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借道」加拿大高中 赴美學醫不是夢

加拿大皇冠學院宣佈與美國麻省藥科與健康科學大學共同設立「皇冠學院醫學雙錄取項目

一直以來,由於美國、加拿大的大部分醫學院不對國際學生開放醫學本科申請,中國學生直接申請美、加頂尖大學的醫學本科要求極高,名額稀少,錄取困難。不過,今年開始,情況將得到改善。

據悉,1月19日,加拿大皇冠學院(Royal Crown Academic School)宣佈與美國麻省藥科與健康科學大學(簡稱MCPHS)共同設立「皇冠學院醫學雙錄取項目」,符合要求的中國高中生,將同時獲得加拿大皇冠學 院的錄取和MCPHS 的有條件錄取,在前者進行一年的高中學習後,達到一定的要求便可免考SAT,升讀MCPHS醫學本科。這是目前為止,加拿大高中唯一與美國高校對接的醫學項目,為國際學生開闢了一條進入北美就讀醫學院的新通道。

北美學醫新渠道

高中階段就要學習醫學知識及術語

據美國MCPHS國際研究與戰略總監Ita Duron Hermouet介紹,加拿大皇冠學院是加拿大唯一擁有基礎醫學課程的學校,地處多倫多,建有先進的醫學實驗室,與北美90多所醫學大學、醫學院開設了醫 學類銜接課程,在醫學教學硬件、教學經驗上都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

加拿大皇冠學院醫學雙錄項目負責人之一、多倫多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羅斯林·休爾文博士表示,學生在皇冠學院就讀12年級的高中課程時,就需要提前接 觸醫學 基礎知識和醫學英語術語。同時,還會參與醫學實驗和各類相關活動,培養良好的醫學理論知識與實踐基礎,以更快適應北美醫學院的學習。「特別是對於沒有醫學 背景的中國學生,學校會通過針對性輔導的方式,幫助學生跟上學校學習進度。」

成績80分以上,雅思6.5可直升美國醫學本科

記者瞭解到,學生從加拿大皇冠學院高中畢業時,12年級的生物、物理、化學、高等函數、微積分以及英文等平時成績達到80分以上,且雅思達到6.5 分(9 月入讀後,第二年6月1日前提供雅思成績),就能免去SAT(美國大學錄取時參考的入學考試),直接升讀美國MCPHS的醫學本科。每位學生都能獲得 MCPHS發放的每年5000美元獎學金。

雅思成績在5.5-6.5分的學生,須先讀MCPHS的橋樑課程,而該校的學位會為其保留;如果雅思低於5.5分,學生須先完成皇冠醫學語言班。當然,學習一段時間後想轉學其他專業,申請其他大學,也是可以的。

誰是受益者?

項目適合對醫學感興趣的高二高三學生

作為該項目在中國的首家合作方,啟德教育集團廣州公司副總經理王麗霞認為,該課程為中國學生提供了北美醫學院申請的平台,最適合國內高二、高三在讀或高中畢業,有志向做醫生或從事醫療行業的學生。

「學生在國內高中階段沒有修讀過醫學課程,難以銜接;而且通常學生都不瞭解藥學、護理學、口腔衛生等專業的設置和申請方法。對醫學感興趣的學生,通 過該項 目,能更便捷地進入北美的醫學專業和市場,對國內學生來說更實際,申請難度更低,而且比通常意義上4年醫學本科加4年醫學博士所需的學費更低。」王麗霞 說。

據瞭解,該雙錄取項目的費用為每月1200加元(學校住宿),或1050加元(寄宿家庭)。

至於項目申請,學生須提供高中9-11年級(國內初三到高二)的成績單,雅思不低於5.5(寫作不低於5.0),一封在讀中學自然科學任課老師的推 薦信, 並通過皇冠學院醫學教授的面試,以獲得該教授提供的推薦函。據悉,面試將主要考察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科間合作的能力以及 領導力。

今年是項目第一年招生,申請時間為3 月1日至7月30日,9月正式開學。

對口院校畢業率94%,能在大醫院或研究機構工作

參加該項目的醫學學生,在4年本科若繼續就讀2年醫學院,並完成規定的實習,便可拿到博士學位。對於學生和家長非常關心的畢業出路問題,美國 MCPHS國 際研究與戰略總監Ita向新快報記者透露,在北美,醫學的學生要畢業,或考取執照確實比較難。「一年發放2500個醫生執照,卻有3萬多人申請,名額基本 只能滿足本地生。」

