現象。

該調查還顯示,很多教師對政府的計劃感到不滿。

76%的人認為,強迫學校更多地從事學術工作,會損害教學工作。

62%的人認為,開設500家新的免費學校也會損害教學。

54%的人認為,給四歲孩童進行基準測試,並不能有效地判斷孩童的能力。

這項調查非常及時,因為上個月,五個主要的教師工會警告說,教師崗位有可能面臨嚴重空缺,但政府堅持認為現有的職業空缺率維持在1%,是可持續的。

NUT的秘書長布勞爾(Christine Blower)表示,「這份調查顯示出,教師群體中存在著大量工作負擔過重和低士氣的現象。教師們覺得,迄今為止,教育部旨在減輕教師負擔的一系列舉措都 不是很適當。同時,在未來十年,將有將近一百萬學生要經受學校教育。政府的應對措施是建立更多的免費學校,鼓勵班級擴容,儘管有些地方已經供過於求。此 外,教師離職的願望增加,新教師越來越難招募。我們現在正面臨著學校系統崩潰的嚴峻考驗。」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留學不是你想留想留就能留」英擬加大語言測試難度

據英媒報導,英政府正在與大學磋商,削減來英的外國學生數量,計劃通過設置更嚴格的英語語言測試來達到這一目標。一位內政部發言人告訴《英中時報》記者,如果 留學生希望從英國教育中受益,就需要充分掌握英語。消息一出,英國大學團體立即稱此計劃為一項「重大擔憂」。

「留學不是你想留想留就能留」英擬加大語言測試難度
「留學不是你想留想留就能留」英擬加大語言測試難度

近日,英政府內的部長們正在與各所大學進行磋商,磋商內容為削減來英的外國學生數量,目前政府計劃通過設置更嚴格的英語語言測試以每年減少至少25000名留學生。

據英媒報導稱,上週,內政部官員與各大學代表舉行了一個研討會,計劃放棄現有語言測試系統,並代之以更嚴格的國際英語語言測試。預計新的英國語言測試將比澳大利亞和美國的測試更為嚴格。

一位內政部(Home Office)的發言人在接受《英中時報》獨家採訪時說道:「我們歡迎人們來到我們世界頂尖的院校學習,但如果他們真的希望從英國的教育中受益,他們就需要充分地掌握英語。」

「所有類型的移民都對我們的社區、住房,以及公共服務有所影響,正因為此,從2010年起,我們開始打擊濫用我們的移民系統的行為,這也包括以『學生』路徑來英的人。我們將會繼續改革,但同時繼續吸納最優秀的人才。」

「據獨立的數據顯示,這一策略行之有效,自2010年以來,來自國外的大學申請上升了17%,而對於羅素集團(Russell Group)世界頂尖大學的申請更是上升了33%。」

內閣消息人士們表示,該計劃還需要時間來最終確定。其中一位說:「計劃目前仍在磋商階段,但首相和內政大臣都在演講中說到需要更嚴格的英語語言測試。」

內政部此舉之前,首相卡梅隆曾在5月發表過關於移民控制的演講。他說:「我們必須進一步遏制對政策的濫用,關閉更多虛假的學院,對學生逾期逗留的學院更嚴格的控制,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英語語言要求。」

然而,有大學團體警告說,該項政策將削減15%的海外學生數量。英國國際學生事務委員會(UK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ffairs)負責人斯科特(Dominic Scott)表示,這將是對招收海外學生的「致命一擊」。

斯科特說各大學都將該計劃視作一個「重大擔憂」。他並表示,更嚴格的語言測試將讓學校難以招到預科學生,以及科學和數學科目的學生,因為一些專業的學生可能有很高的學術技能,但英語能力較弱。

斯科特的看法是否過於悲觀?英國大學、留英學生,乃至相關留學教育機構對政府此番計劃究竟報以何樣觀點?《英中時報》記者帶著以上問題採訪了這些團體。

大學:中國學生學術能力強

「在本校的共約33000名學生中,大約有1000名中國留學生,」英國諾桑比亞大學(Northumbria University)國際發展部主管卡西(Robert Carthy)告訴《英中時報》記者,「這些學生對本校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並據統計,他們對當地經濟亦做出了大約2千萬的經濟貢獻。他們同時為當地增加了文化多元性。他們不同的學習方法亦可供英國本地的學生們學習,創造全球化的學習環境。」

「我們參與了該次政策改革計劃的諮詢環節,我們強烈反對進一步收緊相關政策。如果(學生們)感到英國比諸如美國、加拿大和澳洲等國更不歡迎(留學生)的話,那將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卡西繼續說道:「在本校,我們並未看到任何證據顯示語言成為學生們完成學業的障礙。事實上,我們的中國留學生們的表現一直很好,甚至比英國本地學生或是來自其他國家的學生們更好。同時值得提及,本校亦有許多不同的路徑以幫助國際學生們戰勝語言障礙。」

