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买家抢占温哥华高端豪宅市场 占据70%

B.C.省房地产公司Macdonald Realty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人主导了温哥华的豪宅市场。在2014年,在温哥华购买300万以上豪宅的所有买家中,来自中国内陆的买家占了70%。而随着房屋价格的下降,中国人的影响越小。在购买100万至300万房屋的买家中,中国人仅占21%;而购买100万以下房屋的买家中,中国人则减少到11%。

大陆买家抢占温哥华高端豪宅市场 占据70%

目前温哥华的独立屋平均价格高达223万,同时该市的房屋负担能力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随着房价的飞速攀升,最近有关温哥华高房价是否是由中国人所致的争议正在愈演愈烈。许多人声称温哥华豪宅不断增长的需求主要来自通过联邦和B.C.省投资移民项目移民到温哥华的中国百万富翁们。

Macdonald的副总裁Dan Scarrow表示,他认为中国买家对房地产的影响力仅仅发生在豪宅市场上,而非整个房地产市场。这个结果否定了那些将温哥华房地产市场的可负担性危机全部归责到外国买家的观点,同时也证明认为中国买家在温哥华房地产市场上影响力不大也是不对的。

Dan表示说:“很明显,我们可以看到来自中国的买家在温哥华的豪宅市场上具有主导性的地位。但是在剩余的房地产市场上,中国买家则只占很小的部分,约11%。所以中国买家所导致的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使得豪宅市场的可负担性下降,不过豪宅市场的参与者并不是那些急需政府帮助购房的人。低端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可负担能力下降主要还是由于供应不足以及低利息率导致的。”

这次调查的数据来自Macdonald’s在温哥华的三间办公室在2014年所经手的1,500房地产交易信息。公寓和镇屋占了所有交易量的62%,为962;剩下的38%则为独立屋。在所有的高于200万的独立屋交易中,几乎所有的买家都是中国人。Dan称他们是通过买家的名字来区分中国大陆人、中国香港人和中国台湾人的。

调查还显示,这些豪宅买家大多是加拿大公民或者移民身份。并且有大约5万来自中国大陆的富人将会在未来继续从中国香港和中国带入更多的资金投资到当地的房地产市场中。母亲是中国台湾移民的Dan表示他对于公司调查数据和分析的准确性很有把握。

去年,Macdonald公司运用不同的方式计算出,在2013年其在温哥华售出所有531间独立屋中有约33.5%是由来自中国大陆的人购买,同时指出这些中国大陆买家的平均购买价格与其他买家相比较高。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因为在加拿大很少有调查直接针对温哥华房屋买家的来源国的。

早在2013年Sotheby发布的一项报告中称约40%的温哥华豪宅市场买主都来自中国大陆。另外,城市规划师Andrew Yan也曾对温哥华的用电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温哥华市中心有将近25%的公寓单元无人居住。这进一步引起了当地人对外国买家推高房价的争议。

对此,Dan表示中国买家仅仅在推高温哥华当地的中高端房屋房价上产生了影响,比如温西豪宅的价格。而温哥华整体房价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独立家庭住房的供应量在过去20年都没有任何变化。

Dan指出温哥华的居民需要改变以前的传统观念,成为业主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定要购买独立屋,其他的房屋类型可能会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温哥华房市上月销量同比涨三成 柏文劲增42.7%

大温住宅楼市7月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加3成,销售增加最多的是柏文,7月柏文销售达到1,729间,同比增加42.7%,大温地產局指出,由于市场对楼房需求仍高,掛牌房屋总数亦较上月减少,大温楼市仍将是卖家市场的局面。

温哥华房市上月销量同比涨三成 柏文劲增42.7%

大温地產局统计指出,7月中央放盘系统(MLS)住宅房屋销售高达3,978间,比过去10年7月份的平均销售数目高出33.5%,但比今年6月则减少9.1%。所有类型房屋基准价為70.0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2%。

大温地產局主席麦克劳德(Darcy McLeod)说:「由于买家互相竞争,抢买市场上楼盘,对卖家较為有利」。统计指出,大温7月新掛牌房屋达5,112间,较去年同期的4,925间增加3.8%,但MLS新旧掛牌房屋7月分数目為11,505间,较去年同期减少26.3%,也较今年6月减少5.5%。

