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英國倫敦有一家裸體餐廳,上萬人預約?

隨着生活品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美食家,健康愛好者正在選擇“天然”的飲食習慣。

這不,在倫敦一家新餐廳,追求“天然”的美食潮流被提高到了全新高度,一家名為Bunyadi的裸體小餐廳早前在倫敦現身,上萬人預約。

U9906P42DT20130817104528
裸體餐廳的客人吃的津津有味,毫無注意別人眼光,自由進食。

 點擊此處查看更多英國房源

人們來這裡進餐的時候依舊可以穿衣,不過該餐廳提供了裸體區,裸體區將提供長外衣,客人們來了之後可以將衣服疊起來放在座位上。餐廳創始人Seb Lyall表示:“我們認為人們應該享受沒有其他雜質干擾的機會:沒有化學製品、沒有人工色素、沒有電、沒有天然氣、沒有手機甚至可以不穿衣服。人們可以在餐廳里獲得真正的解放。”

客人們可以在素食和非素食慘淡中做選擇,那些坐在裸體區域的人可以將自己的衣物鎖在儲物櫃里,並穿上餐廳提供的長外衣。當然,喜歡用照相機“掃毒”的美食家們也許能在這裡度過一個消停的夜晚,因為餐廳裸體區禁止拍照。

曾在此用餐的Lyall先生表示,來裸體餐廳進食的想法源於人們的懷舊情結。他說:“許多人想要回歸真正自然的懷抱,他們是真正的素食主義者,非常看重健康。也有人已經習慣了在吃飯時玩手機,那些20多歲、30多歲乃至40多歲的人依舊記得以前並不是這樣,我猜他們渴望體驗以前的感覺,所以愛到這兒來。”

目前,這家餐廳僅能容納42名客人,在倫敦的開放時間預估3個月,因此在預約的一萬名客人中,僅三千人能夠去餐廳就座。之後餐廳將前往巴黎和紐約,將這股“天然”風潮帶到全世界各地。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英國華人論壇)

英国印花稅上調刺激房地產 3月購房貸款猛漲142%

為避免4月起實行的印花稅上調帶來的影響,房地產投資者們掀起購房熱。

據英國抵押貸款協會(Council of Mortgage Lenders)的數據,3月份,買房出租的貸款人次共計4.5萬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42%;貸款總額為71億英鎊,比2月份增長88%,比去年同期增長163%。

自4月1日起,無論是欲購第二套房產的買房者,還是房東,3%的印花稅上調都對他們影響重大。

 

印花稅為英國房產最主要的三大稅收之一。英國自2016年4月1日起實行印花稅增收3%的附加費,以致買房出租投資者爭先恐後搶購房產,貸款市場也掀起熱潮。

房東購房熱的出現對房價產生了連鎖反應,影響最大的當屬倫敦和東南區(South East)。

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的數據,以擁有龐大租賃市場的倫敦為例,在投資者的購買推動下,2月至3月間倫敦房價上漲3萬英鎊。

英國抵押貸款協會早前就已宣稱,印花稅上調引發了房地產市場有史以來最大的異動,而此次數據更是完整揭露了新政策的影響範圍之大及程度之深。

目前,房地產觀察員們也在疑惑,由於房東(對房屋的)購買慾下降,房地產市場和房價將會走向何方。

英國抵押貸款協會會長Paul Smee表示:“4月起政府開始對第二套房產增收印花稅,為了避免受其影響,3月份房地產市場出現了異常活躍的景象,復活節前市場呈現了季節性的增長。這種激增應該只是暫時性的現象,或在夏季出現回降。”

2016年1月至3月,房東貸款人次共計9.27萬次,比上個季度增加31%,比去年同期增加77%。房東貸款共計146億英鎊,比上個季度增加36%,比去年同期增加92%。

這同時也意味着,3月份貸款額佔了整個季度貸款額的將近一半,顯示了印花稅改革帶來的重大影響。

英國抵押貸款公司SPF Private Clients首席執行官Mark Harris稱:“由於投資者爭搶在4月印花稅上調前完成貸款,3月的貸款市場異常繁忙。買房出租的貸款同比增長率反映了房地產交易量的激增,而4月份的數據顯示活躍度有所下降。”

許多早前有購房衝動的買家,現在重新考慮下一步的舉動,或將買房延後,導致目前房地產市場有所降溫。

延伸閱讀:英國房租緊跟印花稅上漲 買房租房皆面臨難關!

