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留学白皮书》发布:美国连续三年是留学首选 | 美国

留学目的国的选择倾向如何?计划留学人群正处在哪个阶段?哪些专业最受中国学生青睐?5月16日,在《2017中国留学白皮书》发布会现场,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区域经理兼重庆分公司总经理曹亮,重庆新东方前途出国总经理助理赵敬东,重庆新东方前途出国总经理助理兼美国部经理韦晓丽等详细解读了最新的出国留学数据以及行业现状。

连续三年发布白皮书统计全国40个城市真实数据

《2017中国留学白皮书》总体涵盖五个部分的内容,分为中国留学现状、最新各国留学教育体制及趋势、最新各国留学考试指导、中国留学生海外消费调查、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调查。

据了解,今年已经是新东方前途出国第三年连续发布《中国留学白皮书》,主要通过网络媒体在全国范围内的线上调研、覆盖全国40个城市及地区的线下调研等方式,共计回收有效样本6217份。此外还通过涵盖数万家媒体的网络数据监测等形式,基于收集的大量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同时,白皮书结合了新东方服务学生历年留学大数据,综合进行比对分析,以呈现中国留学生群体的新变化趋势。

在留学国家的选择上,美国连续三年仍是留学首选,50%的学生倾向选择美国
在留学国家的选择上,美国连续三年仍是留学首选,50%的学生倾向选择美国

留学人群呈年轻化趋势美国连续三年是留学首选

从数据分析上来看,在留学国家的选择上,美国连续三年仍是留学首选,50%的学生倾向选择美国,英澳加紧随其后,德国、中国香港、新西兰和法国的占比较去年有小幅提升,留学目的国分布的整体格局较为稳定。此外,低龄留学家庭在选择留学国家时,除传统教育强国美国外,新西兰加拿大也深受家长们的青睐,这很可能是因为它们的性价比较高。

在今年的调研中,目前正就读于中学及以下的计划留学群体,已达到全部调研人群的30%。此外,对于适合留学的最低年龄阶段,约3成家长认为高中阶段就可以出国留学。总体而言,留学人群仍呈年轻化的趋势。

对比2016年,决定留学人群出国留学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内在自我提升的驱动:如拓展国际视野与丰富人生经历是出国留学最主要的目的,占到了61%。相较之下,应试压力、周围人的影响、气候等外在压力因素则处于次要位置。

海归归国就业已成大势但整体反应工作满意度偏低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留学生人数已达54万。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更多学生愿意归国就业——73%的留学人群计划完成学业后归国就业。不少留学人群愿意在当地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国就业,希望海外工作经验对未来就业有帮助。

海归就业呈现多元化态势,调查发现,从事研发/研究工作和销售、市场工作的各占四分之一左右,从事生产、运营工作占18.3%,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行政工作、人力资源工作分别占10%、9.7%、6%。

清晰、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职业发展的“指南针”,对个人职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调查结果并不乐观,拥有清晰职业规划的海归不到一半,只有47.6%非常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剩下的人中,42.2%尚未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10.2%持无所谓态度。超八成海归觉得“学非所用”,工作满意度整体偏低。而85后海归薪酬则较低,集中在5000-10000元区间。

(据华龙网)

“特朗普效应”引发多伦多大学美国留学生增逾倍 | 加拿大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之後,随之而来的政治气候引发了所谓的“特朗普效应”,不单影响世界各地的人士重新考虑是否应该移民美国,更令报读加拿大大学的国际学生增加。

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发言人Larysa Woloszansky在电邮中表示,申请在今年9月起入读多大的国际学生比起上个学年增加了22%:“今年接受取录通知的美国留学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04%,印度的学生人数亦增加了75%。”

多大收生事务执行总监Richard Levin指,数据显示“国际学生的兴趣增加了,尤其是美国学生”,而近期加国政府改为容许海外学生在加国大学毕业後在加国逗留最多3年,以及让他们更易取得永久居留权,亦成为吸引国际学生的原因。

多伦多大学的校园生活
多伦多大学的校园生活

魁省康科迪亚大学(Concordia University)学士学位申请人数自2016年5月以来上升了23%,研究生课程申请人数则上升了23%。康科迪亚大学校长谢柏特(Alan Shepard)昨日表示,所谓的特朗普效应确实对加国的大学有影响,渥太华政府亦需要令学生移民的过程简化,来充分利用优势。

(据星岛日报)

择校风刮到美国 老美爸妈也头疼学区房 | 美国

在纽约,第8公立学校是公认的好学校。这所涵盖小学和初中、白人学生占多数的学校,有一流的师资、参与度很高的家长、丰富的课程、好学的学生,再加上该校坐落于有着“美国10大最美街区之一”之称、与曼哈顿隔河相望的布鲁克林高地,学校片区内的学区房价格高得令人咋舌。不惜重金住进学区房,本该顺理成章进入好学校,可日前纽约市教育局的一纸提案,却打破了这片好学区令人心醉的宁静。(学区房值得购买吗?)

