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 從30年歷史看舊金山灣區房市

舊金山、紐約、洛杉磯屬於美國地產的龍頭地位,但房市的起伏規律都非常相似。圖為舊金山市一景。

之前我們談了很多房地產走勢的“現在進行式”,看的都是最新發展的市場行情,好處是知道現在發生的市場變化,瞭解房價、銷售量、庫存、房源等數據以便準備做出符合個人的投資計畫。但房地產是一門長期投資,光看當下走勢還不夠,要進入這場投資“戰爭”中,還要知道過去所發生的事,才能夠預知未來、眼光放遠。本次我們就要談談美國,以至舊金山灣區房地產的歷史,不說太遠的,就說說近30年的過去,我們會驚覺過往的經歷竟然如此類似。

“週期”,任何事物都有一個週期。房地產更不例外,它會經歷恢復期,產生一個房市泡泡,當泡泡吹到一等程度,到達峰值,就會帶來破滅;隨之市場進入低迷、下跌,然後等待下一次的恢復期的重新開始。如此的歷程循環往復、屢試不爽。(美國房地產發展史

灣區房市 歷史驚人的相似

從1984年開始至今,全美、舊金山灣區已經歷三個房市泡沫的循環,分別在1991年-1995年、2001年、2008年-2011年這三個時間段,但是每次的循環都會帶來新的漲幅與新的房價高點。

把這條房價漲跌曲線放到30年的區段來看,就是上升、到達高峰、下跌、再上升⋯⋯。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從新的上升到泡沫化這個區間,都是5到7年的時間,沒有例外。看看我們正在經歷的新一輪循環,赫然已經走過5年,難道新的泡沫即將到來?

美國地產 貪婪帶來的崩盤

在八十年代初,九十年代中期和在2012年,都經過約4年的衰退期,經過幾年來的下跌,被壓抑的需求反彈而爆發,價格開始再次上升。每次衰退都是基於一個不合理的繁榮,甚至可以說是“集體的犯罪行為”。好比垃圾債券、儲蓄和貸款欺詐、網絡公司股票瘋漲。往往都是“失控的貪婪”埋下下一次泡沫的種子。

前一段時間我們剛走過2008年發生的次貸風暴帶,這個泡沫是由於數以億計的欺騙性貸款引發。當時眾多無法貸款的買家,他們被批准用貸款買房(或再融資):欺騙性的誘餌利率和承保標準的下降。放款人只是為了出售貸款,他們不在乎買家是否合格。有時,購買的物業沒有實際投資,也就是沒有首付,100%的貸款。

許多放款人和抵押貸款經紀人很清楚這是一個犯罪性的掠奪行為,但他們依然故我,直到金融市場崩盤、房市泡沫。這個事件的始末後來被好萊塢拍成許多電影,用來描述這一段期間的所發生的荒謬。

20世紀90年代早期和隨後的網絡泡沫,房價下降在10%至11%的範圍內,其規模完全不同於2008~2011年的崩潰,連舊金山灣區平均都下滑27%,全美範圍則跌幅更深,而且是近3次泡沫中歷時最久的一次。更早的類似崩潰程度發生在1930年代,大蕭條期間。

房價漲跌 一線城市搶先跑

而在次貸泡沫之後,2012年終於開始新的恢復期,走過4年的滑落,需求的反彈力道也相當大,已經有約70%的漲幅,熱門地區早已超過上次的峰值。二、三線的城市也在迎頭追趕,相對來說,目前二、三線比一線城市還有更多漲幅空間。

值得留意一件事,在房市的恢復期、泡沫破裂期,一、二、三線城市是有區別的。全國範圍的一線城市當然就是指紐約舊金山洛杉磯等這些大都會區,尤其近年這三座城市是華人移民的重點,更帶來龐大資金,使得漲幅異常火爆,房產供不應求。因此,一線城市的漲幅快、漲得高,但是泡沫期卻跌得慢,易止跌。

二、三線城市的漲幅時間會跟在一線城市後面,要花更長時間才能回到上一次的峰值房價,但當市場崩盤時他們會更快反映出來。總體來說,一線城市因為有更多的利基點支撐,例如有人口移入、就業多、城市發展健全等因素當靠山,所以房價總是高高在上,就算市場崩盤通常也只是少少跌一點,很快又回漲。反之,二、三線城市缺少某些利基點,就容易“風吹受寒”。

房市循環:會跌就會漲,反之亦然

面對新的恢復期,大家談到紐約大都會舊金山灣區的房價,越晚跟進的買家都是搖頭嘆息,賣家則是滿面春風。但這場恢復期看似就要結束,作為美國房市的先鋒們已經進入平緩的震盪曲線,隨之美國各地也將面臨這一狀況。

因此當有人喊著“房價漲不停怎麼辦?”、“現在房價跌得那麼慘,又怎麼辦?”看到房價漲,好像房價永遠都下不來;看到房價跌,又感覺陷入無望。其實大可不必過多憂心,因為根據循環週期的經驗法則,漲上去的終究會跌,只是跌多跌少的問題;下跌終究也會漲上去,但往往會漲很多,將會超過前一次的房價高峰值尤其在熱門房市區域。