                  上漲的不止印花稅?英國全境市政稅直逼1900鎊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英中網)

英國下月舉行脫歐公投 首相表示此次將決定英國命運

卡梅倫表示,6月23日公投的投票結果將是無法改變的。

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排除了舉行第二次有關該國歐盟成員資格公投的可能。

卡梅倫指出,6月23日公投的投票結果將是無法改變的。他在世界經濟論壇主辦的活動上稱:“如果你們投票贊成留在歐盟,那麼我們就留下,如果你們投票贊成脫離歐盟,那麼我們就脫離,就是這樣。”

英國獨立黨領袖奈傑爾·法拉奇此前表示,如果支持留在歐盟者獲勝,並且投票結果差距不大,那麼將開始爭取舉行第二次公投。

英國歐盟成員國資格問題公投將於6月23日舉行。

雖然卡梅倫已達成的談判協議已被廣泛報導,但完全脫歐帶來的影響似乎並沒有被詳細報導過。那麼就脫歐的影響,我們提出在歐洲置辦房產中,需要考慮的幾個問題

購買和擁有房產的權利

英國在歐盟中,人們購買房產不需要向房產所在國政府申請許可。根據卡梅倫的協議,這項政策不會改變。在歐洲擁有房產的英國人太多了,而擁有英國房產的歐洲人也很多。如果脫歐,那麼英國也很可能會跟歐洲各國簽訂新的房產購買的互惠條款。否則,歐洲房產市場交易將停滯,對已擁有外國房產的人也會帶來很多問題。

歐盟內部旅遊、生活、工作和退休的權利

根據卡梅倫的談判協議,對在歐洲居住的英國人沒有甚麼影響,因為他們可以繼續在歐洲生活和工作。如果完全脫歐,這些人就需要申請相應的簽證來確保他們能繼續留在歐洲生活工作和退休。

金融、養老金和醫療保健

人們最關心問題的是金融和移民。根據目前的協議,向歐洲轉移資金是自由的,英國人在歐洲居住或旅遊享有免費醫療。如果脫歐,向歐洲的資金流動可能會變得相對困難。當然,在與歐洲各國簽訂新條約之前,遊客很可能無法享受到私人醫療或旅行保險,不能像現在一樣使用歐洲健康保險卡(EHIC)。

稅收

如果您在歐洲擁有一座房產,要把它租出去,房主應該在該房產所在國申報所得稅,同時也要向英國申報所得稅。同樣,如果房主出售國外的房產,既應該在該國申報資本利得稅,同時也要向英國申請該稅。

結論

繼續留在歐盟,根據現在的談判協議,對在歐洲生活、工作或旅遊的人們影響微乎其微。買房、工作、退休和醫療的權利目前不變

如果脫歐,這些談判協議的權利將被免除。不過由於歐洲各國間的密切聯繫,而且非常多的英國人在歐洲工作生活,甚至還擁有歐洲房產,因此有必要簽訂新條約來維持我們目前享有的權利,至少,讓那些已經在歐洲生活居住或擁有房產的人繼續享有他們的權利。

延伸閱讀解讀脫歐對英國房市的影響

                   英國將針對脫離歐盟舉行公投,讓人民表決英國在歐盟的去留

                   脫歐疑慮增 倫敦Q1房市投資量爆減逾5成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英中網)

