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三棄 英國人與身份證的離合情緣 | 英國

壹樁陳年移民案讓英國內政大臣黯然下臺,也激活了各界對另壹個陳年方案——身份證的討論。

英國工黨政府於2008年推出的身份證樣本

兩位曾經在工黨執政期間擔任內政大臣的政壇老將查爾斯·克拉克(Charles Clarke)和艾倫·約翰遜(Alan Johnson)聯名撰寫公開信,呼籲以保守黨為執政主體的英國政府重新考慮實行身份證制度。

他們二人在《泰晤士報》上刊登的公開信認為,引入身份證將能防止英國今後再次出現移民問題引發的危機。

與此同時,另壹位前內政大臣、保守黨的肯·克拉克(Ken Clarke)也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如果沒有身份證制度,就不可能控制非法移民”。

第壹次

從歷史角度來看,英國對身份證制度的反感似乎由來已久。

英國曾經3次引入身份證,但又3次廢除身份證。至今英國與丹麥、愛爾蘭壹起是歐盟國家中僅有的3個不實行身份證制度的國家。

其他歐盟國家有的要求所有居民必須持有身份證,有些國家則把身份證作為居民身份文件的選項之壹。

英國第壹次推出身份證制度是在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這壹制度能得到內閣的支持,全因戰時情況特殊,其目的是要準確了解究竟有多少男性可以服兵役。英國根據《全國登記法》在1915年7月首次推出身份證。

這壹相當於人口普查性質的身份登記制度,在完成了自己的既定任務後,於1919年7月被廢除。

當然,這個制度最大的歷史作用之壹在於它搞明白了當時英國英格蘭和威爾士共有140多萬男性適齡參軍。

第二次

1939年英國身份證是可以折合的, 16歲以上的持有人必須隨身攜帶以備檢查

20年後的1939年,英國再次處於戰爭狀態——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政府於當年9月再次引入身份證制度。這壹身份證制度的推行旨在達到特殊緊急狀態下的三大目的:協調全英國的服務系統、安全系統以及管理物資配給。當年的身份證上面有名字、地址,但是沒有持證人的出生日期。身份證上註明,持有人必須妥善保存,16歲以上的還必須隨身攜帶,以備檢查。戰時人們為了物資配給對身份證所持的接納態度在戰後開始有所改變。1950年,壹樁轟動全國的身份證案標誌著英國廢除身份證行動的開始。

對簿公堂

1950年,住在倫敦北區的54歲清潔公司經理克拉倫斯·威爾科克(Clarence Willcock)被警察哈羅德·馬克爾(Harold Muckle)攔住,要求出示身份證。

威爾科克拒絕了。警察要求他在48小時內到警察局出示身份證。

威爾科克回答說:我不會帶身份證去任何警察局。

1951年,這壹官司打到英國高等法院。當時的首席法官戈達德爵士(Lord Goddard)說,戰時的身份證制度繼續執行,讓很多公眾覺得“很煩”,“有把守法公民變成犯法者的傾向”。

他還說:“我們國家壹直為警民之間的和諧關系而感到自豪。身份證會把民眾放在警察對立面,讓民眾傾向於給警察制造障礙而不是提供協助。”

1952年丘吉爾領導的保守黨執政期間,英國決定廢除身份證制度,“讓人民獲得自由”。

第三次

2001年,美國發生震驚全世界的911事件後,反恐成為西方的國政大計。當時執政的英國工黨收緊安保與移民政策,身份證再次被認為是應對危機的有效方法。

2002年7月,工黨政府當時的內政大臣大衛·布蘭基特(David Blunkett)宣布身份證方案,將其重新命名為“福利證”,主要希望通過這壹制度讓民眾獲得福利和各項服務。

然而,這壹方案經過6年的時間醞釀,在2008年得以落實。但是,發出了第壹批證後不久,執政工黨就在2010年的大選中落敗。

由保守黨和自民黨組建的聯合政府上臺後,很快便廢除了這壹身份證計劃。執行這壹廢除行動的,恰恰是現任首相特裏莎·梅,她當時擔任內政大臣。

民權運動

普遍認為,英國的第三次身份證計劃應該算是100年來執行得最為認真的壹次:不僅經過長時間的討論醞釀,而且當年啟動投入3億英鎊的巨資。

1951年英國首席法官戈達德爵士說, 英國壹直自豪與警民之間關系的和諧,身份證會把民眾放在警察對立面, 讓民眾傾向於給警察制造障礙而不是提供協助.

