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大学恐袭案造成严重伤害 是什么让索马里青年党如此凶残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无时无刻不发现这个社会似乎无比繁荣昌盛,天下太平。但是,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不是这样的。社会上无时无刻不发生着恐怖案件。国内这样,远在非洲的国外更是这样。

索马里青年党制造肯尼亚大学恐袭案

近日,肯尼亚灾难救援中心2日证实,索马里“青年党”当天在肯东北部加里萨市莫伊大学制造的袭击事件已造成147人死亡。

肯尼亚内政部长约瑟夫·尼凯瑟利2日晚说,索马里宗教极端组织“青年党”当天在肯东北部加里萨市莫伊大学制造的袭击事件已造成147人死亡。截至目前,4名歹徒均被击毙,营救行动已经结束。

尼凯瑟利说,当天持续16个小时的营救行动已经结束,袭击事件共造成147人死亡,179人受伤,部分伤者已被送往首都内罗毕的医院接受治疗。肯政府军在此次营救行动中救出500多人。

当天清晨5时30分左右,4名蒙面袭击者携带炸弹闯入莫伊大学校区,对非穆斯林学生发动袭击。据肯尼亚内政部消息,事发时大学内共有800余名学生,其中大量非穆斯林学生被劫为人质,在长达13个小时之后,肯尼亚才攻入校园,击毙4名袭击者。目前校园内致命武装冲突已经结束。

索马里“青年党”当天承认制造了此次袭击事件,声称是为了报复肯尼亚政府对该组织的打击。

肯尼亚内政部长说,这是1998年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爆炸案后,肯尼亚遭受的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资料显示,1998年,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遭“基地”恐怖分子炸弹袭击,造成213人死亡。

肯尼亚官方已悬赏2000万肯尼亚先令(约合21.7万美元)通缉公布此袭击事件主谋、索马里“青年党”高级头目穆罕默德·默哈穆德。

索马里“青年党”是一个与“基地”组织有关联的宗教极端组织,近年来在索马里和邻国肯尼亚发动多次袭击。2013年9月,“青年党”曾对内罗毕韦斯特盖特购物中心发动恐怖袭击,导致67人丧生。

索马里青年党的真相

那么,索马里青年党为什么要这样?他们是什么样的组织?

索马里青年党是同“基地”组织有关联、使用恶毒手段破坏索马

里和平和民权社会的恐怖组织。该组织头目是穆赫塔尔·洛保、艾哈迈德·阿卜迪·穆罕默德、伊萨·奥斯曼·伊萨。

索马里青年党采取暴力手段削弱索马里政府的治理,并威胁那些致力于通过政治对话来推动索马里实现和平活动的人士,该组织一些头目在阿富汗接受“基地”组织培训并与“基地”组织共同作战。

1991年以来,索马里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2004年初成立的青年党,因在混乱局势中承诺为当地人提供安全而获得支持,势力不断壮大,一度控制索马里中南部大部分地区。

2008年,美国将青年党认定为“恐怖组织”,前任领导人也死于美军空袭中。2009年和2012年青年党两次宣布效忠“基地”组织。

2011年,肯尼亚以北部旅游胜地频遭越境袭击为由,向邻国索马里出兵,在其他非盟国家部队夹击下,青年党节节败退,并撤出首都摩加迪沙。青年党武装人数达到7000-9000人,仅2011年通过非法征税获得近1亿美元收入。

索马里青年党的那些恐怖案件

控制索马里大部地区

摩加迪沙,整个

国家将“进入地狱”。青年党誓言效忠“基地”组织和本·拉登,保证将严格按照“伊斯兰教法”统治索马里。

教化吸收西方青年

索马里反政府武装组织“青年党”与“基地”组织关系越来越密切,他们通过对西方青年人进行激进化教育,对西方国家利益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效忠本·拉登

反政府武装组织“青年党”,2009年10月发布一份录像,主要内容是该组织发誓效忠于本·拉登,武装分子在灰尘弥漫的营地上训练,并抨击得到美国与非洲联盟支持的索马里总统是“卖国贼”。这份录像是“青年党”2009年10月20日晚间播出的。录像还显示武装分子正在进行训练的场景。

制造恐怖事件

索马里青年党所干的就是不断制造爆炸事件。

2008年2月6日,青年党在索马里海港城市博萨索实施爆炸袭击,造成近90人伤亡。同月26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将索马里青年党列入恐怖组织名单。

2009年9月17日,青年党制造了针对非洲联盟驻索马里维和部队司令部的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造成21人死亡。恐怖分子声称,这是为了报复美军9月14日在索马里南部一次突袭中,打死了该组织重要头目纳班。

2010年7月11日晚,乌干达首都一家餐馆和一家足球俱乐部先后发生爆炸,数以百计球迷当时正观看南非世界杯决赛,爆炸造成76人死亡。青年党称,袭击是为报复对乌干达和布隆迪派军队参与非盟驻索马里维和部队。

2013年9月21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高档商场西门购

物中心遭到索马里青年党武装分子恐怖袭击,造成至少59人丧生,187人受伤。22日晚,肯尼亚军警和劫持数十名人质的蒙面枪手继续对峙。

2014年6月15日到16日,肯尼亚旅游胜地拉穆地区连续发生两起袭击事件,导致超过70人丧生。索马里青年党宣称制造了这两起袭击事件,并警告说,有可能在肯尼亚境内发动更多袭击。

2014年12月2日凌晨1点左右,索马里青年党袭击了北部曼德拉地区一处采石场,造成至少36人死亡。

2015年2月22日索马里官方证实,20日发生在首都摩加迪沙中央酒店的爆炸袭击事件已经造成28人丧生,54人受伤。索马里极端组织青年党宣称实施此次袭击。

声援基地组织

2010年1月2日,索马里反政府武装青年党说,他们将派遣武装人员前往也门与“他们的兄弟”“基地”组织一起战斗。索马里反政府武装青年党先前很少承认与“基地”组织有瓜葛。一些西方媒体先前报道青年党与“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存在联系时,青年党曾一直保持否认态度。

 

亚投行申请截止 细数5大风波盘点7大热点问题

目前,亚投行申请已然截止。我们来看看亚投行曾经掀起哪些风波?

