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房市飙升两极分化 年轻族首次购房者梦断

温哥华的房价在不断刷新记录,整个城市正被买房的压力不断拉扯着,慢慢被分成了两半,城中人经历着切肤之痛,各方焦点汇聚温哥华的房屋市场。

今年3月,出自华裔艺术家林荫庭(Ken Lum)之手的 “温哥华特色屋” (Vancouver Specially)堪称是温哥华最醒目的装置艺术作品,作品直指人们的心头之痛——房屋和土地价格。

“温哥华特色屋”指的是1970年代二战后兴起,能够有效安置大批移民的房屋样式,其特色在于房屋几乎占满整块土地,人们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建得最大的室内使用面积。该样式的房屋在温哥华东区极为普遍,生长在此的Ken Lum对其颇为熟悉。温哥华特色屋是过去可负担住房的象征,在上世纪七十年代4.5万便可购得,但现在早已变得高不可攀。Ken Lum所“盖”的迷你版特色屋讽刺的是温哥华让人透不过气的高房价,同样花上4.5万,现在能买到的只能是这般大小的房子。

有房、无房成等级之分  

“中世纪时期,土地的拥有者是地主,农奴们辛勤耕作,孤注一掷,为的就是能在地主的‘封地’中谋求一个栖身之所。没想到多年之后,几乎一切都没有改变。如今的温哥华,有房一族好似当时的地主,而所有在城市中徘徊,努力寻找可以负担住所的人们恰似旧时的奴隶。”

这是截取自博客文章“温哥华的没落”中的一段话,作者为SaeidFard。或许文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但不少人认为事实或许离Fard所写的不远了。博文“温哥华的没落” 在今年早些时候轰动一时,文中写道,我们所在的社会已渐渐分裂成两半,而之间的鸿沟也越来越难跨越。房屋的不可负担是问题的症结,它导致了社会中“有房者”和“无房者”的两极分化 。

起初,温哥华人的等级划分是以居住在Downtown还是Shaughnessy为依据,之后范围扩大,在过去的几十年,变成了“东区”和“西区”之分。而现在,不再是房子处于哪个地段的问题,而是仅仅凭借“有房”还是“没房”两个标签就可以简单将人分成两拨。

通过自身努力可能跨越阶级分水岭的时代似乎渐行渐远,在温哥华拥有一套房已慢慢变成了一种“特权”,令人倍感无助与迷茫。

首次购房者梦断

若依然认为通过出租地下室可以免去还贷的压力?那么你就错了,因为以往可以仰赖的“还贷帮手”现在也已变得遥不可及。 按当地按揭经纪的说法,现在还能靠自己买得起房的只有这样一群人:30多岁的行业精英,赚着可观的收入,并且赶在不惑之年存够首付款。除此之外,很少有年轻人可以不依靠父母就能攒够这笔钱。

根据大温地产局(Real Estate Board ofGreater Vancouver)的内部数据,温哥华市的独立屋均价已达223万。不同于其它低陆地区,对于温哥华市,大温地产局(Real Estate Board ofGreater Vancouver)一般只对外公布它的基准价,但基准价是由当地标准房屋的价格所得,并未将高端房屋算入在内,所以人们无法准确判断温哥华市的独立屋价格,进而感到困惑。例如,大温地区6月份的房屋均价为112.39万,价格之高已使争议不断,然而若是除去了本拿比、北温、列治文等地区,温哥华市的房屋均价将是眼前数字的两倍,相比2014年5月的187.3万,上涨了19.2%。据Vancity预测,按此趋势,至2030年温市的独立屋均价将达到440万。

跟不上脚步的城中人  

目前温哥华家庭年均收入为7.8万,专家表示,温哥华的疯狂房价与收入根本无法匹配。前加拿大驻华大使马大维( DavidMulroney)在他所著的《Middle Power,Middle Kingdom:What CanadiansNeedto Know about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书中写道:“当一座城市的房屋价格已经远超当地人所能承担的范围,那么人们只能选择放弃买房的梦想,或者搬离此地。”  

长时间关注温哥华房地产的《南华早报》专栏作家Ian Young更是将这种现象称作“畸形秀”。人们感叹,仿佛曾经熟悉的温哥华已不复存在,如今不知如何才能把握它的节奏、跟上它的步伐。

如果你已是有房一族,也没有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那么恭喜,成功或在不远处。但是像Fard这样处于创业初期又身处投资行业的千禧一代,在他看来,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拥有一套房子才是使资产增值的最佳方式。

当Fard得知一些反对者质疑自己,表示人们不应将买得起独立屋当作是理所应当的时候,Fard反驳道,事实上目前新建的公寓面积越来越小,价格也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曾有一名房产经纪告诉他,现在二手公寓仍旧停留在2006年的价格水平。如果反对者的意思是不妨买套公寓作为起步的话,那么,他们应该认清一个现实:未来他们与独立屋仍然无缘。

故弄玄虚的解释

关于如何解决高房价的问题,最故弄玄虚的回答来自BC省的省长简蕙芝(Christy Clark)。今年5月,在大温华裔Eveline Xia为反高房价展开名为“没有一百万”(Don’tHave 1 million)的抗议活动期间,人们向简蕙芝提问是否有计划针对外国买家征税,她的回答是:“如果我们将外国买家赶出房产市场,房价下降,这对首次购房者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是对于有房者,并且在意自己资产价值的人们来说并不有利。” 回答至此,至少人们欣慰省长知道外国买家对市场的影响如何,然而,话锋一转,简蕙芝说道:“但是,就目前所掌握的数据,并不能支持前面的假设,根据我个人的分析,外国买家所持有的房产只占市场上的5%。”