>>>美国置业百科美国购房流程 | 美国房贷申请 | 美国房产税费

美国学区房
美国学区房

点击查看美国房源

学区改划:巨大鸿沟不易逾越

两个学校的差距太大了。横在两个学校面前不易逾越的鸿沟,是社区和家庭之间巨大的贫富差别和阶层分化。

据悉,因第8公立学校严重超员,学区内持续的房地产开发热潮又不断催生新的就学需求,纽约市教育局遂向管辖该校的第13区社区教育委员会提出方案:将现属第8公立学校学区的两个居民区,即丹波(Dumbo)和威里格山(Vinegar Hill)的大部分区域,改划到附近另一所学校——第307公立学校的学区。

方案如若施行,便意味着,这两个居民区正排队等候第8学校入学名额的50个家庭,眼巴巴的期待将终成泡影,已入住学区的其他众多家庭与他们心仪的名校也从此无缘。更让家长们难以接受的是,第8学校和第307学校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两个学校的差距有多大?先看教学质量与学生表现,以纽约一家教育网站提供的数据为例,在今年纽约州公立学校共同核心标准考核中,第8学校有64%的学生阅读达标;第307学校的同项达标率只有12%。而且,第307学校旷课率奇高:每学年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旷课超过一个月。

更让人吃惊的是,两个学校相距仅仅一公里多,学生构成却大相径庭。按另一家美国教育网站的统计,第8公立学校白人学生比例为61%;而在第307公立学校,非洲裔和拉丁裔学生占比则高达92%。

再看两个学区的房产状况。第8学校的学区房颇受追捧,这几年房价节节攀升,数百万美元一套的公寓比比皆是;第307学校的许多学生则来自学校街对面、低收入群体租住的法拉格特小区(Farragut Houses)。在以往的新闻报道中,小区的名字不时与贫困、毒品等负面词汇相关联。

学区改划方案一出,许多家长开始抱怨和质疑,有的建起网上群组商议对策;只有少数家长愿意去了解新学校。耐人寻味的是,对新方案,第307学校的家长也有抵触情绪,他们担心,富裕的白人学生的大量涌入,会给学校带来未知的改变。

纽约教育局希望社区教育委员会能在今年11月之前就提案进行投票表决,以使新的学区划界能在2016新学年生效。

横在两个学校面前不易逾越的鸿沟,是社区和家庭之间巨大的贫富差别和阶层分化。如何运用智慧平衡不同的利益诉求,解决难题,对纽约教育管理部门是个挑战,也是创造历史性进步的机遇。

学区边界:阻挡资源公平分布

美国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催生了大量不想让孩子输掉的家长,使得“择校风”盛行,好学区的吸引力持续发酵。

“学区房”与教育不平等的相关性,在美国社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开始质问:“为什么必须住进昂贵的房子,才能受到好的教育?”

学区房价格与教育质量到底有怎样的联系?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在首都华盛顿特区,学生总体阅读测试成绩达到熟练率80%的公立好学校,学区内的三居室房子中位价约为80万美元。相比之下,同是三居室,如果中位价格低于46万美元,其所对应的公立学校学生阅读熟练率会低于45%。如果一个家庭只负担得起低于30万美元的房子,他们的孩子只能去读更差的学校了。

为何房价高的学区教育质量也高?最常见的解释是,美国公立学校办学经费高度依赖学区内所征收的房产税,而房产税的征收额度以房价为基础。因而,学区房价高,房产税收入多,办学经费自然充足;房价低的学区,办学经费难免匮乏。在美国大部分州里,花销最大、最富裕的学区,学生人均开支是花销最少学区的两倍;在有的州,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三比一。

“办学经费是重要原因,这是由美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决定的。美国教育管理权基本在地方行政,教育立法权基本在州,各州又分权到各市镇及学区,美国又是一个特别多元化的社会,各地情况很不一样,谈教育资源的公平化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而且,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教育投入,其他因素也有很大影响。比如,能负担起好学区房价的家长受教育程度大多较高,对教育更重视,会激励孩子在学业上成功。”波士顿郊区尼德姆镇已退休的高中法语教师克瑞斯蒂娜·米拉比莱(Christine Mirabile)对记者说。

现实的确如此。今日的美国,教育资源的分布,与社会阶层分化的态势相吻合。记者看到,在波士顿富裕的郊区小镇,家长在公立学校有着极高的参与度。大批拥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职业女性在成家生子之后辞去高薪工作,做起全职主妇,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相关事务和孩子的课外活动中。这样的家长教育背景和教育投入,挣扎在生存线上的群体根本无力企及。

“在富裕的好学区,如果家长们认为州政府的拨款不充分,有的家长干脆组织可以免税的非营利组织支持教育,或者直接捐款给学校;在这些学区,有经济实力的纳税人也会根据公立学校的办学需要,组织学区居民表决增加税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可是,在许多经济实力弱的学区,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少数族 裔,即使想要多付税支持本学区的学校,也会因为各种因素困难重重。”居住在西雅图市的英语教师、自由撰稿人安妮·玛丽·利(Anne Marie Leigh)说。