1.英国率先打破欧洲沉寂,果断加入亚投行

3月12日财政部网站披露了一则爆炸性消息,英国政府当天向中方提交了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的确认函,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财政部表示,英国有望下月成为意向成员国。

在中国财政部网站披露消息的第二天(今天),英国《金融时报》进行了报道,美国白宫立刻对此作出强烈反应,指责英国“不断迁就”中国。英国的决定让美国措手不及,白宫一位高级行政官员对《金融时报》表示,英国“几乎没有征询美国的意见”就作出了加入亚投行的决定。而七国集团(G7)还一度讨论如何处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问题。

2.日本否认欲加入亚投行;

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日本将会在几个月内加入亚投行。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北京时间3月31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称,日本驻华大使并未表示日本将加入亚投行,对中国设定的亚投行申请截止日期并不关心。

3.韩国欲加入亚投行遭拒绝;

朝鲜表示愿意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但被中方拒绝。

网站Emerging Markets援引中国外交界人士称,朝鲜驻北京大使馆的高级官员2月表达了加入亚投行的意愿。据该消息人士称,中方的拒绝毫无回旋余地。

4.中国台湾反黑箱毅然加入亚投行;

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继在“国安”高层会议拍板申请加入亚投行后,今晚再度听取中国台湾行政部门负责人毛治国报告。据转述,面对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等质疑,马英九说:“如果中国台湾现在不举手,未来恐怕连发言机会都没有!”

5.美日财政部长敏感时期访华;

在英、法、德、意等西方大国纷纷宣布申请加入亚投行的背景下,连日来,美国的态度颇受关注。而就在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截止日期的前一天,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作为美国总统特别代表访华。

30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了雅各布·卢。在会见中,雅各布·卢表示,欢迎中国在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愿在双边和多边领域加强相关合作。

虽然没直接谈及亚投行话题,但外界还是普遍把亚投行视作美国财长此行的关键议题,更时刻关注着美国是否出现在即将公布的亚投行创始成员国名单里。

然后,我们再继续关注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如何回应一系列热点问题。

1.总部坐落在北京何处?

3月24日傍晚,太阳还有一树梢高,金融街[1.59% 资金 研报]笼罩在金黄色的夕阳中。在全国政协礼堂附近,一堵水泥墙围挡着的工地正在施工。傍晚的工地上没什么工人,显得安详而宁静。据《中国经济周刊》从多个权威消息源获悉,未来这里将成为亚投行的总部。

3月25日,筹建亚投行首席谈判代表会议主席、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2014年10月签署的筹建亚投行备忘录,各方已一致同意将总部设在北京。

尽管亚投行总部落户北京是顺理成章之事,但据参与谈判的人士透露,在确定之前,仍然经历过一番“争夺”。

在3月23日,有媒体报道称已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印度尼西亚希望亚投行的总部,落户自家首都——雅加达。3月25日,印尼驻华大使苏更·拉哈尔佐纠正道,是希望亚投行的东南亚“区域代表处”设在印尼。苏更说:“如果总部在中国,那么还需要其他的区域代表处办公室,针对东南亚的可以设在印尼,雅加达是东盟的总部所在地,办事处设在这里,我们可以在这里与东盟成员讨论项目。”

据知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沙特也曾要求将亚投行总部放在他们国家,以提升海湾国家的金融地位。韩国媒体也曾报道希望能将亚投行总部设在韩国。

著名国际问题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像韩国、沙特等都是很有竞争优势的国家。亚投行大家都非常看好,很多国家都想把亚投行总部放在他们家里去,这对提升国家形象很有好处。”

2.谁会成为首任行长?

2014年10月23日,就在21个国家的财长和代表在北京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的前一天,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长金立群离任,而他的新职务是财政部亚投行筹备组组长,同时也是现任亚投行临时多边秘书处秘书长。

由广受尊敬的金立群负责亚投行筹备事务,也为这个筹建中的新机构赢得外界信任增分。作为一位老财政人,金立群履历深厚:历任财政部世界银行司司长、财政部长助理、财政部副部长。

但他在国际金融机构任职的履历为他出任亚投行职位加分不少。1988—1993年,金立群曾在世界银行任职副执行董事。2003年8月1日,金立群出任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任职5年。他是第一个以副部级高官的身份出任亚开行高管的中国人。

近期,有关亚投行的高管人选一直备受关注。由于中金公司前董事长金立群、财政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陈欢分别担任亚投行中方筹备组正、副组长,因此被外界认为将成为亚投行的高管。

汇集中西方经验,思路开阔,是金立群留给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王朝才的印象。他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金立群部长作为我们国家推荐的亚投行负责人,将来如果行长是中国人,他就是行长职位强有力的竞争者。目前亚投行下一步机制怎么弄还在商量。毕竟现在是临时组织,将来行长是谁还没定。”

谁来当行长?博弈显然存在。

金灿荣说:“英国和德国等欧洲大国进来都是有要求的,至少要给一个副行长,但是副行长没那么多,这个时候就要平衡了。以前我们跟着美国走,不用操心太多,现在自己要当老大了,肯定很难,每个国家都有要求,摆平很不容易。”

不难想象,自2014年后新加入的意向创始成员国,或将为稀少的亚投行高管职位,展开一番争夺。

3月25日,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透露,目前,亚投行筹建工作已确立了以各国财政部参与的谈判代表会议为章程谈判主渠道、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秘书处)为技术支撑机构的工作机制。中方作为亚投行发起方和东道国担任谈判代表会议的常设主席,承办会议的成员国担任当次会议的联合主席。秘书处从专业角度为章程谈判提供技术支持,金立群为秘书长。

对于《中国经济周刊》关于亚投行筹备事宜的采访请求,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副秘书长陈欢在回复短信中表示,目前我们秘书处不接受采访,我们只做技术工作。

据史耀斌介绍,2015年1月15日至16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在印度孟买举行筹建亚投行第二次谈判代表会议,各方就亚投行章程草案进行了首轮磋商。各方计划至少再举行两次谈判代表会议,争取年中完成章程谈判并签署,之后经成员国批准生效,年底前正式成立亚投行。

p26-注:此表系《中国经济周刊》根据目前公开的股份分配原则作出的测算。不代表最终股份分配结果。股份占比分为亚洲国家总占比75%,非亚洲国家总占比25%;每个国家按照GDP 规模分配股权份额。★为非亚洲国家份额。澳大利亚虽未正式提交加入申请,但政府已表态将在3 月加入。各国GDP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IMF

注:此表系《中国经济周刊》根据目前公开的股份分配原则作出的测算。不代表最终股份分配结果。股份占比分为亚洲国家总占比75%,非亚洲国家总占比25%;每个国家按照GDP 规模分配股权份额。★为非亚洲国家份额。澳大利亚虽未正式提交加入申请,但政府已表态将在3 月加入。各国GDP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IMF

3.创始国股权如何分配?