想来,若是有一天能够等到相关数据“出炉”,并且还是来自并不会从收取“房产奢侈税”中得益的BCREA(BC省房地产协会),应该也是相当有趣的事情,要知道简蕙芝口中的5%就是从该部门受中获得的。

人们追问数据的做法在政府的“不作为”面前是无力的,究竟是故意回避还是巧妙欺骗,人们不得而知。Fard表示:“现在每当看到政府人员给出的解释,我都觉得他一定有所保留。打个比方,在乱扔垃圾的问题上,应该去研究扔的是什么,还是直接罚款就行?”

UBC的教授David Ley对BC省政府在收集数据上丝毫不用心表示惊讶,因为在其它国家及地区,当经济面临转型时,收集数据是必不可少的。在学术界已经有书籍《Millionaire Migrants》问世,写的就是关于中国全球化财富对新加坡、悉尼、中国香港 和伦敦的影响。Ley表示,我们强调外国投资是因为它驱动了高端市场,1990年代此观点并不被承认,然而当之后外资撤出时,事实证明一切否认都是刻意误导。

高端市场无关百姓?

在多方质疑声下,政客的说辞好似愚弄。高端房屋的价格是否会影响到市场上其余房屋的价格?

作出这一点分析并不需要经济学位文凭。即使是小部分外国人对房屋的购买需求增加,也一定会对当地的房价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若是那5%的人为买到独立屋不惜一切、志在必得,那么能够影响房价的也只能是他们,而不是当地人。

即便有“激起千层浪”的博客文章、由2.5万人署名的请愿书、不断被转发的twitter话题、一次又一次为可负担房价的抗议集会活动,以及均价已达223万的房屋市场,政府仍然无所作为。人们翘首期盼,等来省长给出的唯一解决方案是:如果温哥华的房价让你感到无法负担,不妨选择圣约翰堡(FortSt. Jonh)、卡提玛特(Kitimat) 或者鲁伯特王子城 (Prince Rupert)这些城市安家吧。在一个对房价几乎没有保护措施的城市,房屋好似已经沦为了政治工具,温哥华的房市何时才能恢复平静,目前还不得而知,人们只能感叹一声,愿高房价不再是温哥华的羁绊。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据加房网)

温哥华豪宅销量增80% 空置率首创新高

据明报报道,地产公司RE/MAX昨日发表本国豪宅市场数据,显示今年首7个月在大温地区的300万元或以上的房屋销量,较去年同期增近八成,多伦多地区更是增长了119%。

其中外国买家抢购豪宅是推高销量的原因之一,这些外国买家大多来自中国。该公司一名华裔地产经纪说,就她个人的经验,近半年购买豪宅的买家,9成来自中国大陆。

推高豪宅销量的两大因素,其一是两地楼市的独立屋存货少但需求大,形成整体楼价升值;另一因素是海外买家对豪宅的需求火热。

报告说,2015年6月份,多伦多市售出了379栋/套3百万加元以上的房产,去年同期的销售量为179。在大温哥华,6月售出了572栋/套3百万加元以上的房产,去年6月的数字为319。

大温哥华地区售出的价格最高的一处房产为 1750万加元。与此同时,来蒙特利尔市购买高端房产的人也大幅增加。 RE / MAX的报告显示,今年6月份蒙特利尔1百万加元以上的房产售出了约340栋/套,比去年同期增长24%。

据世界日报报道,来自亚洲的新移民是都会豪宅成交的主力。Re/Max报告指出其中有70%来自中国大陆。中国买家通常是带孩子的家庭,”加拿大稳健的经济和高质量的生活吸引他们前来置产,而好学区的学校又对他们购房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那些新建的精装独立屋,又位在好学区内地点,都是中国买家的「争夺」重点。

以大温为例,2015年1月至7月300万元以上的豪宅成交量达572间,相比2014年同期的319间,增幅高达79%。200万以上豪宅成交数为1175间,100万元以上的为2649间。成交的豪宅中价格最高的为1755万元。

在多伦多和大温地区,由于独立屋的平均价格已经超过100万元,因此售价100万元的房屋甚至称不上豪宅。有经纪指出,加元的贬值更进一步吸引了中国买家进场。尤其是像满地可,房价相对稍低,更吸引投资者。

另外,公寓虽不比独立屋售价,但豪华公寓的需求也增加。在大温、多伦多及满地可,一些超过百万元的公寓需求也十分旺盛,如温市川普大厦400万至500万元的豪华公寓,刚上市即售罄。

豪华公寓买家主要是婴儿潮世代,多数到了退休年龄希望减小居住面积、换到无须太多维护、交通便利的公寓中。或者买公寓来作为度假屋提供更多旅行居住选择。

RE/MAX Crest Realty Westside物业代理Helen Wong表示,她近半年处理的楼房买卖中,尤其是300万至400万元的豪宅,买家超过9成来自中国。她说:「这些买家都是说普通话,代表他们的经纪一般也是来自中国。」

黄小姐透露,中国买家在选购豪宅时要求很高,都会选择已经完成所有装修、内有名牌傢俱、装潢高级的,如果有其他人出价竞争,中国买家都愿意提高出价。例如买豪华柏文,他们基本上只会选全新的。