不過,Ita稱,MCPHS的學生畢業率高達94%,而且計算的是從大一入校一直到畢業的全部學生的數據,不是以最後畢業時學生的數量為分母計算的「虛假」就業率。要知道,北美有很多學生無法從一而終讀完四年,中間轉學、退學的相當多。

此外,該校畢業生獲得從醫執照的成功率為97%,86%的畢業生第一年工作的起薪能達到75000英鎊,在全美同行業中也稱得上佼佼者,且大部分在 畢業前 實習時已經被聘用,學生可以選擇回國或者留在北美醫療行業工作,「通常畢業後都能在大醫院或醫藥機構做研究工作,考取執照的同學能夠在北美行醫。」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新快網)

 

中國學生留學需求大 澳洲留學機構利潤攀升

發展中國家的學生出國上大學已成為愈發明顯的全球趨勢。澳洲留學生招生機構IDP Education成為當中的受益者。

為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英國及美國等地大學服務的IDP Education宣佈去年下半年的總收入達1.816億元(澳元,下同),同比躍升了24.6%,利潤勁漲19.8%至3,260萬元,全年有望達到3,550萬元。

CEO巴克拉(Andrew Barkla)指出,留學需求無人能擋,尤其是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國家的需求。

最新官方數據顯示,受澳元貶值的推動,去年留學生為澳大利亞經濟貢獻了破紀錄的192億元。該產業的規模擴大了超過20億元。

巴克拉說:「高等教育簽證中中國人數量增加了28%,我司通過中國學生賺到的利潤攀升了33%。」

他認為美國的留學產業仍是「萌芽階段」,那裡的大學才剛剛意識到留學生的強大資金潛力,以及中介在招生方面的角色。

雖然去年美國院校招收了100多萬的留學生,但這只佔總學生數的4%。相反,澳大利亞超過20%的學生來自海外,數量達27萬人。

巴克拉說:「我們目前在美國有200個客戶,但美國有3,000多所院校。」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龍騰網)

中國留學生佔英國國際學生8成 中國食品成為新商機

近年來,中國學生出國留學已成風潮

如果你問一個在英國留學的中國學生,為了很好地適應留學生活,你必須學會的最關鍵的一項技能是什麼時,你會感到大吃一驚,因為答案不是流利英文,也不是駕車技能……,而是怎麼做飯。

近年來,中國學生出國留學已成風潮,雖然美國依然是中國學生留學首選,但在其他西方國家讀書的中國學生也日漸增多,其中英國擁有歷史悠久的著名大學,吸引了大批中國學生前往讀書或進修。

幾代人以來,英國學校提供的膳食單調且口味不佳,就是焗豆、土司、米布丁、碎肉土豆、薯條和意面等食品。早餐一般是牛奶面包和早餐穀物,這些都是中國人不太喜歡吃的。同樣地,對蛋和香腸,中國人也不感興趣。

據英國《天空新聞》近日報導,當問一個中國學生對英國食物的感受,得到的信息一般都很明確。在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就讀的陳旭(Chen Xu,音譯)說:「通常,當中國人來到英國,必須會的最重要技能是怎麼做飯。」

而陳旭的朋友賽南(Sainan,音譯)則表示,之所以要學會做飯技能,是「為了生存」。

目前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有近90,000名,佔英國海外學生的20%。在一些情況下,中國留學生每年的學費是30,000英鎊。

英國大學擬改善食堂菜單 吸引中國胃

除了中國學生和其他國家的留學生,英國本地學生對學校食堂也不甚滿意。現在,為了滿足數萬中國學生的要求,英國大學的廚師開始考慮改善食堂的菜單。

「大學飲食組織」(The University Catering Organisation,簡稱TUCO)負責給英國340所大學和學院提供食物,該組織經過調查後發現,中國學生們會因為食物問題推遲前往英國留學。

