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愿景决定移民加拿大的幸福指数

有没有一种感觉,身边人去加拿大生活的越来越多?或是去加拿大留学,或是举家移民…这么多华人背井离乡,蜂拥而至,难道仅仅是对西人生活的一些向往吗?下面小编为你带来一位学生全家移民后的生活所闻所感,让你对加拿大移民后生活有一种直接观感。以此给予正处于选择移民阶段的群众一些启示。

生活愿景决定移民加拿大后的幸福指数

加拿大农田耕地去哪儿了?

加拿大几乎看不到类似中国的村落。从多伦多到蒙特利尔将近6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两旁几乎全是保持原貌的树林,也看不到中国公路旁随处可见的农田或是菜地。尽管如此,加拿大仍有5%的农民。并且加拿大还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出口国之一。

说到这儿,让我一直疑惑的问题就该跟大家说说了。我好像一直没有在加拿大遇到具有明显群体特征的加拿大农民?但是加拿大肯定有农民的,只是他们和我们一样住HOUSE,开轿车,农业完全实现了机械化。

每当我在加拿大空旷的原野上漫步时,就会怀恋祖国那些几千年来,一直在奉献着从未休息的土地,心中充满着悲凉和心酸,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怎么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留给子孙后代伤痕累累,满目疮痍的大地呢?

一个图书馆 爱上加拿大

加拿大给我印象最好的还有公共设施,比如,图书馆,孩子们的游乐设施,每个社区服务中心,医院,诊所等等。

相比较而言,安省的公共设施普遍比魁省更先进整洁。图书馆遍布社区,有大型的,也有社区小型的。

图书馆藏书众多,而且服务周到,手续简单。每个图书馆都设有孩子们的专柜,彩色精美的儿童图书琳琅满目。

在安省许多图书馆周末都有义工,为孩子们讲故事或是补习英文。我儿子爱上加拿大,首先就是从爱上图书馆开始的。

对比加拿大的公共图书管理系统,我想起自己曾在武汉图书馆的一些经历来。武汉市大图书馆建在市中区西北湖广场黄金地段,外表极其豪华气派,图书馆是在武汉人民十多年的渴望中,耗费数十个亿建成的。

但图书馆真正应该有的藏书却少得可怜,我曾经满怀信心想在这里寻找自己的论文资料,结果发现根本没有专业化的书籍,绝大多数都是通俗的普及书籍和杂志,很多书都是武汉各大学图书馆赠送的旧书。

没过多久,光顾这个图书馆的大多都是在希望炎热夏天享受一下空调的退休老人了。

完胜美国的社区健身设施

加拿大的社区健身设施非常值得赞赏。这一点,就是富裕的美国邻居也相形见绌。几乎每个社区都有足球场、网球场、游泳池免费开放给居民。

在国内,当时办一个游泳年卡,需要人民币3000多元,而且有次数限制。而在加拿大我们目前居住的社区附近就有两个免费室内游泳池。在白天,很多时候整个游泳池里就我一个人,高位上坐着救生员。那种感觉真是好极了。

天翻地覆的生活环境大逆转

此外,加拿大的社区服务CLSC也值得一提,它为社区老人、孩子、孕妇提供信息和帮助。对我来说,加拿大让我最钟爱的就要说当地环境了。在国内,虽然我们的住房很不错,家里装修也很讲究,但跨出家门就无法容忍了。汉口的闹市里到处是小商小贩,遍地垃圾,晚饭后,想要找一个散步的地方都很不容易。

现在我家窗外就是美丽的ANGRIGNON公园,清澈的小河蜿蜒在茂密的树林边。公园里到处是白色的海鸥,追逐嬉戏的松鼠,甚至还有珍稀的白鹤。

税收平衡控制着穷人与富人

在社会保障系统方面,半个世纪以来加拿大已经调整的非常成熟、完善了。目前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工业国家。政府通过税收调节收入,控制贫富悬殊;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免费医疗系统和教育系统。

加拿大联邦实行累进税率,从16%到29%,各省的税率不同,大约在10%左右,低收入者免税。加拿大的税率比美国税率高出接近10个百分点。

在加拿大,收入高并不代表会越来越富有,税收将他们很大一部分收入再分配给了穷人。我一个朋友嫁给了一个专科医生,先生年薪21万,但是他们每年交给联邦和省的税加在一起超过了8万,可以养活两个低收入家庭。

富人的巨额房产,每年被征收巨额的房产税和学校税。例如,如果在皇家山拥有一座上千万的豪宅,那么,这位富豪每年为这栋房子付给政府的税收将有几十万巨资,足够救助十多户贫困家庭。

相反,穷人享受很多补贴。收入少,他们几乎不用交税,孩子每月有牛奶金,大人有住房补贴,年终退税。虽然可供支配的钱不多,但是,基本生活没有问题,全家有医保,孩子教育免费。穷人虽然穷,但是穷得也开心。

是否移民加拿大取决于你想过怎样的生活?

当朋友问我,哪种人最适合移民加拿大时,我的回答是,移民加拿大是否能够适应,能否喜欢,最终取决于心境,取决于你想要过怎样的生活。

如果,希望过一种安静的田园式的生活,希望远离繁复交错的人际关系,希望呼吸新鲜的空气,希望更多地接近大自然,希望更多地和家人孩子在一起,那么你适合移民加拿大。

推荐阅读:

华人移民加拿大的真实生活

中国加拿大生活对比

欢迎前往加拿大海外生活

亚裔父母爱掏钱帮子女购房易引发退休危机

这些年轻人根本无法进入房市,不过其实也有愈来愈多长者,因为协助儿女购屋,使得自己的退休计划也产生重大变化。

亚裔父母爱掏钱帮子女购房易引发退休危机

会计顾问公司MNP的资深副总裁史考特(Judy Scott)说,近年来愈来愈多退休长者会碰上财务问题,她引述破产监管办公室(Office of the Superintendent of Bankruptcy)

的统计数据指出,2010年至2014年间,申请破产的长者数量,增加了20.5%,她预料未来数年,破产的长者会继续上升。

大温房价不断攀升,除影响首度进入房市的年轻人外,许多婴儿潮世代父母的退休计划也被迫改变。

温哥华”公寓天王“伦尼表示,61%的婴儿潮亚裔父母,会愿意协助儿女买房,比非亚裔父母的42%高出1.5倍。

对于目前许多进入房市的千禧世代买家,资金都是来自婴儿潮世代的父母,史考特认为,若这些婴儿潮世代的父母,使用名下的房产进行二次贷款,然后把钱交给儿女买房,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十分危险的。

史考特还指出,浮动利率也可能对临届退休的民众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多数的贷款契约必须每五年更新一次,若申请人收入减少、或背负更高额债务,银行审核时就会出现变动,进一步将造成财务状况的改变。

理财公司Money Coaches Canada行政总裁米斯葛雷(Karin Mizgala)也同意,即使是父母当下认为自己可替儿女支付购屋首期。

也必须要三思而后行,因为很多人的理财计划可能不是那么完善,她呼吁家长在掏钱出来前,必须先确定自己未来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根据安雷公司(Angus Reid)一项最新民调,有74%接近退休年龄的民众,对于自己的财务状况感到担忧,因为他们并无足够积蓄,48%已经退休的民众。

担心未来生活会因金钱不足而出现困境。安雷公司副总裁库尔(Shachi Kurl)表示,目前加国有很多接近退休年龄的民众,被迫提早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库尔还提到,近期退休的加国民众,有一半人认为离开职场后,所赚到的钱比自己预期的更少,再加上可能遇上被迫退休的状况,他认为这样的情形十分令人担忧。