在英、法、德、意等国齐刷刷宣布将加入由中国主导的亚投行,日益庞大的队伍让外界“亮瞎眼”,接下来,现实的问题是:创始国的股份如何分配?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上,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说,亚投行的法定资本金是1000亿美元,初始阶段的资本将达500亿美元,这其中亚洲国家的占股将达到约75%,非亚洲国家将占25%左右。

非亚洲国家占股之所以比较低,金立群解释说:“当我们邀请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参与进来的时候,我们主要不是希望他们多出钱,而是希望欧洲国家的加入能够在公司治理、技术支持等方面贡献经验和智慧,促进这个机构的发展。”

金立群表示,在美国、日本等一些大国没有参与之前,为了保证股本金达到一定规模,使亚投行能够如期开张运行,在初创阶段中国的出资额可最高达50%,这是根据亚洲地区各经济体的体量确定的。

2014年10月签署的《筹建亚投行备忘录》提出,各意向创始成员将以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经济权重作为各国股份分配的基础,《中国经济周刊》根据目前已透露加入亚投行意向的37个国家经济总量,对可能持有的股份数进行估算。结果显示,中国占股39.29%,仍是最大股东。其次是印度,占股7.98%。排在第3、4、5、6、7位的是刚加入进来的德、法、韩、英、意四国。

如果有新加入的意向创始国,不可避免的,中国占股还将稀释降低。但仍是大股东。

根据经验,大股东是享有一定特权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在这两个组织中都是第一大出资国,均享有第一大股东的一票否决权。

金立群对此强调:“‘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不是特权,而是责任、担当。作为一个在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将遵守国际通行准则,不会以老大自居,而是平等待人,有事好商量,尽量以达成一致的方式决策,而不是靠投票权决定。今后,随着更多国家的参与,中国将会单方面稀释自己的股份。”

不过对于中国是否拥有一票否决权,史耀斌表示,亚投行将按域内和域外划分其成员,随着成员国数量的逐步增加,每一个成员的股份比例都会相应下降。所谓中方寻求或放弃一票否决权是一个不成立的命题。

p27

资料图

4.欧洲国家为何争相来“投”?

截至2015年3月26日, 已由包括奥地利、卢森堡、瑞士等7个欧洲国家正式向中国政府提交了以意向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亚投行的申请。

此前从3月12日开始,富国俱乐部七国集团中的英、德、法、意四国先后提交了以意向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亚投行的申请。谁也不曾料到,几个美国的欧洲盟友,突然表示要一起加入亚投行。这让原本清一色是亚洲国家的亚投行,瞬间热闹了起来。

欣喜之余,疑惑也就产生了:欧洲大国如此马不停蹄地加入亚投行,图什么?“是对经济利益的考虑。”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一语道破。

根据亚开行的测算,从2010年到2020年,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7300亿美元,而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没有办法满足这个资金需求。

“现在全球经济的重心正在东移,大家都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亚洲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对基础设施的需求,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很大,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市场,大家都想参与这个市场。”刘尚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金灿荣指出,英国凭借在国际金融方面的领先地位,它的判断力很好,在全球资本过剩的情况下,投资机会成了稀缺资源,而亚洲是少数拥有大量投资机会的地区,所以英国现在进入亚投行成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在未来投资机会最好的地区,至少有个优先投资权。

有专家分析,亚投行的背后是新旧金融秩序的结构性冲突。在关键时刻,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加入,符合欧洲和中国各自的最大利益。欧洲国家可以借此进一步开拓亚洲市场。当前欧洲本身经济是停滞的,中东、非洲、拉美的政局不稳定,在亚洲拥有一席之地,符合欧洲国家自身利益。

其实根据中方表态,亚投行的大门始终开着。史耀斌介绍说,各方商定将2015年3月31日作为接收新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的截止日期,之后需要两周时间征求各意向创始成员国的意见。因此,意向创始成员国数量最早4月15日才能确定。3月31日之前未能申请加入的国家今后仍可以作为普通成员加入亚投行。

金灿荣介绍说,意向创始成员和普通成员还是有区别的。意向创始国有一些优势条件。首先可能拥有一个永久的执行董事位置,执行董事就有发言权,以后新进来的普通成员每年都要进行选举产生执行董事;其次是优先给意向创始成员提供融资。

“优先提供融资对欧洲意义不大,因为前期投资主要是给区域内的创始国,但未来比如英国遇到困难时,它作为创始国可以优先获得贷款。创始国是有一定好处的,但对欧洲来讲,现在主要是拥有发言权。”金灿荣说。

5.美国、日本如何盘算?

受经济利益和话语权驱动,仅仅三四天时间,美国的诸多盟友都相继违背美国的意愿,主动要求跟中国“混”。这令美国的处境日益尴尬。 在此之前,美国国务卿曾对韩国外长说,不要急于加入中国领导的银行。同时也对澳大利亚和一些亚洲国家施压。最新的消息是美国的态度略微温和,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希茨3月23日称,美国欢迎亚投行来增强国际金融结构,世界银行与亚投行的合作会确保国际金融体系保证其一贯的高标准。

而针对美国始终“放在嘴边”的亚投行的标准,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员沃尔夫撰文讥讽道,作为世界银行的前员工,美国或许应该审视下世界银行在对非洲一些国家的援助上的不光彩行为。

3月26日,全球金融期货之父、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荣誉主席Leo Melamed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论坛现场谈到亚投行时表示,他认为美国加入亚投行的动作太慢了,不加入是愚蠢的。

“美国自己说的话不会这么快就改了,美国加入估计得指望下一届政府了。”刘尚希判断,美国本届政府是不会加入了,下一届政府倒有可能。特别是即便奥巴马政府作出了加入亚投行的决定,也可能会被共和党控制的国会给否决。

相比美国,据《日本经济新闻》3月25日报道,日本政府认为亚投行无法充分保证组织运营的透明度以及融资审查的公平性,尚达不到日本加入的条件。日本将观察对亚投行持慎重态度的美国的动向以及亚投行的运营机制,在2015年6月底之前作出是否加入的决定。

日本《东京新闻》报道称,日本不要急着加入,因为即使成为创始成员国,中国的主导权也不会被削弱,日美还不如抓紧推动TPP(跨太平洋[-0.42% 资金 研报]伙伴关系协议)谈判。

6.亚投行给中国和亚洲带来什么?

著名国际问题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表示,亚投行对于中国的好处有两个:

第一个是经济上的,可以为中国巨大的基建产能开拓市场,现在房地产降温,中国强大的基建产能出现问题,如果亚投行成立了,作为一个国际公共平台,可以帮中国把剩余产能推销出去。

第二是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对一个国家进行投资, 肯定有助于中国与这个国家的关系。这不仅有助于中国提升战略影响力,还让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提升发言权。

金灿荣分析称,对亚洲国家来讲,最关键的是发展,发展的关键是基础设施投资,而亚投行正好适应了这么一个需求,所以它应该是一个共建、共享、共管的一个精神,本质上是有双赢的性质的。

有了钱,投向哪里?

