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 | 重新評估亞洲經濟體在英國脫歐公投後的表現

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似乎未對亞洲造成太大衝擊,使得亞洲各國央行與投資人感到如釋重負。後續資金的流入及較為鴿派的美國貨幣政策,使得各國主管機關的工作容易許多。不過聯博仍舊相信投資人應該持續對疲弱的區域出口,以及中國趨緩的成長與改革問題保持警覺。

英國脫歐公投對新興市場經濟體所造成的衝擊比原先擔心的小許多,對亞洲而言更是如此。這種如釋重負的感受,加上較為溫和的美國貨幣政策展望都刺激了市場對風險的追逐,也使得資金大舉湧入新興市場資產。

資金流入與正面的衝擊效應

外資流入的成長為大部分的亞洲貨幣提供了良好支撐,也讓各國央行的工作變得不那麼棘手。的確,在通膨偏低、國內需求疲弱,且出口表現遲滯的背景之下,各國央行已紛紛采取降息的手段(圖一)。

圖一:亞洲的成長與通膨仍舊溫和

目前已經看到馬來西亞央行意外降息一碼,此外中國台灣、印尼和南韓也采取了較為大膽的寬松措施。聯博認為這些國家在未來的幾季還會采取更多的降息動作。

雖然菲律賓央行對於采取進一步的貨幣寬松政策抱持較為保守的態度,但央行官員則暗示近期內可能會調降商業銀行的存款准備金率。泰國央行也在6月底的政策會議上維持按兵不動,但聯博仍認為持續的成長疲弱和低通膨,將促使泰國央行在今年稍晚跟上區域內其他央行的腳步。

雖然市場仍舊普遍預期歐元、英鎊和日圓走弱,但是美國聯准會在近期內升息的期望消退,使得美元升值的幅度有所節制。因此,盡管外部衝擊造成了彙率的波動,但是亞洲貨幣指數(ADXY)自6月以來仍舊表現意外穩定。

在過去一個月來,韓圜是表現最佳的亞洲貨幣(兌美元彙率上漲1.8%),主要受到彙率較預期更為穩定的日圓所幫助。表現次佳的則是印尼盾(上漲1.4%),主要是受到投資人對該國經濟基本面的信心重振所支持。有利的背景因素包括超低的通膨、財政問題風險降低,以及有所改善的基礎建設支出,另外還有穩定的政策執行紀錄—透過降息和賦稅豁免法案以刺激外國資金流入與財政營收。

中國外彙政策更趨透明

境內人民幣兌美元的彙率表現顯著落後(下跌1.2%),但這主要是因為美元整體走強的情況下,政策允許人民幣即期彙率小幅走低,以維持較為穩定的貨幣籃子之故。事實上,聯博認為人民銀行自今年年初以來管理境內即期彙率的方式,讓中國的貨幣管理對市場交易者而言更趨透明。

這說明了中國的貨幣市場在近期外部衝擊之下為何波動性較低,也未出現恐慌情緒的原因。聯博認為人民幣應該會在漲跌2%的區間之內整理,而非呈現市場許多人士仍相信的結構性貶值趨勢。

不過雖然聯博整體而言並不看壞亞洲貨幣,但投資團隊也並不同意市場上一些過於樂觀的看法,認為亞洲的出口復蘇將為亞洲貨幣指數提供支撐。聯博對亞洲出口仍抱持審慎的態度。

iPhone帶動的出口復蘇並不完整

就某種程度而言,亞洲出口已經開始有所增溫,但是復蘇的部分主要僅限於科技相關的領域。非科技/電子產品的出口表現仍舊低迷。

近期的出口上揚主要出現於中國台灣和南韓,以及增幅程度不高的新加坡。這些成長可能和Apple的新iPhone 7預期上市有關。的確,之前幾代的iPhone上市時,都出現了類似的暫時性科技出口復蘇模式。但是,這次的復蘇程度和步調似乎與過往相比較為有限(圖二)。

圖二:iPhone對出口的提振能力逐漸下滑

整體而言,聯博持續認為低迷的出口展望是持續低成長與低通膨背後的主要因素之一,這兩者都指向更多的政策性寬松措施—在大部分的國家當中則涵蓋了貨幣和財政政策。此情境顯示未來一年的公債殖利率將可望走低。

中國的風險尚未反映

值得謹慎小心的一點在於市場目前顯得有一點過於自滿,因此很可能受到潛在的負面因素所影響,例如中國的成長與結構性改革成果。這類令人失望的數據將會破壞目前市場上追逐風險的氛圍。

中國6月經濟數據帶來的重大警訊之一,就是房地產投資和新屋開工數都呈現更為明顯的衰退跡像,而且衰退速度令人擔憂(圖三)。這點強化了聯博長期以來的看法,亦即一旦房市投資出現衰退,中國經濟就只剩下政府基礎建設支出獨力支撐,因為私部門的需求表現依舊疲弱。

圖三:中國的房市投資呈現衰退

中國央行和財政部為銀行體系所挹注的大筆流動性,未能在實質經濟當中激發私部門投資力道。相反地,其將持續鼓勵國內基金投機性地將資金從一個資產類別轉移到另一個資產類別(例如從房市轉移至債市,從債市轉移至大宗商品,然後再轉回房市)。在此同時,這也代表著公部門會進行更多的借貸以提供基礎建設所需的資金。

在改革方面,主要的焦點會放在國營企業的整頓上,因為其對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再平衡與未來的違約文化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最近隸屬於遼寧省政府的鋼鐵廠“東北特鋼”債務違約,以及投資人呼吁抵制遼寧省新發行債券的後續新聞都對中國的國營企業和供給面的改革帶來了真正的考驗。它們是否能夠克服政治上的挑戰而減少過剩的產能,並且允許知名國營企業違約以帶動債市文化的真正改變呢?