英國倫敦房價保持上升趨勢

據《每日郵報》,新研究表明,自財相奧斯本宣布房產印花稅上調後,到目前為止,倫敦尚未出現之前擔憂的房地產低迷狀況。

據房地產中介公司Stirling Ackroyd公布的數據,2015年多數倫敦房產價格上漲8.2%。同時數據也顯示,倫敦房價最貴地區有房價下跌情況,個別地區下跌12%。


從2016年4月1日起,政府將對第二套房產和用於出租的房產加收印花稅,同時,以往房東可享受的的稅款減免也面臨削減。人們紛紛推測,實行印花稅上調後,房地產的需求量將會暴跌。

2016年1月至3月與2015年10月至12月相比,倫敦房價最貴地區中有25%的房產下跌0.6%,其餘地區的房產則比上季度上漲2%。根據以上數據估算,2016年倫敦最貴地區的房價將上漲2.4%,其餘地區的房價將上漲8.2%。

2016年房價下降的地區包括肯辛頓主街(Kensington High Street)和諾丁山地區(Notting Hill),分別下降11.8%和10%。

倫敦房地產中介公司Stirling Ackroyd的總經理Andrew Bridges稱:“高價不再意味着高利潤,至少不再與以往一樣。倫敦各大地區的房地產市場正經歷一次重大調整,從全球油價的下跌到中國經濟的衰退,以及印花稅的改革和國際上對英國退歐的恐慌,都讓倫敦傳統中心區的‘黃金地段’面臨著多方面的壓力。

然而相比之下,在倫敦大部分地區,這些因素對高端買家的影響力沒有這麼大。與人口增長的(房屋)需求相比,大部分房地產商的新房屋建造量依舊微乎其微。基於這些方面,大部分倫敦房地產商正與市場需求相調整和磨合。而那些曾認為倫敦房地產等同於天價的人,僅是看到了倫敦房地產的一方面。

買家購買意願與與過去房價高峰期時截然不同。倫敦購房者客戶群的日益擴大,包括不少日益富裕的人們,他們負擔不起倫敦傳統富人聚集區的“黃金地段”。專業人才的聚集重新定義了倫敦的新興區。現在,在倫敦東部新興起富有活力的地區,客戶群充滿雄心壯志,但不如傳統富人區那般排外和傳統。”

研究發現,名列倫敦房地產排行榜前幾名的地區為蘇活區(Soho)、薩頓區(Sutton)和托特納姆區(Tottenham)。

房產中介公司總經理Andrew Bridges對此解釋道:“比起肯辛頓和諾丁山地區,人們更加青睞蘇活區。這在不久前還看似荒謬,表明城市和房地產市場正在變化。”“一直以來,人們認為蘇活區一反倫敦西區(West End)的傳統,卻具備倫敦東區(East London)的前衛。現在,在鄰區房價增長不樂觀的情況下,它的房地產市場取得突破性進展。”

“從長遠看,倫敦地產向東發展的趨勢還在加速,說明倫敦地產發生質變的勢頭不可擋。(某些地區的)房價飆升說明並非整個倫敦的房價都在下跌或持平,很多地區的房價依舊在持續上漲。”

延伸閱讀脫歐疑慮增 倫敦Q1房市投資量爆減逾5成

                   英國房價漲8.8% 重獲經濟信心

                   在英國女王的一生里,英國房價漲了471倍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英中網)

英國人,是怎麼裝修自家大門的?