對中國學生來說,吃甚麼是一個文化問題,光有三明治是不夠的,在食物上需要更多選擇。

通過調查該組織還發現,英國大學曾提供給中國學生的一種傳統菜粥中,竟然沒有使用像香菜和辣椒等這樣的作料。

TUCO負責人馬特‧懷特(Matt White)解釋說,吃和喝是中國學生生活方面的兩個大問題。如果校園食堂的伙食有所改善,未來的中國學生通過與英國同齡人交談,也會明白在英國生活並不 是那麼可怕,這裡也有一些很不錯的食物……對於潛在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通過改變菜單來適應中國胃也意味著巨大商機。陳旭、賽南和其他中國同學會一起去英國的亞洲食品店購買中國食物,如紙罐豆奶等,面對中國學生外出覓食的現象,英國的大學食堂也在考慮,與其讓中國學生在校外進行消費,還不如在校內改善伙食,吸引他們在校內進餐。

中國食品漸入歐洲主流市場

不僅是英國大學開始改善伙食,吸引中國學生,歐洲其它國家的中國食品也開始增多。據德國《經濟週刊》報導,中國食品已經從只針對華人市場,發展到進 入歐洲主流飲食市場。不僅許多大型超級市場、便利店和零售店內出售中國食物,一些酒店、餐館、酒吧和咖啡屋也會賣部分中國風味的餐點。

德國大型連鎖超市雷阿爾設有中國食品專櫃,內有白菜、茄子、扁豆等蔬菜,以及豉油、蠔油和各種調料、水果罐頭。據店內員工表示,中國食品的消費者大多是居住在大城市的中上層人士,「尤其是那些年齡在60歲以下,家中有子女的德國人,越來越熱衷於中國食品」。

專家預測,歐洲對中國食品的進口需求還會大幅增長,包括中國式鍋具和餐具。

 想要了解更多英國留學生費用嗎?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中資大量湧入英國 私立學校依賴華人?

《泰晤士報》教育主編格雷格·赫斯特的報導說,英國中產階級因中國富人的到來而無法負擔得起子女上私校。

文章援引頂尖私校威斯敏斯特公學校長帕特里克·德勒姆警告說,英國私校過於依賴願意付高價學費的中國家長,對其未來是一種威脅。

德勒姆稱,由於私校學費比工資和通貨膨脹的上漲速度要快得多,英國中產階級家庭幾乎已經負擔不起子女上私校。

學生構成和財富的改變導致期望值和一所學校能提供什麼產生根本性的改變。

報導引述德勒姆形容一個申請拉格比公學的家庭在「首選住宅」一欄填的是「複式套間」。

文章說,去年英國私校的平均學費是30369英鎊。股票經紀公司Killik & Co去年責成的一項研究顯示,1990年以來,私校學費每年上漲速度都高於通貨膨脹。

據瞭解,15年來英國私校學生人數保持不變—70642人,但是海外學生人數卻已經上漲至27211人,佔38.5%。

所有非英國私校學生中,將近21%來自中國大陸,17.6%來自中國香港,另有10.3%來自俄羅斯。

報導說,由於問題的敏感性,私校不會發佈自身國際學生人數。5年前,羅丁女校的校長曾表示,該校一半的學生來自海外。由於受到來自家長們的反彈,她的繼任者減少了國際學生比例。

 

中資進入英國房市

《泰晤士報》商業版同一天刊登報導說,中國投資者蓄勢大舉進入英國房地產市場,到下週一(2月8日)中國春節,今年已經有7.4億英鎊的資金湧入英國房市。

文章說,過去十年,中國已經成為英國房地產的最大海外買家之一,購買物業從摩天大樓到工廠。上海股市大跌後,去年最後三個月有9億英鎊中國資金投入到倫敦商業地產。

全球最大房地產服務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發佈相關研究的同時,倫敦摩爾門(Moorgate)的Helicon大廈剛好被中國買家以約1.4億的價格收購。

世邦魏理仕確信,今年中國投資的數額會超過2015年的30億英鎊。該公司中國商務團隊負責人張紹遷說,中國經濟有控制地放緩、英鎊的吸引力、大規模優質資產意味著倫敦仍然被視為資本的安全港。

文章引述該張紹遷稱,自2009年首次購入倫敦地產以來,反映了一批中國投資者擴張其海外地產的戰略,而倫敦是他們優先考慮的地點。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BBC中文網)