她说,很多中国买家都不只买一套物业,有些除在大温入市,亦会在威士拿,甚至美国等地购买物业,每年住几个月度假。

另一位经纪瑞安(Wayne Ryan)则向传媒表示,大温的高端楼市,很大程度是由海外买家带动,而当中有70至75%为中国买家,这些买家中,有不少计划移居本地。

本次Re/Max报告共分析了七个大城市百万元豪宅状况,其中仅有卡加利的房屋成交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下跌(28%)趋势,其他城市都明显上升。

但另据星岛日报报道,加拿大商业地产公司Avison Young周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本地和海外经济出现波动,拖累温市中心出租写字楼单位空置率。截至今年6月30日为止,攀升至差不多10%,这是自2004年以来,录得的最高水平。大温区整体写字楼空置率亦上涨至10.3%,同样是10年来最高。

有个别地产经纪预测,随着更多全新商厦陆续落成,到了今年年底,市中心出租写字楼空置率将进一步攀升至12%。Avison Young指出,过去一年,市中心全新现时有7幢商厦仍在兴建中,落成后,估计会为市中心再增添230万平方呎的写字楼租赁空间。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据加房网)

温哥华空置10年老屋 售价破百万加元

许多地产专家认为,目前温哥华房价不断攀升,主要原因之一为供需失衡,特别是因独立屋房型数量有限,有意购屋的民众时常必须不断往上加价,才可能抢房成功,近日在温东一处屋龄达110年的老房子,虽然已经10年无人居住,但仍以破百万元的价格转手成交。

温哥华老屋10年空置 售价破百万加元

温市中心东端这栋屋龄110年的老房,近日以破百万元的价格转手成交。(CBC)

负责销售这栋老房的地产经纪葛莱格(Shuan Gregory)表示,这栋六房独立屋位于温市中心东端(Downtown Eastside)的边缘,屋内没有厨房,屋况老旧,需要“全面性的重新改建”。

葛莱格指出,买方以110万元买下这栋房屋后,计划将房屋翻新,他认为这笔交易并不奇怪,因为温市中心东端虽然过去治安不佳,但目前已成为温市的一个新兴社区,很多重新开发建案正进行当中,带动周边地价,所以他对于这栋老房能成功地以高价卖出,并不感到意外。

葛莱格说,目前房贷利率偏低,在加上这类房型待售数量稀少,因此即便是屋况不佳,还是有人会希望能把握时机赶紧入市。

一名华裔银行业界人士接受“世界日报”记者访问时,提到目前大温房价成长的动力主要还是来自独立屋的销售,这类房型因带有土地,所以特别受到华裔新移民的喜爱,在僧多粥少的状况下,价格才会不断上攀。

这名业界人士指出,虽然城市屋或公寓房型的价格也因此被带动攀升,但成长率相对较低,这样的数据显示整体房市确实有比例失调的问题存在。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据加拿大华人网)

温哥华房价飙升地理位置是关键:三面临海背靠山

加拿大央行副行长谢瑞伯25日说,加拿大国民家庭负债风险得到控制。

不断上涨的房价推高了加拿大国民家庭的负债水平,但金融管制机构采取的收紧房贷申请规则的措施,有效控制住由负债增长带来的风险,这是加拿大中央银行25日的评估。

央行副行长谢伯瑞在安省京士顿(Kingston)演讲时说∶「人口增长的形成的动力和金融危机环境下的低利率,共同推动房价上涨,所需上涨的房价造成家庭负债上升,可是由此构成的薄弱之处已得到宏观审慎政策的补救。」

为了阻止国民负债继续增长和冷却房地产市场,联邦政府自自2008年以来四度提升房贷申请门槛。最後一次收紧房贷申请规则是在2012年,当时财政部将房贷的最久偿还年限(amortization)从30年进一步缩短至25年,以房屋作抵押申请贷款时最多只能取得相当於房屋价值80%的贷款,而非原来的可以取得相当於房屋价值85%的贷款;此外价格超过100万元的住宅申请贷款时,最多只能取得相当於房屋价值75%的贷款,况且首付如果不超过20%,加拿大房贷暨房屋公司(CMHC)即不准投保。

谢伯瑞对加拿大商业经济协会说∶「最近的证据表明,那些措施导致消费者的信用等级上升,提升了贷出的房贷品质。」

他又说,房赁增长趋势已低於2008~09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

在过去约20年内,与其它国家相比,加拿大的房价上升幅度超过国民收入增长幅度,主因是人口增长很快,又长期处於极低利率环境中。还有住宅供应量有限,特别是在大城市,也是诱因。

谢伯瑞以温哥华为例说∶「温哥华三面是大海,背後就是崇山峻岭,因此从1990年代初期起,新屋建造便是以共管公寓为主。我们目前在满地可和多伦多看到了类似现象。」

「加」卷入股灾 难见政府救市

全球股票市场在24日开盘後都经历骨牌式下挫,加拿大股市也无法幸免於难。特许金融分析师张炜表示,加、美股民结构与亚洲不同,政府出手干预的压力不大。且加国股票市场与美国紧密联系,两地股市和经济都有相当连动性,但因为北美股市结构与亚洲较不同,不会出现政府直接干预救市的情况。