麦克劳德分析,大温楼市大旺,主要来自强劲消费者信心、低利率及掛牌房屋减少,目前市场掛牌房屋数量,较过去5年、6年同期约少5000、6000间,销售/ 掛牌比為34.6%,这说明市场持续為卖家市场。

上月的独立屋销售数目為1,559间,较去年同期增加17.9%;大温独立屋基准价同比上涨16.2%,达到114.18万元,温西独立屋基准价达到265.32万元,同比增加16.6%。

在柏文销售方面,上月柏文销售数目為1,729间,较去年同期增加42.7%,较2013年7月增加42.9%,柏文基准价较去年同期增加5.9%,涨至40.09万元。孖屋及城市屋等相连房屋上月销售数量為690间,较去年同期增加30.9%,楼价则较去年同期上涨7.8%,达到51.15万元。

菲沙河谷地区的楼市亦创下史上7月最高销售纪录,MLS房屋销售高达2,184间,较去年同期增加35%,打破2005年7月创下的2,089间房屋销售纪录。菲沙河谷独立屋7月的基准价达到62.1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3%。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温哥华6月房产销售创历史新高

这个六月是大温地产局过去所有六月销量最大的一个月,跃升至大温地产局所有月销售记录的第二位。

温哥华6月房产销售创历史新高

大温地产局的相关报道显示,2015年6月,大温地区的住宅销售量在MLS®上达到了4375套,2014年6月销量为3406套,同比增长28.4%。 2015年5月销量为4056套,同比增长7.9%。

上个月的住宅销量为近十年来月平均销量的29.1倍,也是月销量连续第四个月超过4000套,这在大温地区的销售历史上属于首次。上一次的最高月销售记录为2005年5月的4434套。REBGV主席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大温地区的家庭独立式住宅市场需求依然强劲而活跃,上个月我们见证了该地区近十年来房产销售的最高纪录”。

大温地区所有住宅地产当前在MLS®房价指数的符合基准价格为694,000加元,同比增长10.3%。

McLeod说:“房产市场活动具有周期性特征,当前我们正处在活动周期的上升阶段,这与2000年中期的情况十分相似。要想指出造成该循环周期的某一种因素很简单,但事实是这一循环规律是好几种不同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McLeod还说:“当前的良好势头是低利率政策,独立住宅市场供不应求,人口增长,大温地区经济领衔加拿大增长,前几年‘积压需求’得到释放以及该地区非常适宜生活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

六月,大温地区的独立式,并附式和公寓式住宅房产月总新挂牌量为5803套,同比增长8.7%(2014年6月新上市量为5339套)。

McLeod说:“虽然当前有稳定数量的新挂牌量不断涌入市场,但总体而言,市场上的房产供应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当前大温地区在MLS®挂牌可供销售的房产数量为12181套,同比2014年6月下降23.9%,同比2015年5月下降1.3%,为2006年6月以来的最低挂牌量。

六月份房产成交与挂牌比率为35.9%,为大温地区2006年6月以来最高。当成交与挂牌比超过20%并维持一段时期后,就会出现有利于卖方的市场境况。

McLeod表示:“在当前的市场竞争形势下,买方做决定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需要和房产经纪人保持沟通以获得当地市场MLS®的最新房产挂牌信息,制定符合自身需求和风险偏好的购买战略,并获取其他专业咨询和保障服务”。

2015年6月,独立式房产销售量达到了1920套,同比增长31.3%(2014年6月为1462套),相比于2013年6月的1102套增长了74.2%。同月,大温地区独立式房产的基准价格上涨到了1,123,900加元,同比2014年6月增长14.8%。

公寓式房产2015年6月的销量为1774套,同比增长35.6%(2014年6月销量为1308套),相比于2013年6月1068套的销量增长了66.1%。同月,大温地区公寓式房产的基准价格上涨到了400,200加元,同比2014年6月增长5.3%。

附合式房产2015年6月总销售量为681,同比增长7.1%(2014年6月销量为636套),相比于2013年6月472套的销量增长了44.3%。同月,大温地区并附式房产的市场基准价格达到506,900加元,同比增长7.1%。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推荐阅读:加拿大最新房价走势(每月更新)