中央政府的紓困可能會帶來重大的道德風險影響,而對改革有利的直接違約則可能使得市場在短期內對潛在擴散效應和系統性風險的疑慮大幅升高。對於北京當局而言,處理這個問題最方便的做法或許是盡可能地拖延,希望這個問題在未來能夠低調地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不過,對投資人而言,這可能是最糟的結果。

(據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

越南 | 買房全面解禁 投資人搶進越南

海外置產需求仍旺盛,屬於東協成員的越南,2015年7月政府首度開放外國人置產之後,交易量明顯成長,2015年胡志明市的住宅交易量達到2.2萬戶,比前1年度大增92%,今年上半年交易量也比同期增加43.7%。業者預估,胡志明人口連年成長,加上外資大舉投資,都是越南房地產的利多。

越南住宅法修正後,允許外國人置產,胡志明市房價起漲。

2013年開始,外資每年對越南投資金額(FDI)突破200億美金,相較於中國台灣去年度僅有48億美金,投資金額是中國台灣的4.8倍之多。2016年上半年,越南FDI達到112.8億美金,其中,投入制造業占比達71.4%,名列第1,不動產則占5.3%,排名第2,包括新加坡的Keppel Land、CapitaLand、日本Greed Group、南韓與中國香港開發商在今年都有擴大投資的動作。

第一太平戴維斯在日前舉辦的“東協樞紐 越南不動產投資論壇”也分析到,胡志明住宅價格受2009年金融海嘯影響,下滑近2成,2013年至2015年上半年一直處於盤整階段,隨著經濟發展進入加速階段,但近期房價開始反轉復蘇。

關鍵原因就2015年7月,越南政府首度開放外國人至越南置產,第一太平戴維斯越南分公司董事長Neil MacGregor表示,新修正的住宅法(Housing Law),首度開放海外投資人購買越南住宅大樓出租或自住,總量以單一建案3成為上限,持有期間為50年,期滿得再延長50年。

雖然與當地人的所有權產權型態不同,但仍吸引相當多的海外投資人置產,其中表現最活躍的是南韓、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國香港的投資人。越南人口規模在全球排名第13名,目前都市人口僅有3成多,胡志明市約有1000多萬人,第一太平戴維斯預估,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往都市遷移聚集的現像會更為明顯,將持續推升都會地區的住宅需求。

(據HiNet新聞)

亞洲高檔住宅開發用地價格增速放緩 越南首都領漲

2015年上半年,亞洲住宅開發用地的價格增速放緩至1.1%,低於2014年下半年的3%,但是高檔辦公樓用地價格增長至3.6%,高於去年下半年的2.5%。

亞洲高檔住宅開發用地價格增速放緩 越南首都領漲
亞洲高檔住宅開發用地價格增速放緩 越南首都領漲

國際房地產諮詢公司萊坊(Knight Frank)最新發佈的亞洲優質開發用地指數(prime Asia development land index)還表明,越南首都金邊(Phnom Penh)高檔住宅和辦公室用地價格記錄增長最強勁。

金邊高檔住宅和商業用地價格分別飆升14.1%和9.7%。報告指出,外國投資繼續催熱房地產市場,但今年第二季度,住宅開發用地的價格增速放緩,表明價格見頂,下半年增長可能更趨緩慢。中國香港住宅和商業用地價格也見增長。報告解釋說,除了目前需求增長合理,額外的冷卻措施,如2015年2月針對大眾住宅市場實施的降低最大貸款價值比率和償債比率,引導了需求轉向高端住宅。由於供應有限,金融機構對辦公樓租賃的需求增長強勁。

東盟經濟共同體(AEC)今年年底開始成立,預計土地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報告解釋說,貨物流動將更自由,服務業和熟練勞動力可能鼓勵其他行業的增長,推動商業和住宅房地產的需求。

2015年上半年,由於開發商將注意力轉向資本增值空間和利潤率更高的豪華公寓市場,曼谷辦公用地價格指數停滯不前。即便如此,住宅用地價格增長速度放緩但更可持續。

雅加達價格指數同樣增長放緩。報告指出,經濟放緩令商業和消費者信心受挫。「此外,由於稅收收入嚴重不足影響了基礎設施建設財政支出受到,貨幣政策受到高通脹和經常賬戶赤字限制政府缺乏迴旋餘地。」該報告指出。

「住宅市場進一步受到奢侈稅上調的影響。另一方面,商業用地價格增長穩健。展望未來,儘管會受到一些阻力,黃金地段的土地價格預計將繼續堅守陣地。」報告補充道。

由於持續的宏觀審慎政策,冷卻措施,庫存高企, 吉隆坡和新加坡高端房地產市場進一步放緩,尤其是馬來西亞還推行商品和服務稅。

據萊坊的主要全球城市指數顯示,這兩個城市房價分別連續3個和8個季度下滑。這高檔土地價格承壓。與此同時, 這兩個市場商業用地仍保持彈性。

在東京,需求供應失衡推動商業用地價格走高,而在印度德里和孟買,高檔公寓受高庫存和建設成本上漲的壓力,導致萊坊住宅用地價格指數下降。

由於開發商在2034年孟買發展計劃公佈之前持觀望態度,孟買商業用地價格進一步受到影響。報告指出,政治僵局,特別是涉及到有爭議的改革土地徵用法案,導致了印度投資同比減少64.1%。

而外國人購買該地區土地的數量也在放緩,東南亞其他地區卻增長四倍。

本文系居外網度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點擊下一頁,查看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