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的房价在不断刷新记录,整个城市正被买房的压力不断拉扯着,慢慢被分成了两半,城中人经历着切肤之痛,各方焦点汇聚温哥华的房屋市场。
今年3月,出自华裔艺术家林荫庭(Ken Lum)之手的 “温哥华特色屋” (Vancouver Specially)堪称是温哥华最醒目的装置艺术作品,作品直指人们的心头之痛——房屋和土地价格。
“温哥华特色屋”指的是1970年代二战后兴起,能够有效安置大批移民的房屋样式,其特色在于房屋几乎占满整块土地,人们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建得最大的室内使用面积。该样式的房屋在温哥华东区极为普遍,生长在此的Ken Lum对其颇为熟悉。温哥华特色屋是过去可负担住房的象征,在上世纪七十年代4.5万便可购得,但现在早已变得高不可攀。Ken Lum所“盖”的迷你版特色屋讽刺的是温哥华让人透不过气的高房价,同样花上4.5万,现在能买到的只能是这般大小的房子。
有房、无房成等级之分
“中世纪时期,土地的拥有者是地主,农奴们辛勤耕作,孤注一掷,为的就是能在地主的‘封地’中谋求一个栖身之所。没想到多年之后,几乎一切都没有改变。如今的温哥华,有房一族好似当时的地主,而所有在城市中徘徊,努力寻找可以负担住所的人们恰似旧时的奴隶。”
这是截取自博客文章“温哥华的没落”中的一段话,作者为SaeidFard。或许文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但不少人认为事实或许离Fard所写的不远了。博文“温哥华的没落” 在今年早些时候轰动一时,文中写道,我们所在的社会已渐渐分裂成两半,而之间的鸿沟也越来越难跨越。房屋的不可负担是问题的症结,它导致了社会中“有房者”和“无房者”的两极分化 。
起初,温哥华人的等级划分是以居住在Downtown还是Shaughnessy为依据,之后范围扩大,在过去的几十年,变成了“东区”和“西区”之分。而现在,不再是房子处于哪个地段的问题,而是仅仅凭借“有房”还是“没房”两个标签就可以简单将人分成两拨。
通过自身努力可能跨越阶级分水岭的时代似乎渐行渐远,在温哥华拥有一套房已慢慢变成了一种“特权”,令人倍感无助与迷茫。
首次购房者梦断
若依然认为通过出租地下室可以免去还贷的压力?那么你就错了,因为以往可以仰赖的“还贷帮手”现在也已变得遥不可及。 按当地按揭经纪的说法,现在还能靠自己买得起房的只有这样一群人:30多岁的行业精英,赚着可观的收入,并且赶在不惑之年存够首付款。除此之外,很少有年轻人可以不依靠父母就能攒够这笔钱。
根据大温地产局(Real Estate Board ofGreater Vancouver)的内部数据,温哥华市的独立屋均价已达223万。不同于其它低陆地区,对于温哥华市,大温地产局(Real Estate Board ofGreater Vancouver)一般只对外公布它的基准价,但基准价是由当地标准房屋的价格所得,并未将高端房屋算入在内,所以人们无法准确判断温哥华市的独立屋价格,进而感到困惑。例如,大温地区6月份的房屋均价为112.39万,价格之高已使争议不断,然而若是除去了本拿比、北温、列治文等地区,温哥华市的房屋均价将是眼前数字的两倍,相比2014年5月的187.3万,上涨了19.2%。据Vancity预测,按此趋势,至2030年温市的独立屋均价将达到440万。
跟不上脚步的城中人
目前温哥华家庭年均收入为7.8万,专家表示,温哥华的疯狂房价与收入根本无法匹配。前加拿大驻华大使马大维( DavidMulroney)在他所著的《Middle Power,Middle Kingdom:What CanadiansNeedto Know about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书中写道:“当一座城市的房屋价格已经远超当地人所能承担的范围,那么人们只能选择放弃买房的梦想,或者搬离此地。”