据媒体报道,亚投行成立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投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其中一项就是从北京到巴格达的铁路建设。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铁公基”项目(铁路、公路、机场、桥梁、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亚投行的投资将不完全局限于基础设施领域,也包括节能减排项目等,农业也会是一个投资方向;同时,亚投行不仅仅青睐创建型的绿地投资,还会包括跨境并购,参与一些前景看好的现有项目改造。

7.亚投行如何成为平衡发展的新支点?

亚投行在成立之初,就已经确定了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这跟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强调以减贫为主要宗旨并不一致。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说:“亚投行是国际发展领域的新成员、新伙伴,在亚洲基础设施融资需求巨大的情况下,由于定位和业务重点不同,亚投行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是互补而非竞争关系。”

目前,日本和美国是亚开行的前两大股东,分别掌握着15.7%和15.6%的股份份额,尽管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就已超过了日本,位列世界第二,但中国在亚开行的股份仅有5.5%。份额少,又没有话语权,其实不仅中国,近年来亚洲发展中国家均对现行国际金融秩序表示不满。亚投行的诞生无疑会给世界的平衡发展提供一个新支点。

根据规则,无论是世界银行还是亚洲银行,要获得他们的贷款,都要在政府透明度、意识形态等方面通过考核;不仅如此,还有环保、雇佣、招投标等方面的多种要求。

楼继伟表示,亚投行将设立理事会、董事会和管理层三层管理架构,并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决策的高效、公开和透明。目前各方正在认真研究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的治理模式和经验,并广泛听取包括非成员国和其他多边开发银行在内的有关方面意见。

金灿荣说:“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很官僚主义,贷款非常慢。我们设立亚投行就是希望在这个方面有一些突破,提高贷款的效率。”

成立亚投行与中国经济和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财政部财科所刘尚希表示,“经济发展到这一步,对基础设施需求很大,我国的‘一路一带’战略,也需要有一个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国际机构。”

泰国男子娶双胞胎 你不知道的中国多夫多妻制

近日,泰国男子娶双胞胎姐妹花惹起风波无限。对中国一夫一妻制的男士而言,自然无比羡慕嫉妒。但其实,中国很多地方也有多夫多妻制,只不过,你不知道罢了。

泰国男子娶双胞胎姐妹

泰国一名男子从小与一对双胞胎姐妹青梅竹马,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实在无法决定更爱哪个,干脆一起娶回家,三人一起过起了幸福生活。

泰国夜功府的男子文超·陶,与双胞胎姐妹希琳塔拉、蒂帕万青梅竹马,三人形影不离,他与她们同时交往了几年。 

2011年,24岁的文超·陶想结婚,却发现自己没法决定到底更爱哪个,于是他干脆请求把22岁的这对双胞胎姐妹同时娶回家。 

不料姐妹俩一口答应,只是每人要求8泰铢(约122克)黄金及8万泰铢(约1.5万元人民币)现金的彩礼。

文超·陶保证,会平等对待两名妻子。他的母亲在家准备了两个房间,在每周的前三个晚上,文超·陶和希琳塔纳睡在一起,后三个晚上则和蒂帕万同眠,而剩下的一个晚上,就三个人同睡一张床。

当然,姐妹花是否会变成情敌,就不得而知了。

泰国为什么实行一夫多妻制?

泰国法律规定可一夫多妻,只要养得起,可以多娶。导游阿勇,今年30岁,是华裔泰国人,有三个老婆。他告诉我们,泰国由于男女比例失调,所以每个男人可以合法地娶多个老婆。

泰国男女比例大约是1:3的样子,他们说是因为泰国人主要喝湄南河水造成的。这不就是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吗?泰国有28000多家寺庙,里面必然有很多专职和尚了,这些人是不允许结婚的。而且泰国还有40多万人妖,这样实际上的男女比例会更小。呵呵,不允许一夫多妻也不可能。

中国哪些地方至今仍实行多妻多夫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由于历史、地理、宗教、文化等诸多因素,在我国的西藏、云南、广西、贵州、新疆、四川等地的一些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着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的婚俗,顽强的保留着与现代文明不太和谐而充满原始女性文化色彩的身影。

1.泸沽湖、鲜水河的“走婚”习俗

云南的泸沽湖的走婚,众所周知,无须赘述。距云南泸沽湖数百公里的四川鲜水河大峡谷,生活着几千扎坝人(藏族的一个支系)。他们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和雅江县交界处的几个山乡里。一个村子的人不多,年轻人必须翻山越岭去别的村寨走婚。那里的年轻人,有的在15岁时就开始走婚了。小伙子把他的女朋友叫做“嘎依”。

在外人看来,这种古老的婚俗,当地人对婚姻一定很草率,其实不然。当地人走婚其实很纯洁,因为它剔除了现代婚姻中的“原罪”–物质和利益;无论是走婚的鲜水河还是泸沽湖,有着各种血缘关系的大家庭都很稳定,没有姻亲的单系(母系)家庭确保了支系的代代繁衍。以致一些游客曾经带着空前的“性幻想”来到泸沽湖试图走婚,但大多以失败告终,因为摩梭人拒绝外来“入侵者”。

2.西藏的一夫多妻与一妻多夫婚俗

滇藏沿线一些藏族村寨的婚俗令人惊讶–几个兄弟娶一个女人。

在西藏,一夫一妻制家庭占绝对优势。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存在一夫多妻与一妇多夫这种在我们眼里看来颇为特殊的家庭。西藏的一夫多妻与一妇多夫由来已久,可以说是古代群婚习俗的遗迹。在1951年前的旧西藏,有许多一夫多妻的贵族家庭,这主要是因为政治、经济的原因,因为通过婚姻贵族家庭可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可以巩固自己的财产地位。这种家庭的妻子一般来说都分别来自不同的土司或部落。也有一些平民实行一夫多妻。这种家庭一般是丈夫娶妻后又与妻妹同居,形成了事实上的夫妻关系。在这种家庭中,姊妹共夫,她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无妻妾之分,无贵贱之分。

与一夫多妻相对应,还有许多一妻多夫的家庭。这种家庭一般是兄弟共妻,也有极少数是朋友共妻。妻子最初是哥哥娶回的,后来又与弟弟同居。这种家庭如同一夫多妻家庭,也是被人们认同的,并不会引起非议。