美國留學費用知多少?那些你不知道的隱形支出

在美留學期間,留學生面臨的各種開支很多,處處都在「燒錢」 ,因此留學生應該對自己的開支做規劃。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報導,有三大隱形開支是留學生在來到美國之後才會瞭解,包括:醫療費和醫療保險費用、休假期間的費用、交通費用。

三大隱形支出:醫療費和醫療保險費用、休假期間的費用、交通費用

儘管每個學校的醫療保險費用都不一樣,但留學生都需要自己支付學校醫療保險費用,而且學校醫療保險不會承擔預約費用、眼科與牙科的醫療費用。因此留學生需要仔細閱讀所在學校醫療保險的覆蓋範圍說明。

另外如果留學生休假期間待在校園,就得支付額外的住宿費。甚至就算留學生選擇離開校園或美國,那麼要準備航班費用與額外的住宿費,同時伙食費、社會交際的費用也要額外準備。

交通費用是不可不提的大問題。如果留學生居住在宿舍,那麼可以不用考慮每天的交通支出。不過很多留學生都會選擇住在校外,那麼如果距離較遠,就需支付交通費。而這些開支可不小,據洛杉磯的留學生曼迪介紹,她每個月花費超過100美金在學校停車以及車油費上。

除了為這些項目提前做預算和規劃,留學生也可以考慮一些省錢的方式幫助規劃開支。例如,留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等社交軟件進行視頻語音通話, 減少與身在大洋彼岸的家人親友之間的通信成本。南密西西比大學的李明明就提到:「現在互聯網如此方便快捷,美國基本全部覆蓋WiFi。」

而關於吃方面,美國大學一般都能購買餐點,在校園餐廳裡吃一頓正常的午餐大約需要4到8美元。李明明同學說:「學校的餐廳比較貴,而且沒有家鄉的味道,所 以我一般自己在家做。平常做西紅柿炒雞蛋、茄子炒肉等家常菜,偶爾也會做頓好吃的犒勞一下自己。」多數超市晚上買菜和面包會比早上便宜,這就是所謂的節省 生活費用的「以時論價」。

不少留美學子來了美國後都發現,各種特價折扣非常多。除了大型的購物日子「黑色星期五」、年底大減價和各種長週末促銷,各個商家更是常常派發各種優惠信息。其中服裝特價可能尤其誘人,常常以半價去引誘消費者購買不需要的東西。不少人買了自己不需要的衣服,卻安慰自己想「有朝一日」穿那件衣服的。

然而,全美知名的消費與理財專家安德烈亞•沃羅奇(Andrea Woroch)建議消費者退訂商店電子通訊、聯繫Catalog Choice取消郵寄目錄、從手機上刪除任何推送誘人通知的閃購或團購應用,以控制爭搶特價品的誘惑。實在沒有辦法了,那就把洛杉磯理財專家佩希•伯迪克 (Pegi Burdick)的這句至理名言銘記在心吧:「衣櫃裡最貴的東西是你不穿的那一件。」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美國的圖書非常昂貴,一些專業書籍動輒上百美元。一些有經驗的留學生建議新生在選好課後就去圖書館借閱專業書籍,或者在網上購買二手 書,比如亞馬遜或eBay等大型網站。同時,在購書前也要多瞭解信息,尋找其它免費資源,因為不少美國大學實際上會提供免費的圖書下載地址。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中新網)

倫敦大學學院宿舍租金飆升56% 學生對天價租金提出抗議

因不滿宿舍租金昂貴,150多名倫敦大學學院學生發起拒付費用行動抗議,要求校方減少租金40%,校方則堅稱,目前宿舍的收費符合倫敦租屋水平。

倫敦大學學院學生發起拒付費用行動抗議

該學院學生指出,倫敦大學學院(UCL)的宿舍租金自2009年以來已飆漲56%,不少抗議學生居住的藍西廳(Ramsey Hall),共有473個房間,每週租金在159到262英鎊(約合人民幣1488元到2452元)。另一個也有學生參加抗議行動的馬克斯雷恩樓(Max Rayne House)宿舍,有272個房間,每週租金在103到232英鎊(約合人民幣960元到2170元)。

籌組減租抗議行動的代表歐布萊恩(Angus O’Brien)指出,大學宿舍租金漲太凶,使很多人沒有能力上大學,這在倫敦及英國各地都是個嚴重的問題,「我們的行動是要展示面對高租金問題,可以有解決之道」。

