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溫哥華,是伊甸園還是失樂園

最近,加拿大當地華人媒體接連有人拋出一種論調,說有人用肚子裡那點墨水兒在抹黑新移民的形象,把新移民的在加拿大生活環境說得艱難、不堪。也許這種所謂的「抹黑」影響了一部分行業的生意,因為影響了一部分人移民、留學、買房的信心。其實,新移民到底生活得好不好,不需要抹黑也不需要粉飾,應該是冷暖自知,人人心裡有本兒賬。那麼溫哥華對新移民來說是伊甸園還是失樂園?我只以一己多年所聞、所見、所感以及親歷來管窺天下。

移民溫哥華,是伊甸園還是失樂園

溫哥華的美麗的確如上帝創世之初給予人類的美好家園——春有櫻花爭豔,秋有楓葉絢爛,夏無酷暑,冬無嚴寒。一年四季城市綠草如茵,樹木蔥蘢,藍天白雲下,雪山舉目在望,驅車不足一個小時便可抵達。大多數初到溫哥華的觀光客都會被這裡的風景所打動。

暑假期間,溫哥華的旅遊旺季到來,陸續接待了一些朋友,他們一方面是旅遊觀光,一方面是為了孩子留學或家庭移民實地考察。但生活與觀光顯然不是一個概念。尤其當他們沉醉在溫哥華美好的風景中,激情澎湃地開始聽信各種傳說中的移民美好生活、恨不得明天就舉家而來,作為過來人對移民的任何客觀分析於他們都是耳邊風,或者特別不中聽。

大多數觀光客都把旅遊期間濃縮的美好當成了生活的常態來憧憬和期許,但實際上對任何移民來說,日復一日的生活,一種常態下重複疊加日子的瑣碎和庸常很快就會澆滅激情,讓你感受到生活堅硬而現實的一面。移民是從身到心的徹底換水土,「鬧鬧肚子」再正常不過,鬧到脫水休克的也大有人在。因此,服水土、適應新環境不是一個輕鬆的過程,能順利度過,就如同鳳凰的涅槃,可以享受到伊甸園的美好;反之,便可能是一個身在伊甸園,心在失樂園的痛苦分裂。

適應溫哥華的生活是一個學會放下的過程。要放下的是曾經的輝煌、曾經的優越、曾經的繁華甚至喧囂,然後讓心安靜下來,在安靜中重新審視生活,重新定位。在這個過程中,有人重生了,有人打道回府了,也有人選擇了極端的方式,讓一個家庭的悲劇成了社會話題的焦點。

很多移民之所以很長時間難以適應,鬱鬱寡歡,就是因為在這個放下的過程中無法承受巨大的心理落差,尤其對一些人到中年、又事業有成的人來說,很難在加拿大短時間內完成事業的對接,沒有生存壓力的,尚可通過學習尋找一份專業工作,但要想達到國內的高度一般是不可能了。在當地一個中文教師文憑培訓班裡,為數不多的十幾個學員當中有三分之一是國內大學老師,還有中文專業碩士以及各路碩博精英乃至國內在文史領域從事研究的人員。但海外中文教學即便就是教到高中12年級,其程度也不過是國內小學六年級的水平。至於拿來說事兒的所謂海外教學模式、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對這樣一批專業人員都是短時期內可以很快調整到位的。但是學成之後要麼一職難求,要麼就是經歷一番國內大學生畢業求職的經歷,諸如遞簡歷、面試、筆試、試講,試用、考核一樣兒都不能少。從頭做起的時候,備受考驗的不是你的專業素養而是心理承受能力。你能否把心態調整到位,拿著鐘點工一樣的小時工資,做著一大堆小時工資之外的教學計劃撰寫、學生作業批改、家長定期溝通的工作。尤其是教學中管理的細枝末節遠遠多於知識傳授的本身,你豐富的學術素養基本沒有用武之地。供求失當的中文教學市場狀況讓中文教師的工資還不如鐘點工,如果想藉此養家餬口,基本是痴人說夢;想藉此實現個人價值,也是天方夜譚。

