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养懒人 是时候检讨

上周参加了经济论坛,除了年轻的王教授发表关于“大量兴建公屋未能解决劏房问题”的演讲外,还有另一位重量级嘉宾——何教授。他经验非常丰富,我还记得大学时上过他的经济学课程,那已经是将近40年前的事了。

他的演说没有复杂的数字,却深刻揭示了问题的核心。他的重点在于指出公屋制度可能会培养出懒惰的人群。公屋的租金相对较低,福利待遇较好,这可能会导致年轻人将入住公屋作为目标,而缺乏上进心。

他建议将公屋兴建在郊区,面积限制在500平方英尺以下。这样一来,年轻人如果希望改善居住环境或在结婚生子后需要更大的空间,就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进入私人房地产市场。

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住在公屋里,就可能会被社会所看不起,因此才有足够的动力去激励年轻人奋斗。

其实,何教授和之前的年轻王教授一样,都指出了房屋政策导致香港的置业阶梯断裂的问题。年轻人会竭尽所能,都是为了一间公屋。

我曾经见过年轻的同事不愿升职、不愿加薪,唯一目的是保持入住公屋的资格。一旦成功入住公屋,就仿佛获得了一笔珍贵的宝藏,可以永久享受,甚至可以传给下一代。

这种情况显然是政策所导致的。在论坛上,也有不少与会者提到了公屋的重建问题。最近政府经过多年的研究,正式公布了重建计划,整个计划需要17年的时间,直至2041年才能完成。

华富村的楼龄普遍已经超过50年,为了等待重建,已经破旧不堪,这种缓慢的进度令人感到沮丧。

官方解释是,由于需要在原区重新安置居民,而华富村附近周边地区缺乏适合安置的房屋,政府只能先建造少量的新大厦,分阶段让原住在华富村的居民迁移到新大厦,然后逐步拆除旧大厦。

这种迁建、拆除、再建的循环需要长达17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整个计划。在这17年里,居住在华富村的老年人家就像是住在工地一样,生活质量可想而知。原区安置当然是争议最少的方法,也是官方最轻松和稳妥的方案。

对于居住在华富村的老人们来说,一个环境舒适、设施适合老年人的老人村可能更为合适。取消原区安置,将老年人迁往更适合他们需求的新区,可以加速重建进程。

此外,华富村在50到60年前是远离市区的郊外,而如今却是罕见的港岛黄金地段。

因此,是否应该将其用于拍卖并建造私人住宅,以获取可观的地皮收入,然后再将这些收入用于房屋委员会在郊区建造更多的公屋,这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议题。

在一个经济学会的午间座谈中,将香港的公屋政策提上议程,引发了许多讨论。这表明公屋政策存在着许多值得当局彻底检讨的空间。

增加公屋数量 劏房问题仍在

最近,笔者参加了一个经济学会主办的讲座,主要是从经济学理论去分析香港的房地产问题,当然也邀请了政府高官讲解香港政府的房屋政策。

席间,一位来自房屋局的高级官员透露,香港政府已经为接下来十年的公共住房项目成功找到了充足的土地资源。他对于未来公共住房能够满足需求持乐观态度,这一消息为长期以来困扰大家的公屋短缺问题带来了一线希望,让在场的人感到一丝欣慰。

但是,有一位经济学教授却提出“增加公务数量,解决不了劏房问题”,引起了现场听众的高度关注和讨论。

他通过重新整理和分析2006年至2021年间的公屋数据,发现公屋单位的数量由2006年的692,160户,增加至2021年的818,280户,净增长了126,120个单位。

虽然住户的收入上限也随着时间不断增高,但2006年,符合收入上限的户数为536,180,跟2021年的521,840户,相差只有14,340户。

但超出上限的户数则由2006年的155,980 大大增加至2021年的296,800户,净增加了140,820户。换句话在2006年至2021年的15年间,增加公共房屋的单位完全被富户居住。

背后原因,公屋的租户收入随着时间而上升,但公屋的富户租金却完全脱节。 以4人公屋为例子,申请人的入息上限是$30,950,但一旦入住公屋后,收入要达到$55,841才是富户,只需要支付少量的额外租金,直至家庭收入超过$154,750,才需要搬出公屋单位。