温哥华房价创历史新高 房产局长否定高税额提议

许多人说温哥华的房市疯了,上月独立屋的价格又创造了历史新高。整个地区,包括如Burnaby和Richmond这样的郊区,独立屋均价从2014年6月的1,200,539跳升到上个月的1,442,296,年增长幅度达到了20%。

温哥华房价创历史新高 房产局长否定高税额提议

大温哥华地区房产局长Darcy McLeod表示说,对温哥华地区的独立屋需求还在不断上升,在过去一个月独立屋成交量是过去10年同期最高的。独立屋成交量每年以31.3%的速度在增长,去年更是达到了1,920。

大温哥华地区公寓房的成交量也增长了35.6%,上个月达到了1,774;镇屋的成交量则上升了7.1%至上月的681。6月房屋总成交量是同期最高的,达到了4,375,比过去十年同期平均值高出了29.1%。

5月温哥华市内独立屋均价在223万。目前房产局还未公布6月的数据,已公布数据仅限于城市西部和东部。温哥华西部独立屋价格也在6月达到了峰值,为2,967,500;东部独立屋价格中值也创了新高,达到了1,238,048。

据称,温哥华地区独立屋需求主要来自于新移民。前加拿大驻中国大使David Mulroney在最近表示说,目前虽然缺乏有关买房者国籍的可靠数据,但在多伦多和温哥华两个城市,中国人对独立屋的需求仍在上升。Mulroney在其新书中写到“有一些国家已经对非居民的买房者征税了”。

上月B.C.省长Christy Clark否定了温哥华市长向炒房者征收投机税的提议,同时也不赞同其提出的向购买奢侈房屋的人征收更高的房产转让税。

对此,McLeod分析说,温哥华房价的居高不下是由很多因素共同促成的,绝不可归结为一个因素。他说:“也许归因为一个因素是比较容易的做法,但是事实是这种现象是很多因素共同促成的。这些因素就包括当前的低利率、独立屋供应的下降、人口的增长、省内经济的良好表现、过去一年不断增长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温哥华这个地方适宜人居,需求自然就旺。”

与温哥华相呼应的是多伦多的高房价。根据本月初多伦多地产局主席艾瑟林顿(Paul Etherington)公布的数据,5月大多伦多地区的房产买卖成交量为11,706, 与去年5月同期的11,013相比增加了6.3个百分点。 大多伦多地区5月的平均房价也达到了$649,59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1个百分点。其中,增长最快的是416地区的独立屋,平均房价年同比增长达18.2%。

地产局高级分析行政总监门瑟(Jason Mercer)则表示,市场行情的收紧,尤其对大多伦多地区的独立屋、半独立屋以及镇屋的高需求,持续推升了房价。目前来看房屋供应量不会下降,预期2015年下半年房价将保持同比增长。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海外买家是否真的再不能染指温哥华高烧的楼市?

温哥华房屋价格飙升不止,商界、投资者虽喜开颜,但叫苦不迭的民众却越来越多,尤其是正被迫离开大温的年轻一代愤而发声后,一直视若无睹的各级政府,也正在被迫正视这个烫手的山芋。

海外买家是否真的再不能染指温哥华高烧的楼市?

前阵子温哥华市长罗品信,徒然仿若化身年轻世代代言人,频频建言抑房价,哪怕征税提议一再遭省府否决,且本身动机也曾遭人诟病、被指推卸责任。然而,《温哥华太阳报》专栏作家麦克马丁(Pete McMartin),却由此巧妙的,向省府发问:你不屑罗品信的提议,那么省府又有何良策?
  
麦克马丁调侃式的,给省府列出了3个选项:

A.以缺乏数据为由,无视罗品信的建议;

B.承认数据不足,但引用卑诗地产协会的报告、称海外投资对大温房价影响微乎其微。不过,地产协会由于利益关系,中立性就不必提了;

C.洗洗睡吧。

鉴于民众呼声日益见涨,同时学术界也越来越质疑政府的不作为、尤其是连购房数据都不愿收集,太阳报特意就此向省府提问,并将所提问题与省府回覆公布于众:

1) 问:世界其他地方都可以追踪海外购房数据到一个非常精确的程度,为什么卑诗省府拒绝这么做?凭什么省府感觉这些海外投资资讯不需要追踪和收集?