在如今英國的房產市場日趨火爆的同時,如何將自己購置的心愛小家進行一番細心的裝修可以說是買房後首先要考慮的問題,而屋主們通常不會意識到,對於前門風格和顏色的選擇,在某種程度上透露出來業主的個性比他們自己所認為的要多得多。

換句話來說,前門就是了解屋主個性的門戶,來訪者對屋主的第一印象往往來自於前門,所以前門的裝修也是尤為重要的。

數據顯示,屋主在選擇前門顏色時,綠色最受青睞。淺綠色清新、自然、明快,暗示着屋主個性開放、好客且性格平和,致力於營造幸福安定感。深綠色則頗受鄉村居民和自然愛好者的歡迎,它代表着傳統的價值觀和尊重,實際上,年紀稍長的業主會尤為鍾愛深綠色。 

點擊此處查看更多英國房源

前門若是明亮的粉色、熱烈的紅色或者活潑的橘色,很可能預示着屋主具有開朗外向的性格。這種說法尤其適用於選擇紅色作為前門顏色的屋主,他們生氣勃勃、興趣盎然,並且非常熱情好客。

更加中立的黑色、灰色或棕色則代表着完全不同的個性。選擇中立色裝飾前門的屋主很可能個性小心謹慎、認真嚴謹且保守。

前門的顏色並不能完整概況屋主的性格。門的款式風格也透露了屋主的個性。

前門的款式設計多樣,經典鑲框式門有Burlingham、Bletchley和Beaumont等,現代北歐式門有Stockholm、Riga和Malmo,有雙開門也有兩截門,門的建築用材可選硬質聚氯乙烯、木材、鋁材、複合材等。

傳統人士更傾向於選擇木製鑲嵌門,或者是現代風格中線條明朗的簡約款式。不過,屋主在選擇前門樣式的時候應謹記房子的年代和風格,這一點至關重要,屋主必須配合房子的每一個重要的建築細節。打個比方,如果屋主住在市中心的一棟喬治風格別墅里,那麼無論有多嚮往鄉村農舍風格的兩截門,都不要把它安裝在別墅中。同理,如果住的是最新銳的現代風格新型住宅,那麼全套經典鑲嵌門就會顯得異常突兀。

屋主在選門的時候要記住,注重細節是關鍵。門把手、門鎖和信箱的可選項多得足以讓人眼花繚亂。如果你是保守人士,採用的是傳統風格的前門,那麼貼金或典黑工藝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是一個特立獨行又追求時髦的都市人,或許不鏽鋼型材更合適你的個性。

屋主在翻新家門入口的時候也要注意觀察房子的整體外觀,注意那些不可改變的要素,如房子的年代和磚牆的顏色。如此,翻新才會顯得周到而體面。否則,就可能見到一棟Cotswold石構成的經典奶油色調房子格格不入地嵌着一扇橙色門。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英中網)

英國房屋銷售量暴漲 促使租房市場繁榮

據BBC,最新的研究發現,那些在今年早些時候大規模搶購房屋的買房者,如今已經開始考慮將房屋出租出去,此舉導致當下的租賃市場一派繁榮。 

 點擊此處查看英國房源

由於四月印花稅改革,三月份房屋銷售量打破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根據房產網站Rightmove的數據統計,三月份英國房產的高銷售量直接導致了四月份租賃市場房屋出租數量的增長,漲幅高達11.5%。一些地方,如Worcester,租賃數量增長幅度甚至接近50%。

投資公司Property Partner的研究顯示,即便在倫敦,上個月租賃市場的房屋數量也增長了9.1%。該研究的調查基於全英國90個市鎮,發現其中有82%的市鎮,其房屋供應量均已上漲。

此外,調查發現,許多房東在出租自己新購的房屋之前,可能都要花些時間進行裝修。

房產網站Hometrack的多納爾(Richard Donnell)表示,“一些房東可能會想要通過提升他們房屋的品質來使出租房屋能夠有更高的價值,例如重新粉刷,或安裝一個新廚房,這些程序都會導致他們會延遲出租自己的房屋。不過,再過一到兩個月,這批潛在出租房產也將會在租賃市場上現身。”

不過根據Reed Rains的買來租數據索引,房租從去年9月開始,就一直處於持續下降當中。那時,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平均房租為816鎊每月。2016年4月最新數據發現,平均房租已經下降到了791鎊每月。