美国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催生了大量不想让孩子输掉的家长,使得“择校风”盛行。近些年,因留学移民政策松动,各国“孟母”又纷至沓来,好学区的吸引力持续发酵,不断涨价的学区房,让无力负担的家庭更加无力。

专家支招:打破房价与教育质量的联系

除了给不富裕的家庭和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政府还应该创建奖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到需要帮助的学校去任教。

“现在,家庭收入对孩子学业成就的影响,几乎与父母教育程度所产生的影响一样大了。”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教育领域贫困和不公平问题的教授肖恩·里尔登(Sean Reardon)教授说。

为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流动,弥补教育制度的不足,美国政府和民间正在进行多种努力,社会各界人士也纷纷献计献策。

华盛顿一家杂志新近刊文《打破房价与教育质量的联系》,作者是贾森·贝德克(Jason Bedrick)和林赛M。伯克(Lindsey M. Burke),文中赞扬了华盛顿特区从2003年尝试的“机会奖学金项目”。该项目向低收入家庭学生提供最高12500美元的奖学金,资助他们去私立学校就学。在投入上,相比当地公立学校学生人均投入,更为经济,却让6100多名孩子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该文还力荐“教育储蓄账户”的进一步推广。与其他类似的金融产品相比,教育储蓄账户的设计更为灵活。家长或其他人为孩子存入的专项教育资金,享受税收上的优惠,可用于孩子从小学到大学任意阶段的多种需求:购买课本、网上课程以及选修公立学校的课程,等等。2011年,亚利桑那州率先启动了针对有特殊需要学生的教育储蓄账户,佛罗里达州、密西西比州和田纳西州紧随其后。今年,内华达州成为向几乎所有公立学校学生推行教育储蓄账户的第一州。

对使用教育储蓄账户的家长,亚利桑拉州作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同分组人群中,家庭年收入在28000美元以下、经济最困难的家庭,表达了最高即89%的满意度。而这一人群中,有67%表示对他们孩子以前就读的公立学校很不满意。

波士顿所在的马萨诸塞州,又被简称为“麻省”或“麻州”,公立教育水平一直在美国名列前茅。在提升经济薄弱地区的教育水平方面,该州有着丰富的探索经验,如积极推进一种公立民营学校类型——公立特许学校的发展。

据麻州中小学教育部专家、教育学博士沈安平介绍,麻州鼓励经济条件低下的社区创办公立特许学校,吸引了一批敢想敢闯的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麻州公立学校目前总在校生为956000多人,已建起公立特许学校81所,特许学校在校生人数37000多人,占麻州公校在校生人数的3.9%。绝大部分特许学校开设在公立教育比较薄弱的城市社区。由于这些学校与其他商业、大学和教育研究机构有多方联系,获得不少支持。许多学校相比同地区的其他公立学校,教育成果明显突出。这些学校不仅提供非常优质的教育,还极尽全力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财务资助和其他帮助,使他们的高中毕业生几乎全部上了大学。

“除了给不富裕的家庭和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政府还应该创建奖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到需要帮助的学校去任教。”法语教师克瑞斯蒂娜·米拉比莱对记者说。英语教师安妮·玛丽·利也认为,美国应该向芬兰等国家学习,提升教师的待遇和职业荣誉感,鼓励更多优秀的人才投身教育领域。

(据新浪教育)

去美国留学读中学的中国学生为何越来越多?| 美国

要想去美国留学中学,就要知道该国的教育体系是怎么样的,比如我国实施的是九年义务教育,那么在美国是怎样的制度?

美国的法律规定儿童6-16岁必须入学。美国中学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美国的公立学校由政府税收支持,当地学生免费入学,私立学校私立中学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私人或者一些组织机构,如教会、企业、财团、社团等。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可以选择就读公立中学或是私立中学,两者的区别在于学生持有的签证类型不同。公立中学,是依据美国国务院的国际学生交换计划,学生身份只能是交换生,持有的签证是J1签证按照J1签证的规定,学生在美国最多只能停留一个学年,一个学年满后,不能续签或停留在美国,学生必须按期回国。

就读私立中学,才是留学生身份,拿的签证是F1的留学签证。一般来讲,持有F1签证,学生可按I-20表格上规定的停留期限合法居留在美国。

中国学生而言可以选择就读公立中学或是私立中学。就读私立中学,才是留学生身份
中国学生而言可以选择就读公立中学或是私立中学。就读私立中学,才是留学生身份

据美国《2015门户开放报告》中指出,在美国际留学生总数在2015年度人数突破30万大关,增长率高达10%。其中,初高中留学人数均出现大幅度增长,全球在美低龄留学生高达14万余人,根据中国学生所占比值进行粗略估算,仅最近一年时间就有4万余名中国学生在美学习中学课程,比前一年增长了近5000人。

(据新浪教育

为何乔治小王子要去这里上小学?| 英国

乔治小王子今年9月要上小学啦!

