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加拿大新入籍法延遲生效:利好移民

據報道,備受加拿大移民關注的新入籍法案,或將延遲至10月以後才能正式生效。根據加拿大國會日程表關于C-6法案的安排,將在9月底參議院結束夏季休會後再進行審議。加拿大聯邦自由黨在選舉時提出的競選口號之一,就是提出降低加拿大移民門檻。對于加拿大留學移民和加拿大技術移民來說,加拿大移民入籍新法都意味著入籍要求會大大降低。

加拿大新入籍法延遲生效:利好移民

具體而言,加拿大入籍新法主要有以下四項改革:

一、5年內住滿3年即可入籍

新法:縮短在加拿大的居住時間要求,5年內住3年即可入籍,取消每年住滿183天的規定。

現行規定:要求在6年內住滿4年,並且每年要住滿183天。

二、計算居住時間更靈活

新法:以非永久居民身份在加拿大居住的時間可以計算在內,計算方法是每2天算1天,上限是非永久居民的2年居住時間折算成1年。

舉例而言,如果成爲加拿大永久居民之前已經在加住滿2年,那麽在成爲加拿大永久居民之後,只需在5年內再住滿2年就可以申請入籍。

現行規定:以非永久居民身份在加拿大的居住時間不計算在內。

三、語言要求降低

新法:18歲至54歲申請者需要通過語言和公民知識考試,年齡範圍縮小。

現行規定:要求14歲至64歲之間的入籍申請人必須經過語言和公民知識考試。

四、報稅要求簡化

新法:申請者在5年等待期中,向加拿大稅務局申報3年的收入。

現行規定:要求申請者在6年中向稅務局申報至少4年的收入。

此外,新法還規定加拿大政府無權取消公民的加拿大國籍。加拿大政府唯一能取消公民身份的理由是,發現申請人在申請公民身份的過程中造假。

加拿大《公民法》修訂議案C-6法案一旦通過,加拿大移民入籍的時間要求減短,語言要求放寬,對于加拿大新移民、臨時海外工人和國際留學生都是重大的好消息。對此,加拿大聯邦移民部長麥家廉表示,這些新變化將有利于排除移民路上的困難,幫助新移民在加拿大建立起新的生活。

(據加國無憂報道)

 

加拿大|移民新政 加拿大講法語者易拿加國工簽

加拿大移民部在6月推出新政策,吸引會法語的技術人員和管理者在加拿大工作,然後申請移民。

加拿大新政 講法語者易拿加國工簽

移民部表示,會法語的外籍人士申請工作簽證時,雇主不需要申請勞動市場影響評估(LMIA)。他們可以在魁省以外的法語社區工作,如多倫多和渥太華。前提是這些外國人在加拿大從事管理和技術類工作。這意味著會法語的外國人更容易移民加拿大。

新規定從6月1日開始實施。移民部希望增加法語經濟類移民的比例,使這個人群在2018年佔魁省以外經濟類移民的4%。

華裔“移民法專家(Certified Specialist)”兼移民律師龍瑩(Elizabeth Long)表示:「如果你會法語,幾乎每天說法語,想在魁省以外工作,這是好消息。申請新的工簽對你來說很容易。」

法語社區歡迎這項新政策。加拿大法語社區聯盟(FCFA)的總裁Sylviane Lanthier表示:「這是非常好的消息,目標是增加我們社區裡法語移民的人口。加拿大法語社區聯盟和法語移民網絡(RIF)促成了這件事,我們感到很自豪。」

然而,新政策也有限制。龍瑩說,工簽上會寫雇主的名字,這意味著申請者只能為這個雇主工作,不能為其他雇主工作。好處是加拿大雇主不需要申請勞動市場影響評估。這為雇主節省很多錢(每人1,000元)和時間。

移民部要求大多數雇主聘用外國人之前申請勞動市場影響評估。龍瑩說,這類申請的難度比較大,不是每個職位都能獲得政府的批准。雇主必須證明只有這位外國人能勝任這份工作,沒有任何加拿大人能做這份工作。

移民部的官方網站還沒公布具體的申請要求,比如申請者須提供哪些文件。

在加拿大,大部分說法語的人住在魁省,其它省份和地區也有法語社區。聯邦政府表示,安省2006年有57.8萬人的母語爲法語,占全省人口的4.8%。大多數說法語的安省人住在渥太華。安省東北部(比如Greater Sudbury)有很大的法語社區。其次是安省中部地區,如多倫多、尼亞加拉半島(Niagara Peninsula)和漢密爾頓。

(據互聯網報道)

加拿大|加拿大適合新移民的10大城市

說到移民,很多人會選擇加拿大,發達國家、難度低、包容性強、距離美國近、生活質量高、空氣質量好……

加拿大適合新移民的10大城市

那麼,加拿大哪些城市最適合新移民呢?

最近,著名財經雜誌MoneySense根據加拿大統計局和環境學分析的相關數據,通過財富和收入、天氣、房價可承受性及犯罪率等指數列出了加拿大最適合新移民居住的城市排行榜。

該雜誌的Mark Brown表示,適合新移民的城市應該比較繁榮,但是生活成本適中,安全指數比較高、設施較為便利,而且天氣適宜。畢竟,沒人願意一年8個月都穿著派克大衣!

那麼,對於新移民來說,加拿大哪10個城市應該是香餑餑呢?

