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澳洲大學錄取中心(UAC)上週公佈的數據進行分析後顯示,新州畢業生今年首選的大學是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
![](https://e-images.juwaistatic.com/2016/01/seo064.jpg)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澳洲新快網)
對澳洲大學錄取中心(UAC)上週公佈的數據進行分析後顯示,新州畢業生今年首選的大學是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澳洲新快網)
從明年1月起,聯邦政府有多項政策變化生效,對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影響。
家庭:
養老金/稅務:
醫療:
郵政服務:
青年人:
簽證:
教育:
護照: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澳洲新快網)
總理譚保(Malcolm Turnbull)週一宣佈了他鍾愛的10億元創新項目,內容長達16頁的「全國創新與科學工作日程」(National Innovation and Science Agenda)。
譚保指出,澳洲在學校的數學與科學教育,研究者與產業的合作以及企業承擔風險等方面掉隊了。他說:「此次聲明無疑是確保我們繁榮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的變速桿是文化層面的。如果我們能刺激人們變得有創意,我可以向你們保證,我們的機遇將是無窮盡的。」
譚保自推翻艾伯特以來的首個重大政策包括組建了1個內閣特別委員會來把創新及科學列為決策的核心,成立了新部門澳洲創新與科學局(Innovation and Science Australia)。
後者的首個任務將是審查現有的研發稅務獎勵項目。通過新的數字市場,企業將更容易享受到政府每年在IT板塊投入的50億元資金。
政府還會對公共數據採取新的態度,默認分享非敏感數據,這可能刺激產生一波新的應用程序及其它數字產品。
據估計,每年有4,500家新創企業錯失股權融資。
為了克服這個難題,初期的投資者將基於投資金額得到20%的不可返還稅款抵免,並豁免資本利得稅,如果它們被持有3年後才易主的話。
24項措施還包括:
支持新創企業的零售投資者能享受不菲的所得稅退稅。
推出新的系統來讓大學研究與商業結果具有一致性。
2017年徹底修改破產法規,使其更有助於承擔風險,同時又不鼓勵魯莽行事。破產期從3年降為1年。允許企業進入合法「安全港」來制定扭虧為盈計劃。
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2億元新資金將共同投放到拆分出來的新企業和現有新創企業身上。這些企業將發展科學機構及大學的技術。
此外,醫療研究會受益於2.5億元生物醫藥轉化資金。
2個大型科學項目——「澳洲同步加速器」(Australian Synchrotron)及「平方公里陣列」(Square Kilometre Array)未來10年將得到總計8.14億元的撥款。這是斥資23億元打造世界級研究設施規劃的組成部分。
用2個項目取代現有6項發放給大學的一攬子撥款,未來4年最多有1.27億元的新資金。
學校會受益於未來5年的4,800萬元投入。這筆撥款的對象是一系列項目,包括科學獎項,以及鼓勵學齡前兒童探索數學與技術。
新簽證引誘創業者
聯邦政府還打算用1種新的簽證來吸引創業者到澳洲。它面向的是有創新想法,而且得到了第三方財務支持的群體。
為了留住有才之士,聯邦政府會降低外國研究生獲得永久居留權的難度。不過,這些學生得在科學、技術、數學或特定的信息通訊技術科目上取得專業的博士或碩士研究資格。
移民部部長杜敦(Peter Dutton)說:「這些改動移除了簽證系統的障礙,有助於引入並留住才華橫溢人士。」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新快網)
據《澳大利亞人報》報導稱,澳大利亞大學在爭奪留學生方面,將面臨來自中國大學的競爭,因為越來越多工程、醫學和商科的學生選擇到中國上學。
該報稱,最近英國議會的教育情報智庫預測,中國大學年齡的人數將在2012至2025年間減少3500萬。研究學者馬利克(Zainab Malik)說,澳大利亞的留學產業需要在除中國、印度以外的新興經濟內擴張,比如拉丁美洲、中亞、非洲等,在這裡正發生著巨大的人口和經濟變化,也許會 有更多的機會。
馬利克說,澳大利亞的留學教育來源需要多元化,總是會有中國留學生到澳大利亞留學,不過大家都從這裡挖掘潛在留學動力,市場過於單一。
她說,中國留學生的減少和中國的不斷崛起,讓中國的大學對於澳大利亞大學造成了巨大威脅。