 欢迎前往投资指南

多伦多华裔因英语口音遭解僱 索偿99万法官判赔1.5万

多伦多一名姓刘中国移民向「安省人权仲裁局」(Human Rights Tribunal of Ontario)投诉﹐指控其僱主于2012年5月将他解僱﹐理由是他说英语时带华语口音﹐及/或他是加籍华人﹐违反人权守则中的种族﹑肤色﹑祖裔(ethnic origin)或祖籍国 (place of origin)的歧视。要求公司赔偿99万元及两年薪金。

多伦多华裔因英语口音遭解僱 索偿99万法官判赔1.5万
多伦多华裔因英语口音遭解僱 索偿99万法官判赔1.5万

「安省人权仲裁局」去年二月判决投诉人的部份指控有理﹐同意解僱与歧视有关﹐但只判处该公司赔款1.5万元去补偿投诉人于尊严上﹑感情上及自尊上的伤害﹔该公司要同时赔偿投诉人于2012年5月31日至2013年5月1日期间损失的薪金。

仲裁官于判决书中指出﹕「语言不属人权守则中歧视类别之一﹐不过﹐语言是某人种族﹑肤色或祖国的特徵﹐那些都是受保护的类别。 因而﹐由于他人的语言而作出不同对待也属歧视」。

刘氏不服无法取得99万元赔偿及两年薪金﹐作出上诉,而被指控的公司亦对判决提出上诉﹐但仲裁局于去年中作判决,不受理上诉。

「安省人权仲裁局」的判决书显示﹐刘先生在中国出生﹐约10年前移民加拿大后﹐于2009年6月1日至2011年2月26日期间﹐于该间為金融转帐提供服务及科技的公司任职支援分析师(Helpdesk Support Analyst)资询科技兼职工作﹔于2011年2月27日至2012年5月31日任全职。

期间﹐该公司对他的4次工作表现评估都指他达到要求。

该公司自辩称﹐于公司架构重整前﹐投诉人的职位只為公司内同事服务。其后该工作转為公司内「全国顾客服务中心」经纪的部份工作﹐而该经纪职位是要与该公司的顾客于电话中通话及互发电邮﹐因而需要极佳英语讲话技巧﹐最好能说英法语。

该公司作辩指由于要将投诉人的职位与「全国顾客服务中心」经纪职位合併﹐但投诉人的英语技巧不足﹐故将他解僱。并指就算投诉人的英语问题是将他解僱的原因之一﹐也不属歧视他人的种族﹑肤色﹑祖裔或祖国。

但投诉人认為﹐僱主将他解僱是由于他说带外国口音的英语﹐因而与他的祖国﹑祖裔或种族有关。

上司曾要求上网读ESL课程

于2010至2011年工作表现评估中﹐投诉人的上司曾要求刘先生上网读英语為第二语言课程﹐改善其英语写作及口语能力。

跟着于2011年6月﹐ 该名上司指刘先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大有改善﹐但仍要继续上课改善其口语。至2011年底﹐该部门的经理未有跟进刘先生的口语有否改善﹐便于2011年整年的工作表现评估中指刘先生达到要求。

投诉人曾作供称﹐他的新上司上任的首天﹐当他向该名上司说早安时﹐对方并无回应﹐其后亦不太友善﹐曾数次无理指责他。

仲裁官指出﹐刘先生被解僱的前3个月﹐有公司内部电邮显示﹐其上司想将他解僱﹐由于认為投诉人的英语不佳﹐但考虑到可能因而违反人权守则而未有行动。等至数个月后﹐该公司以架构重整為理由﹐于2012年2月左右将他解僱。但投诉人在该公司工作有3年﹐期间僱主对投诉人的工作表现报告中从未谈及刘先生的英语口语技巧﹐同时评為工作达至标准。

仲裁官认為﹐其僱主感到刘先生的英语讲话「有困难」﹐是僱主决定对他调动职位及将他解僱的主因。投诉人被认為说英语有困难﹐由于英语是他的第二语言﹔由于他在中国出生﹐因而与他祖国有关﹐而「祖国」类别是获人权守则保护的。

推荐阅读:解读华人在加拿大的真实生活

欢迎前往加拿大海外生活

加拿大生活_中国加拿大生活对比

习惯了中国生活的华人们,总是对加拿大生活怀着一种好奇的异样情怀。那么,真实的加拿大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跟生活在中国有什么不同吗?本期居外将对比加拿大中国生活,阐述中加生活区别。

移民加拿大又回流中国,专家详解其中内幕隐情

“移民监”难坐、国内事业难舍、海外生活难融入

经过慎重考虑,艰难抉择和复杂手续,好不容易拿到移民绿卡,申请成功者通常倍感珍惜。然而,记者发现,实际上有不少获得了移民身份,尤其是拿到加拿大“枫叶卡”的中国移民,因为难熬的“移民监”,或者要照顾国内生意而选择放弃自己的绿卡,回流国内工作和生活。大费周章地拿到异国身份后又放弃,这样的选择究竟是否值得?

移民加拿大又回流中国,专家详解其中内幕隐情

事业重心在国内,让爱人孩子先留国外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C先生早在几年前就办理了加拿大联邦投资移民,他的妻子及3个子女也随之获得加拿大“枫叶卡”。虽然全家成功移民加拿大,但是C先生的事业仍然在国内且蒸蒸日上。在加拿大与中国之间不断往返,导致C先生总也无法满足“五年内累计住满730天”的居住要求,从而无法更换新的“枫叶卡”,以维持加拿大居民身份。无奈之下,C先生只得选择回国。

身为国内某科技公司董事长的马先生也是如此,2011年全家移民加拿大,但到了要续签的时候,他决定目前让爱人和孩子在温哥华居住,自己在国内维持生意。“我移民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所以通过投资移民拿到身份后,首先就给孩子办理了入学手续,并在温哥华购买了房产。”但是,由于国内公司生意需要照顾,不得不经常往返于加拿大和中国,实在疲惫。因此,他给爱人和孩子办理好各类手续后,干脆专心经营自己国内的公司了。至于加拿大政府不能续签自己的身份,马先生表示,目前已经有十年多次往返签证,很方便,“枫叶卡”可以先放弃,以后必要时再让家人申请团聚移民即可。

除了有生意要照管的企业家和投资者,部分技术移民也因为难以适应国外生活而选择放弃移民身份。2008年通过加拿大魁省技术移民拿到身份的李先生说, 当初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全家移民加拿大。然而生活了几年后,他看到中国环境变好了,赚钱也相对容易,国内的同事都在升迁,待遇也非常优厚。反观自己,在加拿大待的几年里,扣完税,基本上一年也剩不了多少钱。“刚到加拿大没什么主要的工作,妻儿老小的吃穿住行都在吃老本。以前自认为在国内混得还可以,但在加拿大生活其实还是以华人圈子为主,比较难融入当地的生活”。所幸李先生的孩子读书成绩挺好,政府每月还发放几百加币的牛奶金,“对比同龄的国内孩子,感觉在启智方面开发得不错。所以考虑让孩子跟着妻子留在加拿大生活,自己还是回到国内工作,定期去看望家人。”

回流不影响子女教育,未来还可重获身份

专家透露,因为满足不了居住要求而回流中国的移民者个案一直存在,一般是短暂回流,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各国均存在这种现象,较为集中地体现在高净值投资企业家群体。