10. 貴湖,安省

預估失業率:4.8%

移民佔據總人數的比例:17%

2居室公寓的平均房租:$1,027

貴湖位於安省南部,距離多倫多市中心約100公里。這裡有一所貴湖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佔地面積約一千一百畝,是一所園林式的大專學府。

9. St. Albert,阿爾伯塔省

預估失業率:5.1%

移民佔據總人數的比例:9%

2居室公寓的平均房租:$1,383

St. Albert與埃德蒙頓相鄰。雖然城市較小,但是失業率也比較低,醫療條件優越,犯罪率低。

8. 裡賈納,薩省

預估失業率:5.2%

移民佔據總人數的比例:12%

2居室公寓的平均房租:$1,097

裡賈納是加拿大兩大重要工業城市之一,主要有煉油、機械製造、化工、食品等行業。裡賈納大學在2013年被麥考林評選為加拿大大學綜合類排名第9位,而且和中國有著長久的友誼。

7. 伯靈頓,安省

預估失業率:4.9%

移民佔據總人數的比例:18%

2居室公寓的平均房租:$1,267

伯靈頓是安省南部荷頓區一座城市,屬於大多倫多區的一部分,位於安大略湖的西端盡頭。

較高的家庭收入,低犯罪率,適中的生活費用,適宜的氣溫,良好的基礎設施讓這座城市頗受歡迎。

6. Saanich,卑詩省

預估失業率:5.2%

移民佔據總人數的比例:17%

2居室公寓的平均房租:$1,144

Saanich位於溫哥華島的東南角,所在的薩尼奇半島從佐治亞海峽看起來像一塊隆起的陸地,所以當地原住民語言中的詞語「W?SáNE?」(即「隆起」)為名。

中等城市,醫療條件好,失業率和犯罪率低。

5. Delta,卑詩省

預估失業率:4.9%

移民佔據總人數的比例:27%

2居室公寓的平均房租:$1,051

Delta屬於大溫哥華地區,距離溫哥華大約有30分鐘車程,是典型的半島地形。三面環水,陽光充沛,氣候溫和風景如畫的海灘,擁有世界級的高爾夫球場和公園,以其四季如春的氣候和令人驚嘆的自然風景而聞名世界。

國際留學生在這裡有著非常優越的學習環境,是學習英語的理想天堂。

4. Brossard,魁北克省

預估失業率:5.3%

移民佔據總人數的比例:36%

2居室公寓的平均房租:$789

Brossard位於蒙特利爾南岸,城市面積較小,人口增長較快,失業率較低。

3. 滑鐵盧,安省

預估失業率:5.2%

移民佔據總人數的比例:25%

2居室公寓的平均房租:$1,081

滑鐵盧位於安省南部,這裡氣候溫和,自然資源豐富,風景優美。滑鐵盧大學始建於1957年,是一所以理,工,數學和計算機科學而聞名的綜合性的大學。在 2015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世界大學排名中(Quacquarelli Symond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滑鐵盧大學QS 評分5星半,獲得國際性大學中最高評分。

2. Gatineau,魁北克

預估失業率:5.5%

移民佔據總人數的比例:9%

2居室公寓的平均房租:$752

Gatineau位於魁北克省西南部,是一座中等城市,交通便利,氣候適宜,適合居住。

1. 加拿大的首都渥太華,安省

預估失業率:6.6%

移民佔據總人數的比例:20%

2居室公寓的平均房租:$1,176

渥太華的新移民占人口總數20%,失業率6.6%,2房公寓的平均租金為1176加元,是當仁不讓的新移民最佳落腳地。

(據互聯網綜合報導)

 

加拿大入籍新政有望7月1日實施

近日有一個令留學加拿大的學生無比振奮的好消息:移民部長麥家廉在前期提出的修訂《公民法》議案中,有關“讓大批移民快速入籍“的那部分內容,終于在大家的翹首以待中有了進一步動作,據加拿大移民局官網最新公布,新入籍政策最快有望于2016年7月1日施行哦!

加拿大入籍新政有望7月1日實施

加拿大移民局官網最新消息

加拿大移民部部長對于現《公民法》修訂部分細則

加拿大入籍新政有望7月1日實施

修訂後的法案一:政府可以剝奪公民的公民身份,如果該公民因爲造假等因素獲得公民身份,高等法院也有權利剝奪公民身份,如果該公民由法院認定的嚴重犯罪行爲。

——澳際專家點評:原法案中指出“政府可以剝奪公民的公民身份,如果這個公民擁有雙重國籍並且對加拿大有高度的威脅”,這表示中國留學生入籍加拿大後,就必須脫離中國國籍,修訂後的法案忽略了“雙重”國籍的問題,更加注重了獲取公民本人的個人綜合素質,對于很多想保留原國籍的學生是個不錯的福利哦!

修訂後的法案二:取消該法案,任何一個加拿大公民都有自由遷徙的權利。

——澳際專家點評:原法案中表示“公民入籍需表示有意向居住加拿大,否則公民身份可以被取消”,這條修訂法案對留學生而言是重大利好的政策,給很多想通過加拿大轉戰美國的朋友打造出了光明大道。同時,由于加拿大每個省的移民政策存在較大的差異,學生亦可在最好移民的省份留學,進而去加拿大任何一個你心怡的城市。

修訂後的法案三:申請者在獲得永久居民身份前居住的時間可算作公民入籍時間,計算爲每居住一天算半天時間。(例子:新政下,入籍5年住滿3年,留學生拿到身份後只需住滿2年就可以申請入籍,之前的留學經驗(2年以上的)算作一年)。

