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轉型與不景氣 新加坡購物天堂失色

新加坡旅游一定會去最熱鬧的烏節路,過去烏節路櫛比鱗次的店面設計與琳琅滿目的商品,堪稱亞洲購物天堂,游客絡繹不絕,但現在,經濟不景氣,消費者節省支出,昔日光芒不再,雖然現在店租已經從 2014 年高峰開始下滑,但幅度仍然不足以讓品牌商回流,當地房仲業預期,新加坡只會有愈來愈多零售業縮減規模,關店因應。

彭博新聞報導新加坡為什麼不再是消費者心中的購物天堂,整理出五大原因。首先是新加坡是科技人才聚集地,線上購物比例比中國香港與馬來西亞高,逼得新加坡購物中心必須從新定位,譬如增加美食、娛樂、服務與金融,減少時尚與消費者產品比重。

報導指出,代理 Marks & Spencer、Zara 的經銷商 Al-Futtaim Group 計劃關閉至少 10 家店,同時到馬來西亞與印尼擴展。英國品牌 New Look 與法國男裝連鎖品牌 Celio 也計劃在下半年撤出新加坡,轉到其他便宜的東南亞市場,在他們眼中,新加坡已經沒有成長潛力。

預期新加坡主要購物中心今年房租可能會下滑 5%,烏節路昔日風華大概很難重現

跟中國香港一樣,新加坡受到中國經濟衝擊很大,中國游客減少,意味奢華的消費也受到影響,其他游客也不再像以往那麼敢花錢。報導指出,中國游客到新加坡尋找的是經驗而不是商品,因為現在全球化的世界,到處都可以買到國外品牌,成功零售業仰賴的差異化在新加坡看不到。

新加坡國內消費者也緊縮支出。3 月新加坡消費者物價指數連續 17 個月下滑,是紀錄上最長的下滑周期,反映的是低油價與疲弱的經濟,如果經濟逆風持續,且因為減薪與失業的風險增高,消費者只會持續減少他們的可支配開支。

零售商紛紛撤出,房地產經紀商預期新加坡主要購物中心今年房租可能會下滑 5%,新增加的零售空間也會進一步壓抑租金,烏節路昔日風華大概很難重現。

(據科技新報)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了解新加坡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新加坡人以個人名義購商業房地產銳減

《聯合早報》近日報道,新加坡人以個人名義購買商業房地產的市場份額近年來銳減,公司買家的比重則大增。

根據新加坡市區重建局(URA)的數據,從2011年起,當地公民以個人名義購買辦公樓與商鋪物業的市場份額從51%逐年減少至去年的27%;外國人買家的占比則相當穩定。當地公民在2014年購入了226個辦公樓和商鋪單位,比2013年的660個單位少了60%。

新加坡人以個人名義購商業房地產銳減

新加坡精品項目推薦

反之,公司名義購買的商業房地產市場份額則從2011年的近50%上升至73%。

據分析師普遍認為,2013年推出的總償債率框架(TDSR),加上以公司名義購買商業房地產較“劃算”,是當地個人投資者銳減的主要原因。

新加坡欣樂國際(SLP International)執行董事麥俊榮表示,如果投資者仍有房屋或者汽車貸款等其他未還清的款項,他們很難再用個人名義貸款投資商業房地產。即使投資者沒有其他現有貸款,用個人名義貸款買商業房地產也意味著他們可能以後無法再貸款購置新住宅。

雖然無法確定公司買家是否是當地人控股,但分析師相信很多當地投資者會通過成立公司的形式來購買商業房地產。

麥俊榮說:“公司有自己本身的總償債率,以公司形式購買就不必擔心投資者個人的貸款上限。”

新加坡第壹太平戴維斯(Savills)研究與咨詢部主管張敏璋說:“買家以個人名義購買商業房地產必須償還7%的消費稅,以公司名義購買的話,只要是消費稅註冊公司(GST registered company),公司可向政府稅務部門申請退還消費稅。”

從市場份額來看,外國買家對新加坡商業房地產的需求保持穩健。

新加坡高力國際(Colliers International)研究咨詢部主管謝岫君表示,基於新加坡政治的高度穩定性及法律體系的高度透明性,外國買家依然推崇包括商業房地產在內的新加坡物業投資。她也指出,商業房地產市場不受額外買方印花稅(additional buyer stamp duty)和賣方印花稅(seller stamp duty)等降溫措施影響,因此對外國投資者來說,投資商業房地產會比投資住宅受到更少限制。

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研究主管李敏雯認為,新元近年兌令吉和歐元等貨幣穩定升值,也使得投資新加坡房地產成為外國投資者貨幣保值的選擇之壹。

新加坡辦公樓和商鋪市場去年整體售出了988個單位,比2013年的1915宗縮減壹半。根據過往經驗,麥兆榮認為當地經濟增速放緩,加上去年推出市場的新商業項目不多,是導致交易量下滑的原因。

放眼今年,謝岫君認為幾個即將推出的新商業項目將吸引市場眼球,例如位於萊佛士坊的GSH Plaza、兀蘭地鐵站附近的Woodlands Square,以及羅敏申路的永久地契項目Crown at Robi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