专家称,投资移民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群体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的雄厚资产是由国内的生意所支撑,通常难以避免因无法满足加拿大政府的居住要求而无力维持居民身份的情况。其次,不少主申请人是以子女移民加拿大接受优质教育为目的。当配偶、子女随主申请人获得“枫叶卡”之后,他们彼此其实已属于独立的个体。“即使主申请人因兼顾国内的生意而失去居民身份,也不影响子女继续在当地享受优质教育,配偶也可以继续在加拿大定居,陪伴子女。”

简而言之,对于这部分移民者来说,因无法达到居住要求而失去身份的结果,是他们一早就预见的。子女能够成为加拿大合法居民接受优质教育,已满足了主申请人的移民需求。除加拿大外,其他国家的移民回流现象,也基本源于此。

以加拿大为例,如果主申请人及其配偶一方因无法满足居住要求而暂时失去居民身份,可以通过申请夫妻团聚移民签证、十年往返探亲签证等方式再次获得。其他国家的移民回流,则需根据各国不同情况及个案实际情况应对。

专家认为,只要主申请人及其配偶一方在国内有无法舍弃的事业,移民者回流的现象就会相应发生。专家提醒建议,对于以移民定居,或到海外开拓事业为主要目的移民者,最好还是妥善安排自己和家人的居住情况,了解清楚“移民监”要求,避免陷入失去居民身份的境地。

推荐阅读:一探加拿大华人移民生活究竟

欢迎前往加拿大移民指南

360度观察:令人震惊的中国加拿大差异

中国加拿大生活对比:令人震惊的中国加拿大差异

来到加拿大3年,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应该说,对于两个差异性极大的国家,会有很多感性的认识。但我毕竟只是一个文学教师,要全方位评价两个国家是我的知识和能力所不能企及的,我只能就感觉到的某些方面对两个国家做一个初浅的比较。

我想,首先从大的自然资源环境方面,然后从社会福利保障,再从经济发展和日常的衣食住行方面进行一个大致的比较。

360度观察:令人震惊的中国加拿大差异
360度观察:令人震惊的中国加拿大差异

资源的差异

这是我到达加拿大后感受最强烈的一点。加拿大是一个资源非常丰富,人口稀少的国家。从土地资源来说,是中国完全无法相比的。加拿大大多数的土地都还处于原始未开发状态。多伦多作为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大城市,各城区之间非常分散,到处都是大块的草地或是长满灌木丛的山坡。除了这些天然的空地,这座城市还拥有上千座的公园,怪不得很多人说多伦多与中国的上海、北京比简直就是乡村。

在加拿大,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几乎看不到类似中国的村落。从多伦多到蒙特利尔将近6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两旁几乎全是保持原貌的树林,也看不到中国公路旁随处可见的农田或是菜地。加拿大只有5%的农民,但是,加拿大却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出口国之一。加拿大被开垦出来的土地,都是真正肥沃的黑土地,就像我们烧的煤一样黑而松软,是我们诗歌里说的肥得流油的土地。一位到农场干过农活的移民朋友告诉我,由于土地极其肥沃,加拿大土地上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是从不需加肥料的。农民很清闲,一般播上种子盖上土就只等收获了。这样没有加进任何化学原料的土地上生长的东西当然就是天然的真正的绿色食品了。在国内,我有一个职业毛病,总是口腔溃疡,到加拿大后,虽然有经济压力,心情比在国内紧张得多,但是,口腔溃疡却断根好了,我并没有服用任何药物。所以,我怀疑口腔溃疡是因为食品的化学污染造成的,或者是水质原因造成的。在加拿大,由于拥有充分的土地资源,这里的田地很多都是一年耕种,下一年休耕。让土地也有一个调整休息的周期。

而在我们的祖国,土地已经被耕种了几千年,在最近的几十年,为了养活越来越庞大的人口,土地更是超负荷的运作,被施放上各种各样的化肥和农药,有的土地已经被榨干了养分,变成了随风飞扬的黄土;有的土地已经被化学肥料严重盐碱化,变成了土疙瘩,只有辛苦的农民还在用锄头敲打着这些像石头一样冰冷坚硬的土地,用更多的化肥去催生更多的粮食。就这样恶性循环,土地质量每况愈下。我曾经到过大西北,那里的河流是浑浊的泥流,农民们住在和几千年前没有太大区别的土基房里,灰黄的天空,回荡着的还是那凄婉悲凉的兰花花,走西口,让我想起经典影片《黄土地》的镜头来。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民还是过着完全农耕的生活,生产力严重滞后。8亿中国农民,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所以,我们不能用上海的浦东,北京的王府井来和加拿大相比。

有一个问题一直让我困惑:我好像一直没有在加拿大遇到具有明显群体特征的加拿大农民?朋友们,你们遇到过吗?加拿大肯定有农民,但是,他们一样住 HOUSE,开小车,农业完全实现了机械化。记得从前,国内有一本书,好像名字就叫《我在美国当农民》,讲述的是一个中国人在美国买下农场,当美国农民的经历。我想,农民群体外在特征的消失是否是一个国家是否是工业国的一个重要特征。

每当在加拿大空旷的原野上漫步时,我就会怀恋祖国那些几千年来,一直在奉献着从未休息的土地,心中充满着悲凉和心酸,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怎么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留给子孙后代伤痕累累满目疮痍的土地呢?

加拿大的电力资源也很丰富,你从夜行的飞机上俯视任何一个城市,你都会看到一片灯光的海洋。这里从办公楼到街道楼道,灯都是彻夜不灭的。初到加拿大时我非常不习惯,关门后的商店和办公楼依然灯火通明,我住的公寓楼道和一楼大厅里的灯白天黑夜都亮着,在学校读书时,白天教室也都亮着灯。后来,听朋友说,加拿大的电力资源过剩,再说夜晚明灯也是为了安全。加拿大每家每户都是用电炉烧饭,与国内大城市用煤气相比,安全干净又没有污染。而且非常便宜,每一度电只有几分钱,一个月一家人所有电费也仅花20多元。我们买房后,先生告诉我,去年一个冬天,连带用电和取暖,我们居然用了几千度电,但是,电费每月也就100 多元。在国内即使你很有钱,也不可能有如此多的电供你使用。

想起在武汉时,每年夏天三伏时每天都断电就毛骨悚然。80年代,武汉人夏天夜里都睡街上,用盆凉水不断往身上浇;90年代,大家都买了空凋,于是,就开始闹电慌。往往是每天夜里每个区停几个小时。即使你再有钱,你也无法自己发电,往往是在酷热里面对一片黑暗,无奈叹息。有人预言,未来威胁制约中国的将是能源危机。加拿大水资源也非常丰富,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五大湖就在北美。加拿大湖泊面积占国土的7.6%、湿地占 14%;同时加拿大人口只有3000多万,因此,其人均拥有水量位居世界前列,由于水资源极其丰富,长期以来加拿大居水价极低,而且水质很好,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在我们生活的魁省,水是免费使用的。

中国国土辽阔,水资源也很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平均到每个人,只是加拿大人均的50分之一。

有专家预言,二十世纪,人们为石油而战,而在二十一世纪,人们将为水而战,到2025年,全球将有30亿人缺水。目前,在我们中国,有一半城市缺水,有7000万人农村人口缺乏卫生的饮用水。