然而,這壹計劃可謂生不逢時。911事件後,英國工黨布萊爾政府加入美國發動的反恐戰爭,讓英國民眾捍衛人權、捍衛民權和自由的情緒高漲。

而民眾的情緒,在大選氣氛下,得到當時在野的保守黨和自民黨的大力支持。這就為後來兩黨組建聯合政府後迅速廢除身份證計劃埋下了伏筆。

實際上,英國每壹次引入身份證計劃,都引發社會各界對當局有可能侵犯自由和民權的呼聲和警告。

正如英國記者兼作家彼得·希金斯(Peter Hitchens)所寫:身份證是對自由(liberty)的蔑視。“身份證對遵紀守法的公民造成的威脅,遠遠大過對恐怖分子的威脅。”

“引入身份證將標誌人們隱私的終結,也標誌英格蘭的終結。”

應該說,英國上下認同這壹觀點的人不在少數。

目前,移民問題讓身份證計劃再次成為英國社會壹個熱門話題的時候,英國保守黨議員賈可布·裏斯-莫戈(Jacob Rees-Mogg)說了這樣壹番話,很好地體現了英國人對身份證的警覺和抵觸情緒。

他說:“如果妳有身份證,警察就可以在任何時間盤查妳是誰,妳在幹什麽。”

“這不是英國的做法。”

 

排版: HY

來源: BBC 中文網

 

 

 

裁決震驚房市 買房沒弄清賣家身份華人賠60萬 | 加拿大

加拿大BC省高院近日載定一位不能確認客戶的加拿大稅務居民身份的公證人必須作出賠償。移民律師表示,BC省最高法院的這項裁決具有裡程牌的意義,將震動外國人購買加拿大房市

>>>點擊查看:加拿大購房流程 | 加拿大房貸流程 |加拿大房產稅費

裁決震驚房市 買房沒弄清賣家身份華人賠60萬 | 加拿大
公證人劉某(Tony Liu)給其客戶支付超過60萬元,因為公證人劉某未能充分確定客戶以550萬元購買溫哥華房屋的賣家是否是加拿大的稅務居民

點擊查看加拿大更多精品房源

房屋賣買涉及“加拿大稅務居民”納稅糾紛

BC省這項標志性的裁決要求公證人劉某(Tony Liu)給其客戶支付超過60萬元,因為公證人劉某未能充分確定客戶以550萬元購買溫哥華房屋的賣家是否是加拿大的稅務居民。

根據太陽報的報道,案件緣起加拿大稅務局CRA在房屋出售時,沒有收到25%的資本增值稅(capital gains tax),這是銷售加拿大財產的非居民賣家收取的利潤。

所以,加拿大稅務局後來要求買方支付60萬元的稅款,導致買方起訴公證人劉某,認為劉某未能發現賣方不是加拿大的稅務居民。

這項裁決的目標是加拿大法律中的一個弱點,這些法律通常導致如溫哥華和多倫多地區的外國房地產業主可以“加拿大稅務居民(residents of Canada for tax purposes)自居。

每年至少6個月不居住在加拿大境內,作為外國投資者和投機者繳納資本利得稅

CRA規定,每年至少6個月不居住在加拿大境內的人,在此不繳納所得稅(income tax),而是作為外國投資者和投機者繳納資本利得稅(capital gains tax)。

三名加拿大移民律師表示,即使由離岸資金導致房市過熱的溫哥華和多倫多,加拿大稅務局通常也不會執行這項稅收居留規則。

移民律師表示,本月由B.C省最高法院法官肯尼思·阿弗雷克(Kenneth Affleck)作出的裁決,觸及到加拿大稅務、移民和財產轉讓法律的核心。

一位多倫多的稅務和移民律師David Lesperance表示,BC省這項決定是對房地產經紀人、公證人和律師是一個嚴厲警告,如果不能確保物業賣家是真正的加拿大稅務居民也會帶來風險。