3.多妻多夫婚俗与当地特殊的地理、经济、宗教、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一妻多夫的形成与地理条件有关,这里处于横断山脉区域,到处是高山峡谷;河谷气温高,适合耕作,山间或山顶是草场,只能放牧。这是中国最特殊的区域之一:半农半牧区,这决定了一个男人对农、牧不能兼顾,一妻多夫家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男人正好可以解决这个矛盾。

大峡谷的特殊地理造就了一妻多夫,这是节约资源也是创造财富的最好的方式。同时,这一带仍然处于川、滇、藏交界的“大香格里拉”女性文化带,有强大的女性文化传统,一妻多夫没有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消亡,它在一些特殊的横断山区顽强地延续下来。

无论走婚还是一妻多夫,都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内部循环和平衡。它们维系了一个大家庭,避免了建房、分地,而且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尽管在中国内地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度,但横断山区部分藏族群众世代相袭的走婚和一妻多夫的婚姻制度也得到应有尊重。当地政府没有计划要’拆散’这些家庭。

4.多妻多夫得以流传至今的原因

不论是一夫多妻还是一妻多夫,这一古老的婚姻形式得以流传,主要是因为经济的原因。在昌都地区,一些地方的人们为维护“帕措”宗族制,鼓励一夫多妻。因为“帕措”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宗族势力,所以人们就特别看重生男,这关系到“帕措”势力的扩大。只有“帕措”势力扩大,才避免本“帕措”财产的流失。于是丈夫们拼命让妻子生男孩,娶一个妻子生不出男孩,就再娶一个,于是形成了一夫多妻家庭。最多的有6个妻子。

由于这样的生育目的,这里的女人只是男人生儿育女的工具,没有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而相对于生女孩的妇女而言,生男孩才能使自己抬得起头。这一点,有些像一些地方的汉民族。

 

 

 

中国澳门“廉租房”住户再也不担心房租涨价了

一年前,地盘工人(建筑工人)郭永忠如愿带着妻子孙红英和一对儿女搬进了石排湾社屋——乐群楼里的一套两房一厅公寓。

中国澳门公共房屋由社会房屋和经济房屋两部分组成,类似内地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其中,“社屋”以低廉租住形式向低收入、困难家庭提供,而“经屋”以置业的形式向收入不足以买私人楼宇者提供。

“现在我再也不用担心房租涨价了,再也不用急着找房子搬家了。”郭永忠说。

郭永忠一家原来一直在中国澳门半岛租房,每月租金要几千元(中国澳门元,下同),房东加租就要搬家。现在他们每月只要交351元的租金,而今年所有社屋又都免租。“真的很开心!”他说。

位于路环的石排湾公屋群是中国澳门最大的公共房屋建设项目,由乐群楼社会房屋和安顺大厦、居雅大厦及业兴大厦三个经济房屋项目组成,共提供9015个公屋单位。其中,仅乐群楼就提供4672个社屋单位。

中国澳门特区政府房屋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30日,已有包括郭永忠一家在内的3481个社屋轮候家庭办理上楼手续并领取公寓钥匙。

郭永忠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澳门人,当地盘工人已经十几年。目前,他每月1.2万元的薪水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

虽然中国澳门实行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但是正在读小学二年和三年级的两个孩子的教育仍然是家里的最大开销。“每月他们上补习班要花4000块,占了家里收入的三分之一。”

“我文化水平低,只读到小学四年级,辅导不了孩子。”他解释说。

近年来,尽管特区政府极力推出抑制房地产价格的严厉措施,但中国澳门房价仍在高位徘徊。中国澳门统计暨普查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住宅单位每平方米实用面积平均价格已达100024元。

因此,中国澳门特区政府制定了“居有其所,安居乐业”的公屋政策目标,提出了优先照顾弱势及核心家团的“社屋为主、经屋为辅”的公共房屋发展方针。至2013年底,中国澳门已建成公屋数量达45573个,其中社屋12810个,经屋32763个。

面积30多平方公里的中国澳门有60余万常住人口,其拥挤度是中国香港的2.5倍,拥挤水平在亚洲甚至世界范围内看都是很高的。

中国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即将履职的新一届政府的工作中心是:宜居、发展、关爱、善治。“我们要将建设宜居城市放在首位,重点解决住屋、交通、环保问题。”

与石排湾公屋群紧挨着,就有一个被当地人称为“豪宅”的在建私人高层住宅项目。

官方数据显示,石排湾公屋群所在的路环,第三季度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30751元,而石排湾经屋每平方米实用面积平均售价仅为17000多元。公屋项目圆了众多中国澳门居民“居有其所”的愿望。

在郭永忠的妻子孙红英看来,能搬进现在住的公寓是“这几年最大的事”。

除了周围环境好,令孙红英更为欣喜的是这里融洽的邻里关系。“在这里我们和周围的邻居都认识,小孩子周末也会互相串门。”

现在,让孙红英觉得有些不便的,就是小孩子去本岛上学比较远,公交巴士车次还比较少,买菜也不太方便。

目前,这片2012年底才基本建成的新住宅区配套设施还没有全部到位。

房屋局公共房屋监管处处长伍禄梅表示,随着石排湾公共房屋群的住户陆续迁入,政府各相关部门一直致力于使区内的社会服务及商业配套分阶段投入服务,让居民能获得及时、完善的服务。

据介绍,现在区内已投入使用的社会服务包括长者日间中心、托儿所、残疾人士辅助宿舍、临时卫生站、邮政服务等,乐群楼和业兴大厦经济房屋内的五间食肆、五金店、面包店、银行、西医诊所、便利店等共12间商铺也已开业。

周边已设计规划、在建的设施包括学校、公共停车场、街市、图书馆、小区活动中心、露天康体场地和精神病康复者长期住宿院舍等。相关部门也在研究通过增加巴士班次、线路、延长营运时间及调整车型等方式来解决交通问题。

郭永忠告诉记者,在中国澳门像他这样的人即使什么都不做每月也可以领到一万多元。虽然为这里的福利制度感到自豪,但他表示:“既然我自己还可以工作,就不会跟政府拿。”

中国澳门回归后,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改善居民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社会福利体系日益健全,仅现金福利方面就包括现金分享、医疗券、豁免房屋税和部分印花税、减免职业税和额外退税等政策。

如今,郭永忠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祖国和我们都好,老婆小孩身体健康”。

 

 

日本网吧难民不堪的时光,是什么造成了他们如此这般的心酸境遇?