——澳際專家點評:修訂後的法案廢除了“申請者在獲得永久居民身份之前的居住時間,不算在公民入籍中”,將學生留學時間納入到入籍時間中,爲留學生節約了大量寶貴的時間。

修訂後的法案三:取消入籍的6年住滿4年,申請者4年中每年至少需要在加拿大居住183天。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溫哥華找房網報道)

外國買家驅動溫哥華豪宅價飙漲

根據皇家地産公司(Royal LePage)最新公布的一份調查,外國買家正在驅動加拿大豪宅價格上漲,從2015年初開始出現加速飙升的趨勢,預計未來將繼續上揚。

外國買家驅動溫哥華豪宅價飙漲

通過對皇家地産公司250名地産顧問的調查顯示,24%的受訪者相信,他們地區有25%或更多的豪宅由外國買家購得。皇家地産公司對外國買家的定義是,他們大部分或所有時間都不居住在加拿大。在溫哥華83%的受訪者說,他們看到外國買家的數量在2015年有增長,半數地産經紀說進入加拿大房地産市場的海外資金主要來自中國。

溫哥華2個主要的豪宅聚集地、灰點區和西溫地區的房價在過去的10年裏攀昇了135%,漲幅高居全國榜首。緊隨其後的是多倫多的Lawrence西區,漲幅爲76%。

地産經紀Jason Soprovich說:“豪宅市場已經完全受到投資者需求的驅動,因其地理位置的巨大吸引力使這一需求成爲完美的風暴。”他認爲溫哥華的價格飙升主要源自于外國投資者,估計在西溫10棟住宅中,有65%到70%的買家來自中國,而在灰點區和Shaughnessy社區的中國買家大約占50%。

2014年,加拿大叫停了投資移民計劃,但是這一舉措並沒有挫傷有錢的中國大陸買家的需求。他們中的很多人擁有10年期多次往返加拿大的簽證,吸引他們進入有投資潛力的溫哥華房地産市場,並讓他們的孩子在加拿大上學,而最終成爲退休的居住地。

本周初,財政廳長麥德莊(Mike de Jong)說,他傾向于認爲供給不足是溫哥華住房基准價格在過去16個月飙升30%的主導因素,而不是外國買家。他說省府在沒有更多信息來確定外國買家是否影響本地房地産市場的情況下,不願意把那些不在加拿大掙錢的豪宅業主們作爲征收額外稅收的目標。

延伸閱讀:溫哥華房價高 市民收入難支撐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加拿大國際廣播電台報道)

 

印度人在加拿大購買房地産狂熱程度 超越中國人之勢

也許是因爲在莫迪當選新總理之後,印度重新找回了自信;又或者是因爲其經濟增速在2015年有望超過中國—眼下,一大波印度人正在加拿大瘋狂購買房地産。

加拿大房市

據美國《福布斯》雜志6月19日報道,這批印度人在加拿大購買房地産的狂熱程度,大有超越中國人之勢。

“口口相傳”進入溫哥華

2015年,加拿大溫哥華俨然已經成爲一個國際度假村,彙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有錢人。

溫哥華國際機場是北美入境人流最大的機場,每天運送大約26500名乘客—印度人在其中的比例相當高。

作爲北美最受歡迎的移民城市之一,溫哥華每年新增移民人數約爲3萬人,這些人的住房需求成爲當地樓市火爆的重要基礎。

蘇富比國際地産公司加拿大分公司(Sothebys International Realty Canada)首席執行官羅斯·麥克雷迪表示,印度人不僅在溫哥華建立了一個強大的社區,而且“非常活躍”。

在溫哥華火爆的房地産市場,印度裔加拿大人和印度人正在趕超中國投資者。多倫多房地産投資公司Watford Equity的首席執行官哈歇爾·戴夫表示,印度人正在紛紛湧入該市,有意思的是,這一趨勢“更多是口口相傳,而不是統計數據層面上的”。

戴夫還說,在投資加拿大房地産方面,“印度將會超越中國,因爲在過去四五年裏,溫哥華已經引起了印度人的廣泛興趣。在過去的兩年裏,他們也確實趕上了中國投資者”。 戴夫又強調,即便印度投資者已經趕上了中國投資者,但後者依然是他們的主要投資者之一。

Watford的合夥人阿瑞克·奧爾巴克則表示,在多倫多,大多數最新發展的項目是受投資資本的驅動。由于各大銀行都搭上了這趟順風車,貸款額不斷上升,養老基金和機構投資者正試圖增持加拿大地産股。前不久,奧爾巴克現身特拉維夫市,就有關在多倫多娛樂區擬建的一個新項目向投資者進行推銷。

奧爾巴克還說,和來自中美兩國的投資者一樣,印度投資者也已經認同這樣的觀點:用金錢換取在多倫多的政治和經濟的雙重穩定,這是一筆非常劃算的買賣。這些人願意接受較低的投資回報率,願意以高價購買房産,而不是返回印度。

在鄰近的美國,印度投資者的買房比例也在增長。據彭博社2015年6月17日的報道,美國房地産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在外資購房榜單中,印度人以79億美元的成交金額排名第三,第一名和第二名分別是中國和加拿大。

印度移民申請超越中國

2012年,中國是加拿大的最大移民來源國。但2014年2月,加拿大移民部連續出台了兩條政策,對6.6萬移民實施一刀切,其中包括5.9萬聯邦投資移民(IIP)和7000聯邦企業家移民(EN)。其中,中國移民占比最多,相應受挫最重。