时间过得飞快,去年乔治小王子上幼儿园的消息才轰动一时,转眼已经上小学了。从今年9月起,乔治小王子将入读位于伦敦的托马斯巴特西小学

托马斯巴特西小学

Thomas’s Battersea托马斯巴特西小学其实并不是一所王室贵族云集的学校。 这间小王子即将入读的学校,于1971年创建,是一所私立男女混校,招收年龄从4岁到13岁的学生,现有540名学生。它位于伦敦西南Battersea(巴特西)地区,距离威廉王子夫妇的住宅肯辛顿宫20分钟的车程。

为何乔治小王子要去这里上小学?| 英国
Thomas’s school

Thomas’s school是一个家族运营制的学校,集团共有4间学校,其中有一间就在肯辛顿,离肯辛顿宫更近。而威廉夫妇却为小王子选择的巴特西分校,每天需要穿过泰晤士河来到河南岸上学,其实是舍近求远了的。

这位英国皇室第三顺位继承人——乔治小王子每年需要缴多少学费呢?根据学校官网显示,乔治小王子的新学校每学期的费用是5653英镑(4-7岁),折合人民币大约48615.8元(按8.6:1汇率),那么一年三个学期,小王子每年需要在学费上缴纳16959英镑,合人民币约145847.4元。比国内很多贵族学校的费用便宜很多。

为什么选托马斯巴特西小学

其实过去巴特西地区并不是受民众青睐之地,而近些年来,巴特西已经慢慢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社区之一。

现在,巴特西尤其受年轻家庭的青睐,受到很多年轻的上班族的喜欢。原因是巴特西前往市中心的交通十分方便,周边拥有餐馆、购物场所,还有巴特西公园,风景秀丽,是休闲运动野餐的好场所。英国媒体曾将巴特西列为十大最令人快乐的地区之一, 可见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满意指数很可观。

到2020年,这里还将新修两个地铁站,如下图黑色虚线部分会成为Northern Line的延伸路线,更加方便住在巴特西的人们出行。

为何乔治小王子要去这里上小学?| 英国

在巴特西,最标志性的项目要属大型电站和周边设施的建设。这个斥资八百万英镑的项目,已经持续给巴特西地区会带来新商店,新街道,新住宅和新生机。预计该地区在未来将新增住房4,000套。美国大使馆也将搬至旁边的Nine Elms九榆树地区。

除了不错的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之外,该地区的地方税(Council Tax)是伦敦最低的地区之一,对于购房者来说是一个显著地加分项。

相关资讯:4月房产挂牌价涨幅1.1% 创历史新高 | 英国

 (据KHE京涵)

留学生必读:美国留学生活有哪些小技巧 | 美国

当你经历重重考验终于来到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就读的时候,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这片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毫无疑问,陌生的建筑,陌生的语言,陌生的生活习惯,这些既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成长,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那么如何快速适应美国生活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美国生活的一些小技巧。

>>>美国置业百科美国购房流程 | 美国房贷申请 | 美国房产税费

赴美国留学想快速适应美国的生活,就必须掌握美国生活的一些小技巧
美国留学想快速适应美国生活,就必须掌握美国生活的一些小技巧

1、关于信用卡

在美国,不管是银联、VISA还是MasterCard,接受刷卡的商场都不少,出国时随身带张信用卡,远比现金购物更为方便。因此,初到美国,作为过渡时期,可以带一张国内信用卡。不过,如果是去美国长期留学,未来有可能继续留在美国生活,从一开始就努力为自己积攒信用点数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以后贷款买房买车都容易碰壁或付出比别人更高的利息。更重要的是,在美国这个信用体系已经非常完善的环境里,亲自实践为自己提高信用点数的过程,是非常有价值的人生经历。

2、关于选课

如果你想得到好成绩,选课的功劳占到一半。我觉得,许多中国学生会认为,拿好成绩和学到真本事,是两回事。好的选课技巧,可以帮助你同时兼得这两点。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有语言障碍,所以要首先注意去避免这个短板。

3、关于联系工具

到了美国,你会遇到很多新的朋友。如果他们是中国人,那么你可以继续使用以前的联系工具(QQ,微博,人人)。不过,我建议你去和美国人、别国留学生接触。如果你想和他们保持联系,你最好有以下工具,如手机,Gmail,Facebook等。

4、就医保险

看病需要预约。医院会有接待员与你对接。到达美国后,记得要办理医疗保险,国际学生的医疗保险是强制的。要注意牙医不在保险范围之列,所以出国前最好做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近视的同学可以多带几副眼镜,因为配眼镜还必须先看眼科医生。

5、关于饮食

如果你非常喜欢中国菜,那么去美国之前你以一定要好好学习一下做菜。在美国,除非你住在一个有许多中国人的区域,否则,你很难找到合适的饭菜。几乎所有美国食品都带奶酪,如果没有奶酪,很多菜也就失去了味道。因此,初到美国,你需要尽快适应美国的饮食才会使自己的日子好过。