在中国股票下挫後,美洲股市从开盘就下跌,纽约那斯达克开市两分钟就跌了1013点,收市前回上,最终收跌588点。多伦多指数开市一度下跌达700点,收市跌420点,跌幅达3.1%。其他美国各指数也哀鸿遍野。

张炜表示,原油价格下跌後,对加拿大经济影响颇大,但因为加国对美经济依赖性强,若美国的情况持续走好,应也可带起加拿大的经济。他解释虽然经济好坏与股市高低没有必然关系,但毕竟股市代表了商业上市公司的效益,若美国股市恢复,继续牛市,加拿大也会获益。

对於加拿大是否出现熊市,张炜表示还是要观察美国股市,认为「牛转熊」机会增加。首先是此次牛市时间长,自然会有回跌的一刻,只是不知道何时发生。此外2015年上半年美国实体经济情况好,主流观点认为股市应仍可维持一段时间,但近期股市波动大,美国可能受到欧、亚洲经济情况拖累,增加熊市机会。

对於加拿大是否有救市动作,张炜解释救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透过宏观调控,从此角度观察,加拿大两次降息也可理解为救市,只是救得是包括股市等各类市场。但透过行政干预的救市则不可能发生。

张炜说一方面是北美奉行自由经济,此外加、美的股票市场玩家达九成为相当了解游戏规则的机构或专业人士,自己有应急措施,因此政府干预的压力相当小。但中国或亚洲股市多为散户入场,老百姓较缺乏处理股灾危机的能力,自然增加了政府出手干预的压力。

 欢迎前往加拿大投资指南

(据贝兹博客)

哈珀推新政 想去加拿大置业的你肿么办?

面对竞争激烈的加拿大联邦大选,总理哈珀承诺将跟踪非加拿大居民在加国购房的动向,并暗示可能采取措施保护加拿大买家。此举或将影响被认为是海外买家主力的中国投资者。

加拿大房价持续上升已是一个持久话题,尤其是温哥华和多伦多房市,不断攀升的房价使越来越多当地居民难圆拥有居所之梦。很多人认为,外来非居民购房,是持续推高房价的重要原因,但官方没有记录可做依据。

加拿大联邦保守党抢先针对有意置业者及房东提出支持政策。先是承诺新设永久性的房屋装修税收优惠,后提出首次买房者可从个人注册退休金计划免缴税借钱的限额,从现在的2.5万提高到3.5万。最具冲击力的政策,莫过于将开始监控非居民在加拿大买房情况,并可能酌情出台限购措施。

为保加拿大人买得起房

加拿大保守党政府曾表示,他们无意修改加拿大物业法规中针对非居民购买物业的规定。这次哈珀在温哥华的一个竞选新闻会上说,关于加拿大人买房难的说法,他听到了很多故事,尤其是在卑诗省的低陆平原。“确实有担心,外籍非居民对房地产的投机,是一些加拿大家庭发现房屋价格超出了他们预算的原因。”

哈珀说,如果保守党获连任,将“致力于全面收集外籍非居民购买加拿大房地产的数据”。同时将与各省合作,保证非居民在加拿大的投资,不会损害加拿大人能买到房子的机会及购买力。

保守党为此提出的承诺是,将开始跟踪住宅市场外籍业主的情况。哈珀说,大部份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在跟踪这类信息。“加拿大政府历史上没做过。作为开始,现在需要改变此做法。”

按目前加拿大法规,购房者需按规定提供身份证明,但没要求提供当事人的国籍信息。不过,哈珀还没有提供将如何去跟踪住宅市场外籍业主情况的细节。

温哥华及多伦多首当其冲

哈珀在温哥华的新闻会上称,当地的一个说法是,多达15%的公寓是空置的。他说,如果这些非居民业主在人为地推高房价,导致加拿大家庭无缘成为业主。

大温哥华地区地产局以“炎夏没减缓房市脚步”为题报告了温哥华7月份的楼市。房屋成交量比去年同期升了30%,平均房价升至70.05万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1.2%。

7月的销售量比过去10年平均值高了超过三分之一,6月份高了33.5%,且创下地产局有记录以来最高的6月份销售记录。大温地产局总裁Darcy McLeod称,房市热的主要原因包括消费者信心高、低利率,以及供货减少。和过去的5、6年比,今年这时候的待售房少了5000到6000个单元,导致了卖方市场。

多伦多的房价同样在上涨。7月份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8%,达到9880个单元;平均房价增长10.6%,达60.9万元。地产局市场分析总监莫沙(Jason Mercer)称,因存货偏低,使得房价继续上升。

多伦多公寓市场继第一季度上升后,第二季度又录得比去年同期高17%的销售增长,均价升了5.8%,达38.8万元。莫沙说:“下半年可能会看到公寓升价加速,因为销售的成长强过挂牌出售单元的成长。”

中国资金主导温哥华高端楼市

虽不确定买家是否加拿大居民,但据温哥华地产公司Macdonald Realty Ltd记录,公司2014年代理的300万以上的、位于温西、温东和市中心的住宅物业中,70%的资金来自中国大陆。这种买家购买100万至300万之间物业的占21%,购买100万以下物业的占11%。该公司公布的2013年报告显示,在温哥华销售的独立屋中,33%的买家来自中国大陆。

据《温哥华太阳报》报道,这些买家可能是中国大陆的富人,也可能是那4.5万名根植于中国大陆的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他们通过投资移民计划移民加拿大。