按照澳大利亞統計局數據,教育是澳大利亞第三大出口項目,在上一個財政年貢獻了超過180億經濟價值。中國學生也佔到了所有高等教育學生的30%,其次是印度,佔到7%。
不過,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一份研究數據顯示,如果澳大利亞大學考慮到多元化,一定會面臨來自中國大學的競爭。雖然2002年時中國的留學生總數僅僅是澳大利亞留學生總數的42%,但這個數量在不斷增加。
而最近針對澳中兩國學費的比較顯示,世界排名相類似的大學,澳大利亞大學的留學費用是3.67萬元,而中國大學的留學費用僅為5700元。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澳大利亞留學機構IDP近日公佈一份《2015年留學行為報告》。報告稱,不少來澳留學的學生發現這裡的生活成本很高,而他們遭遇到「高成本的驚嚇」。
留學生來澳後普遍反映生活成本太高報告還發現,大學學費的高低和主要城市的生活成本,是留學生決定在哪個國家學習的基本決定因素。而如果畢業後求職前景渺茫,也會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
這份調查一共有來自30多個國家的1700名學生參與。調查稱,三分之一選擇不在澳大利亞留學的學生認為,是高昂的學費(這比例佔到35%)和高昂的生活成本(這比例佔到32%)讓他們望而卻步。
調查稱,在各種決定留學生選擇的因素中,澳大利亞均表現位居中等。除了可負擔水平和畢業就業機會,調查問卷還詢問參與者所接受的教育質量、安全程度、簽證要求等。主要被評比的國家有美國、加拿大、英國、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等。
《澳大利亞人報》採訪IDP教育市場研究分析師庫特爾(David Coulter)時,他說澳大利亞大學需要重新回到關注投資回報率的問題上來。
他指出:「好消息是澳大利亞的留學行業面臨增長。居住成本和學費較高的現狀可能會隨著澳元的下跌而有所改善。」
在談及留學生畢業求職方面,他指出,這個方面的問題較大。「他們能夠找到工作,卻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或者和所學專業相關的工作。」
澳大利亞國際教育協會發言人則同意這一觀點,稱畢業求職的問題非常嚴峻。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墨爾本很快將湧現一個高科技教育中心,占地面積達150萬平方米,可接納逾8萬名國際學生和本地學生。
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背後有中國支持的澳洲教育城(Australian Education City)將建設新的高中、職業院校和大學,成為一個能接納4萬名學子的教育中心。該商業項目的官網上寫著:“我們將選擇一間澳洲大學作為我們的主要大學,同時與一間頂尖的中國大學和一間主要的英國大學合作,建設一個合作型的大學校區。”
據了解,目前僅存2個投標者競爭政府出售的位於吉隆(Geelong)和墨爾本之間的一塊面積達775公頃的土地。一個是澳洲教育城背後的財團Investors Direct,一個是澳洲主要的房地產開放商之一Australand。據信Investors Direct已經獲得了很多知名人士的支持,包括前州長、現任澳中商會主席布倫比(John Brumby)。
《澳洲人報》報道稱澳洲教育城的重點可能是一所澳洲大學和一所中國大學,目的在於“利用中國人對澳洲及其他西方國家教育項目的日益飆漲的需求”。國際教育目前是澳洲第四大出口產業,去年有589,860位自費澳洲留學生注冊入學,打破了紀錄。截止今年3月,單單中國就有115,311人在澳洲注冊入學,占所有留學生人數的27.9%。
除了成為教育中心以外,澳洲教育城還將推動旅游行業的增長。目前中國每年已有逾25萬人訪問澳洲,是維州最大的旅游來源國。
出售那塊地皮的工作始於去年6月,安德魯斯政府呼吁投標者提交長期再開發規劃。該政府希望這一項目能提供5.8萬個工作崗位,這裡還將建造7千戶新屋。都市規劃局(Metropolitan Planning Authority)預計將在9月晚些時候公布勝出的投標方。
(據澳洲新快網)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澳大利亞,了解澳大利亞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澳元跌穿六年半新低,但大大激勵了准備來澳洲留學的留學生。
(據澳洲新快網)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澳大利亞,了解澳大利亞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據《澳洲人報》報道,澳洲超過半數公立大學躋身全球大學學術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而昆士蘭科技大學也首次入圍500強名單。