(据欧桥教育)

美国名校录取率走低 专家:中国学生择校别迷信排名 | 美国

美国留学始终热度不减,家长如何为孩子选择学校?不看排名,看适合度。在今天举行的主题为“怎样与众不同,才能让名校认同”的教育论坛上,美国教育专家安东尼(Anthony Nemecek)坦言,美国大学没有官方排名,家长不用迷信“名校”,“即便这些学校都是声名远播,但它并不一定适合你”。

近年来,留学美国一直受到中国学生的青睐,申请人数年年水涨船高,相对的,录取率逐年降低。尤其是一些名列前茅的学校,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根据名校出具的官方录取数据,中国家长较为耳熟能详的常春藤联盟、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等名校,今年录取率极低。哈佛今年录取率仅5.2%,斯坦福更低,为4.7%。

这令很多看着学校排名选择申请学校的家长没了方向,“去留学当然希望孩子能上名校,但是排名靠前的,竞争太激烈,申请不上也很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一位顾姓家长表示。对此,安东尼表示,美国大学是没有所谓的官方排名,家长们看到的很多排名其实是一些杂志或是机构搞的,所以没必要迷信。

“排名只是一种参考,家长和学生应该客观、多维度考察一个学校。”安东尼拥有25年国际教育经验,他解释说,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极为复杂,其中包括综合性大学系统、文理学院系统、学校系统等,总共有4000多所学校可供选择。仅仅通过排名来选择学校的话,不但会遇到极其可怖的竞争压力,还有可能入读后才发现学校与理想差异巨大。

中国家长较为耳熟能详的常春藤联盟、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等名校,今年录取率极低。图为斯坦福大学
中国家长较为耳熟能详的常春藤联盟、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等名校,今年录取率极低。图为斯坦福大学

他认为,择校的重点是“事先调查”,官网上的数据是最直观的信息来源,学校的大小、所在地、师资、特色课程、录取率等,每一所学校的官网上都会找到该校典型录取新生的材料,包括其在校平均成绩、班级排名、SAT/ACT成绩等,通过这些数据材料的分析,不但能了解该校是否是适合自己的学校,也能清楚学生是否符合该校的要求。

申请美国学校,学生到底要做哪些准备?学校又最看重学生哪些指标?针对家长最关心的这些问题,斯坦福前任招生负责人,投身大学申请和教育工作长达16年的鲍勃(Bob Patterson)说,这么多年来,美国学校选学生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以斯坦福为例,对于“顶尖”学生的选择,过去比较看重各方面都很优秀“齐头并进”的好学生,现如今却更愿意选择有明显长板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板和特点,就能让学校整体更加优秀”。

所谓“长板”,鲍勃表示,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比如领导力、参与的持续性以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举例说,一位学生他对计算机工程很感兴趣,而他从小就练跆拳道,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关于跆拳道的手机程序,把有关跆拳道的各种视频发布在上面,这样的实践就是招生官看重的。

另外,鲍勃给中国学生一个建议,不用太谦虚:“学会向招生官‘销售自己’,讲好自己的经历和故事,让招生官了解一个立体的你”。

(据新民网)

川普收紧H1-B 华人留学生如何应对 | 美国

日前,总统川普颁布行政令,要求联邦部门提出H1-B工作签证的改革方案。这一举措对于毕业后想要留在美国工作的华人留学生来说,将受到那些影响?一起来听硅谷移民律师的解读。

川普颁布的新行政令要求国土安全部丶司法部丶劳工部等联邦部门加强执行H-1B签证法规,并提出新的改革方案,来防止移民诈骗和滥用。虽然具体细节还没有出台,硅谷移民律师蔡旌明表示,联邦部门的执行和审查力度已经越来越严格。

要想将来成功获得H1-B签证,移民律师建议华人留学生,申请大学时尽量选择电脑丶科技丶工程等理工科专业
要想将来成功获得H1-B签证,移民律师建议华人留学生,申请大学时尽量选择电脑丶科技丶工程等理工科专业

硅谷移民律师蔡旌明:“如果一个H1-B交上去以後,移民局可能会派人或者FB1来检查,是不是在做他当初承诺做的事情。”“有些雇主虽然表面上是申请金融分析师(的工作),但实际上是做市场推销,那将来可能是要非常注意了。”

根据美国公民和移民服务局的数据,2018财政年提交的H-1B签证申请为19.9万。虽然相比2017财年有所下降,但远远超出8.5万个名额的限制,竞争仍然激烈。

硅谷移民律师蔡旌明:“有6万5000个名额是留给本科生,还有两万个特殊职位是留个在美国取得硕士学历的人。所以他们(硕士)有两次机会,如果两万名额抽不中的话,会回到6万5000个名额里来一起抽。”

要想将来成功获得H1-B签证,蔡旌明律师建议华人留学生,申请大学时尽量选择电脑丶科技丶工程等理工科专业。

硅谷移民律师蔡旌明:“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证明你这个职位是个特殊技能的职位,这点是最困难的。比说律师助理(paralegal)以前还是处於模糊地带,那现在很多的案例表明律师助理不是特殊技能。”