在此影響下,2014年,加拿大的中國移民人數較2013年大幅減少至32%—相比之下,印度移民人數達到了14%的增長。

據加拿大媒體5月13日報道,2015年1月,加拿大移民部抽出首批“快速移民”申請人。在775名中簽申請人中,印度人多達228名,占據首位;其余122人來自菲律賓,46人來自巴基斯坦,36人來自中國,愛爾蘭人和尼日利亞人分別爲34名和29名。

移民律師李克倫在《星島日報》上分析說,來自印度的申請人最多,可能是因爲印度提供的發展機會不如加拿大提供的好。而據加拿大政府稱,這幾年,平均每年獲得加拿大永久簽證的印度人達到了3萬人,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安大略省。加拿大法律允許持有相當于加拿大“綠卡”的印度人爲其父母申請永久居留簽證。

而據澳大利亞政府發表的報告顯示,印度人也已經超越中國人,成爲澳洲人數最多的外來移民:2011-2012年的數據顯示,印度移民人口達29018人,中國則有25509人。

因假結婚移民加拿大 大陸留學生險遭遣返

壹名中國留學生通過假結婚移民加拿大。壹年多以後,他離婚又再婚。但他再婚後,當初假結婚的事敗露,面臨被遣返回中國。他很後悔當年的假結婚,但希望能留在加國。在上訴時,第二任妻子懷孕,他不希望孩子壹出生就見不到爸爸。壹家人向法官求情。這名32歲的中國公民近日上訴成功,意味著他將有機會繼續留在加拿大。

內部文件顯示,2012年1月至9月期間,有3,279名中國公民通過結婚方式向加國政府遞交移民申請,拒簽率是15%

加國法院文件稱,2002年4月左右,中國公民李先生來加拿大留學。2003年11月,李先生為了獲得加拿大身份,與壹名加拿大公民結婚。2007年8月,他成為加國永久居民。16個月後,他辦理了離婚手續。

2012年1月,李先生再次步入婚姻殿堂。他的第二任妻子是華裔加國公民。加國邊境服務署(CBSA)懷疑他假結婚,並開始調查他。2012年6月,加拿大移民與難民委員會(IRBC)表示,李先生因假結婚不能再進入加拿大,並向他發出驅逐令(Removal order)。

第壹次上訴失敗

李先生承認自己以前假婚姻,但不願離開加拿大。他隨後到移民上訴部門(IAD)上訴,要求當局撤銷驅逐令。按移民部的規定,永久居民因造假被驅逐出境後,五年內不能回加拿大。

2014年,李先生的第二任妻子懷孕了,預產期是2014年10月。李先生表示,他如果離開加拿大,他的孩子和妻子將遇到很大困難。他請求政府看在孩子的份上,允許他留在加拿大。

移民上訴部門在2014年駁回了李先生的上訴,主要有3個原因。第壹,孩子還沒有出生。第二,假結婚是嚴重的違規行為,他壹手策劃了這個騙局。第三,他還沒有向他的雇主、父母、嶽父嶽母承認他以前的假結婚。

李先生第壹次上訴失敗後,又到法院上訴,還聘請了兩名律師。與上次不同的是,他不再要求當局撤銷驅逐令,而是要求法官從人道主義的角度為孩子 的健康成長考慮,給予他特殊照顧(Special relief)。 他告訴法官,如果他被迫離境,他的家人會很多年見不到他。

李太太在法院作證時說,她和丈夫是真結婚。如果她先生被迫離境,她會向移民部遞交申請,從而擔保他移民加拿大,估計這要花幾年時間。

第二次上訴成功

聯邦法官史歐爾(Michel Shore)近日作出判決:李先生上訴成功。法官要求移民上訴部門重新評估他的案子。理由是政府部門對他展開調查後,他壹直很配合。他承認自己以前假結婚,感到很後悔。他積極為加拿大社會做貢獻,每個月為社區義務服務數十個小時,就這樣堅持了好幾年。

通過《資訊自由法》獲得了加國邊境服務署(CBSA)的內部文件顯示:在2012年1月至9月期間,有3,279名中國公民向加國政府遞交申請,希望通過結婚的方式移民加拿大。他們的拒簽率是15%,這意味著壹些申請者假結婚。

移民部表示,假結婚的特點是壹旦被擔保的人獲得加拿大身份,這對夫妻就會很快分手。 這對真正的移民申請者很不公平。

點擊了解美國洛杉磯置業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美國,了解美國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加拿大華裔移民22年不入籍 犯事遭驅逐不能上訴

加拿大一名華人青年馬俊業(Chun Yip Ma,音譯),移民22年仍沒有入籍,在被法庭定罪、判刑後即遭收到了驅逐令,甚至還沒有上訴的權利。

據聯邦移民事務上訴廳(Immigration Appeal Division)披露的文件,馬俊業在1994年隨家人從中國香港移民加拿大,時年13歲。在在2003年8月,他由於販運可卡因,被法庭定罪並判有條件服 刑(conditional sentence)9個月。

,若外國公民或永久居民因保安問題、違反人權和國際權利、嚴重犯罪和有組織犯罪不能入境,這類人並且不可向移民上訴部門提出上訴

由於馬俊業一直沒有入境,而他所犯的罪行最高量刑超過10年,屬於嚴重犯罪,所以他在被法庭定罪後,移民及難民局(Immigration and Refugee Board of Canada)隨即對他啟動了驅逐程序。

在去年2月,難民局針對馬俊業召開入境資格聆訊(admissibility hearing),其間確認了馬的非公民身份,而鑑於他已經犯下重罪,所以對他發出了驅逐令。