常驻中国上海的Macdonald Realty副总裁Dan Scarrow表示,他们公司公布的新数据,支持许多地产经纪及观察员的说法。“是大陆中国买家在推动豪华屋市场,他们主导了市场。对本地上层中产阶层带来了承受力危机,他们不再能在此市场购买物业。但是,在公寓等其他市场未看到此问题,这些市场价格一直变化不大。”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据加房网)

中国买家涌进温哥华 催促温哥华的“纽约”蜕变

加拿大温哥华曾是“新世界”边陲的一处英国前哨站。如今,这里正进入新阶段,改变它的是来自太平洋彼岸的移民。大温哥华地区人口约250万,现在有16%是华人,而在市区,华人占到28%。一些当地人将温哥华称为“香哥华”。

大量中国移民不断涌入——以资本和人的形式——对温哥华意味着什么?对一些人来说,答案潜藏着焦虑。“这里以前是英国殖民地,现在被自我殖民了”,一名老温哥华人说。

亚洲财富不断涌入温哥华

当然,说温哥华被中国人“殖民”不是严格意义上那种殖民,但可以作为亚洲财富不断涌入影响一座西方城市的先例。与早年不同,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并非渴望重新开始的贫困奋斗者,他们是事业有成的赢家,想保护和扩大自己的收益。温哥华是个自然而然的目的地。

中国投资移民的到来刺激了大型城市开发项目。单层小屋被拆掉,给他们喜欢的大豪宅让路。房价随即飙涨。在温东,一套中等价位的房子上世纪70年代初仅需2万加元,2000年售价轻易就能达到80万加元。今天,同样的房子市值130万加元左右。温哥华本地房主靠卖房给中国富人发大财,如今,温哥华的房子是北美最贵的。

或许,把握这座城市变化的最佳方式,是把温哥华看做始于亚洲的一条人与钱的通道的节点。所谓的太空人家庭很多,在这种家庭中,父亲主要在中国工作,母亲和孩子生活在温哥华,父亲偶尔来温哥华。中国投资者购买的许多房子,一年大部分时间空着。

除非中国经济崩溃,否则这股移民潮会继续。值得注意的是,这股财富转移潮可能还处于发展阶段。中国一项调查显示,64%的中国富人已经移民或打算移民。

中国买家催促温哥华的“纽约”蜕变

地产大亨、 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川普不改大炮性格,日前在竞选演讲中语出惊人,大谈中国买家抢购纽约高档公寓。川普表示:他们(中国买家)买下我的公寓,5000万、4000万、3000万、1500万都算便宜的。

加拿大卑诗《省报》(The Province)专栏作家Michael Smyth评论说,川普的惊人言论常备受争议,然而谈到中国人的资本和触及范围,川普所言不虚,温哥华就有本地地产公司报告佐证。

麦当劳房地产公司(Macdonald Realty Ltd)最近公布一份报告,该公司出售的300万元以上温哥华豪宅,70%的买方都是中国大陆人;对于100万元以下的房屋,中国买家相比较不感兴趣,仅仅占到11%。

那么,到底是不是海外投资者在推动温哥华的楼市呢?还是说,他们仅仅只推高了豪宅与高级公寓的价格呢?

UBC教授:豪宅飙涨推高整体房价

据《省报》报道,卑诗大学(UBC)雷大卫教授(David Ley)认为,豪宅价格飙涨会推动房价全面上扬。顶级房屋的价格上涨,对楼市形成一个上升的压力。

雷大卫分析说,豪宅屋主卖房时将获得一笔巨款,然而搬迁到乡村地区,这笔房屋资金也会影响着房市;不能购买昂贵房屋的民众,将移到较便宜的地区购房,也会将当地房价抬高。

至于房屋卖家,雷大卫认为,看到破纪录的房价,比如西温房屋价格上涨,那么人们在北温卖房也会野心勃勃的开出高价,这样的心理会普遍抬高大温地区的房价。

雷大卫还认为,温哥华地处太平洋沿岸,与世界各地移民联系甚多,是新移民与资金流动的门户,也必然促使温哥华越来越像纽约。

上周,加拿大总理哈珀宣布,将收集房地产购买数据,如果数据表明外国投资者促使房价飙涨,让加拿大人无法负担得起房屋价格,他将采取措施。此话题已经成为今年联邦大选的热门话题。

(据加房网)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加拿大或将出台限购政策

哈珀在8月12日造访温哥华市城郊时表示,一些加拿大家庭发现房价超出预算应归咎于那些来自外国非本地居民的房地产投机行为。他说:“如果他们人为抬高了房价,而把加拿大家庭拦在市场之外,那么我们就该做些事了。”

这一宣示正值温哥华忧虑主要来自中国内地的外国资金推动房价飙涨之际。人们呼吁政府对国际买家进行信息追踪并设置购房限制门槛。

尽管加拿大内陆地区房价已出现下降,但在多伦多和温哥华,房价依旧维持在高位。一些房地产中介的数据显示,在房价最高的温哥华,独立住宅的均价已高达223万加元(约合1100万人民币)。

哈珀说,如果保守党于10月19日的选举后再度掌权,那么其政府就将开始收集购买加拿大房产的外国非本地居民的信息。他说,如果必要,他将与加拿大各省协作,确保来自外国人的投资不会影响到加拿大本地人的房源供给和价格承受能力。