謝菲爾德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媒體與公共關係部門主管高斯(Annie Goss)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目前該校有4153名在讀的中國學生,佔據學生總數的16%,並佔非歐盟國際學生的59%。

「本校一直致力於倡導國際學生的重要性,並曾與學聯協作,成功地舉行了『我們是國際人』(WeAreInternational)的宣傳運動。」

「學生們的英語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它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例如:早期是否生活在英語環境當中(如:英語媒體、學校等)。因此,中國學生一開始的語言水平可能不如馬來西亞或印度的學生,但當學生們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中時,則差距會減小。」

「我們強烈鼓勵學生們在英國開始正式的學位課程之前,做足準備性的學習。我們希望政策的改變將不會影響到這一點。事實上,我們的中國學生在學術方面表現良好。」高斯說。

中國學生:這一舉措是合理的

目前就讀於英國華威大學的小朱同學向《英中時報》記者表示,她認為英國政府的這一舉措是合理的,不過,就個人而言,如果及早知道這樣的政策變化,她可能會重新考慮留學英國的決定。

目前就讀於利物浦大學的小高告訴記者,即使這項計劃影響到自己,他也「不會重新考慮留學英國的決定」, 當然,「增加語言測試的難度會令人有些擔心,但這不是最關鍵的影響決策因素」。

「我支持政府的這項計劃,因為據個人觀察,有很多在英留學生的語言其實仍不理想,尤其 是口語,只有少數能與老師和當地人流暢地交流……從上課的經歷來看,很少有中國人在課堂上提問,且身邊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對老師所講的內容的理解是模棱兩可 的……語言測試更為嚴格雖會增高來英留學的門檻,但也會提升英國大學學歷的含金量,從長遠來看是值得做的一件事。」小高說。

曾經也是通過雅思語言考試而進入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設計學院的在讀生祉霖則表示, 如果遇見非常想去的大學,仍舊會努力考英語,即便難度有所提高。「不過,我考過雅思,但感覺考完以後的英語水平也沒有顯著提高,直到來了英國學習、生活 後,英語水平才有了質的變化……另外,有些考生為了通過語言考試,可能報名時會報很多場,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祉霖說。

她同時說,近一年內,在學費上漲、工作簽證收緊等方面,亦有感受到限制移民的壓力。

留學機構:支持提升語言測試難度

中國深圳匠心教育諮詢有限公司CEO孫欣在接受《英中時報》記者採訪時說,其機構非常支持提高測試的嚴格性。「提高測試的嚴格性即涉及考試本身的效度和信度。不過,哪怕是再嚴苛的考試,能否真實反映學生對於英語使用的能力應當是核心,若偏離此方向而為難非英語為母語的學生,那麼考試的效度就有失偏頗。」

「其次,嚴厲的措施還應當對考試的信度有幫助,即:新設計的考試應當更加不容易預測、 沒有穩定的考試內容的規律,以及更容易杜絕作弊的情況發生。所以,考試的題目的重複概率應當降低,相對應的題庫應當更大,選擇的語料話題範圍更廣。這樣一 來,才能真正提高語言考試的嚴格性。」

孫欣繼續說道:「對於本機構的招生辦學而言,政策變化並不構成太大的影響。因為我們注重培養的是學生的語言能力,而不是對於考試本身規律的研究。」

曾任中國湖南富岳出國留學服務中心副總兼英國部部長的王女士對記者說,她認為英政府的 計劃應當不會影響到招生,因為英國的大學仍有很多優勢,比如教學嚴謹、有很多世界名校、學制較其他國家更短,等。另外,有志向出國留學的學生大多及早就開 始語言方面的準備,因此語言不大會成為他們的困擾。

中國北京美華心成教育諮詢有限公司留學業務總經理郭輝則認為,「語言,對於一個出國留學的學生來說,從學習到生活,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個人覺得,對於真正的留學生而言,語言考試的難度提高,並不是難題。英政府此舉無非是想限制一些並非真正想認真學習的人進入英國的大學。」

1個留學生 = 0.6個工作機會

據英國國際學生事務委員會(UK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ffairs)援引高等教育數據委員會(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數據顯示,在2013-14年間,國外赴英留學人數有3%的微弱上升,至435500人。其中來自中國的學生人數為87895人,遠超過來自其他國家的留學生。商業和行政學為最受歡迎的專業,在這些專業中,38.7%的學生為國際學生,其次是工程與科技類學科,以及排名第三的法律類學科。

據悉,目前大學團體已經在遊說英部長們把海外學生從削減移民的目標中去除。英國大學團體(Universities UK )表示,海外學生為英國每年帶來£70億經濟效益。另據Parthenon諮詢公司報告顯示,通過學費支出、住宿、旅遊、娛樂消費等方面,每有一個留學生來到英國,就有0.6個工作增加。部分人認為,提出更多的限制會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中釋放負面信息。

