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外網推出“居外指數 ”數據服務,首次追蹤全球華人海外置業動態

全球最大的國際房產中文平台居外網今天推出全新數據服務產品居外指數 (Juwai IQ),該項服務基於對居外網每月逾260 萬名用戶在線行為的分析與抽樣調查,向企業、銀行、政府和研究機構等客戶提供標準和定製的數據產品。作為國際房地產買家中的重要一支,全球華人對各國房地產界及投資機構愈顯重要。

圖為居外指數“熱圖”,每個紅點代表約1,920個訪問者。(據2015年4月數據製成)

居外網的用戶遍及中國403個城市和世界165個國家與地區,其覆蓋範圍的深度和多樣性,令居外指數成為在全球範圍內根據投資地點、意向、動機以及預算追蹤華人用戶群體特徵的首個、也是最全面的華人置業商情產品。

居外網通過用戶網上物業搜索,網頁瀏覽,查詢索取房產經紀人聯繫方式,以及用戶與居外網客服中心的電話詢問,來追蹤用戶習慣。

居外網的聯合 CEO Andrew Taylor(安祖耀)表示:

“居外指數 Juwai IQ有能力探索不同的市場群體,發掘消費者的動機,衡量他們的消費力,並尋找合適的方法和時機同他們接觸溝通。

“我們希望幫助那些需要與這些消費者合作的各方,理解他們的思維、購物、旅行、購買以及與銀行打交道的方式。

“比如,居外指數顯示,相對於大陸華人,身處海外的華人為移民而在海外購置房產的比例更高,而較少是為了教育。居外對超過3萬名消費者的調查顯示,54%的海外華人為了移民購置海外房產,而以教育為目的的僅有9%。但是,39%的大陸華人將移民作為他們購買海外房產的目的,而23%的人是為了教育。”

華資湧進紐約地產 業界關注輸入風險

2014年,中國人在紐約商業地產的投資達到了100億美元,連續4年每年平均增長72%;在住宅地產方面,中國人也超越了加拿大,成為紐約第一大買方。據《每日新聞》報導,現在中國人可不只限於在中國城買個二手房,他們的目標是最貴的曼哈頓中城,大有把整個曼哈頓變成中國城的趨勢。房地產律師默梅斯泰(Edward Mermelstein)說,中國投資者在紐約房地產的投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只能用『瘋狂』來形容。」

紐約房產

「北京安邦保險集團」繼去年斥資20億美元,買進華道夫-阿斯多里亞酒店後,又投資了4.15億美元購買一座26層辦公樓。「復興國際」剛花7.25億美元買下第一大通曼哈頓廣場,又在30街的一處住宅建築搶進50%股份。「中國萬科」、「綠地集團」、「中國SOHO」……中國地產開發商到紐約投資的姿態可謂爭先恐後。目前風頭最勁的要數「跨富置業」,今年一連氣拿下42街出租樓MiMa頂層、上東城「布魯明戴爾精品百貨商店」對面的開發地塊和萊辛頓大道86街處的綜合大樓三個大項目,共擲9億美元。

還有一部分華人是通過投資移民(EB-5)項目投資紐約的地產的,這部分投資也不容小覷。根據美國移民局政策,外國人可憑50萬美元,解決10個就業換取綠卡。2014年美國移民簽證的85%給了中國人。中國人的這部分投資正用於紐約的基礎建設。知名的項目有史坦頓島摩天輪、哈德遜場和國際寶石大廈等。

市場擔心中資波動帶來風險

中國人在紐約瘋狂的投資讓很多人聯想起上個世界80年代日本人的舉動。80年代日本人也是跟風地連連購進紐約地標級地產,最著名的是洛克斐勒中心大廈。後來,由於90年代初日本經濟的衰退,讓紐約的日本投資人又一股腦地拋售地產,給美國經濟也帶來不小的波動。

默梅斯泰說,7月份中國股市的動盪必然會讓更多投資人把錢轉向海外,這反過來又會加劇國內股市的崩盤走勢。

中國人這一波投資熱潮是否會和當年的日本一樣,因為國內政局的變化而瞬間撤資呢?因為這次中國人的投資額更大,那麼如果出現什麼後果,那也會是上次日本教訓的幾倍。美國薩維斯-斯塔德利(Savills Studley)資本交易集團的塞拉利昂(Borja Sierra)說:「事情總是有原因的。美國的一些投資人應該發現他們需要關注家裡的事情了。」對於美國人來說,過分地依賴於任何一個投資市場都會帶來風險。但是很多人認為,風險還沒有走到那一步。

在中國和美國都有投資的「楊氏地產發展公司」的楊星華對《每日新聞》說:「你永遠也看不到過兩年曼哈頓會變成什麼樣,低谷沒來之前誰也看不到。」

查看更多美國房地產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美國,瞭解美國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華人投資加拿大房產趨勢:商業地產成“新寵”

一家中資企業上月買下了位於惠斯勒約兩小時車程的「鬼鎮」布雷迪恩(Bradian),從買房到買鎮「越買越大」,令不少人咋舌華人的購買力。有地產經紀指出,越大未必等於越貴,但華人買物業的確有從住宅向商用地轉移的趨勢。

溫哥華華裔斥資買下蒙克頓Castle Manor古堡

早在「鬼鎮」交易之前,華人買豪宅、農莊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去年,一名中國買家斥資1100萬元,購得溫西桑那斯區(Shaughnessy)一棟面積1萬6000平方呎的A級歷史遺跡進行翻修;同年10月,一名溫哥華華裔在新布朗士維克(New Brunswick)的蒙克頓(Moncton)買下一座擁有107年歷史的古堡。

不過買大並不一定房價就高昂,以蒙克頓這座名為Castle Manor的古堡為例,交易價僅為47萬5000元,比溫東一棟普通獨立屋還便宜。再如剛剛出售的布雷迪恩鎮,成交價格為94萬5000元,但所得土地有53英畝。當然,這些物業的後續投入是龐大的,如維修、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項目開發等,將遠高於售價。

溫哥華房價一路上揚,加重住房負擔,「買貴」是大環境所趨,而非購買趨勢。但是近幾年,不少華人投資者資金有逐漸從住房型物業向商用物業轉移的勢頭。

譬如購買大型土地興建大樓和商場,以及發展旅遊度假村等,都有不少華人下手。包括現在蘭里一個商場項目已有華人買家中意並洽談。談及原因,專業人士認為除了商業利潤回報,分散投資風險及土地增值都是是越來越受到買家青睞的因素,當然也包括一些出於移民為目的的投資考量。

相較於自住住宅物業,商用土地開發可以帶動本地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是一個樂觀現象,也從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觀部分人對海外買家投資本地物業的負面態度。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加拿大,了解加拿大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