很多年前,无数的哲学家已然说过,人生而自由,生而平等。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每一个地方,总会在繁华之下慢慢淡出底层人的萧条和无奈。

日本东京,不到30岁的工地临时保安文也(音译)已经在网吧居住了20多个月。虽然环境比不上公寓,但这里价格低廉,无拘无束,也无需支付水电气等费用。在网吧每小时要100日元,留宿一晚的费用也不超过1000日元,这对每小时只有800日元收入的打工者而言,是个不错的选择。住在网吧不仅可以上网冲浪、玩游戏,还有微波炉和淋浴供客人免费使用,每天早晨还可以洗上一个热水澡再去工作。因为付不起公寓昂贵的租金,网吧已成为日本很多半失业年轻人的寄宿场所。

一位40出头的中年人,在网吧已经生活了近4个月。他曾在一家信用卡公司上班,现在已经辞职。“每月加班100到120小时,没有时间回家,不分日夜工作,只能在办公室睡觉。”他回忆说,那个时候,自己很焦虑,情绪波动很大。“后来看医生,说我患上了抑郁症。同事和朋友都在背后说我‘有毛病’。”他说,老板也开始讨厌他,有时候还骂他,甚至打他。后来酒井忍无可忍,选择了辞职,结束了20多年的上班族生活。“如今,我只想如何享受人生,再也不想回到以前上班族的行列了。”他说,自己将来想改变一下,去别的国家生活几年。

安倍首相上台以来,日本非正规就业者(未签定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就业者)增加了100万人。伴随着非正规就业人数的上升,实际工资水平也在不断下降。日本长期以来的企业文化中充斥着对“离经叛道”的极端排斥,也成了诸多困境的开端。在日本,如果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工薪族,有一句箴言——“过刚易折”,即告诫人们不要反抗上级。但是年轻一代逐渐开始无法忍受这种压迫。本片中出场的,正是这一系列问题的正反两面:渴望踏入社会“正轨”的文也,和不堪职场高压辞职的酒井忠幸。

据日本首都圈劳动者协会的河添诚分析,目前日本劳务市场上,非正式就业人员占38%左右。非正式就业人员的工作不稳定,收入不足正式员工的一半,这种不平等待遇导致生活贫困。同时失业人员缺乏有力的社会保障,一旦失去工作就意味着无法生存,所以人人都想要一份全职工作。而一旦成为正式员工,等待着他们的将是长时间高强度的高压工作,抑郁症乃至过劳死的阴影可能伴随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

同样,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年轻劳动者的职业发展与安全健康问题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议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凝视中国宏观经济图景中那些年轻鲜活的面孔,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和人生选择。不少中国年轻人离开乡村,栖身在狭窄的工厂宿舍、北上广的地下合租房,有着和片中主人公相似的迷茫和憧憬。

 

 

 

日本否认将加入亚投行 是什么促成日本“反悔”?

据悉,此前英国《金融时报》周一报道,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日本将会在几个月内加入亚投行。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北京时间3月31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称,日本驻华大使并未表示日本将加入亚投行,对中国设定的亚投行申请截止日期并不关心。

何以日本中途反悔呢?要知道,日本一直以來自負於自身傾注在亞洲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努力,加之多年佔據亞洲開發銀行行長職位,從一開始便對加入亞投行持謹慎態度。但亞投行的成立目前看來已無法阻擋。如此一來,儘早加入應該才是確保足夠發言權的不二之選。

也许,日本并不是中途反悔。日本否认加入亚投行,根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面对记者质疑日本是否会和英国一样,不顾盟友美国的反对加入亚投行。伊藤先生表示:“英国和日本不一样,不要把两者混为一谈。”他认为,英、法、德、意之所以可以迅速做出加入亚投行的决定,是因为他们与亚太地区距离遥远,鞭长莫及。他表示,欧洲在亚太区的是远期利益、未来利益。而美国和日本在亚太区深耕多年,在本区有很多现有、既得利益,因此加入一个新成立的国际集团需要更周全完善的考虑。

伊藤先生再三强调:“亚投行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快到我们还没看清楚,就需要做出决定。”他表示面对一个新兴成立的国际机构,各国反应不同是非常正常的。欧洲国家愿意赌一把,日美更加保守一点,希望“再等等,看清楚再行动”。

日本是否加入取决于中国而不是美国

伊藤先生在采访中多次提到“wait and see”(等着瞧)。这个“等”是否有个时间节点?“等”到什么内容会迫使日本做出决定?对于这些问题,他的答案非常简单:“等到中国明确其在亚投行所占的份额。”他认为亚投行虽然是中国领导成立的,但其应该作为一个金融机构来运作而不是一个国际组织来运作,如果中国在亚投行中占了70%到80%的话语权,那么日美将不愿意加入这个中国的“一言堂”。

记者注意到,伊藤先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常把日美联系在一起,似乎暗示日美在加入亚投行上的步调完全一致。日本是否可以代替美国发声?美国和日本在亚投行的利益是否完全一致?日本是否有可能迫于美国的压力违背自己的初衷,选择不加入亚投行?

面对记者一连串对日美关系“挑拨离间”的问题,伊藤先生一笑了之对日美关系避而不谈,反而一再强调“日本加入亚投行更取决于中国而不是美国。”他明确表示:“日本做出的决定必须是出于综合考虑,不会过度考虑别国的意见。” 对于“取决中国”这一点,他再次绕回到上个回答,“具体取决于中国所占份额以及亚投行的治理结构。”

对于日美关系这个问题,凤凰财经也采访了中国社科院的日本问题专家张季风教授。张季风也认为:“日本是否会加入,说到底,还是取决于这个亚投行办的好不好。”他表示,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这个亚投行治理结构先进,各国能够获得切实的利益,日本甚至美国早晚都会加入的。他希望媒体不要过分炒作哪些国家加入或者没加入,而应该更关注亚投行本身。他强调:“亚投行自身的好坏才是决定日本或者美国是否加入的首要因素。”

面对记者提出的日美盟友是否会在加入亚投行上步调一致,张季风的回答与伊藤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事不在于美国怎么想,关键还看中国怎么做。”

亚投行和亚开行应该互补共赢

就在凤凰财经采访伊藤先生的前一天,日本经济新闻专访了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中尾武彦。亚洲开发银行是主要由美国和日本出资成立的国际金融机构。在亚投行成立之初,就涌现大量“亚投行威胁论”,称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和日美主导的亚开行将展开激烈的竞争。

对此“激烈竞争”,中尾先生和伊藤先生都不完全认同。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亚开行行长中尾武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已开始(与中方)共享经验、技术和专业知识。实际成立后考虑与亚投行展开合作”。

在凤凰财经采访中,伊藤先生也非常同意中尾武彦关于合作的提议。他认为:“亚太很大,完全容得下亚开行和亚投行和谐共存。”和谐共存的核心在于: 两者需要互补而不是互斥。伊藤先生非常看好亚投行,并表示:“亚投行是个非常好的尝试,对于区域经济是个好事,亚投行可以去做亚开行还没有做或者来不及做的事。”

伊藤先生认为,亚投行和亚开行完全可以互补,把亚太区这块蛋糕做大,而不是互相竞争到“你死我活”。

日本不会作为成员国加入亚投行,还需“再看看”

在采访中,伊藤提到最多的就是“等”这个词。记者提醒他,本月31日就是以创始国身份加入亚投行的最后期限,这是否意味着日本不太可能作为创始国加入亚投行?