答:省府清楚知道卑诗尤其是温哥华的住房可负担性问题;财政厅正在研究该问题,并考虑一些可能减轻这种负担的措施;省府会谨慎行事,以免降低房产价值,妨碍卖房者获得公平的房价;省府会继续研究推高房价的因素,包括是否需要收集任何额外信息。低陆平原历史上房价就高,土地有限,移民带来的人口激增,加上经济增长因素,促使房价攀升。

2)问:省府有没有海外投资房地产方面的纪录?

答:加拿大统计局收集了外国投资者方面的有限信息,不过没有按省分细分。财政厅谘询的行业专家称,非居民购买房屋不足占大温房市的5%,不会推动房价暴涨;而国内投资者比海外投资者活跃3到4倍,增加了出租房供给。

3)问:省府历史上曾经要求卑诗省每次房产交易的新房主,提交一份身分证明,包括买家或经办人的身分证明。这些纪录后来被忽视,甚至销毁。那么省府是否考虑重新这么做?如果不,又是为何?

答:1978年生效的新《Land Title Act》148条曾经要求这么做;1998年预算案精简流程中,废除了这条规定。而《Property Law Act》早有法规,非加国公民,同样有权在卑诗省购买、处置土地,因此须知,卑诗省并无法规禁止外国人购房。

4)问:省府在自己的研究报告中,就海外投资房地产,下了断言,尽管省府报告也承认相关数据不准确。那么,省府是如何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得出其结论?尤其是这数据不仅是非正式的,而且来自于明显受益于高房价的房地产行业。
  
答:省府未就此下最终结论。而且省府在继续研究中。财政厅的分析数据来自地产协会、Central 1 Credit Union、the 2011 Census、 CMHC、 Urban Futures,、和Landcor。

5)问:财政厅能否区分海外投资者和海外资金?因为许多本地居民有海外收入、却不申报。然而他们却可以把钱带入加拿大。财政厅是否试图估测有多少海外资金流入本省,或者说,海外资金可能带来何种影响?

答:……这些是联邦政府和税务局的问题。泛泛而谈,海外投资与移民为卑诗带来繁荣与财富。
  
在公布了这些问答后,麦克马丁调侃着得出一个结论,即那些寄希望于省府提供海外购房数据的人们,现在应该已经得到了回答,虽然不尽人意。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以美国房市解读加拿大房产“泡沫”纯属无稽之谈?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副首席经济师泰尔(Benjamin Tal)认为,以美国房市与加国房市相比,是错误且不负责任的。

以美国房市解读加拿大房产“泡沫”纯属无稽之谈?

目前虽有部分曾因美国房市崩盘,而获利数十亿的对冲基金(Hedge Found)投资人,以美国历史经验为范本,认为加国房市短期内将泡沫化,不过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的分析师指出,将目前加国房市与2006年时的美国房市相比,是错误且不负责任的。

泰尔在25日所公布的最新报告中表示,加国房市整体来说十分复杂,每个地区的地理、人口结构、及可供出租的房屋数量等各个因素都有所不同,若仅依照整体平均数据来看,根本无法看出各地不同的趋势。

泰尔在报告中进一步将多伦多、卡尔加里与温哥华的房市数据抽离,以加国其他整体数据分析,表示目前其他地区的平均值仅比去年同期高出2%,且似乎并未受到上述三个主要城市房价波动之大幅影响。

不过泰尔也在报告中指出,在多伦多与大温地区,目前不断有公寓建案在大兴土木,未来可能出现总量过高导致价格修正的状况,不过后续效应与银行利率有关,往后若出现利率调涨,是否会造成影响仍有待观察。

泰尔进一步提到,他认为房市确实会出现修正状况,但因影响市场的面相众多,此一修正应不会同时出现在各地,影响大小也会因市场种类不同而异。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市民发飙 加拿大外资投资时代或将告别辉煌

在外国人投资加拿大房地产方面,现在只有零零碎碎的数据。一些专家认为,如果政策制订者想要维持加国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便必须查明其中的外国投资者状况。