但是,有一些细节,却让我感觉的两个国家观念上的巨大区别。加拿大的淡水资源如此丰富,但是,加拿大政府却通过“加拿大联邦水政策”,很好地利用和管理这些资源,控制污染,在加拿大的许多公共场所的洗手间内都采用了含感应技术的节能型水龙头。此外,他们加强对供水设备的检修,保证不出现水在哗哗流的时候再去修理水管和水龙头等设备的情况。记得,三年前,我第一次到公共游泳池游泳,淋浴的水龙头按一下只流1分钟,再按一下又再流一分钟,淋浴完需要不断地按水开关。开始,我很不习惯,觉得不痛快,很麻烦,同时,也不理解,这样一个水资源大国,干嘛还这样节俭?之后,往深处思考,才觉得真是非常英明之举!防患于未然啊!即使有丰富的水资源也需要有节水意识和节水习惯。

而在我们国内,水这样稀少珍贵,人们却普遍缺乏节水意识。泳池的淋浴间或是公共场所都是大水龙头,哗啦哗啦任意流,也很少见到节水型的水龙头。最让人无法容忍的是,90年代以来,疯狂发展的乡镇企业,造纸业,为了一时的短利,将激烈含毒的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江湖河流,对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好多原来清澈的小河全成了臭水流,一些水源严重污染的村庄,村民被各种疾病和癌症缠身。一位浙江朋友告诉我,他们现在居住的地方,空气中弥漫的是无法忍受的臭味。专家说,今天赚取100美元而造成的对于环境的污染,未来用1万美元也无法补救回来。

每当我看这些污染报告时,真是觉得痛心疾首!说到底,还是人们太穷,为了眼前的私利而将国家的未来抛在了脑后。

不久前,我一个朋友一家回国,他们登陆三年,过得比较艰辛,很怀念国内白领生活的悠闲,他们希望如果回国感觉好,就成为回流中的一员。但是,两个月后,他们选择了回到蒙特利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环境!朋友说,国内城市是发展了,物质非常丰富,高楼更多了,房子住大了,收入多了,但是,自然环境更加恶化了。空气污染非常厉害。朋友最感慨的是,一次,她独自在家,自来水公司派人来收水费,居然有100多元,也许是在蒙特利尔从来不用交水费,朋友觉得不可理解,武汉是全国大城市中水资源最丰富的城市,水费居然可以上百元!自来水工作人员告诉她,水费是按照消费量节节上升的,如果超过一定限额将成倍增加!他建议朋友家最好少用抽水马桶,那是最耗水的。

不用抽水马桶能用什么呢?朋友觉得非常难以理解,后来,邻居告诉她,他们平时的日常用水都是储存起来冲洗马桶用的,这样能够节水。人们因为节节攀升的水费已经开始有了节水的意识。在拥有大江大河的武汉尚且如此,在严重缺水的北京呢?目前,国家耗费天文数字的金额,耗时十几年,跨越大半个中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正是要解决北京的用水问题!北京用水问题可能会因此而缓解,但是,如此大的工程给环境带来的破坏,对于自然生态平衡的冲击都是短期内无法预测的。

加拿大给我印象最好的还有公共设施,比如,图书馆,孩子们的游乐设施,每个社区服务中心,医院,诊所。

相比较而言,安省的公共设施普遍比魁省更先进整洁。图书馆遍布社区,有大型的,也有社区小型的。图书馆藏书众多,而且,服务周到,手续简单。只要一封原居住地的信封,就可以将几十本书抱回家。每个图书馆都设有孩子们的专柜,彩色精美的儿童图书琳琅满目。在安省许多图书馆周末都有义工,为孩子们讲故事或是补习英文。我儿子爱上加拿大首先就是从爱上加拿大的图书馆开始的。加拿大图书馆装饰一般都很古朴典雅,舒适大方。

对比加拿大的公共图书管理系统,我想起自己在武汉是大图书馆的一些经历来。武汉市大图书馆建立在市中区西北湖广场黄金地段,外表极其豪华气派,高耸入云,全是大理石墙面,里面一进去便是一个硕大的厅,彩色磨砂玻璃,黑色暗纹大理石地面,更像一个豪华大舞厅。图书馆是在武汉人民十多年的渴望中,耗费数十个亿建成的。但是,图书馆真正应该具有的藏书却少得可怜,我曾经满怀信心想在这里寻找自己的论文资料,结果发现,她根本没有专业化的书籍!绝大多数都是通俗的普及书籍和杂志,很多书都是武汉各个大学图书馆赠送的旧书,大多是过时的或是这些图书馆不再需要的书籍。没过多久,光顾这个图书馆的大多都是在希望炎热夏天享受一下空调的退休老人了。我问过一个该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为什么图书馆没有藏书?更谈不上规范的专业化的图书管理系统。他摊开双手,无奈地说,哪里来的钱?钱全部都用来建设和装修图书馆了!是的,那些大理石贴面,一块就可以买几十本上千本图书,那些官员们却把它们都贴到了墙上。而且,买书他们哪里能赚到钱?而用来装修,回扣多大啊!我明白了,这个耗资巨大的图书馆工程只是地方官员赚钱的一个渠道和摆面子的一个工程,她根本没有将市民的文化渴求考虑在内!那是一座没有内容的空洞的建筑!

大家不知道是否注意到,加拿大几乎所有图书馆顶上和墙面都是水泥的,但是,丝毫不影响它们的美观和舒适,阅读区地面都是地毯,设有舒适的沙发和茶几。

我坐在安省哈密尔顿中心图书馆优雅的阅览室里,透过落地玻璃窗,眺望着远处如烟似梦的安大略湖,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喜悦和宁静。我想起武汉大图书馆,想起那座空荡荡冷冰冰的建筑来。

什么时候,我们国内人数众多的同胞们也能拥有加拿大这样完美的星罗棋布的公共图书馆呢?

出国前听别人说国外是孩子的天堂,这话一点不假,最直接的就体现在,一到加拿大,无论是小城市还是大城市,星罗棋布的社区公园里到处都是孩子们的乐园,散布着各种各样的彩色的大型塑胶儿童游艺玩具:城堡迷宫、滑滑梯、秋千架、健身拉索、音乐喷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各色人种的孩子们在晚饭后,或是周末就聚集在这里尽情嬉戏游玩。让人感慨这里真是世界人民的乐园!

目前,中国国内城市独身子女消费也很高,家里为孩子买各种高档玩具、电脑的不在少数,但是,社会并没有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娱乐场地和娱乐设施。即使有也是在大公园内,而且是收费的。

加拿大的社区运动健身设施也非常值得赞赏。这一点,就是富裕的美国邻居也相形见绌。

加拿大城市几乎在每个社区都有足够的足球场、网球场、游泳池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在国内,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游泳,当时,在香格里拉酒店办一个游泳年卡,需要人民币3800元,而且有次数限制。香格里拉是星级酒店,泳池设施很好,但是,几乎每次人都很多,根本无法放开游。而在加拿大我们目前居住的社区附近就有两个免费室内游泳池,在白天,很多时候整个游泳池里就我一个人,高位上坐着救生员。那种感觉真是好极了,想想,私家游泳池感觉也不过如此吧! 说实话,喜欢体育锻炼的人来加拿大最好,回想起儿子在国内上小学时,世界杯期间,课间,孩子们就在尘土飞扬的操场上奔跑着飞踢一个矿泉水瓶子过瘾。那情景真让人眼睛发酸。

有朋友说,中国人城市太多,球场太少;而加拿大是球场太多,人太少。

2006年暑假,我在美国新泽西的姐姐和姐夫来蒙特利尔看望我们一家。姐夫是网球迷,随身携带网球,走到哪里打到哪里,他们非常吃惊的是,我们社区的网球场居然是免费的!黄昏,我们在圣劳伦斯河边漫步,旁边是露天舞厅,姐姐舞瘾顿生,问何处购票,我答曰:免费!姐姐、姐夫惊奇:加拿大怎么如此多免费!在美国没有免费一说,所有娱乐场所均收费。