19歲的歷史系新生莫瑞(Nyima Murry)加入拒付高額宿舍租金的行動,他說,自己家境不是很好,上學期為了要付房租必須打2份工,課業因此受到影響,「如果我不工作,吃飯都有問題,大學變成家境好及賺錢多的人才上得起,而無關你的能力,很多人都不敢到倫敦來唸書」。

目前抗議學生拒付的宿舍費用超過25萬英鎊(約合人民幣233萬),校方不得不正視學生的訴求。

倫敦大學學院發言人表示,學校瞭解學生對倫敦住宿費用的關切,正在尋求與抗議學生對話,宿舍的租金並沒有超收,學校也沒有藉此牟利,所有的租金都反饋到租屋的學生,並儘可能壓低租金。發言人指出,宿舍位在倫敦市中心,和其它學校或類似的機構相比,倫敦大學學院的宿舍租金合理。

觀察者網得知,倫敦大學學院不但住宿租金昂貴,在2015年11月,英國《獨立報》曾報導,該校學生因「不堪忍受」髒亂差的住宿條件,還進行了長達7個月的示威活動。

自去年5月起,87名住在Campbell House West住宿區的學生開始拒絕向學校支付住宿費。據調查組發現,Campbell House West住宿區條件惡劣,這樣的住宿經歷無法符合UCL學生的住宿期待。UCL的投訴小組責令校方向本科住宿學生每人分發1300英鎊(約合人民幣12164元)作為精神補償費,該數額大致相當於學生一個學期的宿舍租金費用。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觀察者)

王子的母校是伊頓,女王的母校是哪裡?

由公眾號『小留學生』原創發佈,ID:TeenStudents

英國溫莎王室,從1917年起統治英國及其海外領地,可能是這個地球上近100年來最具名望的家族。

近一個世紀以來,無論是王位繼承、王室婚禮、子嗣誕生、還是子女教育,家族成員的一舉一動無不在聚光燈下,被媒體爭相報導,也被世人津津樂道。

這個月,家族新新一代的喬治小王子入讀幼兒園 West Acre Montessori School(韋斯泰克·蒙特梭利學校幼兒園) 又在英國上了頭條。當然,這並不算什麼,小王子的父親,英國儲君威廉王子中學入讀伊頓公學、大學戀愛在聖安德魯斯的事蹟早就傳遍世界了。

反倒是現任的、全英聯邦的最高元首,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她的母校,鮮為人知。

 

你知道嗎,女王的母校是哪裡?

結局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女王沒有學位,也並沒有母校。

事實上,如果用queen這個英文詞來表達(英文當中並不區分女王/王后,都叫做queen),那麼,等到威廉王子成為國王的那天,成為王后的凱特王妃倒是很有可能成為第一位擁有大學學位的queen。

 

如果女王沒有母校,那她所受的教育是怎樣的?

這個問題如果你問女王,她也一定會從她的英格蘭談起。

 

1066年,當諾曼人國王威廉一世(歷史上稱為征服者)征服英格蘭的時候,全英的教育程度都十分低下,包括富人。整個國家,教育程度最高的是教士。那時的英國,所有的教育都極為昂貴,勞動階層無力承擔。

但社會發展需要教育,商業繁榮也需要教育,尤其是拉丁語,作為歐洲各國的通行語,對於國家間的商貿往來十分重要。於是,大的商業城鎮首先建立起語法學校(Grammar School),教授拉丁語語法,所有科目用拉丁語教授,只收男生。且由於當時條件所限,學生是沒有課本的,在中世紀的英國,書籍絕對屬於奢侈品(抄寫一本聖經就需要300張羊皮,以至於教會中的聖經都被用鐵鏈鎖了起來)。

到了16世紀,英格蘭的各大城鎮都建起了語法學校。儘管學校非常嚴格,學生無論寒暑全天上課,一旦犯錯便會抽打懲罰,但能接受這樣教育的仍是少數幸運兒,而他們中的優等生可以進入英格蘭最古老的大學,牛津和劍橋。

比起入讀語法學校的富家子弟,農民的兒子只有得到莊園主獲准才可以接受教育,私自教育屬於非法,會被嚴厲懲罰。

至於平民女生,幾無機會接受教育;貴族小姐則可以在家裡接受老師一對一的輔導,少數也會出國學習,但無論在何處接受教育,她們學的也只是相夫教子之道,加上一些歌舞培訓。

 

那麼,女王呢?