温哥华在历史上也是一座吸纳亚洲移民的城市,很多移民来自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近年来,针对房价上涨的激烈辩论中,很多人认为,数以万计通过移民投资者项目来到温哥华的中国内地富豪抬高了豪宅需求,是推高温哥华整体房价的主力。

麦克唐纳德房地产公司(Macdonald Realty Ltd)的数据显示,2013年,该公司在温哥华售出的531套独立住宅中,有33.5%卖给了来自中国内地的买家,而他们也比其他人更趋于买更昂贵的房子。苏富比同年发布的报告也显示,其在温哥华的豪宅有约40%被中国买家收入囊中。

当地一名城市规划师Andrew Yan在查阅温哥华电力使用情况后发现,在该市市中心的煤港(Coal Harbour)社区,有四分之一的公寓似乎无人居住。这些由投资者持有的住房,房主既没有居住,也没有出租。

不过麦克唐纳德公司也认为,虽然来自中国内地的买家确实是温哥华高端房产价格上扬的推手,但他们在中低端房产市场并没有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加拿大《环球邮报》援引该公司数据显示,来自中国内地的买家“统治”了温哥华楼市中的豪宅市场。2014年,在该市超过300万加元(约1470万人民币)的高端房产交易中,中国买家的出手占到了70%。

但在价格100万-300万加元的房产交易中,中国买家的比重降至21%;而在价格100万加元以下的房产交易中,中国买家只占11%。

麦克唐纳德公司副总裁丹·斯嘉罗(Dan Scarrow)说,中国买家对豪宅市场的冲击显而易见,但他们并不是更大范围内房价上涨的原因。“人们购买较低端住宅时遇到的承受能力问题,应归结为市场供应不足和低利率。”

他对《温哥华太阳报》表示,毋庸置疑,来自中国的资金对当地房地产市场形成了冲击,人们都看到了这一点。“承受能力问题出现在当地的上层中产阶级,他们不再有能力在这里购房。但其他房源并没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公寓,那些房产的价格增长缓慢,或是已经趋稳。”

斯嘉罗对一些人认为来自中国内地的资金造成“涓滴效应”的观点不以为然。这些观点认为,中国内地资本投资高端房产,导致温哥华本地购房者转向郊区和其他城市,进而推高了整体房价。

他说:“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房源。无论是当地人还是中国人投资买房,这都不是关键。问题在于,人口在增长,而我们盖的房子不够多。”为了应对购房承受能力,总理哈珀已承诺将首次置业者从养老储蓄金账户提现的免税额度从2.5万加元提高至3.5万加元。

麦克唐纳德公司上述2013、2014年的数据统计都是通过识别买房者姓名实现的。在翻译成英文时,中国香港人、中国台湾人和中国内地人士在姓名拼音上的些许不同可以用来区分身份。斯嘉罗的母亲、麦克唐纳德公司总裁Lynn Hsu就是一位中国台湾移民。

这些数据曾引起市场中的诸多争论,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正出于在加拿大获得如此详尽的购房者来源数据实属罕见。无论是温哥华、各省还是联邦政府,都不像其他一些国家那样收集外国购房者的数据。这让温哥华的房地产行业观察人士一直对市面上的现象争论不休,并把他们能找到的任何数据拿来拼凑做文章。

斯嘉罗承认,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会有一些出入的空间,但由于没有其他方法来衡量,这依然是一个有益的参考。或许,这也正是加拿大政府开始考虑对外国购房者信息进行收集和追踪的原因。

由于官方数据的缺失,很多人只能依靠当地房地产中介提供的统计数据,很多经纪商和开发商对外国买家的大举购房现象轻描淡写,或是指责人们的种族主义情绪,而这为的就是要避免任何新的调查、立法或是征税。

在对2014年业务记录进行的数据统计分析中,麦克唐纳德公司提到,约有5万名“很可能是加拿大公民或是拥有移民身份”的人,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将资金从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带进温哥华房地产市场。

路透社称,哈珀总理的讲话预计并不会在短期内打压海外购房者的热情,温哥华的房地产经纪商也对这些举措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火热的市场表示怀疑。近些年来,政府对移民政策的修改几乎没有打压中国人的兴趣。

一些房地产经纪商说,尽管加拿大于2012年冻结了富有争议的百万富翁移民计划并在2014年彻底取消了这一项目,但外国人在温哥华进行投资的意愿仍在上升。

温哥华一名房产经纪人哈斯曼(Andrew Hasman)说:“追踪信息是一回事,而限购又是另一回事。如果只是对信息进行追踪,那么不会对市场带来任何影响。”

哈斯曼在温哥华西部卖房,而那里是最受中国买家欢迎的地段之一。他说,即便对外国人限购,他们也会找到其他投资途径,比如通过已经定居加拿大的亲友。

加拿大保守党正在考察房地产市场同样受外国资本扭曲的澳大利亚和英国的情况,作为未来政策的参考。在澳大利亚,政府已对外国买家投资购买已有住房设限,且仅允许来自外国的投资流向新屋开工建造。

而在斯嘉罗看来,温哥华事实上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的转变,就像伦敦等其他大城市一样。很多人可能因此要转变此前拥有一套独立、传统房子的置业观念。

“温哥华正从一个郊区城市转变为一个国际化城市。一代人以前,很多人都说梦想生活在一个白色篱笆围起的房子里。如今,人们的梦想是要离城市文化中心更近。现在的人更愿意接受公寓式生活,哪怕要他们搬到其他国家。”他说。