面对这个问题,伊藤先生终于给了一个确定的答案:“是,日本目前不太可能作为创始国加入。”而原因完全符合贯穿整个采访始终的逻辑:还需“再等等,再看看”。当然他依然留了一线希望:“作为成员国加入是不太可能,但在后续阶段加入是完全有可能的。”

令人玩味的是,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伊藤先生并没有明确是个人看法还是日本政府的总体看法,所有回答的主语都是“日本”和“我们”,“日本还没有准备好,日本还需要再看看,我们没看清楚不能匆忙做决定。” 只到最后,在采访的结尾,他加了一句:“我自己也想再看看(后续发展)。”

或许伊藤元重作为日本经济界的大佬,发声时不仅代表个人,更代表他所供职的日本政府的主流声音。中国之于日本是隔水相望的近邻,更是区域中迅速崛起的庞大新兴经济体。而日本面对中国,或许只能用时间上的等待化解内心的不安。

 

 

 

日韩争樱花起源地 韩国为何热衷于争夺文化遗产?

樱花盛开,烂漫无比。再这样一个赏花的季节,然则日韩两国媒体却打起了笔仗。因为有韩国媒体称,日本樱花中最著名的品种染井吉野的原产地是韩国济州岛,同时赏樱也是韩国文化。此语一出,引来日本媒体的激烈反驳。

日本人对樱花的痴迷程度世人皆知,世界上流行的说法是樱花盛名于日本,日本人也深以为傲,但谈到樱花的起源,日本人都毫不避讳地说:樱花物种源于中国。然而,这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在国内却鲜为人知,95%以上中国人毫不知情。

韩国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为什么相似的文化背景下,中国人甚至日本人都没有这种把一些历史上发明的甚至是民间的传说都拿来申遗的狂热呢?
从“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遗至日前的“暖炕”申遗,韩国给世人留下了热衷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印象。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韩国有16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早在1962年,韩国就颁布了《韩国文化财产保护法》。不仅为民族文化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也在民间推广了文化保护理念。到1998年,韩国正式把“文化产业”视为韩国21世纪经济支柱产业。民俗专家高巍认为,韩国申遗是为了把自己的文化推出去,过程要大于结果。

“互动体验式”申遗手法

以泡菜为例,互动体验式申遗传播韩国文化

从1994年起,韩国每年的10月都在被誉为“文化之都”和“泡菜之乡”的光州举行泡菜节,时间持续长达一个月。

2007年,韩国泡菜协会宣布将11月22日定为“泡菜日”。

2012年,提出为泡菜文化申遗。

2013年9月,举行“20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机构国际研讨会——泡菜和泡菜文化”。

2013年11月初,请明星做模特在《纽约时报》打广告。

2013年11月中旬,首尔3000名妇女集体做250吨泡菜。

2013年12月初,邀请各国驻韩大使及夫人现场体验泡菜制作工艺。

那些谣传的韩国“申遗项目”

韩医、汉字、春节和风水,历史上韩国曾四次被谣传“申遗”。

辟谣一:2006年10月,一本问世400周年的韩医学圣典《东医宝鉴》,申请的项目并非“文化遗产”,而是“纪录遗产”。有关官员表示,韩国尚无将“韩医”申遗的计划。

辟谣二:2006年10月,有媒体报道,有大学教授建议韩国政府向联合国申请汉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被证明为假新闻。

辟谣三: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后,网上传出“韩国拟将春节作为韩国民族节日申遗”的消息,被官方辟谣。

辟谣四:有媒体2007年报道,韩国对“风水”进行了重新梳理,并以政府行为启动了“整体风水地理”项目,将其列为韩国国家遗产名录并申遗。韩国媒体很快澄清,这件事子虚乌有。

 

中国启动也门撤侨准备工作,保证侨民安全回家

 近日,也门一直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中。为了保证生命安全,很多人纷纷收拾行囊,准备回乡。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证实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从也门撤侨的准备工作。目前,阿拉伯多国对也门胡塞武装的空袭仍未结束,已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从也门撤离侨民和工作人员。

中国海军暂停护航

王毅表示,中方已经开始行动,保证侨民安全踏上归途。“我们当然非常关心也门的局势。实际上,我们在空袭发生的当天晚上就已经启动了外交部的应急机制。我们在也门大概有500多名同胞,我们牵挂着每一个人,我们实际上已经开始了行动,他们很快就会安全地踏上归途。”

据中国驻也门大使田琦透露,目前在也门中国公民总计590人,没有人员伤亡。田琦表示,空袭发生后,使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全员临时安全转移,同时通知中资机构组织人员撤离,目前在萨那中资机构和人员安全。

27日下午,中国船东网发布“中国海军暂时停止亚丁湾护航任务的通知”。这是从2008年年末中国海军赴亚丁湾护航以来的首次“暂停”。有专家推测认为,中国海军暂停亚丁湾护航任务,是为了赴也门撤离中国侨民。

多国空袭行动将持续

又讯 据新华社电日前,沙特等国战机持续对也门胡塞武装组织目标实施空袭。阿盟秘书长纳比勒·阿拉比29日表示,多个阿拉伯国家对也门的军事行动将持续下去,直到胡塞武装组织“交出武器并撤出所占区域”。目前已有多个国家从也门撤离侨民和工作人员。

一名联合国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也门安全形势恶化,已有超过200名联合国工作人员和多国外交人员、企业员工28日下午从萨那国际机场乘飞机离开,只留下部分提供“必要人道援助”的人员。

另外,沙特媒体28日报道,沙特海军已经从南部亚丁市转移86名外交官。巴基斯坦约有3000名公民滞留也门。28日,12辆大巴向西部港口运送大约500名巴方人员。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两架航班也已待命,准备接回滞留也门的巴方人员。

1 谁来决定撤侨行动?