馬俊業在聆訊舉行當日,即時向聯邦移民事務上訴廳(Immigration Appeal Division)提出上訴。馬的律師表示,他的當事人被判「有條件服刑」,不應該同坐牢相提並論,而當局需給予他一個上訴機會,以免馬「獲得公平程序的權利」遭到「侵犯」。

代表聯邦當局的律師隨即提出反對,表示根據本國的移民及難民保護法(Immigration and Refugee Protection Act),若外國公民或永久居民因保安問題、違反人權和國際權利、嚴重犯罪和有組織犯罪不能入境,這類人並且不可向移民上訴部門提出上訴。

上訴廳審裁員森利(Sterling Sunley)經過聽取雙方觀點,於今年3月7日駁回馬俊業的上訴申請。森利援引昔日的案例指出,一年的有條件服刑,相當於至少6個月監禁,所以上訴廳沒有權力為馬俊業進行上訴聆訊。

本地移民法專家指出,這則案例再度證明,住滿了入籍要求的時間仍不入籍,這種做法風險很高,一旦犯上刑事法,即使是輕微的,會有被解出境的可能,而且連上訴的機會也沒有。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加拿大家園)

新移民眼中的加拿大八大怪事

1、加航:沒有仙女般的小姐

不管怎麼說吧,藍天,白雲,美女,飛機,已經定格在我們這些乘客的大腦皮層,一直到登上加拿大航空公司的班機之前。

當我第一次進出加拿大,也第一次乘坐加航的飛機。在機艙進口處迎接我們的,是幾位上了年歲的女士。

自從《自由和人權憲章》在1982年通過以後,多元文化就成了這個國家受法律保障的特色

其中有一位,如在中國的話,應當是退休在家含飴弄孫,或搓麻將,或每天跳舞、打太極拳的了。我們吃驚的發現,仙女般的空中小姐不見了,有的只是慈眉善目的空嫂、空婆。

飛行途中,與空嫂、空婆一道送水送食的,還有一位先生,短袖體恤衫上套著一件駝絨背心。這位空大爺的穿法,讓我們這群來自大陸的西裝客大跌眼鏡。我也萬萬沒想到,幾年以後,我也常常是像這位空大爺一樣地奇特打扮。

從上海到溫哥華飛行時間要10幾個小時。長時間呆在座位上,人很難受,我一有機會就離座到處走走,或者在大家入睡時,到空姐工作間旁的座位上,就著微開的窗戶暗板漏進的光看書。

我的這種舉動曾經被收起了笑容的全日空「仙女般的空中小姐」、也被美聯航嚴肅的空嫂,所嚴厲制止。只有在加航的航班上,我才有此離座自由。

加航的空嫂、空婆、空大爺,不僅不干涉我,還會親切地問我需要什麼幫助,有時還會坐下來同我聊上幾句。

2、消失的西裝革履

在家鄉普及化的西服,在這個地地道道的西方國家裡,奇怪的是,也居然成了稀有之物,變得扎眼起來。旅遊鞋加休閒裝,居然是大多數人上下班的通裝。

如果要看西裝革履的人,據說一是上金融街,那裡的白領上班著統一西裝;二是到旅遊點,首次到加國來的祖國同胞,可以滿足你的窺視要求。

我所在的公司,也只見過大經理一人穿過西裝,那也是在平均一個月不到一次的對外活動中。

我一位很富態的朋友,一行從國內短期來訪,除睡覺而外,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他們都西裝革履不離身。

當朋友打扮如此莊重地出現在我打工的公司時,還被人誤會為是上門來的客戶代表。

土氣啊,加拿大人確實太土。在加拿大生活幾年後,我和家人也在不知不覺中回歸本來的土了。

一回國,就有特別親近的親朋好友,悄悄提醒我們可否換換裝束,改變改變實在太土了的形象。老婆的妹妹甚至不客氣地說她姐姐,穿得還不如大街上的民工。

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那裡有從世界各地留學後歸國的創業者。我從前的同事們告訴我,他們能一眼就看出其中哪些人是從加拿大回去的!

因為這些人的穿著打扮,實在是太跟不上祖國同胞的進步步伐!而我聽著他們的指點,只能發燒著臉點頭稱是。

3、鄉巴佬之國

我祖國的同胞們,用土氣來概括加拿大人,是很準確、很有眼光的。

人們常說,是環境決定人的性格、決定人的行為。也許正是加拿大的鄉村環境,決定了在這塊土地上呆久了的人,讓我們的城市同胞,一眼就看出他們都是那麼土不啦嘰的。

渥太華和北京,是加、中兩國各自的首都,但二者是根本無法相比的。

隨便拿北京的哪一個區,都會蓋過渥太華:不管是繁華程度、城建規模,還是人口數量方面,渥太華在北京面前,最多算得上是專縣小城,休想像北京那樣車水馬龍、熱鬧得要排輪子才能上街。

多倫多和上海,同是加國和中國各自的第一大城市,但這兩個第一的差距實在太大。

上海人口已將近3000萬,但多倫多才300多萬,把周邊城市算上的「大多倫多」人口也不過500多萬,僅與上海的「外來人口」差不多。

拿房屋的高度、高層建築的數量來比,多倫多輸得一塌糊塗。

只有倒過來,用沒有建築物的空地來比,多倫多才可能是贏家。那些夏天長草長樹、冬天盛雪結冰的空地,不正是讓人變土的農村景像嗎?