該計劃同時引起了政府內部長們之間的意見衝突。商務部長扎維德(Sajid Javid)和財政部均擔心削減學生數量將損害經濟。目前,由於移民政策的收緊,從印度來到英國的學生人數正在下降,大學收入的增長主要依靠來自中國的學生。

財相奧斯本剛剛從北京訪問回英,在那裡他承諾了一個中英合作的新「黃金時期」,但據英媒報導稱,數據顯示最難以通過新推出的語言測試的學生便是中國學生。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天生我材用不著」 英國五分之一畢業生就業走偏

據《每日電訊報》,英格蘭高等教育基金管理委員會(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簡稱HEFCE)的新研究表明,值2008年經濟衰退潮時畢業的學生中有五分之一併未從事需要專業技能的工作。

“天生我材用不着” 英国五分之一毕业生就业走偏

大學畢業三年半後,超過20%的畢業生選擇了不要求大學文憑的工作,如行政、銷售和客戶服務等職業。

該研究觀察了畢業生的職業發展,並將畢業6個月和畢業40個月的數據作了比較。數據顯示,從整體上看,專業就職率在這一期間呈現上升趨勢,由畢業6個月的64.1%上升至畢業40個月的77.8%。

另一方面,HEFCE的研究也凸顯了不同背景的畢業生的就業差距。實力稍弱的畢業生專業就職率相對更低,而且這種情況將持續貫穿其早期的職業生涯。

專業就職率的差距在少數族裔群體中進一步拉大,66%的非裔學生在畢業40個月時獲得專業職位,比最高峰值低13%。

大學與學院聯合會(University and College Union)秘書長Sally Hunt認為,儘管畢業生未從事專業工作的原因「多種 多樣」,然而,大多數實力稍弱的畢業生,尤其是少數族裔和身有障疾的畢業生比同齡人更難獲得專業職位,這種情況「令人擔憂」。

「大學高校有必要給予這些群體更具有針對性的輔助,支持他們從學業過渡到就業」Sally Hunt說,「企業僱主也需要改正先入為主的偏見,避免錯失人 才」。據高等教育統計局(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數據,2013至2014學年畢業的在職者有三分之一 從事非專業工作,而六月份公佈的新數據顯示比例稍微有所回落。

HEFCE首席執行官Madeleine Atkins稱:「該研究證實了某些群體的畢業生專業就職率較低,與其它同類研究的發現一致,我們將持續與大學高校合作解決這種不平等狀況。」

但也有批評聲音認為,對於「專業」職務的定義很可能具有誤導性。

大學智庫million+的首席執行官Pam Tatlow表示:「20%的畢業生畢業三年後從事的仍非專業工作,這種說法存在著誤導性。對於非專業工作的定義已經過時。很多人早期從事非專業工作,但這樣的職務引領他們走向了有專業要求的高層職位。」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2015年最新鮮的英國留學簽證政策大彙總

2015/7/13起,英國政府對現有簽證和入境政策做出如下修改,請大家知曉:

2015年最新鮮的英國留學簽證政策大彙總
2015年最新鮮的英國留學簽證政策大彙總

新政1: 簽證發放的入境日期:T4的學生簽證發放的入境日期根據CAS上列明的開課日期的前一個月或者入境日期的前7天

新政2: 2015年8月起,就讀公立學院(publicly funded colleges)的新生不可在學習期間工作。

新政3: 2015年8月起,學生結束某一學術層面的學習後(如本科、研究生),若想繼續在同一層面學習新課程(如申請第二個Master),則新課程必須與之前的課程有一定相關性,或由校方證明新課程對學生事業發展有幫助。若學校不遵守該規則,將面臨處分。

新政4: 2015年11月起,就讀於college的學生課程結束後不可在英國境內續簽。如需就讀新課程,必須回國重新申請簽證。除非學生就讀於「嵌入式學院 (embedded college)」,其課程與Home Office認可的大學銜接,學習結束後可直接進入該大學。

新政5: 2015年11月起,就讀於college的學生,不可在英國境內申請轉Tier 2或Tier 5工作簽,必須回國辦理。

新政6: 2015年11月起,繼續教育(Further education,畢業後無學位)學業的就讀時限由3年縮短至2年。

新政7: 2015年秋季開始,Tier 4陪讀家屬不得從事技術含量較低的工作(low or unskilled job),可從事高技術含量的全職或兼職工作。

新政8: 8月3日及之後,16或17週歲想要去英國就讀學位前的準備課程(大學預科),只能申請T4(成人普通)簽證,T4(未成年)簽證只適用於就讀私立學校( independent Schools)的學生。

新政9: 11月12日及之後,將上漲生活費保證金的要求,所有T4普通學生的生活費要求如下:

倫敦地區:從原來的1,020英鎊/月漲到1,265英鎊/月(9個月)

非倫敦地區:從原來的820英鎊/月漲到1,015英鎊/月(9個月)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