另外,正确选择就读学校也很重要。

硅谷移民律师蔡旌明:“区分的重点是营利还是不营利。如果是一个营利组织的学校,拿到的硕士学位,是不能到两万个名额里去抽签的。”

蔡旌明律师预计,包括抽签制度在内,未来H1-B政策会有很大变化,依靠H1-B的初创小企业和科技外包公司将最受影响。

(据新唐人)

从全美第一“学霸学区”看美国惨烈的升学竞争 | 美国

4月初是美国大学正规招生传统发榜季节,美国传媒应景大量报道了不少“学霸”故事,尤其是获得全部八所常春藤大学再加斯坦福大学(录取率近年来低于哈佛)录取的超级“大满贯学霸”。据《纽约时报》报道,今年全美这样的“大满贯学霸”有三位。

因为这三位学霸中,有两人是第一代移民:其一是出生在尼日利亚的黑人女生,另一是5岁时才从马来西亚移民美国的华裔姑娘(这或许是她获得“大满贯”的重要原因;如果是中国移民后代,进入常春藤的门槛越来越高)。还有一位,从姓名就知道是个犹太人。这些例子以及传媒的热门报道,通过刻苦努力和教育竞争进入名牌大学,仍然是美国未来社会成功的重要通道。

列克星敦高中的“压力锅”情势

4月9日,《纽约时报》教育版刊载一份长篇报道《一个市镇争取减少学生的压力》,详细介绍了马萨诸塞州列克星敦镇高中学生如何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成为整个市镇关心的议题,引起了知识分子为主的读者群的热烈反应,因为这彰显了美国高收入、高教育城市郊区的一个日益普遍的社会趋势。

《纽约时报》选择波士顿市区西北郊的列克星敦镇深有用意:根据斯坦福大学一项调查,总人口大约3万2千的列克星敦镇是美国全国的“高考学霸”——在全美所有公共教育学区中,列克星敦镇的标准化高考平均分数最高。这一“学霸”地位并非偶然,因为本镇集中了哈佛大学和麻州理工学院的许多教授家庭。熟悉大波士顿地区交通情况的人都知道,列克星敦镇到两大名校校园的距离分别不过10和11英里。镇上住过的名教授,除了在世的世界著名语言学家兼左翼政论家诺姆·乔姆斯基,还有过至少8名诺贝尔奖得主。

列克星敦镇住户的高教育水平,并不仅仅在于这些名校教授,更还有大波士顿地区蓬勃发展的高科技和其他相关工业,尤其是生物制药与人工智能公司。两大名校所在的剑桥镇近年来大兴土木,新建办公楼林立,大多是这些科技公司企业的扩展。因此更吸引了大批高教育专业人士及其家庭成员。列克星敦镇的优秀公共教育体系,特别是全美最高的高考成绩,成为这些拖儿带女的高收入职业人士最中意的居住区。列克星敦镇目前成年人口中,超过一半具有硕士以上研究生学位。

作为近年来美国精英教育中最突出的群体,列克星敦镇的亚裔人口特别是华裔和印度裔因此快速增加,新世纪十多年来翻了一番,从11%增加到22%,远远高于全美亚裔人口占5.6%的比例。这样的情况,加剧了本镇原有的高质量中小学教育体系的竞争性,也在日益血淋淋“割脖子”的名校入学比赛中,维持了列克星敦镇的“学霸”传统:本镇有两所初中(美国初中只有7、8两年级),但只有一所高中(从9到12年级)——列克星敦高级中学,每年招生500多名。去年毕业班学生有10名进入哈佛,7名进了麻州理工,被其他常春藤名校录取的更比比皆是。

如此优异的“高考”成绩,以及大批亚裔尤其华裔家长带来的“名校情结”,也给在校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便是《纽约时报》长篇报道的主题。

列克星敦高中的“压力锅”情势,见于2015年一项全美中学生健康调查:有95%列克星敦高中学生在问卷中回答承受了巨大的课堂压力,有15%承认在过去一年中出现过自杀的念头。在亚裔中,自杀倾向比例高出两个百分点,达到17%。今年1月,确有一位刚转学到列克星敦高中的花季女孩无法承受高压,自杀身亡。

再如学校放学之后,《纽约时报》记者走访镇上的公共图书馆,只见里面挤满了列克星敦高中生,要么在做微积分习题,要么在写实验室报告或学期论文等等。一位女生暂时放下正在用心攻读的世界史课本,向记者说:“看到这许多人?他们都是为了同一个压倒一切的目标”——争取进入名牌大学。后来又有目击者评论:圣诞假期前一天,图书馆下午最后关门时,还剩下几十名列克星敦高中生在里面。记者还专访一名华裔应届女生艾米莉。她说她每晚学习过了午夜才休息,睡了5个小时左右便起床准备上学。为了挤出更多时间,不得不放弃参加生日聚会等等。