初到移民國,如果消受不起坐吃山空的日子,那麼在踏上這片土地之後尋找工作就是當務之急,即使是一份鐘點工也得先干著。但鐘點工對體力的消耗也往往消耗了你繼續學習並尋找專業工作的精力、鬥志和勇氣,同時把一個人面對家庭、生活能夠平靜和包容的空間壓縮到極限。因此導致心態失衡、夫妻陷入爭吵而最後走向分崩離析的不在少數。

除此之外,語言的生澀在說話辦事中顯出的木訥和拙笨讓自信心回落到冰點,歧視的眼光和不屑的哂笑如芒刺在背。社會的公平、教育的優越、福利的豐厚會在一個又一個具體事情的細節中讓你越過曾經夢想的光環直接硬硬地著陸在現實的中心,那種震盪常常會讓你移民的期許變成一地碎片。你如何收拾這一地碎片、重整心情,揚起你那千瘡百孔的旗繼續在這片風景美好、人類宜居的土地上追逐你的夢想?

在溫哥華擔當全職主婦,生活的主線除了去ESL上英語課就是菜場、超市採購。很多在國內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女人來到這裡才發現,生活的細節原來有如此多的挑戰。不僅買來的家具要自己拼裝,就連去超市購買生活所需都是一個體力活。從超市手提肩挑地搬上車,再從車裡一件件搬到家裡。這和在國內去超市買點自己喜歡的零食、小吃絕對是不一樣的,從心境到體力都不能比。在國內,不是有老公在旁、就是有父母在側,或者還有保姆、鐘點工幫忙,那個時候沒發現去超市是件體力活,沒發現家裡有這麼多、好像一輩子也幹不完的活。

有一個在國內長期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優渥的朋友深深感慨:在國內時享了多少福,來溫哥華就遭了多少罪。要維持一個家的正常運轉和所需,自己必須變成那個獨當一面的女漢子。曾經不能碰生肉、不敢殺活魚,歷練一些時候,不再是那個遠庖廚的君子,基本可以做到手起刀落的幹練。在這裡,作為一個家庭的女主人,脫離開職場,面對家務和孩子,如果長期掙紮在過去與今天的對比中,這個角色會擔當得苦不堪言。生活現狀直接拋出的問題可能就是:這就是我全部價值的體現?

畢竟大多數從國內移民到這裡的人要麼有豐厚的物質積累,在自己的企業中有著說一不二的權威;要麼有不俗的職場業績,在某個領域裡聲名赫赫。但是來到溫哥華,生活基本回歸到了最基本的訴求:柴米油鹽、持家教子。在面對柴米油鹽和教子持家時,所有的女人都是一樣的瑣碎和平庸。你怎樣定位自己,怎樣挖掘生活之於你的意義和價值直接讓你在無數叩問中把自己變成一個哈姆雷特式的哲學家。

一位國內某個學術領域的專家,整天忙於論文、專著的撰寫和出版。移民到溫哥華後,語言的障礙讓她變得像文盲一樣,不願和人交往,天天閉門不出,整個人陷入了很嚴重的抑鬱狀態。兒子正值青春期,新環境的挑戰和叛逆疊加在一起,孩子的壓力直接轉化成了和媽媽的衝突。這樣的狀態下,高知媽媽最後摔碎的不只是涵養與體面,連同接連不斷上演的摔鍋砸碗的戲碼,媽媽也徹底摔裂了和兒子之間的那份母子之情,幾乎成了仇人。其實這並不是極端的個例,在溫哥華的移民當中,很多人或多或少會有些抑鬱或焦慮的症狀。還有一個孩子的媽媽隔三差五帶孩子看家庭醫生,孩子的一點兒風吹草動她都緊張不已。最後,家庭醫生在和這位母親的交談中發現是媽媽患有比較嚴重的焦慮症,孩子其實沒什麼問題。