同處16世紀,輝煌於世界歷史的女王伊麗莎白一世(1533-1603)則接受了那個年代乃至至今為止英國「最好的教育」,儘管她從未在任何語法學校或牛津劍橋或任何其它的大學學習過一天。

 

接受最好的教育前提有二:

先天資質,後天資源。

伊麗莎白從小就極為聰明,作為國王的女兒,在臨近劍橋的哈德菲爾德,她和哥哥愛德華六世共用tutor(私人導師)接受一對一私家教育,當然她的tutor們就來自與近水樓台的劍橋大學,且各個都是當時社會最博學的人物。

伊麗莎白的啟蒙女老師叫Kat Ashley,是一位當時極為少有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她用最大的熱忱啟蒙了年幼的伊麗莎白,或許是因為同為女性,她們都無比的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在那個書籍極為寶貴的年代,Kat用羊皮卷書和特質的字帖,教授伊麗莎白英語語文和語法,直到5年後伊麗莎白進一步學習更難的課程。

Kat之後,伊麗莎白跟著她的大學者導師們(主要有Richard Cox伊頓教務長;William Grindal劍橋大學者;Roger Ascham同樣來自劍橋,是William Grindal的學生;Jean Belmain法語老師;John Dee數學和天文老師)接著進行了多年的學習。

那些年間,伊麗莎白學了很多貴族課程,語言、語法、神學、歷史、修辭、邏輯、哲學、數學、文學、地理、音樂;跟語法學校的時間安排一樣,伊麗莎白的私家課程也分上午、下午。

到11歲時,伊麗莎白已經能夠熟練掌握六種語言(法語、希臘語、拉丁語、西班牙語、威爾士語、英語),後來的她又學了意大利語,為意大利語作品的翻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除了學術課程,年輕的伊麗莎白還熱愛課外的各種活動,縫紉、刺繡、舞蹈、音樂、箭術、馬術、狩獵都有專人傳授,且樣樣精通,當然女王的書法也是超群。

 

至此,關於現任女王的教育,答案也已明朗。

現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伊麗莎白一世一樣,接受的是一對一私家教育。

 

女王的tutor是伊頓公學副教務長Henry Marten,同時也和坎特佈雷大主教學習宗教,接受法國專人女教師的法語輔導,課外學習藝術、音樂、馬術,由於戰時關係,年輕的女王還接受了民防、駕駛、電學技能的培訓。

以上,就是女王的教育,領袖的教育

 

世人自然羨慕女王,但女王並非沒有煩惱。

民眾與子女,孰重孰輕?在下一代的教育問題上,女王也在不斷嘗試,拿捏平衡。

在歐洲各國王室爭相做出親民姿態的背景下,英國王室的子女教育如何做到融入大眾而又維持領袖水準?

 

從查爾斯王子遠赴蘇格蘭入讀私立寄宿學校 Gordonstoun School(戈登斯敦學校)繼而升入劍橋,到威廉王子就近入讀伊頓公學後選擇聖安德魯斯,再到喬治小王子日前入讀平民幼兒園,女王總是能在為子孫獲得最好的教育資源與適度突破社會階級壁壘兩者間找到最佳平衡,贏取民心。

 

Long live the queen…

Long live the queen…

 

拜過女王大人,

回到吾民的日常,

在領袖教育與平民教育之間糾葛的我們,

又該何去何從?