在如此巨大的学校压力之下,从校长到镇上社会人士都在呼吁和发起各种行动和措施,以图减压减负,诸如心理咨询和增设帮助放松的瑜伽课,强调预防自杀教育,组织学生自助小组等等。但是大家都承认效果十分有限,因为这些措施和做法都不能改变压力的最终来源——进入名牌大学这个“压倒一切的目标”。

着名的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
着名的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

精英教育竞争后面的利益动机

列克星敦高中的情况绝非例外。在加州、科罗拉多州、麻州其他高科技和“大脑”工业和人才集中的地区的公立学校,都出现类似的高压状况和学生自杀现象。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化和科技革命推动的美国职场演变,以及美国高等教育本身的竞争分化。用麻州理工学院著名劳工经济专家大卫·奥托尔(David Autor)的话,前者造成了美国职场的“杠铃化”现象,中产阶级职位日益减少,高收入职业越来越集中在受过精英教育的高技能人士。美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分化,则在于普通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经费投入和质量不断下降,而顶尖名校的情况截然相反:聘请世界上最有名的专家教授,采购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教育最优秀也是最勤奋的学生,其最终“产品质量”和“市价”自然越来越高。即便是排名第25位的次级名牌大学,其毕业生收入还是比哈佛耶鲁毕业生几乎少40%,不用说排名50之后的普通大学了。

一位家长读者用切身例子说明精英教育竞争后面的利益动机:我儿子想成为一名生物学家。要在这一领域找到一个满意工作的机会,和他上的是纽约州立大学,还是(常春藤)宾州大学或是耶鲁大学,关系巨大。保持下一代中上层社会地位的“生存性恐慌”,才是目前疯狂性升学竞争的驱动力。

还有列克星敦高中毕业生追述学校老师的话,来解释升学竞争与当地房地产和人口组成的“良性循环”或曰“恶性循环”:家长们争先搬到列克星敦,是因为本地学校的良好声誉。于是本地房地产不断升值,房产税收入持续上升,再投资回馈给学校,进一步强化学校的教育质量,如此循坏往复。这是美国教育竞争的一个金钱物质层次。

回到“减负”主题。切不能把美国名牌中学的“减负”与中国混为一谈,因为中国中小学的学生负担,多为课业和考试,而目标对准常春藤名校的美国中学教育竞争,则是全方位的:学业之外的课外活动负担,并不亚于课堂考试。我自己小儿高中四年的各项课外活动的负担,实在超过了学校里的课业。以今年三位常春藤名校录取大满贯考生为例:尼日利亚移民女孩是某项全美演讲比赛冠军;马来西亚来的华裔女孩作为小记者,曾经对数十名美国名人做过电视采访;而那位犹太学生,除了滑雪、游泳、田径等运动,还是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列克星敦高中校长口口声声强调的“减负”,如大量读者评论,实在只是形式主义。这是因为课外活动也是列克星敦高中的传统强项,学校的辩论队、运动队、机器人科研小组等,都在全国比赛中赢得过名次。要取得这些成就的负担,不在课业之下。另外还有美国社会强调的义务工作,学校规定每个学生至少四十小时社会义工,常常是大学升学竞争的重要“点缀”。去医院或老人院的义工服务,时间花得再多也不起眼,而需要别出心裁的独创,或者需要家长财力的“第三世界扶贫”经历。而主张“减负”的家长们,或许也有不足为外人道的苦衷。例如上述华裔女生艾米莉的母亲便是“减负”主要提倡者,引起其他华人家长的不满。但这并不影响艾米莉同时申请十几所名牌大学,虽然只被哈佛备取、在耶鲁落第,仍然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和杜克大学等同时录取的骄人结果。

本文的目的之一,是介绍美国名牌大学入学竞争的惨烈和压力,绝不亚于中国教育体制的学业和考试压力,以图纠正国内不少家长对美国教育没有压力负担的迷信。当然,因为美国公共教育和大学教育的竞争异化,一般中小学和大部分普通大学的教育质量每况愈下,确实不存在如列克星敦高中以及常春藤校园里那样的高度竞争压力。但是后者才是美国教育的精华所在。美国大学中的中国留学生早已超过三十万,还要加上五年多来增长三倍、就读中小学的小留学生。这数十万留学生上的大多是美国的二三流大学和普通中小学,每年数十亿美元的花费,除了帮助填补美国公立学校预算的亏空,也无形中抵消了不少美中贸易的赤字。但是他们实际所学,不见得会比国内二本、三本大学毕业生多出多少。

(据华商网)

留美学生讲经历:花400万留学 回本不知何年 | 美国

2015年,吴凯硕士毕业。这一次,他决定不再申请H1B抽签,回国工作。

回国工作半年后,吴凯还经常做噩梦。梦到自己在面试时刚一开口说话就被面试官声色俱厉地喝令停下。那还不是最恐怖的梦,他曾经梦到自己浑身是血,大声呼救周围却没有一个人,噩梦中惊醒后,他浑身都是汗。