美国收入比加拿大高很多,但是,支出和消费也高很多。

加拿大的社区服务的CLSC也值得一提,它为社区老人、孩子、孕妇提供信息和帮助;在中国,从前有居民委员会,文革时沦为整人的工具,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有这样的社区机构存在。

对于我来说,加拿大让我最喜欢的地方是环境。原来在国内,我们的住房也很不错,家里装修得很讲究,但是,跨出家门就无法容忍了,汉口的闹市里到处是小商小贩,遍地是垃圾纸屑,晚饭后,想要找一个散步的地方都很不容易。记得03年,离我家不远处某大企业花巨资建了了一个“森林公园”,其实,就是一个人造小山包上种了几棵小树苗。

现在,我家窗外就是美丽的ANGRIGNON公园,公园真正可以称为森林公园,清澈的小河蜿蜒在茂密的树林边。公园里到处是白色的海鸥,追逐嬉戏的松鼠,甚至还有珍稀的白鹤。国内朋友看到我拍的照片,都惊叹:哇,你家门口简直就是九寨沟!

社会保障系统

人类社会存在以来,无数的思想家哲学家都在探寻理想的社会模式。近代资本主义制度自建立以来已经一百多年,经历了理论上现实中各种冲击。马克思说过一段尖锐的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资本,从它一来到人间,每个毛孔里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批评了傅立叶,欧文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他理想的可以实现的社会主义模式。马克思曾预言,资本主义必将20世纪彻底毁灭。

但是,作为从小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我们,在1991年,经历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过程,一个号称世界第二大强国的大国,在三年时间里分崩离析,解体,全面实行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腐而不朽,青春常在成为本世纪社会主义理论家们最尴尬的话题。有人将此归结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完善和福利制度的建立。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中国上层也不否认,中国目前的经济领域借鉴了更多资本主义的机制。这就带来了一个目前中国最大的问题:政治体制上的社会主义和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这是当前学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也不是我在此能够论述清楚的。

目前的中国,西方资本主义的金钱观念,资本崇拜无孔不入;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在世界上的地位节节上升,但是,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最精粹的福利制度和保障系统却没有引进或者说也没有能力引进。国内贫富悬殊巨大,矛盾重重。中国人爱存钱,省吃俭用也存钱,其实那是缺乏社会保障的一种表现。有人说,目前压在中国人头上的有两座山,一是医疗,病不起,尤其是大病,一家人倾家荡产恐怕也难支付医药费;二是孩子的教育,保守的统计,如果从幼儿园开始就择校,那么,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费用估计在25万以上。这对于中国普通老百姓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虽然,比较起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尤其是城市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安全感的幸福感并不强烈。很多人都选择一个词“浮躁”来形容中国当今的都市,我觉得这个词非常精确形象地概括了中国当今都市的风格。

在社会保障系统方面,半个世纪以来加拿大已经非常成熟完善了。目前加拿大是世界最富裕的工业国家。政府通过税收调节收入,控制贫富悬殊;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免费医疗系统和教育系统。加拿大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加拿大联邦实行累进税率,从16%到29%,各省的税率不同,大约在10%左右,低收入者免税。加拿大的税率比美国税率高出接近10个百分点。

在加拿大,收入很高的人并不是越来越富有,税收将他们很大一部分收入再分配给了穷人。我一个女友嫁给一个专科医生,先生年薪21万,但是,他们每年交给联邦和省的税加在一起超过了8万,可以养活两个低收入家庭;富人的巨额房产,每年被征收巨额的房产税和学校税。例如,如果在皇家山拥有一座上千万的豪宅,那么,这位富豪每年为这栋房子付给政府的税收将有几十万之巨,足够救助十多户贫困家庭。

相反,穷人享受很多补贴,收入少,他们几乎不用交税,孩子每月有牛奶金,大人有住房补贴,年终退税。虽然可供支配的钱不多,但是,基本生活没有问题,全家有医疗保险,孩子教育免费。穷人虽然穷,但是穷得也开心。一位移民朋友一家三口来到加拿大,儿子一岁多,夫妻一来就上学,两人每月有助学金和贷款1500 多元,加上孩子的牛奶金,有2000元,后来,女方又怀上孩子,助学金每月增加到830元,两人来了一年,没有工作一天,却存下了几千加元。当他们喜滋滋告诉我时,我说,其实,政府支出的远不止这些,学校每接受一个移民读书,都可以从政府那里领取1万元的补贴!

事实上,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加拿大政府在为移民扫除语言就业障碍,接受加拿大教育方面做了相当大的财政投入。

在加拿大,虽然贫富差距依然存在,但是,加拿大的财富分配出现了兼顾公平的倾向。1985年以来,加拿大的贫富差距在不断下降,2002年,加拿大的基尼系数为0.31,这主要归因于政府强有力的调控措施。

加拿大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了普通加拿大人的社会福利水平,标志着加拿大进入福利国家的行列。福利国家所承担的保障和服务可分为三种:保证最低收入的项目、减轻个人经济不安定的项目( 失业保险、养老金和医疗保健)、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广泛的社会服务。除了偿还债务之外,社会保障支出一直是政府预算中增长最快的项目,老年保险金大约占联邦政府开支的15%,失业保险占联邦政府开支的7%,健康保险占省政府开支的25%。

我们说,目前中国大城市发展极快,从城市建筑,现代化速度等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已经没有多少距离,在社会福利方面,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很不健全,不久前,上海传出的社保基金案,居然连上海市最高领导人也涉案,让人感慨中国在社会保障系统管理方面的巨大漏洞!想想看,那是上海上百万穷人的活命钱!

其实,虽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在政策福利上加拿大和美国都有区别的,比如,美国作为世界上头号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却没有全民公费医疗,美国有三千万人穷人买不起医疗保险,健康没有保障。

我曾经写过先天性耳聋的阿男在加拿大接受人工耳蜗手术和康复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居住的蒙特利尔,阿男和母亲就生活在我们中间。但是,这个完全真实的故事刊出后引发的争论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一些同胞对于加拿大免费医疗制度出现的弊端表现出的愤怒也出乎我的意料!但是,我始终没有改变我的看法,无论如何,一种不收费的全民的医疗制度比较起一种有钱才能接受医疗的制度,都是社会保障模式上最大的进步。

当然,加拿大的社会制度带来一些明显的弊端,高福利养了一批不劳而获的懒人。一位开店的朋友告诉我,她的店开在一个着名的穷人区,但是,生意非常好,她说,这些穷人绝大多数开领政府的福利金生活,他们往往是在上半月将政府给的钱挥霍一空,买酒、买烟,叫外卖,下半月则勒紧腰带。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工作过,全靠政府养着。很多开店的人都知道,往往富人区的店反而不赚钱,因为,富人都开车到大超市购物,而且,他们比穷人计较小店物品的价格。

加拿大的养老制度也值得一提,从一个人工作交税开始,就有养老金的额度。一般来说,日积月累,几十年下来,到退休时,一般的养老金都能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我的前任房主,一个西人单身老头告诉我,他的养老金有60万,当时,卖房给我们还得了几十万万,这么多钱他一个人怎么花?