並且,加拿大人的心態,還在日益鄉野化,注定了他們不僅現在土,將來一定會更土。熬到冬去春來的日子,政府設立的堆肥場定時向公眾開放。

此堆肥,並非我們在中國時所說的農家堆肥。它們是從各家各戶收集的廚房垃圾和花園垃圾,經集中處理後變成的肥料。每到開放日,汽車一早就排起了長龍。

自覺自願做農工的人們,興高采烈地將這些免費肥土鏟進自備的袋裡、桶裡,然後拉回家。

春夏秋三季,從事花園農活的兼職農民隨處可見。即便是公寓樓的住戶,沒有私家花園,也有充任兼職農民的。

他們是通過向政府申請一塊免費公地,去享受耕種的歡樂。農貿市場上那些鮮活的產品,有些就是出自這些兼職農民之手。

4、一土到底:捆綁城市

保持加拿大的鄉野景色、爭當兼職農民,成為加拿大人把土氣進行到底的鄉愿。這一土到底的鄉愿,也難免不受到工業化、商業化的擠壓。

多倫多西南側有一個叫密西沙加的地方,36年前建市時還只有15萬人,可現在約有80萬人,已是加國第6大城市、一個舉足輕重的工業重鎮和交通樞紐。

昔日的綠野,被房屋、公路等佔領;過往的寧靜,被車流、人流和機械的喧囂替代,可愛的鄉村美景,被城市這頭怪獸無情地撕碎。

懷抱一土到底鄉愿的加拿大人,被城市怪獸的快速擴張所震驚。他們不能容忍自己的綠色家園,任由鋼筋混凝土侵佔。

他們匯入了始於歐洲的綠色環保潮流,執意要通過立法,構築起一個強而有力的綠色地帶(Greenbelt),將城市這頭不斷膨脹的怪獸捆綁起來,以遏制它的為所欲為。

民調顯示,安大略省有90%以上的人支持綠帶法案,散居於不同社區中,擁有法案廢立權的政客,逆民意就可能在下次選舉中下台,不願拿自己的政治前途開玩笑的他們,不得不跟從民意。

2005年,綠帶法案通過,在南安省劃出了一塊180萬英畝的綠帶(Greenbelt)。

5、傻乎乎不顧國家臉面

初到加拿大時,不管走進哪一家洋人開的書店,裡面都有舒適的顧客座位。捨不得付買書錢,坐在那裡不掏一個子兒地看書,想來是個不壞的主意。不過如此一來,買書的人數是否會大打折扣呢?

也許我的同胞傾向於這種思維,所以同在多倫多,在華人的書店裡就找不到顧客座位。這類商業上的傻冒行為,當然不會是孤例。走出商業領域,傻例就更多了。

那年G8-G20峰會,相繼在安大略省風景如畫的小鎮亨茨威爾和加國第一大城市多倫多召開。加拿大第一次舉辦如此高規格的全球峰會,而且是全球少有的同時舉辦兩大峰會。

世界富國、大國的頭頭腦腦都來了,就像奧運、世博會對中國一樣,那絕對是加拿大很拿臉的事。

按說,對這種關乎國家臉面的大事,各報紙、電台、電視台都應當為此盛會高唱讚歌,所有加拿大人都應當臉泛紅光、無比自豪。

可奇怪的是,媒體不出來為國家面子撐腰,納稅人竟也不買國家面子的賬。

媒體不僅盯著峰會的內容是否有益世界,還死死地盯著會議的開支是否合理、有沒有浪費納稅人的錢等。

會還沒開,媒體上就沸沸揚揚地指責新聞中心的人工湖和人工景是多此一舉,批評會場區域設立隔離帶是擾民。保安費公諸於世後,更是像炸鍋一樣的抨擊聲浪鋪天蓋地於媒體。

峰會期間,反貧組織、環保團體,甚至同性戀群體,還組織了規模不小的示威遊行活動。示威中曾幾度與警方發生衝突,一些人在衝突中被捕。

示威組織者和峰會會場所在地的居民,不僅不從國家臉面的大局出發去思考問題,竟然還將警方和峰會組織者的政府告上法庭。

不附屬於政府,也不從屬於任何政治團體的法庭,居然也判決其中部分屬警方和政府敗訴。人不得不放,還得對勝訴人經濟賠償。

傻乎乎的加拿大人,有一個納稅人聯盟,為了讓國民知曉並抨擊三級政府的揮霍浪費行為,聯盟創設了「泰迪政府浪費獎」(Teddy Government Waste Awards)。

2月8日,聯盟在國會山煞有介事地舉行了第13屆頒獎典禮。花逾10億保安費用的G8/G20峰會,獲選為聯邦政府最浪費項目。

安省政府獲泰迪獎,是因為付出5600萬元解僱金給一批沒有真正失去工作的稅務官員。他們不過是將名片上的PST收稅官改為HST收稅官,就因此人平獲得4.5萬元。

多倫多2010年當時在任的市長苗大偉,獲頒浪費上的終身成就獎,則是因多市的營運預算增加了44%(28億元),將市府債務增加了10億元,而每年的物業稅增加多於通脹。完全不給代表國家的政府和政府官員的面子!