房地产市场中的外国投资者最近成为温哥华的热门话题,很多温哥华市民抱怨,那些寻求资金避风港的外国人大量涌入温哥华投资住宅,推动房价飞涨,以致当地人再也买不起房子。

市民发飙 加拿大外资投资时代或将告别辉煌

一些批评者担心,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下跌的征兆,外国投资者便会立即卖掉手中的房产逃离加国房地产市场,从而加剧房市崩裂的程度。

温哥华罗品信最近为此致函卑诗省长简蕙芝,提议省府采取开征投机税等行动,以此压制那些导致房价节节升高的炒楼者。但简蕙芝本月初回函说,根据专家的分析,以开征新税方式压抑房价,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可能令一些以房贷购屋者出现负资产。

卑诗省房地产协会也说,温哥华房价上升很快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导致建地资源不足,而非外国投机者炒高。

然而,卑诗省房地产协会首席经济师摩尔承认,手中缺乏具体的统计数据,“目前政府未蒐集这些数据。”

迄今只有加拿大房贷暨房屋公司(CMHC)试图蒐集共管公寓市场中的的外国投资者数据。去年秋季CMHC以调查共管公寓大楼经理等方式,调查持有共管公寓的外国投资者的数量,结果发现从总体看,持有共管公寓的外国投资者比例很低,虽然在温哥华、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的一些热门住宅区中外国投资者比例较高。

在一些大都会的特定地区,外国人投资共管公寓的比例相当高,例如在蒙特利尔市一个住宅区,有6.9%用于租赁的公寓的东主是外国投资者。在温哥华的部份地区的租赁公寓拥有者中外国人占5.8%,在多伦多市中心这一比例约为4.3%。但是,CMHC告诫,对大城市特定地区进行的调查所取的样本很小,据此得出的统计数据可靠性较低。

而且那是最热门地区的情形,从整个城市看,外国投资者的比例更低得多,他们在多伦多的共管公寓市场只占大约2.4%,在温哥华占2.3%,蒙特利尔占1.5%,维多利亚占1.1%。CMHC据此认为,尽管很多人担忧一旦外国人决定套现和退出加拿大房市时,有可能导致共管公寓市场一落千丈,实际上外资根本不具备这样的影响力。

必须指出,CMHC这些不甚精确的统计数据只涉及共管公寓市场,难以反映外资在加拿大整个房地产市场的面貌。CMHC的首席经济师杜甘表示,该机构正在设法扩大这项调查研究的范围。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副首席经济师陶尔说,进行这类统计的挑战之一,是如何界定外国投资者。他指出,与加拿大毫无关联的外国买家在加国房地产市场中只占很小比例,更多见的是买家自己在外国工作和居住,但他的其妻子儿女住在他买的住宅里,他的家人参与加拿大社会活动,孩子在加国学校就读。

陶尔继续说:“这是内资呢还是外资?外资的概念比人们认为的复杂得多。”

推荐阅读:温哥华房价高烧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背后推手?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地域差距影响温哥华楼市 部分地区涨势已放缓

温哥华房价持续攀升,不少人虽有心入市,也只能望屋兴叹,房价何时才会趋稳,各方关切。一位资深地产经纪人指出,虽然买家出价竞标抢房状况仍然存在,但已不如先前疯狂,她相信这代表房市即将开始降温。

地域差距影响温哥华楼市 部分地区涨势已放缓

大温房价持续攀升,不少人虽有心入市,也只能望屋兴叹,房价何时才会趋稳,各方关切。一位资深地产经纪人盖博指出,虽然买家出价竞标抢房状况仍然存在,但情形已不如先前疯狂,她相信这代表房市即将出现降温状况。

曾担任大温地产局(Real Estate Board of Greater Vancouver)西区理事的盖博(Colette Gerber)表示,在过去这段期间,许多房屋才挂牌数小时,就会涌现多组买家争相加价抢购,成交价往往高出开价数万元,她以自己手头上一间在温市东13街夹菲沙街(Fraser St.)、屋况较旧的房屋为例,指当时有三组买家抢标,最后成交价达181万元,超过开价近22万元。

盖博还举一间位于温东伦佛鲁高地(Renfrew Heights)的独立屋为例,挂牌后两天内就以156万元成交,超过开价14万元,即便如此,她最近发现一些房市降温的前兆,例如抢购某个特定物业的买家总数降低,还有在卖家挂牌求售后,需超过一到两周的时间,才能找到买主完成交易。