 

吾民居左,吾主位右

 

王室典故:

  • 伊麗莎白一世的父親,亨利八世,是第一個受過學校教育的英國國王,但亨利之所以被安排去學校也是因為他的父親本只打算讓他成為一個神職人員,沒有想讓他繼位,只是哥哥的死才使他成了王位繼承人,並改寫了歷史(因為歷史上有說法:亨利八世一生最大的貢獻其實是生了伊麗莎白一世)。
  • 之後的故事還有,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母親,約克公爵夫人,希望年幼的女王去公學學習,被當時的國王愛德華八世否決,認為公主不適合與平民一同接受教育。後來老夫人又希望孫子查爾斯王子去伊頓公學,然而因王室傳統原因又未能如願,直到曾孫威廉王子入學伊頓,方才圓滿。

而威廉王子的父親查爾斯王子,也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大學學位的王子。

228

本文系居外網度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馬來西亞2016年簽證新政策:留學簽證將不再需要每年更新

馬來西亞高等教能部長拿督斯裏依德利斯祖索透露,馬來西亞內閣同意從2016年1月1日起,在馬來西亞留學的國際學生不需再每年更新國際學生簽證,而是根據這些留學的期限發出簽證。
 
馬來西亞2016年簽證新政策:留學簽證將不再需要每年更新
 
他說,國際學生可自行通過馬來西亞教育全球服務中心(EMGS)的線上服務,申請簽證,不需再通過高等學府申請,不過,高等學府扮演監督學生資料及數據的角色。
 
雖然如此,他指出,國際學生仍可繼續透過有關的學府申請國際學生簽證。
 
“目前國際學生每年須更新學生簽證,這是根據國際標準。落實新措施後,簽證期限是根據他們留學學期所發出,如3或4年。”
 
他今日在記者會上如是表示,出席者包括首席執行員莫哈末雅希。
 
依德利斯祖索說,參與交換學生課程者所申請的社交探訪通行證期限,也會延長,即最長的期限為12個月。他相信,通過這項新措施,申請國際學生簽證的程序將更快及更透明。
 
他說,這項新措施也將涉及高教部與各政府部門及機構的合作,包括內政部、移民局、馬來西亞教育全球服務中心及其他執法單位。
 
他披露,截至2015年10月,共有11萬3千752名國際學生在馬來西亞本地的高等學府留學,當中有3萬2千495名學生正修讀碩士及博士課程。
 
他說,政府希望透過這項措施,達到2020年吸引20萬名國際學生的目標。
 
“除了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競爭力及素質,預計到了2020年,這些國際學生為我國進袋156億令吉。”
 
高教部文告則說,高教部將繼續展開監督工作,以確保國際學生簽證不被濫用。至於正在本地留學的國際學生,也可根據留學期限更新簽證,但僅限於在原有就讀學府辦理。它說,在表現良好學府的國際學生,在申請簽證時將獲得優先權。
 
 

關註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馬來西亞第二家園移民計劃中文網)

澳人死腦筋?中國留學生講"受罪"生活

出國留學或是受罪,以下是一位澳洲華裔留學生親自講述澳洲留學生活。

決定讓我出國留學的父母曾說:有時候,出國留學不一定是享福,而是去受「洋罪」的。身在異鄉的我深切體會了澳大利亞人的「死腦筋」,以及生活中的各種「碰撞」。

「另類探親」遭遇「另類待遇」

假期來臨,一部分留學生決定用兩星期的假期回國探親,我和同樣來自中國的璐,選擇和家人在澳大利亞柏斯相聚。

凡是在假期探親的同學,學校會訂車免費接送他們往返機場。然而,宿舍管理員卻義正詞嚴地告訴我們,我們是在澳大利亞和家人相聚,並非回國探親,所以學校不能讓我們享受免費車。

我據理力爭,但宿舍管理員的說法沒有任何改變,此時,我終於認識到,跟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斗「錢」的心眼兒是徒勞的。我們兩個女孩有3個箱子,要 趕夜裡的航班,只能打車。啟程的那天,宿舍管理員「 仗義」地幫我們打電話叫出租車來宿舍接我們。最終,140多澳大利亞元的昂貴出租車費,讓我們徹徹底底當了次「冤大頭」。

迷迷糊糊被迫去上學

為了不再一次當「冤大頭」,我在柏斯度假時就仔細研究了墨爾本的機場大巴。我們的飛機在早上5點到墨爾本,我們可以坐機場大巴到市中心,再換乘城鐵到學校,每人只需20多澳大利亞元。

就這樣,在開學第一天的清晨5點,我和璐迷迷糊糊地坐上了城鐵。睡眠嚴重不足導致我一路都昏昏沉沉的,但考慮到凌晨的城鐵裡乘客太少、安全第一,我頑強支撐著眼皮,儘量不睡著。