所以,在加拿大和北美,最有钱有闲的就是老人,开奔驰宝马的也多是老人。他们可以单独居住,也可以进入养老院。养老院的概念与我们国内幼年印象中凄凉的养老院的概念完全是两回事。大都建在交通方便,风景如画的地方,里面设施齐全,有各种健身房,游泳池,专业护士和餐厅。

在夏季,漫步在深劳伦斯河绿草青青的堤岸,你总可以看到岸边老人院里,有人荡秋千,有人跳舞,老人们生活得诗情画意。

说实话,当初,真正打动我,想要留下来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考虑到了未来。谁都会老,我们出生在中国六十、七十年代生育高峰时期的这一大批人,将是中国进入老年化社会最不堪重负的一代。我们的子女都是独生子女,两个孩子将要赡养4个老人,这种社会普遍的家庭结构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问题。没有足够充沛的劳动力来创造社会财富,老人们能否有全面的社会保障将是严峻的现实。

加拿大也存在老年化问题,但是,源源不断地青壮年移民会缓解其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而且,作为发达国家加拿大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解决养老问题。一般说来,只要在加拿大住满10年,65岁以后每月都有800元由政府发放的养老补贴。对于老人来说,即使一辈子没有工作过,基本生活并不是问题。

城市建设和经济收入

自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城市建设的速度可以和中国相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中国城市一跃成为国际现代化城市的模版,其现代繁华可以与纽约、东京、中国香港等国际大都市媲美。有人说,中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也有人说中国城市就是一块大工地,从50年代到80年代,将近40年经济停滞带给几代中国人的压抑,在90年代活跃商品经济的刺激下释放出来,10多亿人强烈的致富愿望其力量的喷发是惊人的。十多年时间,中国的许多大城市完成了发达国家大城市几十年的发展过程。

一位1989年到法国留学,后来移民到加拿大的博士告诉我,2003年,相隔10多年后,他回到北京,觉得自己完全成了乡下人。面对高楼大厦,灯红酒绿,琳琅满目的商品,川流不息的车流,他意识上有些转不过来。他说,国内城市发展的迅速让他有些目瞪口呆,甚至,曾经在北京读过几年大学的他无法找回原来母校的路。

2003年,出国前,我在上海浦东东方明珠电视塔上遇到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工程师,这位工程师从小向往遥远神秘的中国,但是,他想象中的是一个苍凉、贫穷古老、落后的中国。当他登上东方明珠电视塔,俯视着高楼林立,万家灯火的夜上海,他惊诧万分,恍若梦中,不停地说,他根本不敢相信这是中国,如此超现代化,如此摩登,与他自小想象中古老落后的中国天差地别!当时,我告诉他,他之所以如此惊诧,是因为此前他把中国想象得太差!

停留在几百年前的中国。这几乎是一个普泛现象,就是发达国家的人将中国想象得很落后,很贫穷,因此,一旦来到中国的大城市,面对中国城市林立的高楼,摩登的商场,他们往往万分惊诧,无法理喻。就像2000年,一位美国高级官员访问上海后,回到美国后数次在联合国会议上提议,认为中国应该划入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国应该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

与发达国家的人将中国落后化相反,大多数中国人都将发达国家的城市想象得过于现代化,过于发达,以至于好多大城市的人游览发达国家后总是有所失望:国外原来也就如此!一个在我之前登陆加拿大的朋友曾经发给我一些多伦多旧房的街道,戏称这是一个大农村。

事实上,除了市中心商业区的高层楼群比较有现代气息,号称加拿大最大最繁华城市的多伦多,大多数区域的民房都是年代久远、破旧的两层楼房,电线都是架在电杆上,很影响视觉美感,而中国大城市重要区域早已看不到这种景观了。对于那些想来国外寻找现代都市感的人,加拿大肯定不是一个理想的地方。于是,有的人,登陆后转一圈就打道回府了。

确实,如果光从城市建设上,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已经将发达国家的城市甩在了后面。即使是中国人,面对浦东夜景也会非常惊诧和激动,感叹人的创造力是多么惊人!世界上着名的大城市我几乎都去了,巴黎优雅,伦敦古典,中国香港繁华,但是,从气势和现代化的格局上都很难和上海媲美。

从城市建设上来说,中国是正在迅速发展的国家,加拿大则已经是发展成熟的国家,城市发展的速度缓慢或者处于近乎停滞的状态。我们登陆时居住的城市汉密尔顿市中区30年没有建一栋高楼;蒙特利尔市区也有23年没有建高楼了。一位来加拿大将近30年的老先生告诉我,30年前,他们来到蒙特利尔时就是这个样子,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由于人口少,增长缓慢,需求有限,各行各业难有大的机遇。国内过来的土木工程师们很难找到相应的专业工作,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大的工程开工。而在中国,上百亿的工程都有几十个。

相比中国城市的朝气蓬勃日新月异而言,加拿大的城市宁静而悠闲,更多了一种休闲的氛围。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对于大多数曾经是中国城市各行业中坚和白领的中国移民来说,在中国,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发挥余地和升迁可能。而在加拿大,在一个已经非常成熟的经济体系里,城市发展趋于完善,而且,由于语言的劣势和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他们没有太多的机会。这也就是造成部分移民回流的重要原因。

所以,当国内的朋友问我,那种人最适合移民加拿大时,我的回答是,移民加拿大是否能够适应,能否喜欢,最终取决于心境,取决于你想要和希望要过的生活。如果你希望干一番大事业那应该留在中国;如果你希望一夜暴富挣很多的钱,那应该留在中国;如果你希望夜夜笙歌,灯红酒绿,呼朋唤友,美女如云;那应该留在中国;相反,如果,希望过一种安静的田园式的生活,希望远离繁复交错的人际关系,希望呼吸新鲜的空气,希望更多地接近大自然,希望更多地和家人孩子在一起,那么你适合移民加拿大。

撇开中国庞大的农村贫困人口,来比较一下中国城市和加拿大城市白领的经济收入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90年代,先生的一个大学同窗在美国一个大公司工作,一说就是年薪10万美元,当时,美元和人民币的比值将近9倍,折成人民币,他的收入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出了国,才明白,10万美金收入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在加拿大。而且,那是税前,如果税后,交完各种各样的养老金基金,每月能拿到手的也就几千了;如果供房和车,每月剩余并不多。也就是说,即使收入10万,也不可能在美国过上非常潇洒的生活。

相反,对国内大公司的白领一般来说,正常工资并不多,2000年时月薪5000就算不错了,据说,现在,在上海、深圳这样的城市,年薪10万的不少。但是,和国外相反,在中国,工资并不能代表你真正拿到手的钱,很多公司都有名目繁多的各类奖项或是补贴。一个年薪10万的人,每年实际拿到的可能有16万,甚至20万。而且,中国工资收入入税的部分少而又少。中国城市白领可以支配的收入远远大于工资帐面上的收入;而国外,可以支配的收入远远低于工资上的收入。

社会和人文环境

中国许多大城市在城市建设上毫不逊色?