不过盖博强调,在比较受买主欢迎的地区,例如温西Dunbar社区,房价可望持续攀升,主要原因仍是房屋的供应量有限。

华裔地产经纪苏舜兴也同意盖博的看法,他认为地点是关键因素,虽然他最近确实也发现抢房的人数减少,但他相信这与季节有关,许多有意进入市场的华裔买主,可能正趁著暑假带家人返回原居地度假。

苏舜兴进一步提到,即便是买家抢购人数减少,若要真正能反映在房价上,至少还需要半年左右时间,若依照往年状况来看,9月与10月时,因这些赴外度假的买主回来,买气会再度小幅提升,不过到接近圣诞节时,一般就会变得更冷淡。

另一位华裔地产经纪刘兰天则表示,由他手头上在本拿比或是温东的物业状况看来,抢购状况依旧十分火热,卖家挂牌求售后,几乎都在一周内便可成交,成交价超过开价10万以上是“常有的事”。

刘兰天还说,年初以来,利率与加元汇率都低,也是带动房市的主要动力之一,短期内大温房价走低的机率并不大,最多仅是保持平稳。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加拿大房市又出新招 买房需出示税证

温哥华楼价持续高涨,令居民负担程度难以追上,有批评者更把箇中原因,归咎于海外买家及投机客推波助澜。对此,部分大温政商及社区人士认为,各级政府应先取得真实可靠数据,才可下结论及制订政策﹔建议房屋买卖双方交易时,均须出示税务证明。

移民律师李克伦(Richard Kurland)建议,今后房屋交易时买卖双方应出示由加拿大税务部(CRA)提供的税务居民证明,由此卖家须依法纳税,政府也可获得业主的确实资料。

加拿大房市又出新招 买房需出示税证

卑诗省新民主党(NDP)温哥华—快乐山(Vancouver-Mount Pleasant)选区省议员关慧贞,周二在选区办事处召开社区圆桌会议,全加华人联会执行主席蔡宏安、卑诗房地产协会(BCREA)首席经济师缪尔(Cameron Muir)、抗议高房价活动发起人夏潇潇、会计

师周建航及李克伦出席。除缪尔外,与会者会后向传媒介绍他们在圆桌会议上商谈的内容。

关慧贞表示,在获得房屋业主详细可靠资料前,任何关于卑诗楼市上涨原因的分析都是猜测,并非事实。李克伦提出的建议,是解决房屋可负担能力问题的第一步。

增值收益须缴资本收益税

李克伦说:「获得业主资料以供决策参考的最佳方法,是由CRA向加国税务居民发出证明。房屋买卖双方交易时均须提供该项证明,否则卖家若获得增值收益,应按加国税法相关规定,增值收益须缴纳资本收益税(Capital Gain Tax)。」目前资本收益税率为25%。

他解释说,目前加国该税项採取个人自行申报方式,难以确保获得真实资料。上述设想可避免税款流失,还将有效获知哪类房屋有投机行为,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有数据才能开徵投机税

蔡宏安指出,若有数据,支持海外及投机资金推高楼价,就要制定开徵投机税政策,但在这个结论被准确统计数据证实前,所有的指控都无依据。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温哥华迷你屋能否真正引爆市场?

温哥华房屋不够住和房价过高已成社会议题,有发展商推销400平方呎以下的“迷你”蜗居,但能否真的推出市场,仍需视温市府是否愿意打破现有的“防微条款”。

温哥华迷你屋能否真正引爆市场?

由于400呎以下的微形住房可能影响社区生活品质、房价和停车等,温市府因此禁止此类单位的出现,但有发展商认为,这才是解决温哥华房不够住的方法之一。Reliance主席史塔维尔(Jon Stovell)表示已可发展250呎至400呎的生活机能和美观兼倍的微阁楼单位。

史塔维尔认为这些微单位适合难以进入现在房市的年轻首购族,表示千禧世代生活模式不同,使用的空间较少,而这类微单位也给年轻人一个建立自己资产的机会。他也不认为增加较便宜的单位会炒高房价。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