Reed Rains 和 Your Move的主任吉爾(Adrian Gill)在採訪中表示,“如今房東們出租房屋數量上升導致供應量普遍上漲的趨勢只是短期現象,英國房產租賃市場的需求也在持續高漲中,所以預計在今年晚些時候房產供需的平衡還將會進一步改變。出租房屋的供應量也不太可能會保持持續增長之勢。”

延伸閱讀英國房價漲8.8% 重獲經濟信心

                   在英國女王的一生里,英國房價漲了471倍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英中網)

英國五月房貸獲批率下降 貸款利率至新低

英國整體的房產市場正在復蘇,但五月獲批的貸款卻出人意料地有所減少,不過借款人正因為貸款利率降至歷史新低而獲益。

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的數據顯示,儘管獲批貸款有所下滑,這6個月以來購房者的數量仍在持續增加。

點擊此處查看更多英國房源

根據該數據,今年5月共有64434宗貸款申請獲批,總價值達106億英鎊,與上月相比有所下降。今年4月,獲批的貸款總數為67580宗,創下6年來的新高,而前6個月,每個月獲批的貸款均數為61844宗。

獨立的銀行數據還顯示,新的貸款利率均值跌至歷史新低,為2.59%。

經濟學界似乎一致認為,5月份數據走勢的輕微下滑本可能是受到大選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未來數月按揭借貸和住房市場的整體走勢將持續增長。但安永事務所(EY ITEM Club)高級經濟顧問貝克(Martin Beck)認為,獲批貸款的減少,加上近期有些證據顯示房價增長速度放慢,可能意味着房地產市場的復蘇在放緩。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首席經濟學家阿徹Howard Archer表示,五月份獲批貸款的減少不會削弱他對住房市場活動上升勢頭的看好。他表示,住房市場活動很可能因為大選的不確定因素而有所抑制,另外,五月份獲批貸款雖有下降,但這是因為4月的增長本來就格外強勁。

抵押貸款諮詢局(Mortgage Advice Bureau)的貸出部主管莫非(Brian Murphy)稱:“與今年4月相比,5月份貸款的批准總體上輕微放慢,但大選結果不會對本年度隨後的增長走勢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我們的數據顯示,5月份貸款申請有所增加,而貸出機構的胃口仍保持強大。”

另一方面,由於房價上升,不少購房者仍為存夠一筆首付款和獲得貸款而發愁。

據英國土地登記局(Land Registry)最新數據,一年來,平均房價上漲4.6%,已達179,696鎊。

英格蘭銀行的數據還顯示,雖然今年5月面向消費者的總貸出增長有所放緩,但由於信用卡借貸和個人貸款的增長,其漲勢依舊強勁。

6月份消費者信心持續升高,這反映了英國消費者對英國經濟和個人財務的態度愈發樂觀,而消費者開支很可能持續走高。據最新的官方數據,至今年4月的一個季度,英國薪資同比增長2.7%,而通貨膨脹率仍持續保持在0.1%的低位,這也增強了消費者的購買力。5月的消費者信貸增長了10億英鎊,也突顯了英國經濟復蘇對家庭消費的依賴。

延伸閱讀2015年英國住宅市場供需情況調查

                   英國倫敦房價繼續瘋漲 房地產中介狂斂10億英鎊

                   研究報告指出在英國買房比租房更省錢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英中網)

英國女星艾瑪·沃特森,通過避稅天堂巴拿馬買下了300萬英鎊的房產

艾瑪·沃特森(Emma Watson)是最新一個被曝出捲入巴拿馬文檔醜聞的當紅明星。據報道,沃特森通過避稅天堂買下了倫敦的一處房產。

可憐的赫敏小姑娘,可能得忙一陣了。
可憐的赫敏小姑娘,可能得忙一陣了。

 點擊此處查看更多英國房源

《旁觀者》報刊近日發現了一個包含諸多逃稅醜聞細節的數據庫,而艾瑪·沃特森的名字也捲入其中。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發表的信息顯示,這一數據庫中包含了20萬個空殼公司和信託機構,還有超過20個遍及全球的避稅天堂。最新公開的文檔中涉及了在21個行政區域設立的公司、信託和基金會,這些行政區域包括中國香港和美國的內華達州。