(据加房网)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加拿大房价或将调整 租房投资更有利

加拿大的房价调整在即 温哥华不在其列

近日随着大选推进,各政党的候选领导们纷纷就过高的房价做出调整的承诺,这让长期受高房价所累的大温人民看到了一丝曙光,然而,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MHC)最新公布的消息却似一盆冷水兜头泼下:温哥华并不在房价亟待调整的行列之内。 

加拿大房價或將調整 租房投資更有利

按照常理,人们会想当然的认为,加拿大房价最高的太平洋沿岸城市温哥华会名列榜首,但CMHC的季度报告指出,实际上温哥华不但没有名列榜首,甚至都不在加拿大房地产市场过热城市前三名的名单上。

CMHC对加拿大15个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进行了风险评估后认为,大部分加拿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风险并不高,但温尼伯格、里贾纳和多伦多这三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处于高风险水平,尤其是多伦多,上次评估时还被认为风险是中等,没过多久就已经进入高危险的风险区域。

根据分析,在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房地产市场的高风险主要来自两个因素:一是房价上升的幅度超过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二是公寓楼过度建设,市场上未售出的公寓楼单元存量多得创了历史最高水平。

至于温尼伯格和里贾纳,房地产市场的高风险主要来自房价虚高,脱离了市场实际价值和新房建设过多,以及房价上升速度过快等因素。

令人不解的是,温哥华的房价已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却并不在调整的范围内。CMHC的首席经济分析师杜甘(Bob Dugan)表示,温哥华的房价目前看来还是符合市场行情的,被高估的情况较少,所以调整的风险较低。

CMHC的报告同时指出,大温地区的楼价虽然高,但楼市却获得多个因素支持,包括增长的人口、个人可用收入增加,以及能用于兴建新楼房的土地短缺等,例如高山、海洋和农地保护政策等。

也就是说,温哥华可供开发的土地有限,但人口却在不断增加,温哥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在增长,所以市场对房屋的需求依然存在较大的缺口,因此短时间内不会有大规模的调整。 

温哥华house价居高不下 菲沙河谷更划算

大温地产局(Real Estate Board of Greater Vancouver)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大温地区独立屋指标价格达114万1800元。 

目前买家希望在温市购买该指标以内价格的独立屋,选择不仅很少, 屋况也偏老旧,菲沙河谷地区相对而言,有更多更符合价格的房屋单位。

“世界日报”记者15日实际以MLS系统作为数据库的公众网站Realtor.ca进行查询,发现在温西挂牌出售,符合115万元价格以下的物业,而且多为公寓,及少部分城市屋单位,在缅街(Main St.)以东,才有符合条件的独立屋出现。

白石镇一栋开价114万8000元的独立屋。

温东一栋开价119万8000元的独立屋。

以温市东20街506号的一栋双层独立屋为例,该处物业的土地大小为4039平方呎,屋内包含三房一卫、可用空间为1752平方呎,外观略显老旧,挂牌价却已超过7月大温独立屋的价格指标,要价119万8000元。

若以相同的价格条件搜寻菲沙河谷地段,能找到的选择便大幅增加,许多物业的屋况不仅较新,屋内可用空间亦普遍较大,以位于白石镇Russell Ave.

15568号的独立屋为例,该处物业开价114万8000元,土地大小为5117平方呎,房屋本身2015年才完工,屋内包含四房一卫,可用空间达3132平方呎。

大温资深地产经纪人王怡华日前受「世界日报」之邀,就地产议题进行分析讲座时,亦曾透露菲沙河谷地区房市相对而言更具有买屋可负担性, 虽然价格成长速度较慢,但代表发展趋向平稳,有意投资房市的民众可留意当地的市场变化,适时投资。

 专家:不一定非买房 租屋有利投资规划

尽管许多民众的既定印象认为,只有单身年轻人或学生,才适合以租屋的方式来解决居住问题,不过理财专家指出,在房价高居不下的现实下,其实租房可让民众有效节省生活开支,有助自身财务情况。 

理财顾问公司Westcourt Capital Corp.的总裁凯夫曼(David Kaufman)表示,若将业主所需负担的整体税项与维修费用列入计算,在多数大城市中租房比买房更有经济效益,有部分地区的业主,把房屋出租时几乎毫无获利,他认为租客可善加利用这项优势。

理财专家指出,租屋较买房省钱,若民众能善用这些省下的资金做多元投资,或许能为自己带来更多财富。(记者陈威麟/摄影)

一般来说,民众若以租房的方式来解决居住问题,首先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地点,例如租在邻近工作处,便可走路上下班,省下开车所需的保险费与汽油钱,对健康也有好处。

另外房屋的设备方面,许多出租公寓大楼内包括游泳池与健身房等设施,租客不需支付额外费用便可使用,若这类设施与租屋处内的设备出现故障,租客也不需担心维修费用,因为这类费用是由业主负责。

在财务方面,因每月的租金与相关费用较为固定,有利于制订定长期投资规划,若能进一步善用透过上述方式所省下的钱,来投资基金或股票,长期下来亦可得到相当的报酬率。

(据加国网)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经济衰退美元加息均无力撼动加拿大房市

8月11日),满地可银行(Bank of Montreal)在一份报告中称尽管加拿大严格上来说算是进入了经济衰退期,但是7月的加拿大房地产市场一点也没有衰退的迹象。这与三份近日发表的加拿大房地产报告观点完全一致,三份报告均指出多伦多及温哥华两大城市的楼市于今年上半年度都有显著升幅。