但根据2023年第3季政府资料,月入超过$10万的公屋家庭,仍然有226,600个,富户长期占用公屋已经是常识。 所以教授进一步说明,这令劏房户无法迁入公屋,令富户迁出公屋才是解决劏房的最佳办法。

从常识出发,我们知道建设公共住房单元不仅耗费巨大资源,而且过程漫长。相比之下,通过富户搬出,能迅速为等待公屋的人群,包括众多劏房居民,释放出将近30万个住房单位。这种做法直接针对了问题的核心,避免了因富户占据公屋资源而导致的效率降低。

笔者发现,最近在居二市场,使用绿表购买公屋户的买家数量逐渐增多。与此同时,前线同事也反映,由于房屋署最近加强了对富户政策的执行力度。

笔者期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审查富户的租金制度,增加他们搬离公屋的动力。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加强执法力度,打击虚报和漏报情况。相信通过这些措施,香港劏房问题将迎刃而解。

 

“躺平”轮候公屋 消极还是积极?|居外专栏

2021年“躺平主义”在中国兴起,源於4月17日百度的一则帖文:“躺平就是我的智者运动。只有躺平,人才是万物的尺度。”躺平主义的主调是“不工作、不买楼、不结婚、不生小孩、不消费”、“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准,拒绝成为别人赚钱的工具与剥削的奴隶。”

这种心态十多年前在日本已经出现了!日本着名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曾着《低欲望社会》一书,描述日本年轻一代为了避免办公室政治、下班后的应酬、无限的加班,改为御宅族,只蹲在家中工作,或只找便利店兼职等非正式的简单工作。由於只能赚取微薄的收入,唯有减低自己的欲望,以减低消费。

日本经济随着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进入漫长的调整期,人口又不断老化,对此种消极文化,并没有对社会带来重大冲击;相反,国内政府及普罗大众,正为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而不断努力!这种躺平主义的出现,对经济增长、社会脱贫,都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官方口径及主流媒体也对“躺平”展开了批判。

至於中国香港,年轻人想“躺平”也不轻易。除非父母提供居所住在家里。否则,单单居住支出,已令你必须努力工作!所以,最低限度是中产之家,才有资格“躺平”。有父母经济上支持,年轻人又似乎不用真正降低欲望,也不是真真正正的“躺平”一族,反而更像“啃老族”多一点。

在中国香港,有些年轻人在轮候公屋时,其行为却与“躺平”一族接近。为了保持收入低於限额,减少工作,降低收入,维持低消费!不过,其行为也许不是消极,只是积极地解决住屋问题!所以“躺平”地轮候公屋,究竟是积极?还是消极?一时也说不清楚!这可能是香港独有的怪现象。

 

“真心待您”李峻铭与您全析香港房产市场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询或有疑问,欢迎随时发邮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们会尽快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香港置业:租公屋 VS 买私楼︱居外专栏

最近笔者在网上讨论群组,见年轻人在讨论应该等租住公屋好,还是努力储首期、买私楼,哪个选择是最好?

笔者第一个反应是,当然是买私楼!可能因为笔者从事地产代理业多年,有利益偏见;更有可能是笔者创业的第一桶金,便是靠卖楼套现。如果当年不是及早置业,也没有今天的事业!所以买私楼,最大的好处自然是拥有自己的资产,而且长远跟通胀挂鈎,可以保值。在当今资产主义下的中国香港,似乎是必然的道理!

但赞同租住公屋的人士,就认为一间自住的物业,即使如何升值,也没有太大意义——物业的价值只是纸上富贵。但为了置业,付出的代价却很大。一间600万元的物业付一成首期,在当今低息的年代,每月便要供款22,264港元。家庭收入即使5万,扣除供款、管理费,差饷及地租等等杂费,还未计要交税,可用支出只馀下2万左右。