2013年,沃特森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設立了一家境外公司,名為落葉有限公司(Falling Leaves Limited)。據《泰晤士報》報道,該公司成立一個月後,沃特森通過這家公司購買了價值300萬英鎊的倫敦房產。

emma-watson-at-noah-premiere-in-madrid_3

在Mossack Fonseca法律事務所掌握的大量文檔中,落葉有限公司也包含在內。

沃特森的發言人證實了她確有設立境外公司,但也聲明她這樣做只是為了個人隱私的匿名性。發言人在聲明中表示:“艾瑪(與許多名人一樣)設立境外公司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與匿名性。”

“英國的公司規定必須公開股東的細節信息,因此無法給予她保護個人安全的必要匿名性,此前她的個人安全就曾因這類資料公開而受到威脅。”

“境外公司不必要公開這些股東細節信息。艾瑪絕對沒有從境外公司獲得稅務或財務上的好處——只有隱私而已。”

與此同時,首相大衛·卡梅倫(David Cameron)最近也承受着下台壓力,因為有泄露的文檔顯示此前他也曾通過避稅天堂獲利——他之前以同樣的罪名責難過吉米·卡爾(Jimmy Carr)。

延伸閱讀英國政府將調查利用倫敦房產市場洗錢的外商

                   英國嚴控購房“洗錢”,海外公司買房須註冊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超級蘋果論壇)

英國平均房價破20萬英鎊 倫敦效應輻射周邊地區

由國家建築協會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英國全境平均房價首次破20萬英磅(約合187.5萬人民幣)。仔細分析數據的背後,《東地產財經周刊》倫敦中心記者發現,在英國南部置業的成本,遠高於北部置業成本的兩倍甚多,租金漲幅亦有落差。

在倫敦房地產市場,你能看到最明顯的房價差距。

點擊此處查看更多英國房源

南北市場懸殊

財務專家指出,英國整體房屋價值於四月再次上升0.8%,包括英國倫敦、西南部、東南部地區,平均置業成本為313,670英鎊,而在包括英國中部、約克郡、伯塞德郡以及西北部、東北部地區的北部平均置業成本僅為150,917英鎊,因而,即使目前全國的平均房價提升至200,251英鎊,南北部的差額依然高達163,000英鎊,這份差額,相當於北部城市如曼徹斯特的一套兩室公寓,或者距離曼徹斯特15分鐘火車的二級城鎮一套三房兩衛獨立別墅的價格。

從總體來看,自2015年2月以來,房屋總價年同比增長5.7%,由今年4月1日起針對“購買出租”及第二套房產徵收的額外3%印花稅執行後,房價亦持續走高。英國國家房產代理協會曾在一份季度報告中指出,傳統房產投資者普遍反應因這額外的3%印花稅而遇收益瓶頸,並會計劃以提高租金等方式填補其額外成本。

今年三月,倫敦房產成交數量高達161,900,創十年以來的單月成交數量桂冠。由抵押貸款理事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購房出租”的貸款數額於四月降低過半,而首次購買的貸款則提高了11%,而在新印花稅執行之前的二月份,前者的貸款額則相比過去的一年間增長了2/3,大部分投資者抓住了最後的低利率的機會,該協會同時給出數據,23,700份的“購房出租”貸款總額達到了3.7億英鎊。

國家建築協會統計數據,在今年的第一季度中,在首都周邊的外倫敦區域的房價漲勢尤其強勁,包括肯特、盧頓、雷丁等南部城市的房屋價格較之去年漲幅高達12.2%,平均價格達到344,371英鎊。在五年的時間裡,倫敦漲幅位居第二已並非初次,然而首都依然佔據其拉高整體平均價格的優勢,相比較略低的11.5%漲幅,卻依然將平均價格拉升至455,984英鎊。