我們拖著行李箱回家的樣子被宿舍管理員撞個正著,她見我們沒打車,一臉的不高興。她通知我們,由於我們沒能在開學前一天趕回墨爾本,今天早上必須去上學。我和璐只好先去學校,商量著實在堅持不了時再開假條回家休息。

沒有洗漱,沒有整理過書包,沒吃早飯,甚至沒喝口水的我們,就這樣迷迷糊糊地背起書包上學校。第一節課,任課教師關切地問我為什麼無精打采,我 說出實情,她詫異地問我為什麼急著來上課,為什麼不先在家休息一天。我轉述了宿舍管理員要我們來上課的原因,老師有些哭笑不得。

下課後,我去了醫務室,想開張假條回家休息。但護士說,我是住宿生,想回家一定要宿舍管理員首肯。

從來沒因為任何事情缺課的我忍不住了,氣沖沖地去找管理國際生的老師詹妮評理,到了辦公室才知道,她還在中國出差。

為了避免宿舍管理員對我採取更多的「懲罰」措施,我只好忍氣吞聲。

為旅行社的「死腦筋」感嘆

在柏斯旅遊時,爸爸的朋友在網上幫我們一家3口和璐訂了去「尖峰石岩」的旅行團,團費比直接在旅行社訂便宜,還能享受龍蝦套餐。

當我們在規定時間內趕到集合地點時,旅行團卻通知我們,由於我們付款的信用卡有問題,旅行社沒有收到團費,我們不能隨團出發;但車上正好還有4個空座位,如果我們願意,可以當場付錢,但要按照直接在旅行社訂的高價付,而且不能享受龍蝦套餐。

既然知道有可以省錢又能享受龍蝦套餐的渠道,誰會去當多付錢又沒有龍蝦可吃的傻子呢?這個團就這樣空著4個名額出發了。

真心對待留學生的當地人

在澳大利亞,我遇到了很多真心對待留學生的本地人,比如我們學校管理國際生的老師詹妮。

在英文環境中生活,中文會退步,有時,留學生說中文的語法會不自覺地向英文靠攏。為了讓中文不退步,爸媽鼓勵我用中文寫東西。我僥倖在國內報紙上發表了一些文章,我就請爸爸寄報紙給我,一份給詹妮。

詹妮根本看不懂中文,但每次看到我給她的報紙,她都會激動地讓我為她翻譯,並且經常假裝生氣,責備我不寫她。

一天放學,我經過詹妮的辦公室,突然發現她辦公室外面的玻璃牆上貼著我發表文章的剪報,並且用大大的英文寫著「關姍是我們的記者」。

我呆呆地看了半天。透過玻璃牆,我看到詹妮壞壞地衝著我笑。一種感動包圍了我。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澳洲新快網)

世界最國際化大學 澳洲24所高校入榜

在由泰晤士高等教育機構公佈的世界大學排行榜,週四公佈了最具有國際化的高等教育機構。在這個全球前200名的排行榜中,有24所澳大利亞大學入圍。其中有16所更是進入了排行榜的前100名。

國際化水平最高的澳大利亞高校,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位於排行榜第25位,其次是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西澳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位居第三位。

世界最國際化大學 澳洲24所高校入榜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每年一度的排行榜,主要從國際職員和學生的比例,和其它國家學者合著研究文章等方面來衡量。

澳大利亞大學聯盟University Australia發言人稱,一個國家競爭新工作崗位和產業的能力,主要取決於當地大學的國際化水平。

該組織副首席執行官蘭斯頓(Anne-Marie Lansdown)說,「我們大學國際化的水平,對於澳大利亞經濟增長、社會凝聚力和外交關係非常重要。」

卡塔爾大學位居「國際化大學」榜首,這也是首次有來自中東的學府獲得如此高的排名。

排名——大學名稱

  • 25.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 26. Curtin University
  • 31.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 46.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 49. Macquarie University
  • 54.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 55.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 57.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 61. Murdoch University
  • 63. Monash University
  • 67.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 71.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 79. University of Adelaide
  • 82.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86. University of Sydney
  • 97. RMIT University
  • 102. Griffith University
  • 118. University of Tasmania
  • 127. La Trobe University
  • 135. Deakin University
  • 144.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145.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 173. James Cook University
  • 188. Edith Cowan University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澳洲新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