墨爾本大學繼續被評為澳洲最佳大學,排在世界第44位。
澳洲國立大學和昆士蘭大學排在77,西澳大利亞大學排在87。
澳洲有20所大學都入圍500強的名單。
墨爾本大學的副校長Glyn Davis對此排名非常高興,“這可以幫助我們吸引最好的海外學生,增加收入,從而保證競爭力。”
上海交通大學也有參與該排名的評比,評比基於研究表現的客觀因素,如學術論文和該校所出的諾貝爾獎獲獎人數。但不會考慮教學質量。
這是澳大利亞第一次比得上加拿大和意大利,且超過日本。
據悉,此次昆士蘭科技大學也首次入圍,校長Peter Coaldrake稱,一直以來的巨大科研和工程投入終於得到了回報。他說,學校已經聘請了來自全球的優秀教授。
而哈佛大學則連續13年被評在第一,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和加利福尼亞伯克利大學和劍橋大學排在其後。
墨爾本大學被評為澳洲最佳大學澳洲大學排名
前100:墨爾本大學(44);澳洲國立大學(=77);昆士蘭大學 (=77);西澳大利亞大學(87)
101-150:莫納什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悉尼大學
151-200:阿德萊德大學
201-300:科廷大學,麥考瑞大學,臥龍崗大學(Wollongong)
301-400:迪肯大學,弗林德斯大學(Flinders),格裡菲斯大學(Griffith),詹姆斯庫克大學(James Cook),斯威本大學(Swinburne),紐卡素大學(Newcastle),塔斯馬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Tasmania),悉尼科技大學(UTS)
401-500:昆士蘭科技大學
(據澳洲新快網)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澳大利亞,了解澳大利亞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一個大型經濟研究發現,澳洲一些不知名的學校與知名學校的畢業生收入沒有太大差別。
澳洲最近的家庭、收入和勞動動態調查顯示,畢業於八大名校的學生與那些畢業於當地大學的學生收入相差無幾。
這一發現遭到了八大名校的抗議。
就讀澳洲八大名校未必能保證有高收入報告稱,與八大名校相比,來自技術學校的學生收入要高10%。這些學校有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
而進入那些創新型研究大學聯盟的畢業生收入要高15%,例如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格裡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
而獲得本科學歷的男生收入要高41%,女生要高32%。
該項調查是一項權威的年度調查,由墨爾本應用經濟學和社會研究機構(Melbourne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針對7000個家庭做調查完成。
八大名校的高層負責人Vicki Thomson稱,對此研究能發布感到失望和困惑。“我們非常質疑研究的真實性。”
創新型研究大學的負責人Conor King則稱,如果將每個大學單獨拿出來看,那些被認為最好的,未必是表現最優。
澳洲技術網絡大學聯盟的高層Renee Hindmarsh稱,這一發現說明了與產業緊密相聯的應用教育的優勢。
Grattan Institute機構的高等教育負責人Andrew Norton認為,這些發現“沒錯但有誤導性”。“你學什麼比你在哪裡學更重要。或許八大名校未必能保證有高收入,但是以此來否定它們是有誤導性的。”
而值得注意的是,這項報告的確並考慮進學科的因素,只是更多考慮技術和創新型研究大學的職業因素。並且報告也未囊括非全職的雇員。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澳大利亞,了解澳大利亞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教育是澳洲蓬勃發展的服務業出口中的一大亮點,對旅游業也有所幫助,但也被視為是下一波澳洲房價壓力的一大來源,而且對悉尼和墨爾本一些置業熱點地區的影響尤其嚴重。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澳大利亞,了解澳大利亞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