不过也有经济专家担心﹐在未来18个月加拿大房屋按揭利率可能因美国联邦储备局加息而提高﹐但满地可银行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满地可银行的报告称他们相信加拿大楼房市场在短期内仍将会受惠于低利息和加币的持续贬值。

此外,在报告中满地可银行还指出﹐仅仅从利率来看﹐在2016年之前房屋按揭利率在短期内急升而拖累本国楼房市场的可能性很小。只是万一未来数月﹐加拿大的经济数据仍强差人意﹐也许会打击商家投资信心﹐继而影响劳工市场﹐导致失业率增及加拿大人收入减少﹐有可能为地产市场带来负面影响。但是这情况是否会出现﹐则要看未来几个月的经济数据。因为加元贬值或可带动本国出口﹐增加加拿大国内生产总值。

加拿大地产协会的报告显示7月新动工房屋速度有所减缓,主要是因为市区的多单位项目新建有所减少。上个月新动工房屋数量为19万3,032间,低于去年6月的20万2,338间,也少于路透社预测的19万5,000间。市区独立屋新动工数量也下降了0.8%至57,520间。按区域来看,全国只有温哥华的独立屋新动工数量出现了上涨,其他区域都在下降。不过满地可银行指出总的经济数据显示加拿大房地产市场趋于一种健康的发展趋势,没有一点衰退的迹象。

此外,7月的多伦多地产局报告也显示上月楼房销售量上升8%﹐刷新7月份的新纪录﹐楼房价格亦上升了9.4%﹔大温哥华地产局今年7月的楼房销售量亦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0%﹐也将7月份的楼房基准价推高11%。

与此同时,也有不同的声音指出目前加拿大房地产市场过火,在不久的未来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有经济预测指出多伦多与温哥华两地的炽热楼房市场将于年底至明年逐渐冷却。一方面温哥华楼房价格太高﹐难以负担﹐将会迫退买家;另一方面,多伦多市新公寓大厦陆续落成﹐在存货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亦会冷却多伦多过热的地产市场。

多伦多道明银行上周发表的报告更预期﹐多市二手楼房价格明年将下跌5%﹐温哥华则甚至下跌至12%。而Capital Economics的David Madani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由于供应过剩,未来加拿大房价将会下降30%。

(据温哥华找房网)

温哥华房市走俏 6月销量创新高

这个六月是大温地产局过去所有六月销量最大的一个月,跃升至大温地产局所有月销售记录的第二位。

大温地产局的相关报道显示,2015年6月,大温地区的住宅销售量在MLS®上达到了4375套,2014年6月销量为3406套,同比增长28.4%。 2015年5月销量为4056套,同比增长7.9%。

上个月的住宅销量为近十年来月平均销量的29.1倍,也是月销量连续第四个月超过4000套,这在大温地区的销售历史上属于首次。上一次的最高月销售记录为2005年5月的4434套。REBGV主席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大温地区的家庭独立式住宅市场需求依然强劲而活跃,上个月我们见证了该地区近十年来房产销售的最高纪录”。

大温地区所有住宅地产当前在MLS®房价指数的符合基准价格为694,000加元,同比增长10.3%。

McLeod说:“房产市场活动具有周期性特征,当前我们正处在活动周期的上升阶段,这与2000年中期的情况十分相似。要想指出造成该循环周期的某一种因素很简单,但事实是这一循环规律是好几种不同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McLeod还说:“当前的良好势头是低利率政策,独立住宅市场供不应求,人口增长,大温地区经济领衔加拿大增长,前几年‘积压需求’得到释放以及该地区非常适宜生活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

六月,大温地区的独立式,并附式和公寓式住宅房产月总新挂牌量为5803套,同比增长8.7%(2014年6月新上市量为5339套)。

McLeod说:“虽然当前有稳定数量的新挂牌量不断涌入市场,但总体而言,市场上的房产供应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当前大温地区在MLS®挂牌可供销售的房产数量为12181套,同比2014年6月下降23.9%,同比2015年5月下降1.3%,为2006年6月以来的最低挂牌量。

六月份房产成交与挂牌比率为35.9%,为大温地区2006年6月以来最高。当成交与挂牌比超过20%并维持一段时期后,就会出现有利于卖方的市场境况。

McLeod表示:“在当前的市场竞争形势下,买方做决定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需要和房产经纪人保持沟通以获得当地市场MLS®的最新房产挂牌信息,制定符合自身需求和风险偏好的购买战略,并获取其他专业咨询和保障服务”。

2015年6月,独立式房产销售量达到了1920套,同比增长31.3%(2014年6月为1462套),相比于2013年6月的1102套增长了74.2%。同月,大温地区独立式房产的基准价格上涨到了1,123,900加元,同比2014年6月增长14.8%。

公寓式房产2015年6月的销量为1774套,同比增长35.6%(2014年6月销量为1308套),相比于2013年6月1068套的销量增长了66.1%。同月,大温地区公寓式房产的基准价格上涨到了400,200加元,同比2014年6月增长5.3%。

附合式房产2015年6月总销售量为681,同比增长7.1%(2014年6月销量为636套),相比于2013年6月472套的销量增长了44.3%。同月,大温地区并附式房产的市场基准价格达到506,900加元,同比增长7.1%。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