驻地使领馆是撤侨决定“第一关”

据外交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外交部领保部门将外国发生的一些情况分成等级,到了红色、橙色级别,就要做撤侨的准备了。虽然最后的指令是国内统一安排,但是驻地使领馆最为了解当地情况,是撤侨决定的“第一关”。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出去”的中国人遍布全世界。记者梳理近年来的几次规模不一的撤侨活动,发现当发生战乱、社会动荡、流行病、天灾、反华等事件时,都有可能撤侨。

以2014年利比亚再度撤侨为例,当时使馆组织撤侨的基本工作程序是三部分:收到要过来的人员名单和数量,第一时间向突尼斯外交部、内政部紧急发照会,打电话。然后在边境口岸的工作组做好接应,确保中国公民顺利通关。撤离人员入境后,使馆工作人员为他们提供各种协助。

2011年,由于埃及政治动荡引发骚乱、利比亚战乱和日本大地震,中国从这三个国家撤走了5万名同胞。2014年5月,越南发生针对外国企业和人员的严重暴力事件后,中方同样组织包机和轮船接回在越中方人员几千人。2009年,墨西哥暴发严重甲流,中国政府派出包机将滞留的中国公民接回国。

2 如何制定撤侨路线?

必要时将部分人员转移至第三国

中国政府的撤侨行动或直接将侨民转运回国,或将部分人员转移至第三国,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保护海外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外交官员表示:“不仅是撤侨,外交部在领保方面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机制。如果碰到紧急情况,我们都有一套处理的办法。”

2014年从利比亚撤侨时,选择的路线有三条:从陆路进入突尼斯,从海路进入希腊,从空路进突尼斯或入马耳他。曾在2011年承担过撤侨任务的突尼斯成为了陆路的最好选择。

希腊和马耳他也是欧盟各国中与中国关系相当亲近的友邦。希腊曾于1997年、2006年、2011年三次协助中国从阿尔巴尼亚、黎巴嫩、利比亚撤离人员。中国驻希腊大使邹肖力透露,2014年从利比亚撤侨时,希腊方面主动提出能帮助撤侨。

邹肖力说:“希腊国防部长和外交部秘书长先后亲自给我打电话,说有一艘希腊军舰即将驶往利比亚,接回他们在那里的使馆工作人员和侨民。如果中方有需要,他们愿意搭乘尽可能多的中国人员一同撤离。”

3 使用何种工具撤侨?

海陆空联动,军舰有时也参与撤侨

据报告文学《国家》记载,2011年利比亚撤侨时,中国调动了182架次中国民航包机、5艘货轮,动用了4架军机,租用20余艘次外籍邮轮。

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郭少春总结称,利比亚撤侨创下了新中国撤侨历史上的“四个第一”:第一次采用了海陆空联动的撤离方式;第一次大规模动用民航飞机,租用外国邮轮和飞机;第一次采用将人员摆渡至第三国再撤回国的方式;第一次使用只有一张纸的中国公民应急旅行证件。

中国驻希腊、马耳他使馆租用了4艘大型邮轮驶往利比亚附近海域,分批将中方人员撤出。驻埃及使领馆租用近百辆大客赴埃及和利比亚边境,随时准备接护中方人员。经中央军委批准,正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七批护航编队“徐州”号导弹护卫舰启程赶赴利比亚附近海域,为撤离中国在利比亚被困人员的船舶提供支持和保护。

2014年越南发生针对外国企业和人员的严重暴力事件后,中方组织包机和轮船接回在越中方人员几千人。这次撤侨以民用航空、客轮等方式,就近实施。

 

泰国普吉岛旅游客车坠崖 看看高科技如何使用“事故频发”击破太平年间幻象

众所周知,高科技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尤其便利,然而在便利之外,却也事故频发。

最近,一辆中国游览大巴车,遭遇坠崖,司机为泰国人,车载19名乘客,其中3人在事故中被甩出车外死亡。目前有6辆救护车参与救援,15名伤者被送往医院。

泰国一名高级官员称,泰国南部旅游胜地普吉岛25日发生旅游客车坠崖事故,事故造成3名中国游客死亡,17人受伤。目前中国驻泰国使馆网站尚无消息。

报道称,事故发生在25日上午,一辆旅游大巴在行驶途中突然撞破防护栏,坠入卡隆海滩附近的峡谷。

此外,也有近期轰轰烈烈的印度火车出轨,34死,150伤;空壳320飞机子啊法国坠毁……

当然,此处所指不过是九牛一毛……

最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日本和中国分别出现了两件与高技术相关的重要事件,引起公众广泛的关注。发生在日本的大地震,不仅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人生财产的损害,危机过后人们的视角更集中于对于泄露的核反应堆的处理之上。地震的灾难演变为人类对技术的恐惧(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技术,而是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核能技术)。而“7·23”中国高铁事故,则直接将人们的目光牵引至技术本身,以及对技术的控制方面。

高速发展的现代技术对地球的利用方式已经造成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匮乏,同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造成不可形容的危险。

印度火车出轨导致36死150伤,民众质问为何不修善旧有铁路

近日,印度火车出轨事件引起各方关注。铺天盖地的报道此次事件,面对官方所说事故缘由是列车未能及时制动,那么,到底是铁轨的问题,还是列车员驾驶技术的问题,就不得而知了。

印度火車出軌導致36死150傷,民眾質問為何不修善舊有鐵路
印度火車出軌導致36死150傷,民眾質問為何不修善舊有鐵路

事故发生后的当晚,印度总理莫迪在自己的官方推特上说,向在火车事故中不幸遇难的人表示哀悼,并希望伤者尽快康复。

不过,有网友留言质疑称,“您不觉得我们的铁路也需要尽快恢复吗?”还有网友说,为什么要花大价钱引进”子弹头”列车却不改善破旧的既有线路?

印度铁道部长普拉布(Suresh Prabhu)宣布,遇难者亲属将获得20万卢比(约合2万元人民币)的赔偿,重伤者和轻伤者将分别获得5万卢比和2万卢比的赔偿。

火车是印度重要的陆地交通工具,每天运营着12,000趟客运列车,运客人数约2,300万。但由于设施落后、管理不善、超负荷运行等原因,该国近年来多次发生火车脱轨或相撞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上个月,班加罗尔埃尔讷古勒姆城际快线的三个车厢出轨,造成11人死亡。BBC驻印度的一名记者说,印度国营的铁路网陈旧不堪,几十年来不少线路年久失修,政府部门不重视,投资低,安全纪录不佳。

印度政府上个月宣布了一项在今后5年里投资铁路网1370亿美元的计划,以期改造老旧的铁路网络,实现铁路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