還有很多來到溫哥華的人走進教會,尋求信仰是一個方面,交託苦難是另一個方面,這種苦難更多是內心的苦毒。也有人到寺院去一步一跪拜地磕長頭,偌大的寺院一圈跪拜下來,那是要怎樣內心的焦灼才會如此去用身體的疲憊祈福心靈的平安。說起適應過程的艱難,人人一本血淚史。一個媽媽說,移民一段時間後,孩子終於匹薩、漢堡吃膩了,想吃餃子,於是又和面、又切菜,一個人連搟皮兒帶包餃子,折騰得滿身是面,這和在國內一家人其樂融融一邊聊天、一邊分工合作原來是如此不同。她說那個週末的下午,在冬季溫哥華陰陰的雨天裡,家裡四周除了寂靜就是回憶,一個人埋頭包著餃子,禁不住潸然淚下。中秋節的時候,沒有誰有勇氣獨自望月,大家一般都是幾家朋友相約相聚,熱鬧中驅散那份不敢靜下來面對的鄉愁。

對於溫哥華的新移民來說,放下過往的繁華,也不全然是一個被動隱忍的經歷,也是一個尋找希望和努力重塑自己的過程。有位朋友,初來時一句英語不會講,出門坐公交都是讀高中的兒子提前給她寫好紙條,「我媽媽在某站下車,請您提醒她。」就是這樣的基礎,她從ELSA一級讀起,一口氣讀到六級。現在出門辦事、和政府部門打交道都已經沒有障礙。當她帶著新來的朋友自由行走在這片土地上時,那份從容和自信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一種收穫。還有人為了延續自己在國內時的醫學專業,人到中年竟然有勇氣從頭開始,8年苦讀最終拿到行醫執照。有人來了之後徹底改行,醫生出身做起了會計師,一個註冊考下來,端上了鐵飯碗。更有人已是國內國外各種博士頭銜加身,轉而攻讀神學,成為德高望重、牧養靈魂的牧師。

來到溫哥華,走進伊甸園一般的美好家園是上蒼賦予的機遇,也是一次試煉。從喧囂中安靜下來,當可以聽到自己的腳步聲的時候,當曾經過往成為漸行漸遠的一道風景時,當目光開始停留在前方而不是頻頻回首時,行走中會驀然發現,生活回饋的是生命的厚度和寬度,是一種視野,是一份不可多得的閱歷。只是,你是否有勇氣拿著你眼前的一片錦繡繁華置換這份日復一日刻苦體驗而來的醇厚?咖啡香濃,不是每個人都喝得了的,有時候它會讓神經脆弱的人失眠。

歡迎前往加拿大移民指南

加拿大留學申請成跳板,溫哥華華人“爬藤族”湧現

爬藤族”,就是指卯足了勁兒把美國長春藤盟校作為大學申請目標的人群,華人子弟是其中的一支生力軍。

在加拿大是沒有高考這一說的,孩子們讀到12年級,申請大學時提供11年級和12年級第一學期成績就可以了,不需要一考定終身。

但是自從一群雄心勃勃的中國父母帶著孩子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太平洋之後,加拿大這塊沒有高考硝煙的和平土地上,就來了一群立志要爬“藤”的人。狼煙四起,各種攻“藤”、爬“藤”、摘“藤”戰略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翻開溫哥華當地的各種華人報紙、期刊、小廣告全是“藤”訊。

加拿大留學申請成跳板,溫哥華華人“爬藤族”湧現

可能有人問,那些“藤”都在美國呢,幹嘛到溫哥華來爬啊?

這也正是中國父母的走一步、看兩步戰略思想。

首先,比較了移民加拿大和美國的性價比後,覺得先拿到第一張船票比較重要,於是選擇來到加拿大,保證能讀北美名校,畢竟加拿大的很多所大學排名也是遙遙領先的,父母拿出來說事兒不至於跌份兒。有了這個保底後,眼光高遠的中國父母就瞄上了美國的那幾所常春藤聯盟大學,對形勢略加研判,他們就得出自己的結論:加拿大和美國是近鄰,美國一定很照顧加拿大,給的名校錄取名額一定會多,那就不能坐失良機。再加上各種爬“藤”助攻機構在說明會上勵志故事的精彩傳播,家長都像被洗了腦、打了雞血,個個鬥志昂揚,立刻給剛來這裏東南西北還沒搞清楚、ESL語言班還沒出來的孩子上緊發條,投身到各種補習班裏面去了。更有一些機構直接就是打包服務,給孩子量身定制學習和發展規劃,直到完成名校申請的全套申請材料。懷揣“苦什麼,不能苦孩子,虧什麼,不能虧教育”崇高思想的中國父母不惜一擲千金把孩子就打包了。