更令人奇怪的是,這個示威比峰會熱鬧、政府永遠挨罵而得不到讚揚、媒體對公權力只會挑剔而不會歌頌的國家,居然不見上訪鳴冤叫屈的人。

良好的社會治安,居然不需要高牆鐵欄和保安大軍來維持;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政見、不同來源地的人們,也居然可以相安無事地和諧相處。

6、頭腦簡單,沒大沒小

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對我華夏最鬧不懂的事情之一是人與人之間的稱謂。我的父老鄉親、列祖列宗,在血緣親屬間的稱謂上,是十分精確的。

例如,姑媽和姨媽是不能混用的,叔叔、伯父和舅舅也是不容混淆的。但在加拿大人的官語英語中,姑媽和姨媽只有一個獨詞:aunt,而Aunt竟有姑媽、伯母、姨媽、舅媽、嬸母、阿姨6個漢語中的不同含義。

叔叔和舅舅,也只有一個共用獨詞uncle,而一個uncle也竟有叔叔、伯父、舅舅、姑父、姨父、大爺6種在漢語中不容混淆的含義。

名聲在外的加拿大人,壓根兒不動這個腦筋,一切從簡,對所有人都一律呼名道姓,管他是總督、總理、經理,還是教師、工人、學生。

叫不出名字,就叫先生或女士。叫的人自然,被叫的人也很受活,沒有尷尬、難受,也沒有畏懼、擔憂。

同學的鄰居夏某,也與我這位同學有同感,他說一次他不在家,朋友掛來電話。

恰巧電話被兒子接住。對方問:「老夏在嗎?」回答是:「他不在。他老婆在,你要跟他老婆講話嗎?」

後來朋友向老夏通風,說他不在時,家裡住進了小白臉。待其回家一查證,方知是其兒子。還有一次,兒子與他媽媽爭執不休。

老夏為了保持公正,拒不介入戰爭的任何一方。於是戴著深度的近視眼鏡,坐在書房裡看書。突然兒子衝進來,氣呼呼地嚷道:「眼鏡兒、眼鏡兒,你要不要管管你的老婆啊?!」

加拿大人這一廢頭銜、去尊卑的偷懶之舉,明顯地模糊了領導與被領導的界限,混淆了上與下、貴與賤,完全不符合孔老夫子為我們規劃的等級有序的和諧社會要求。

但奇怪的是,在這個政客天天挨罵的國家裡,居然沒有犯上作亂之憂。

加拿大青少年沒大沒小的言辭,並非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信口雌黃。

在人際交往中,加拿大人的古怪表現,並不侷限於青少年,讓我等來自禮儀之邦的華夏人,長時間感到不可思議。

7、不懂「人情世故」

時間過去了四分之一個世紀,我的國內鄉親早已與時俱進,待客通常選在高檔餐廳、豪華包間。

送禮則按古往今來的慣例,一看求人所辦事的重要程度,二看所求之人身份、地位、權勢的高低和大小,確定所送之禮。

適應這不同層級的不同需要,我的老鄉們充分展現了自己的聰明才智。禮品從含金的月餅、現金支票、名人字畫、古玩古董到姿色美女,可謂五花八門。

送禮方式也從封紅包、贈購物卡、麻將桌上的明輸暗送,到使成為股東、業主,以及境外賬戶注資等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而加拿大人聚會和送禮的方式,居然幾十年不變,依然是AA製為主旋律、一瓶酒暢行無阻。

重大節日,例如聖誕節,不少公司也有禮尚往來的活動,但職工之間交換禮物沒有下限,卻有幾元至幾十元不等的上限,全視禮物交換人群的收入狀況來定。

招待則不是下對上,而是上對下、資方對勞方的行為。

至於與公職人員、政府官員、政客議員打交道,如果想把他們拉下台、送進監獄,你可以儘管送禮,不過,可能他們還沒倒霉,你自己卻已被抓了起來。

初來乍到的同胞,急於拿到駕照,在考牌過程中做出符合原國情的舉動,是不難想像的。

從這裡報紙上,我至少讀到過三則這樣的消息:我參加路試的同胞,掏出100元或200元現金「感謝」考官。

不領情的考官掏出手機報警,讓同胞被以行賄罪嫌帶走。其中一位同胞就說:我只是按國內的習慣,想對辛苦的考官表示一點感謝而已,完全不知道這是犯法(大意)。

8、五顏六色也和諧

還有一個令人吃驚的事實,加拿大有263個族裔!一個僅有3400萬人口的國家,族別數竟然有我13億人口大國的4倍多。

這意味著,世界上有多少個民族,這裡就有多少個族裔群;地球人有多少種膚色,加拿大居民就有多少種色彩!

加拿大就很奇怪了。它最初是由四個省簽協議立國的,後來陸續有其他省加入,才形成現在99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

國民皮膚的色彩,也是隨著來自世界各地移民的年年增加,而逐漸豐富的。自從《自由和人權憲章》在1982年通過以後,多元文化就成了這個國家受法律保障的特色。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讓加拿大房價暴漲的原因是 中國人買東西不看價?

中國的快速經濟增長讓不少農民變身為億萬富翁。許多富裕的中國人越來越渴望將家人和財富安置到西方國家。因為有低匯率和友好的移民政策,加拿大成為中國1%階層的移民首選地。據美國政府統計,在2005年至2012年間,有至少3.7萬名中國百萬富翁通過現已撤銷的一個投資移民項目,成為了溫哥華所屬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永久公民。這個人口230萬的大都會區,正成為越來越多中國移民的聚居地,華裔在當地人口中的比例,已經從1981年的7%,增長為2011年的18%。

因為有低匯率和友好的移民政策,加拿大成為中國1%階層的移民首選地

點擊查看加拿大更多精品房源

很多居民表示,大批中國資金湧入,在當地造成了一場保障性住房危機。諮詢公司Demographia在2016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溫哥華成為加拿大房價最高的城市。據大溫哥華區房地產委員會(Real Estate Board of Greater Vancouver)統計,自2005年至2015年,大溫哥華區一座獨立住宅的均價翻了不止一倍,達到約160萬加元(約合800萬人民幣)。