溫哥華移民律師理查德·庫蘭(Richard Kurland)說:“這是一個改變游戲規則的裁定。“

溫哥華移民律師薩姆·海曼(Sam Hyman)表示,法官的決定提醒購買者,通過虛假聲明是加拿大的稅務居民,試圖避免資本利得稅的人出售物業,將會帶來“可怕的後果”。

海曼說,許多買家及其代理人並未盡力確保賣方是加拿大的實體或納稅居民。

政府嚴查賣家和買家的公民身份

專家表示,這些系統漏洞可以通過稅局、聯邦入境事務處和省府之間分享信息堵上。

B.C省去年夏天,實施外國買家15%的稅收政策,以冷卻溫哥華全球化的房地產市場,最近開始要求賣家和買家回答“你是哪一國的公民?”

對大多數加拿大人和稅務局來說,真正重要的問題是買家和賣家的稅收居住地。

加拿大稅務局盯上低收入買豪宅的業主及“太空人”

律師表示,聯邦政府本周承諾“瞄准高風險的國際稅務和濫用避稅行為”,讓加拿大稅務局優先審計那些低收入或不繳交所得稅的豪宅業主。

加拿大稅務局很容易審計那些富裕的跨國“太空人”,在加拿大支付很少或沒有繳交所得稅,但同時為家庭成員支付大量資金在加拿大購買豪宅和豪車。

例如,一些業主要求房地產官員說他們是加拿大居民,所以在出售房屋時可以避免資本利得稅(並確保他們有資格獲得永久居民身份)。

但是,也有一批人同時和稅局聲稱,他們不是加拿大稅法下的居民,所以他們不必報告全球的收入和持有的財產,並在加拿大支付所得稅。

相關資訊:溫哥華西端柏文狂加租 平均每戶月增500元

(據加拿大家園)

加拿大 | 杜魯多太狠了 執政10月剝奪184人加國身份

褫奪公民身份 杜魯多政府激進超前朝

自由黨執政10月褫奪184人身份 是之前27年總數

數字顯示,加拿大聯邦自由黨政府褫奪加拿大公民籍的案例,遠遠超過前哈珀政府時代。而現政府援引的法律,來自哈珀時代一部頗具爭議的公民法。

聯邦使用來自該部公民法的權力,於2015年11月至今年8月底,未經司法聽證下,作出184項撤銷公民身份決定。其中約90%導致否決結論,個人失去公民身份

這些數據表明,比起哈珀政府,杜魯多政府更激進地使用這部法律。

但政府週五向聯邦法庭提交的呈文說,它不會批准暫緩褫奪公民身份。它也說,有人指系統取消大批公民身份,這種說法僅是猜測。

去年聯邦大選期間,杜魯多將公民身份的神聖,作為一個競選議題。他批評哈珀通過C-24號法案。該法案針對雙重國籍人士,若其被裁定恐怖主義、叛國或間諜罪成立,將被剝奪加拿大身份。

移民界當時支持自由黨,他們擔心,在海外出生的加拿大人,會因為這部法案降格成不安全的二等公民地位。

自由黨上台後,第一步便撤銷C-24號法案的部份內容,這些章節適用於被裁定恐怖主義相關罪名的人,確保他們能保留加拿大護照。但杜魯多政府沒有觸動該法律的其他部份,假如有人不實申報護照信息,則公民身份仍可被剝奪。

自由黨執政頭10個月,所作出的撤銷184人身份的決定,幾乎相當於1988年至2015年10月哈珀政府執政結束,這27年的案例總數。

儘管這個權力來自於哈珀政府通過的法律,但顯然杜魯多政府使用的更加激進。

最近幾天有消息披露,杜魯多內閣的一名部長,在護照文件上不實填寫出生國,政府隨即表示,它對改革系統持開放態度。

政府稱,作出褫奪身份的決定,是為保護公民系統的健全,打擊欺詐個案。

相關資訊:加拿大 | 聯邦打房適得其反?首次購房者最受打擊

(據加拿大家園)

new-qrcode_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