加拿大新移民对比中加生活水平

中国加拿大生活对比加拿大新移民对比中加生活水平

我在多伦多,北京和深圳都生活过。个人认为北京和深圳收入和物价水平相差不大,所以主要是对比多伦多和国内一线城市北京深圳。以下都是凭我个人的印象,对多伦多不同收入对应的北京、深圳实际物质生活水平。请大家指教。说明一下,我说的是在多伦多赚钱,在多伦多花,而不是在多伦多赚钱回国花。当然,我对社会了解可能不全面,所以说的不对的地方请指正。注意我说的多伦多和北京深圳都是工薪阶层税前收入的对比。自己做生意的差别很大,有可能亏光本钱,也有可能爆发。这里不讨论。

加拿大新移民对比中加生活水平
  • 年收入5-3万。多伦多工厂的无技术labor工,或是广大中小公司的技术含量较低基层office工作(如前台接待等)不拼命加班下多数应该是这个收入水平。估计在多伦多,只有有合法身份,身体无残疾,一周工作40个小时或以上的,至少可以拿到这个收入,属于多伦多的低收入阶层,税率较低。而且如果是有家庭的,可以从政府领不少福利,超过自己所交的税。大陆新移民最开始几年处于这个阶层的很多。移民3-5年后,如果自己愿意努力想办法提高收入,很多能够脱离这个阶层。个人认为这个收入的物质生活水平,大概对应在北京深圳年收入5-10万吧。
  • 年收入3-5万,多伦多工厂的技术人员、工头、资深员工,广大中小公司基层技术员工,大公司entry level position应该多数都是这个收入水平。应该算多伦多的中低收入水平。如果有家庭,估计领到的社会福利和交的税相当或是略多。通常多数大陆新移民能够找到这种工作的算不错(中上)的,在老移民种拿这种收入也算混的中等。个人认为这个收入的物质生活水平,大概对应在北京深圳年收入10-15万吧。
  • 年收入5-10万。多伦多中小公司中层和大公司的技术岗位无职务资深员工应该多数在这个range。属于多伦多的中高收入了。税率较高,交的税应该比能领到的福利高。大陆移民能够混到这个收入算是挺不错的了,至少可以比较有面子的和别人讨论自己的工作。个人认为这个收入的物质生活水平,大概对应在北京深圳年收入15-30万吧。
  • 年收入10万以上的,中小公司个别非老板级牛人(应该比较少),大公司部分有职务的人,多数医生,律师,一些金牌地产,保险经纪在年景好时能有这个收入。在多伦多这个收入属于高收入。大陆移民能够混到这个级别的较少,算是成功人士了。个人认为这个收入的物质生活水平,大概对应在北京深圳年收入30万以上吧。

我说的是大致上物质生活水平的match,当然在加拿大买房买车比中国容易,在中国下馆子,请保姆小时工,理发按摩,装修等比加拿大便宜(和收入对比)。但综合起来,我觉得上述match差不多。精神生活不好说,如果你是道德高尚人士或是基督徒,应该觉得加拿大生活更好。如果是一个热爱中华文化,或是恋家的人或是喜欢热闹的,应该是觉得中国好。为什么说国外比国内强?

不说软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加拿大几乎完胜中国),单说物质生活,即使在中国一线城市如北京和深圳,年收入5万以下的占这两个城市1半吧(有些白领可能会说,我周围的同学朋友好像没有年收入低于xx万的。。。。且慢,你难道不把餐馆服务员,超市售货员,保安之类基础服务业员工,广大应届生或是找不到工作的失业者,以及广大工人阶层当人?)而在多伦多,只要你不懒不残,你的物质生活水平就至少能在北京深圳一半人之上了。而多伦多和北京深圳各阶层物质生活match,基本是错位match,比如多伦多底层白领、labor工和北京深圳中级白领物质生活水平相当,多伦多中级白领和中国的中层干部物质生活水平相当等。

但国内技术移民来加拿大还是要谨慎。因为很多人的社会阶层可不止下降一个层次。在国内很多做到manager,supervisor的到多伦多打labor的比比皆是,这种情况下,不光精神生活,就连物质生活水平也是下降的。

欢迎前往加拿大海外生活

北京VS温哥华:造梦空间与世外桃源

中国加拿大生活对比:北京VS温哥华

加拿大国庆节,刚刚看完温哥华海上如梦似幻的烟花,从那片天蓝草绿的山水中回到进入小暑后的北京,不能不说视觉和感官上的反差是很大的。

北京VS温哥华:造梦空间与世外桃源
北京VS温哥华:造梦空间与世外桃源

从机场出来几乎一路拥堵的路况让我感受着北京的沉重,滚滚车流缓慢移动且望不到头,雨水冲刷后的天空在两三天之后已然又变得不那么透彻。夕阳在薄薄的雾霾中有了些许朦胧的诗意,那样的余晖洒向机场路两边的防护林让人心里有点惆怅,是归家的喜悦混合着环境差强人意的小不满。随着车流驶近市区,北京便开始逐渐显露出另一种气质。沿途的一个又一个新地标在高度和造型上彰显着一种充满了物质和欲望的活力,标示着超级都市华丽梦想的入口。这是一个充满各种可能的城市,这种可能吸引着无数年轻的灵魂即便漂泊也要在这里织梦。

家门口那片闲置了12年之久、倒了好几手、上了若干次法庭的黄金地块终于拔完了所有的钉子户破土动工了,目前还是一片工地,但楼盘售价已经飙到均价9万元一平米。在距离前门只有1000米、距离西单只有500米的北京核心城区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这里与其说开发的是住宅不如说建造的是财富殿堂。我们的小区,12年前打出的也是精品高尚住宅的旗帜,就是那个“两分钟切换繁华与宁静”的广告打动了我,我们在这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安下了我们渴望美好生活的家。十几年过去了,这里喧闹的不是车辆,而是一种百态的人生。因为就是这个号称高尚住宅的小区在十几年间已经住出了混合着北京大杂院气息的杂乱和弥散着金钱味道的暴发。尽管小区地下两层车库,地面完全实行人车分离,但在地面的消防通道里、楼梯间里还是停满了自行车、电动车、老年三轮车以及各种我不知如何命名、使用何种动力的怪异车辆。但是在地下车库停放的各种顶级豪车完全可以进行一堂世界豪车现场普及课。就是这个楼盘,当年有传说中的煤老板拎着现金买房,也确实看到售楼小姐鞍前马后服务着一位一口气买四套房的金主。近二十年来,中国各地都上演着财富神话,北京则上演着神话的合成版。及至今天,这些财富神话一路漂洋过海输出到北美,震撼了温哥华。

晴朗的日子里,家里窗口望出去,既能看到划破北京天际线的新地标国贸三期,也能看到见证着北京历史和沧桑的天坛祈年殿。但回来几天,天天都有一层薄薄的雾霾弥散在我远眺的视野里。看手机天气预报,附近几个城市同类的天气显示都是“霾”,独有北京这灰灰的夏日天空在天气预报里非常优越地标注着“雾”。北京居民的优越总是这样在各个细节里凸显,包括这与众不同的天气名称区别。

小区走出去,一边是被粉饰的古老琉璃厂,荣宝斋像新贵一样退去旧装穿着新衣,中国书店的古朴厚重显得有点儿曲高和寡,赝品古玩字画的兜售者满街猎捕着附庸风雅的傻瓜。小区另一边,是高端商场和写字楼,早晚上下班高峰,写字楼出入的妆容精致的妹子们靓丽轻快,抓人眼球;各种韩版的中国男孩英姿飒爽,踩着这个城市的节拍。他们既呼吸着雾霾也憧憬着未来。马路对面的繁星戏剧社,一年四季好戏连台,看着都心痒难耐。地铁里各种舞台剧、话剧、音乐会的演出广告应接不暇。还有诸多文化产品,我闻所未闻,诸多城市生活APP,我全然不知。和朋友出去吃饭,大众点评网的团购已经非常普及,折扣可观,点餐前问能否团购已经是点餐的第一句咨询。此外还有各种团购APP包括微信付费,方便快捷。然后朋友还告诉我一个APP,头次下载可以9元购买电影票,听得我云里雾里,再看着他们的娴熟,感觉自己就是那世外桃源中的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就连小区对面一家定位中高端的美容美发连锁店,在我离开的六年间,也创造了多个北漂的神话。那个当年只负责洗头、打下手的妹子现在已经是美发部的经,她走的不是美发师路线而是管理路线,把东北妹子的泼辣、劲爽发挥得淋漓尽致。六年时间我看到了一个淳朴乡村女孩彻底的蜕变。美容部当年那个言语羞涩的小妹,现在也是美容部的经理了,从容排班儿的同时和顾客娴熟热络地寒暄,服装也从当年美容师统一小工装变成了精致的职业套装。至于那个给我做了多年头发的北漂美发师,现在已晋级到高级美发师行列,已经结婚生子的他和我谈论的是他的孩子准备进入私立幼儿园的各种细节。