倫敦輻射效應

英國東南部,尤其是以倫敦為中心的輻射城鎮近年來漲幅持續飆高,斯勞(Slough), 盧頓(Luton) 、雷丁(Reading),被稱為“英國東南部的最後三塊熱土”。

如距離倫敦一小時車程、30分鐘火車至倫敦市中心的斯勞,年增長高達19%,為三個城市之最,目前房產平均價格為236000英鎊。同其所在貝肯郡的另一大熱門城市雷丁,漲幅達到14.6%,平均房價為270000英鎊。而位於倫敦西北部50公里左右的盧頓,則較之上年增長17%,達到169000英鎊。

在英格蘭及威爾士,過去一年中平均薪水漲幅僅為1.6%,而倫敦房產的年漲幅為13.5%,530368英鎊是一套倫敦“家”的成本,這也就意味着,數百萬計的本地家庭已被直接請出市場之外,房屋慈善機構的發言人表示:“高額的房價對很多人來說,落地成家已經是一個無法企及的夢想。”

如今,英國年輕人的買房計劃中,除了向銀行貸款,更需要家裡長輩的幫忙。曾有一對年過八旬的老夫妻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20年前買的房子,現在已經漲了80倍,簡直難以置信!所以我們要用漲出來的錢幫助兒孫們買房。”

據數據顯示,英國父母“資助”給下一輩買房的資金平均為17,500英鎊,那也就意味着“父母銀行”提供每年50億英鎊的購房款。

租金持續破高

即使如此,將自住購房的範圍擴大至與倫敦接壤交通便利的外城,依然成為了越來越多倫敦上班族們的首選,往返倫敦市中心30分鐘的距離在很多人看來是可以接受的範圍。記者採訪了一對剛在外倫敦購房的年輕夫妻,一套位於Kings langely的三房三衛、128平方米的雙層公寓總價為37.5萬英鎊,“這套房子若是出租,租金是1500英鎊,相當於我們之前在倫敦中心租的一套不到40平米的小公寓。”購房者周小姐這樣向記者談到,“從Kings langely坐火車到倫敦Euston火車站(市中心)也就30分鐘,若在倫敦開車或者坐巴士,到哪裡也是需要這點時間的。一張火車年票大約3000英鎊,加到房價上真是覺得很划算。”

然而,這在投資者的算盤裡,是否又是另一筆帳。無力負擔買房的租房族,在倫敦所支付的房租同比增長了3.8%,而在英國的東南部,平均租金漲幅也達到了3%。在倫敦,將一半的薪水僅用於房租的不在少數,曾有一位東倫敦的房產中介向記者說到,“在倫敦,就沒有租不掉的房。”

據專家預測,在2025年,個人持有自住物業比例將降低60%,而租房比例則會增長24%,自2000年以來,增長了將近9%,倫敦房屋租賃與私人持有的比例自二戰時期以來將首次持平,民間亦有評論,“80年代撒切爾夫人所提倡的人人都擁有住房的努力化為泡沫”。

5月6日揭曉,英國倫敦市長選舉結果揭曉,工黨候選人Sadiq Khan當選,成為倫敦歷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長。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工黨候選人Sadiq Khan和保守黨候選人Zac Goldsmith二人之間雖然經歷着激烈的競選,但他們對房產政策方向卻相對一致,他們一致認為為了滿足不斷膨脹對住房需求,每年對新建房數量必須達到50000套以上,而多方亦認為,要實現這個目標,實在“異常困難”。

延伸閱讀2015年英國住宅市場供需情況調查

                   天下父母皆偉大 英國1/4的父母願意資助孩子買房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超級蘋果論壇)

在倫敦生活到底貴不貴?