长时间关注温哥华房地产的《南华早报》专栏作家Ian Young更是将这种现象称作“畸形秀”。人们感叹,仿佛曾经熟悉的温哥华已不复存在,如今不知如何才能把握它的节奏、跟上它的步伐。
如果你已是有房一族,也没有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那么恭喜,成功或在不远处。但是像Fard这样处于创业初期又身处投资行业的千禧一代,在他看来,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拥有一套房子才是使资产增值的最佳方式。
当Fard得知一些反对者质疑自己,表示人们不应将买得起独立屋当作是理所应当的时候,Fard反驳道,事实上目前新建的公寓面积越来越小,价格也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曾有一名房产经纪告诉他,现在二手公寓仍旧停留在2006年的价格水平。如果反对者的意思是不妨买套公寓作为起步的话,那么,他们应该认清一个现实:未来他们与独立屋仍然无缘。
故弄玄虚的解释
关于如何解决高房价的问题,最故弄玄虚的回答来自BC省的省长简蕙芝(Christy Clark)。今年5月,在大温华裔Eveline Xia为反高房价展开名为“没有一百万”(Don’tHave 1 million)的抗议活动期间,人们向简蕙芝提问是否有计划针对外国买家征税,她的回答是:“如果我们将外国买家赶出房产市场,房价下降,这对首次购房者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是对于有房者,并且在意自己资产价值的人们来说并不有利。” 回答至此,至少人们欣慰省长知道外国买家对市场的影响如何,然而,话锋一转,简蕙芝说道:“但是,就目前所掌握的数据,并不能支持前面的假设,根据我个人的分析,外国买家所持有的房产只占市场上的5%。”
想来,若是有一天能够等到相关数据“出炉”,并且还是来自并不会从收取“房产奢侈税”中得益的BCREA(BC省房地产协会),应该也是相当有趣的事情,要知道简蕙芝口中的5%就是从该部门受中获得的。
人们追问数据的做法在政府的“不作为”面前是无力的,究竟是故意回避还是巧妙欺骗,人们不得而知。Fard表示:“现在每当看到政府人员给出的解释,我都觉得他一定有所保留。打个比方,在乱扔垃圾的问题上,应该去研究扔的是什么,还是直接罚款就行?”
UBC的教授David Ley对BC省政府在收集数据上丝毫不用心表示惊讶,因为在其它国家及地区,当经济面临转型时,收集数据是必不可少的。在学术界已经有书籍《Millionaire Migrants》问世,写的就是关于中国全球化财富对新加坡、悉尼、中国香港 和伦敦的影响。Ley表示,我们强调外国投资是因为它驱动了高端市场,1990年代此观点并不被承认,然而当之后外资撤出时,事实证明一切否认都是刻意误导。
高端市场无关百姓?
在多方质疑声下,政客的说辞好似愚弄。高端房屋的价格是否会影响到市场上其余房屋的价格?
作出这一点分析并不需要经济学位文凭。即使是小部分外国人对房屋的购买需求增加,也一定会对当地的房价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若是那5%的人为买到独立屋不惜一切、志在必得,那么能够影响房价的也只能是他们,而不是当地人。
即便有“激起千层浪”的博客文章、由2.5万人署名的请愿书、不断被转发的twitter话题、一次又一次为可负担房价的抗议集会活动,以及均价已达223万的房屋市场,政府仍然无所作为。人们翘首期盼,等来省长给出的唯一解决方案是:如果温哥华的房价让你感到无法负担,不妨选择圣约翰堡(FortSt. Jonh)、卡提玛特(Kitimat) 或者鲁伯特王子城 (Prince Rupert)这些城市安家吧。在一个对房价几乎没有保护措施的城市,房屋好似已经沦为了政治工具,温哥华的房市何时才能恢复平静,目前还不得而知,人们只能感叹一声,愿高房价不再是温哥华的羁绊。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据加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