美国留学8年,吴凯曾铁了心毕业后要留在美国。最终他却选择了回国。“我相信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吴凯说,他希望自己的经历能让那些打算送孩子到国外读书的家长更理性一些。

戴着黑框眼镜的吴凯看起来十分斯文,27岁的他英语和中文一样流利。吴凯的父母在深圳做五金生意。2008年,读完高二的吴凯被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西蒙商学院金融专业录取,由此开始了留学之旅。

刚到美国,吴凯还是一名17岁的少年。他像一头闯入森林迷了路的小鹿,生活全凭在美国的姑妈安排。一年后开启的大学生活并没有给他带来想象中的兴奋。“我的英语口语算不错的了,但专业课还是非常吃力,像听天书一般。”吴凯前半年最怕的就是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他感觉有些吃不消,他只好又专门上了一个课外培训班。

“我快忘了妈妈长什么样”

课堂上,吴凯感受到一种无形的隔阂,上课时都是留学生坐在一边,本地学生坐在另一边,白人学生坐在一起,黑人学生坐在一起,作为班上仅有的一名华人面孔,吴凯感受到了孤立。一次在分组讨论时,没有人愿意和吴凯分在一个组,他希望加入另外一个南美和非洲学生的组,但也遭到拒绝。那段时间,吴凯情绪低落,有了退学的打算。他向学校的华人留学生组织寻求心理辅导,在几位学姐的鼓励下,才放弃了退学的想法。

吴凯有一次专门问了几名美国学生,为什么对中国留学生有偏见,对方的回答是中国学生不守秩序,喜欢开豪车炫富。但在吴凯看来,这是他们傲慢的偏见。“在美国校园里,开豪车的中国人很少,我认识的中国留学生,素质都很高。”

读了一年大学,吴凯发现自己的交往圈子还是中国留学生,没有一个美国朋友。“可能因为文化的原因,中国留学生周末会一起做饭吃,唱K。”

在美国4年,父母只来看过他两次,“我快忘了妈妈长啥样了。我连想他们的时间都没有了。”

如果要留在美国工作,就必须取得H1B工作签证
如果要留在美国工作,就必须取得H1B工作签证

一天收到三封拒绝信

大四这一年,吴凯曾经连续3个月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都是在图书馆、宿舍两点一线,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交给导师后,导师觉得选题没有新意,反复更换,他的第五个选题才被老师认可。

与论文同时进行的是找工作。吴凯唯一的优势是英语口语不错,但这在美国根本不是优势。最频繁的时候,吴凯一天有4家单位的面试,上午、下午各两场。但面试对他来说是一件特别打击自信心的事,有时,他一天会收到3封拒绝信,到后来他不敢点开邮件了。2013年7月,他去面试一家名叫金融数据分析公司,刚把自己的简历念到一半,坐在他斜对面的面试官就让他停下,说面试结束了。“没给任何理由。”吴凯摊开手,做无奈状。

那半年,吴凯整整瘦了30斤,父亲也每天几个电话催问他工作和论文的事情。父亲要求他留在美国,母亲则支持他回国。

工作签证而疯狂

如果要留在美国工作,就必须取得H1B工作签证。H1B工作签证每年有6.5万个,还有2万个给硕士以上学位的留学生,加在一起是8.5万个。2016年,中国学生的中签率是8.4%,首次参与抽签中签率更低,在5%以下。“研究生中签率高一些,大约是33%。”

“H1B抽签真的是决定命运的时刻,抽中了,皆大欢喜,可以接父母过来美国旅游一趟,抽不中,整个前途都会蒙上阴影,连死的心都有了。这意味着,你可能要在一年之内离开美国。”

2013年,吴凯在第一次抽签中落选了。左思右想,他不得不申请继续去读研究生,这是他最后留在美国的机会了。“很多留学生原本没有打算在美国读研究生,但因为研究生的H1B中签率会高很多,所以,不得不选择去读研究生。但读硕士,每年又要花40万元。”

“我相信回国是正确的选择”

2015年,吴凯硕士毕业。这一次,他决定不再申请H1B抽签,他要回国。吴凯发现,如今海归的含金量在下降,如果应聘的是一份并不注重海外经历的工作,留学生的优势反而会成为劣势,因为海归没有在中国工作的经历。

但吴凯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中国现在机会非常多,起点低一点不是问题,总比待在美国当边缘人要好。“我相信回国是个正确的选择。如果我的工作经验不够,可以积累。”

吴凯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报道:“留美花费500万元,回国后月薪仅5000元”。虽然父母从来没说过让他找份好工作来“回本”,但吴凯常常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能“回本” 。“我看这辈子是没戏了,我在美国8年花了400万元,我什么时候能挣到400万元?”

如今,吴凯在中国香港找到一份工作,因为他的父母在中国香港。他的目标是将来能找到一份月薪3万元以上的工作。

说到8年的留学经历,吴凯长叹一口气:“现在家长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前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国外?为了面子还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挣更多钱?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