這些不缺錢的新移民買完房子,通常接著就會買一輛車,然後再買幾輛。在溫哥華,不少豪華車經銷商都僱有中國員工,這也算是這些新居民購買力的一種證明。據不列顛哥倫比亞保險公司(Insurance Corporation of British Columbia)統計,大溫哥華區價格在15萬美元以上的註冊車輛,從2009年的1300輛,上升到了2015年的2500輛。

溫哥華有不少年輕的超級跑車車 主被稱為「富二代」,這種稱呼類似美國的「信託基金子女」。在中國,超富階層被普遍指責為腐敗和物質主義,富二代這個詞既透出一種鄙視,也包含著羨慕。富 二代將他們對奢華的追求帶到了溫哥華。年輕的華裔女性流行開白色蘭博基尼;男性則往往租一輛超跑玩幾個月,然後就換一輛更新、更酷的地位象徵。

成百上千的年輕中國移民和一些在加拿大出生的華裔,創立了多個超級跑車俱樂部。成員們會聚在一起飆車,改裝和拍攝自己炫酷的跑車,向他們在社交媒體上 的關注者展示著誘人的玩物。溫哥華賽車俱樂部(Vancouver Dynamic Auto Club)的創辦人戴維·戴(David Dai)表示,該俱樂部有440名成員,其中有90%來自中國。要加入這個俱樂部,你必須擁有一輛價格超過10萬加元(約合50萬人民幣)的車。「他們不 工作,」戴維說到溫哥華的富二代。「就花父母的錢。」

他們對速度的追求,偶爾也會遭遇挫折。2011年,警方曾扣押13輛跑車,原因是車主們在溫哥華一條城區高速路上以每小時125英里的車速飆車。這些 車中有蘭博基尼、瑪莎拉蒂和其他豪華跑車,總價值200萬美元。據媒體當時報導,開車的人都是一個中國跑車俱樂部的成員,而且年齡都低於21歲。

近日的一個晚上,一群幾乎為清一色華裔的年輕人,聚集在勞斯萊斯的一場僅限受邀嘉賓的活動上,欣賞該公司新推出的黑紅色「黎明」(Dawn)敞篷跑車。這款車售價40.2萬美元起,整個北美僅此一輛。

在一眾好奇的嘉賓中,就有長著一張娃娃臉的喬錦(Jin Qiao,音)。今年20歲的他是個藝術生,六年前和母親一起移民到了溫哥華。喬錦這周開的是家裡兩輛奔馳SUV中的一輛,他說這種車更適合應對複雜的日常路況。

但他最珍貴的資產是一輛價值60萬美元的蘭博基尼Aventador「銀河」雙座敞篷跑車,有著仿若外太空景象的定製外觀。這名身材瘦長的設計專業學生喜歡芬迪(Fendi)的服飾,喜歡金色的運動鞋。喬錦稱讚了進口車的各種優點,並急切地反駁那些指責超級跑車愛好者是炫耀的說法。「溫哥華富人這麼多,炫耀有什麼意義?」他說。

當被問及父母的職業時,金先生表示他的父親是一名成功的中國商人,但他拒絕透露細節。「我不能說,」他不自在地支吾著說。

由於中國高額的進口和奢侈品稅,超級跑車在加拿大的價格往往較在中國低50%。而且據中國移民稱,在加拿大,人們會更少地詢問其他人財富的來源。一些中國移民認為超級跑車並不是好的投資手段,因為其價值隨著時間而縮水。「花50萬美元買上兩塊手錶或一些鑽石更好。」23歲的戴安娜·王這樣說道。作為一名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畢業生,她擁有30多個香奈兒包和一塊價值20萬美元、鑲滿鑽石的理查德·米勒(Richard Mille)手錶。

作為網絡真人秀《溫哥華的巨富亞裔女孩》(Ultra Rich Asian Girls of Vancouver)節目中的明星,王女士在回上海看望父母時一般會開著他們的法拉利或邁巴赫轎車。但在加拿大時,由於她的父母將買車的預算限制為15萬加元(約合75萬元人民幣),她只能駕駛一輛低調得多的奧迪RS5。「如果別人看見我開著一輛超跑,我可能會面臨危險。」她說。而當她開著奧迪穿城時,她價值超過了一輛寶馬汽車的寶璣(Breguet)表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四年前,當朋友們批評了她的消費習慣後,為了瞭解錢的價值,王女士花了三天時間在溫哥華街上體驗「流浪」的生活。她說自己將手機、身份證件和錢包都留在了自己的別墅裡,但穿著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牌睡衣和價值1000美元的香奈兒(Chanel)鞋。

在這段自願的貧困生活體驗中,她曾為領取免費食物而排隊;也曾因在提姆霍頓(Tim Horton’s)快餐店的桌子上睡著後被趕出門而感到羞恥。她表示,這樣試驗使她對父母在經濟上的資助產生了感恩之心。

「在這段經歷前,我購物從不看價簽。」她說,「現在我會看了。」

有些居民對來自海外的富裕購房者和空置房主——尤其是來自中國的——的增加感到憤怒,開始在社交媒體上抗議,包括在推特上開展#DontHave1Million(沒有100萬美元)宣傳活動。應地方政治人士的要求,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省政府今年決定開始追查房地產海外產權。不過,這些憤怒情緒對溫哥華的富有華人的光鮮生活幾乎沒什麼影響。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加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