在中國,高考也就只有一塊敲門磚——成績。要爬“藤”,那可就不是扔一塊磚的問題了,除了學校各科成績保證高質量的全A(至少不能低於90分,86分以上就是A了),還要考SAT1(綜合類的考試,側重語言和邏輯、數學)、SAT2(各科目的單科測試),要修AP(大學認可的學分課程),保證考到5分,否則就別拿出來說事兒。除此之外,義工和社會活動都要非常充分和出色,要讓美國“藤”校一眼就認定你是傑出人才,未來各界領軍人物,或具有領袖潛質。怎麼在短時間內,讓孩子的社會活動出彩,出成果呢?中國父母絞盡腦汁,包裝機構指點迷津,於是有錢的父母又開始砸錢,辦專場晚會,搞個人畫展,捐助慈善。體育不夠優秀?請高爾夫教練,單項突破,拿大獎;或者劍走偏鋒,大家都打籃球、學游泳,人家學馬術去,這個學的人少,容易出成績。總之是八仙過海,不在國內擠高考獨木橋了,都出來吊在一顆“藤”上了。

加拿大並沒有把高等教育當成每個人邁向成功的必經之路,中學12年級畢業,就具備了找工作的條件,這也和高中階段豐富的職業類選修課有直接關係。一部分熱愛學術的孩子會申請研究類大學,去讀醫科、工程和法學院,還有很多孩子就進入了社區學院,當地叫college,在中國應該算三本了吧。在college裏,有一年就能拿個證書的專業,也有兩年拿個文憑的專業,完成了這些學習就可以去找工作了,反而更好就業。工作過程中發現短板,可以目標更加明確地去繼續讀書,原來的學分都有效。在college讀的過程中,修夠一定的學分,如果有興趣、有意願也可以把學分轉到大學繼續深造,拿大學畢業證書。總之,條條道路通羅馬,不需要一條道走到黑,好像第一步不邁進大學、甚至不邁進名校的門檻這輩子就毀了似的。

在加拿大找工作首先看工作經驗,很多中國父母不解,自己的孩子一口氣讀到博士畢業,一直在讀書哪里來的工作經驗?這不是強人所難嗎?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裏,加拿大的孩子從中學就開始外出打工積累工作經驗了,至少也有很多義工經驗。很多孩子是讀完college之後工作一段時間又回到學校讀書,在他們來說“讀書-工作-讀書-工作”是穿插在他們人生中的一個不斷修正向前的路線。因為大多數就業市場需要的是做基礎工作的人,很少哪個公司一上來就招聘老闆的。所以當一些中國孩子一口氣讀到博士畢業後,沒有工作經驗成了他們的軟肋,更沒有那麼多和這個高學歷相匹配的高級職位虛位以待給他們預備著。最典型的例子就在身邊。朋友的老公在college兩年讀了一個護理專業,作為護士,他掙的工資遠遠比一個癌症研究中心實驗室的博士要高很多,當然這個博士在多倫多大學博士畢業後也只找到了這個實驗室的普通職位,不是專案帶頭人等等重要角色。而且護士的工作非常穩定,但實驗室如果沒有課題,博士的工作也就保不住了。

反觀國內,高考已經不是個人的事情,而是全社會的事情了,高考的日子,千萬不要犯大忌惹那些考生家長,個個能跟你拼命。於是,正常的路要繞行,施工的要停工,全社會捧著那些高考的孩子,仿佛這一考就是決定孩子一輩子的大事。被這種思想和環境氛圍浸淫多年的中國父母,把上大學看成了決定人生成敗的唯一戰役。來到加拿大根本沒來得及和當地教育理念接軌,沒有瞭解當地教育模式和體系,就急於把孩子推上了一條窄得不能再窄的爬“藤”之路。而現實情況已經給很多孤注一擲的爬“藤”族亮起了紅燈。一些經過包裝、打磨的孩子進入“藤”校之後,真實的學術能力達不到要求,北美大學本科淘汰率很高,這些勉強爬上“藤”的孩子不堪重負和巨大的壓力,要麼轉到普通學校,要麼轉到一些相對容易卻不熱門的專業去讀。也有的鎩羽而歸,連學都不上了,自信心受到了嚴重打擊,整個人消沉下去。