一位名叫Cookney,在倫敦上班的小哥,因為不忍倫敦高額的生活費,決定在巴塞羅那租一個更舒適的房子,每天搭飛機往返上班,結果證明所有的花費竟比之前自己住在倫敦擁擠的單間還要便宜。

作為英國中心城市,倫敦的生活成本真的高不可攀?

 乍一看這條新聞,大部分人都會覺得略有誇張成分存在,但仔細讀下來卻會發現,似乎還真有些可行性。畢竟和倫敦陰冷的天氣,高昂的房租相比,巴塞羅那溫暖的陽光沙灘,確實讓人神往。

Cookey這筆賬其實算得不錯,倫敦到巴塞羅那的往返機票23英鎊,加上巴塞羅那便宜的住宿和吃喝費用與倫敦的生活費相比,可以整整少花500鎊。

可在倫敦生活究竟要比其它城市高出多少呢?

今天我們挑選了四個代表性的城市:英國倫敦、西班牙巴塞羅那、荷蘭阿姆斯特丹和中國北京,來幫大家算一算這筆賬。我們在每個城市都選擇了一位生活水平基本算中等範圍的城市居民,通過了解他每天在城市的住房消費、基本飲食和交通費用等,來估算一周在該城市生活的基本費用。

 

英國倫敦

52bOOOPIC1a房租:每周180鎊左右

倫敦的只增不跌的房租在本地人看來,都已高得讓人心生畏懼。眼叔以倫敦市中心範圍內的普通住宅區為標準,一周的房租為180鎊左右。

飲食:每周100鎊左右

英國作為普遍認知中的美食荒漠,確實無法以食物來奪取人心,當然這也一點不會影響這裡食物的價格。我們以一日三餐,午餐為簡餐,晚餐在家中吃來計算,大約一天需要15鎊左右,加上一周在外吃兩三次小灶的話,每周平均在餐飲上要花費100鎊。

交通:每周15鎊左右

你需要每天乘坐地鐵,不能選擇打車的方式。

總共一周花費:295鎊左右

 

西班牙巴塞羅那

X6FJ9MEH5PPE

房租:每周100鎊左右

西班牙的住宿價格要遠低於英國,且因地理位置的優越,大部分房間都能享受到充足的要光普照,可以隨時在陽台上沐浴着陽光,喝上一杯當地自產的葡萄酒。

飲食:每周60鎊左右

西班牙算是歐洲國家裡,飲食方面的良心存在。除了眾所周知的海鮮飯之外,還有各種物美價廉的當地美味。而這裡的中餐價格,也要比倫敦實惠得多。

交通:每周10鎊左右

主要仍為公共交通。

總共一周花費:170鎊左右

 

荷蘭阿姆斯特丹

31bOOOPIC00

房租:每周80鎊左右

飲食:每周60鎊左右

交通:每周7鎊左右

荷蘭是眾所周知的自行車王國,許多人在出行方面會採取自行車這一在荷蘭極其方便的代步工具,大大省下了交通方面的開銷。

總共一周花費:147鎊左右

 

中國北京

2011101915010295792

房租:每周60鎊左右

我們把房源位置鎖定在北京五環內的小區。

飲食:每周60鎊左右

每周60鎊可以滿足你早晚在工作單位附近吃蓋飯類快餐,周末三五好友胡吃海塞。

交通:每周8鎊左右

早晚上班主要搭乘地鐵,周末可選擇打車。

北京公共交通的實惠程度早已眾所周知,甚至連國內其一線城市都難以匹敵。打車的價格雖然相對較高,但便利的鐵路系統已基本可以滿足你到達各個地方的需求。

總共一周花費:128鎊

總結來看,結果顯而易見:倫敦一周的生活費要遠遠領跑於其它城市之上。但即便如此,倫敦仍舊以它獨特的城市魅力,每年都吸引着許多人想要留在這裡生活。

延伸閱讀倫敦生活不容易 棚戶床墊當成“卧室”出租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英國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