再看当年身边的人们,80后的小记者在我离开时还在为爱情纠结,现在已为人父并辞职做起了自己集购物与生活信息于一体的新媒体;那个曾经愤青的80女孩也已完成体制内的重要两步走,一路荣升,晋级到正处级,成为部门领导;就连我90后的侄子都考入了国家某部委,刚刚报到的小伙子儒雅俊爽,他眼中所有的新鲜都是这种最高国家机关给予一个年轻人的职业荣誉感和无限梦想空间……包括这个上午,当我在这家24小时营业的咖啡厅落座一隅敲下这篇文字时,邻座最少经历了三拨儿谈生意的人,几乎都是旋风般进来,声音不小,飘进我耳朵里的从第一拨儿的某品牌代理事宜到第二拨儿的环保净化产品,还有第三拨儿的书画拍卖……各种方言起伏顿挫,然后又都风一样散去。于是我丝毫不再怀疑朋友说的他们给富太太开办的国学文化礼仪培训班一期能净赚50万。

这就是北京,扔下一颗称之为梦想的种子,就会萌芽、开花并结果,只要你足够坚持并执着。

六年的离开再归来,仿佛爱丽丝梦游奇境,在温哥华我看到了绝美的山水,体验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人生。 回到北京仿佛穿过树洞回到了现实,望着北京生活圈里沧海桑田般的变化,我困惑地站在路口,期待着一只戴着礼帽的兔子能够告诉我,是该回到树洞里继续在温哥华的好山好水中梦游,春赏樱花秋看叶,还是该回到北京,在雾霾天空下的土壤里再撒进一颗种子,然后看它奇迹般发芽?

欢迎前往加拿大海外生活

留学加拿大不可不知的加国法律

在加拿大,很多新移民尽管都具备相当素质,可还是因为对加法律不熟悉不清楚,触犯法律,从而酿成悲剧。面对警察,法官,律师,他们往往要哑巴吃黄连。一面是他们接受处罚,一面是他们聘请的律师不为他们作无罪辩护。

留学加拿大不可不知的加国法律

留学生路遇两车争路,随手做了个手势,并骂了几句,便引来了警察的警告。新移民在加拿大公共汽车司机怀疑其月票有假没收后,轻轻地碰了司机的手臂,想要回月票,这一小小举动不仅引来了警察搜身,还进来了镣铐上身,最终竟被告上法庭。还有,新移民在接受警察检查时,向前走了一步,就引来了警察一顿打。

这三个鲜活的事实就发生在我们的同胞之中,由于当事人对加拿大法律不了解,多处于本能反应核在中国的习惯办法处理事件,却不想惹出这许多麻烦。第1例中,别说随便骂几句,就是吵起来,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可在加拿大,警察就要管到底。第2例事件并无外伤,在中国恐怕连民事案件都称不上,充其量算是治安案件。可在加拿大就成刑事案,因为两者发生了身体接触。既然成了刑事案,当然要被搜身并被铐上法庭。新移民要请律师处理相关事物。

即便被判无罪,所留指纹等案底并不能当时清洗,需一年时间。第3例中,当身警察临检时你最好不要做任何带有倾向性的动作,因为很容易被认为有袭警嫌疑。如果有足够的证人证物,向对方提出高额索赔,并成功也大有可能。

加拿大法律所涉及面之广之细,让人瞠目结舌。因为随手带走几枚图钉,便引得声名狼藉,甚至会影响到生意;与商店店员发生口角,不仅要付出金钱的惩罚,还要受到警告;自行车没闸上路,都要接受百元罚款;甚至在野外与友人举杯欢庆时,都会有警察限制。警察和法官严谨至极,丝毫人情容不得。

人们发现,这些凭空触犯法律的事件,都是发生在新移民身上。随着新闻媒体的报道,我们也应做好新移民的相关法律教育工作。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希望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在新移民身上。

中国和加拿大,差异众多,面对这种情况,尽管移民服务中心,开设了各种各样的讲座,内容都涉及了法律知识。但在目前所讲解法律常识的,还是太少了。希望同胞尽快掌握法律常识,同时也提请移民部门增加相应服务。

 

加拿大留学实用知识之加国法律

在加拿大,很多新移民尽管都具备相当素质,可还是因为对加法律不熟悉不清楚,触犯法律,从而酿成悲剧。面对警察,法官,律师,他们往往要哑巴吃黄连。一面是他们接受处罚,一面是他们聘请的律师不为他们作无罪辩护。

留学加拿大不可不知的加国法律

留学生路遇两车争路,随手做了个手势,并骂了几句,便引来了警察的警告。新移民在加拿大公共汽车司机怀疑其月票有假没收后,轻轻地碰了司机的手臂,想要回月票,这一小小举动不仅引来了警察搜身,还进来了镣铐上身,最终竟被告上法庭。还有,新移民在接受警察检查时,向前走了一步,就引来了警察一顿打。

这三个鲜活的事实就发生在我们的同胞之中,由于当事人对加拿大法律不了解,多处于本能反应核在中国的习惯办法处理事件,却不想惹出这许多麻烦。第1例中,别说随便骂几句,就是吵起来,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可在加拿大,警察就要管到底。第2例事件并无外伤,在中国恐怕连民事案件都称不上,充其量算是治安案件。可在加拿大就成刑事案,因为两者发生了身体接触。既然成了刑事案,当然要被搜身并被铐上法庭。新移民要请律师处理相关事物。

 即便被判无罪,所留指纹等案底并不能当时清洗,需一年时间。第3例中,当身警察临检时你最好不要做任何带有倾向性的动作,因为很容易被认为有袭警嫌疑。如果有足够的证人证物,向对方提出高额索赔,并成功也大有可能。

加拿大法律所涉及面之广之细,让人瞠目结舌。因为随手带走几枚图钉,便引得声名狼藉,甚至会影响到生意;与商店店员发生口角,不仅要付出金钱的惩罚,还要受到警告;自行车没闸上路,都要接受百元罚款;甚至在野外与友人举杯欢庆时,都会有警察限制。警察和法官严谨至极,丝毫人情容不得。

人们发现,这些凭空触犯法律的事件,都是发生在新移民身上。随着新闻媒体的报道,我们也应做好新移民的相关法律教育工作。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希望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在新移民身上。

中国和加拿大,差异众多,面对这种情况,尽管移民服务中心,开设了各种各样的讲座,内容都涉及了法律知识。但在目前所讲解法律常识的,还是太少了。希望同胞尽快掌握法律常识,同时也提请移民部门增加相应服务。

浏览居外【名家专栏】栏目之加拿大,了解加拿大房产投资独家专业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