然而,現在每個專家都在觀察著,哪個“契機”會引發新的泡沫破裂,這個事件恐怕是遲早的問題,而不是會不會的問題。但要判斷何時泡沫化,困難的是當前局勢面臨前所未有的混亂,世界上的變數過多,令眾多專家苦惱著如何預測。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諾貝爾獎得主:澳洲房價出現泡沫 悉尼、墨爾本最危險

專家:澳洲房價出現泡沫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農史密斯近日警告稱,悉尼墨爾本房地產市場的種種跡像均已發出房價泡沫的危險信號。

因其在實驗經濟學的研究成果,史密斯教授於2002年被授予諾貝爾獎。他近日在悉尼訪問時提醒,澳大利亞必須吸取美國次級房貸危機的教訓。2007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房地產崩盤,最終引發全球經融危機。

史密斯教授指出,雖然和美國不一樣的是澳大利亞監管機構不允許陷入還款危機的借款人簡單地把房產丟給銀行,但一旦泡沫破裂,那些房產投資者將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目前的投資者都盤算著轉售房屋賺取差價,但一些人可能不會如願。

他還表示,當房價漲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投機現像,這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常見現像。雖然有投機風險,但他相信澳大利亞能夠避免美國那樣的嚴重後果。

不久前,多家大銀行提高了澳洲房產投資貸款和無息貸款的利率。小型一點的銀行也迫於監管機構審慎監管局(Australian 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的壓力提高了貸款資本要求。AMP銀行已開始不再接受新的貸款,限制或持續到今年晚些時候。

研究美國房產危機的弗農-史密斯(Vernon Smith)教授表示澳大利亞應該加強地方監管,減少不良信貸,避免讓銀行陷入危機。他指出1930年代的大蕭條就是個慘痛的教訓,但人們往往好了傷疤忘了痛。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澳大利亞,了解澳大利亞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加拿大房產泡沫即將破碎,言出其實還是聳人聽聞?

7月15日,聯邦央行宣佈再度降息,加元匯率隨即大跌。絕大多數業內人士相信,此舉將給本國房市火上澆油,特別是多、溫兩地地產行情將陷入新一輪的瘋狂。

然而,阿省埃德蒙頓一位投資經紀麥克貝司(Hilliard MacBeth)卻提出了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預測:本國房市泡沫馬上就要破碎,今年夏天可能就會面臨調整。 

加拿大房產泡沫即將破碎,言出其實還是聳人聽聞?

麥克貝司指出,“泡沫”存在四個相同的特徵,分別是:價格急速上升﹑人們心中開始擔心“再不買就晚了”或存有“搶購”的心態、人們找出各種理由將反常現象合理化,以及媒體不斷提醒有關“泡沫存在”的消息。

他接著說,如果觀察本國的房價走勢(點擊查看加拿大房價每月更新)和人們的心態,就會發現它符合上述所有的特徵,因此“肯定有泡沫存在”。特別是現在本國某些大城市的房價已經超過居民平均收入太多。在埃德蒙頓﹑卡爾加裏及溫哥華等地結婚不久的年輕夫婦,負擔的債務等於每年共同收入的五、六倍,這樣情況前所未見。

沒有居民收入支持的高房價,猶如沒有根基的大樓,狂風一來就會轟然倒塌。

引發加國房價泡沫破碎的因素可能是央行忽然加息,或者是經濟衰退。目前本國的經濟疲弱,央行應該不會加息,但是由於油價大跌重挫本國經濟,衰退已經悄然逼近。

按照麥克貝司的預測,今年夏季本國可能將再次遭遇經濟衰退,有可能是壓碎泡沫的最後一塊砝碼。

麥克貝司早前曾著有《泡沫何時破裂:加拿大房地產市場崩盤的倖存者》(When the Bubble Bursts: Surviving the Canadian Real Estate Crash)一書。他在書中指出,在美國房地產市場崩盤前,房地產投資只占到美國GDP總值的6%,相比之下,加拿大的泡沫更大,目前加拿大舉國都沉浸在購房狂潮中。

他還預計,一旦加國樓市泡沫破裂,房價可能會暴跌50%,而最飽受影響的不是處於退休年齡的“嬰兒潮”一代,而是剛剛購房不久的年輕人一代。這個群體購房最多,家庭債務水準最高,但在免稅儲蓄帳戶、互惠基金和股市中的投資卻最少。

麥克貝司還表示,對付樓市泡沫的最佳策略是租屋居住,避免犯上把住宅物業視為投資的錯誤。雖然在大部分的加拿大市場,購房置業確實是是有利可圖的投資,不過從長遠來說,租房及賺取投資收入將會提供更佳及更安全的回報。

不過,麥克貝司的預測並非本國經濟學界關於房市的主流觀點。TD銀行經濟師德普拉托(Brian DePratto)表示,“低息和減息已是加國長期的經濟政策,是一個相當持續和穩定的機制,大家都有比較明確的預期和準備,不會因為此次的降息而有什麼突然性或轉折性的舉動,體現為樓市還將是處於平穩狀態,因此所謂的泡沫爆裂的風險較低。”

歡迎前往加拿大房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