但若放弃置业的念头而轮候公屋,一个300呎、三至四人、位置新界的公屋租金大约由 1,870至2,470港元不等。公屋三人家庭的收入限额是24,410港元;四人家庭的限额是
30,950港元。扣除租金後,可用支出比买私楼更多。背负着供楼压力的一族必须有5 至 6 万元以上的工资才足够,工作压力自然大,天天怕公司裁员减薪。相反,2万多元的工作,两公婆做最担心反而是工资太高,超出申请资格。工作自然更加轻松,正所谓“做亦可,不做亦可!”。这种生活,何等逍遥快活!笔者想深一层,发觉也不无道理。如果甘心一世淡泊、不求发围、轻轻松松,对一般打工族,也是一项选择。

所以,路始终是自己选择点行,不过,这次讨论也带出,租住私楼最蚀底。公屋到手一世无忧,有一生居住的保障。相反,私楼每两年就加租,甚至迫迁,替业主供楼最不智。更进取的路是利用自住楼宇的升值,套现做另一层楼宇的首期。当你拥有多层收租物业,资产升值就有助更快达到财务自由,甚至实现梦想!

 

“真心待您”李峻铭与您全析香港房产市场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询或有疑问,欢迎随时发邮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们会尽快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香港公屋4月起加租8% 9月加推租金减免政策 | 中国香港

据中国香港《大公报》报道,中国香港房屋协会辖下逾3.2万个公屋租户将于4月1日起加租8%,每户每月多缴40至600多港元不等。为舒缓对困难户带来的房租压力,中国香港房协推出租金援助计划,困难户可申请免租一半。富户政策也将于9月同步引入,但只适用于新签约租户,入住10年后才开始每两年申报资产。这次是中国香港房协四年来第三次公屋租金加价8%。

中国香港房协每两年评估一次出租租金,这次是2010年以来连续第五次加租。中国香港房协解释,加租是因为工资及维修保养开支上升,房屋老化也增加经营成本,原要加价14%,才可令收支平衡,但考虑到影响及经济状况,压低加价至8%。加租后,公屋平均月租约2,150港元,平均每户加租159港元。相比之下,私人住宅的租金要贵上几倍。根据差饷物业估价署的统计数据,2016年在中国香港岛租住一套40平方米的公寓,月租金达到16,600港元。

中国香港房协将於今年4月1日起调升辖下20个屋邨租金8%,3.2万个出租单位受影响
中国香港房协将於今年4月1日起调升辖下20个屋邨租金约8%,3.2万个出租单位受影响

查看居外网上过千套中国香港在售房源

为照顾经济困难户,由9月1日起中国香港房协将推出租援计划,入息与资产符合规定的住户,可申请免租一半。由于现无掌握租户的入息及资产数据,暂未能评估受惠户数,但估计主要是老人家庭。资料显示,中国香港房协有20%租户是“独居老人”或“老人夫妻”家庭,扣除约1,000个已领取综援的住户,预计有4,000多户可望受惠。

中国香港房协并跟随中国香港房委会引入富户政策,但只适用于9月起新签租约的住户,中国香港房协行政总裁黄杰龙解释,中国香港房协的出租单位不受中国香港《房屋条例》规管,故无法要求租户申报入息及资产,新租约将加入条款以落实富户政策。除了新入住租户,租约转换给非户主配偶的租户也会受富户政策影响,现有租户则不受影响。

中国香港房协富户政策跟随中国香港房委会框架,租户住满十年便需申报入息及资产,其后每两年申报一次,其间如果家庭状况有变,例如转换户主或增加18岁或以上家庭成员,则需提早每两年申报入息及资产。富户租赁将决定于是否在中国香港持有住宅物业、入息与资产超额情况,缴付一倍半或双倍租金,甚至需迁离单位。

举例九龙油麻地骏发花园一个面积逾50平方米的出租单位,4月加租后,月租逾8,200港元;租户若是富户,而需缴交双倍租金,月租升至逾1.6万港元。

同属九龙区的尖沙咀河内道18号高层公寓,实用面积604平方呎,设有一卧一浴,拥有开扬维港景观,家俱配套齐全
同属九龙区的尖沙咀河内道18号高层公寓,实用面积604平方呎,设有一卧一浴,拥有开扬维港景观,家俱配套齐全

点击查看这套居外网房源的更多信息,或直接致电 400-041-7515 询盘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排版:Zoe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