曾經有一個申請到“藤”校的孩子,父母喜極而泣,要大擺筵席,孩子卻很理智、很清醒,告訴父母別這麼高調,“藤”校進是進去了,能不能讀出來還是未知數呢,等他真正大學畢業再說吧。

有一個被父母勵志之後要爬“藤”的孩子,負責給他包裝的指導老師問他:“知道常春藤盟校有哪幾所嗎?”孩子列舉了兩個最大牌的哈佛、耶魯之後就說不上來了。老師問他:“是你自己的意願要上美國名校嗎?”孩子的一番言辭讓老師也吃驚不小:“我爸爸媽媽為了我來這裏讀書,他們放下生意交給別人打理,公司損失很大,家裏為我付出了很多,我必須出人頭地。”小小年紀,孩子就開始背著父母的夢想爬“藤”了。

也不能一味指責中國父母的功利,畢竟國內教育資源有限或者分佈不平衡,我們的教育從小升初就開始淘汰式選拔了,所以功課越做越難。孩子們從上幼稚園開始就被推上了一條充滿競爭的道路,你不往前跑就面臨被淘汰。但在加拿大,他們永遠鼓勵孩子享受人生,他們覺得每個階段都是孩子人生中寶貴的不可逆轉的經歷,父母過分強迫孩子學習就是剝奪了孩子享受人生的權力。這裏也有一些天才班,或者學術類型的高中特殊教育,但是大多數父母沒有覺得孩子一定要進入這樣的領域才值得欣慰。整個社會和教育保護的是孩子的自信,從不排名次,不大張旗鼓表彰學術獲獎的孩子,不把成績和孩子的名字同時公佈。孩子們看到的永遠都是他自己知道的那個長長的學號和學號後面自己的成績。孩子在學校籃球隊、足球隊或冰球隊中的風采可能比他的學術成績更容易為他贏得在同學心目中的榮耀。

所以很多中國孩子在父母意願的壓力下爬“藤”爬到一半,適應和瞭解了這裏的教育之後,立刻覺醒不爬了,開始享受這裏的學校生活,做作業時戴著耳機聽音樂,這都是這裏老師鼓勵的行為,說可以減壓;上學不是早出晚歸、披星戴月,而是踩著滑板,迎著早晨8點半的太陽去學校,所有路上的車遠遠就停下,都得給他讓行;拒絕父母給報的各種課外強化班,他要和同學去海邊享受陽光,因為下午三點就放學,溫哥華的夏天10點天才黑;期末了, 不知情況的父母如臨大敵,嚴陣以待.孩子卻根本沒有期末考試的概念,因為老師給出的全是平時成績的綜合分數,最後一個測試決定不了命運,所以孩子照樣籃球打到汗流浹背才回家,第二天,拿著一支筆就去考試了,連書包都不帶。

父母的心都還拴在“藤”上,孩子已經自由飛翔,於是很是有些父母頓足捶胸地後悔,加拿大教育毀了孩子,孩子在國內讀的是重點中學的實驗班,每天刻苦用功,大考小考排名次,孩子根本不敢鬆勁兒,來到這裏變得不思進取、貪圖享樂、整天還想入非非整出那麼多奇思妙想,整個就是不務正業。在國內,老師多負責啊,三天兩頭電話聯繫,通報孩子情況;這裏的老師就只給你5分鐘和家長單獨交流時間,還得提前網上預約,你問他孩子任何情況,他都說“very good!”欲哭無淚的中國父母在加拿大望“藤”興歎,可又有多少還在中國的父母為孩子出來讀書尋找機會而望眼欲穿。永遠都是圍城的牆裏、牆外,永遠都是風景在別處。

歡迎前往加拿大留學指南加拿大生活欄目。

 

加拿大移民後遺症,你犯了嗎?

移民之後,就好像一個人做了換腎手術,需要終生服藥抑制排異反應。拿到移民的門票,跨過那道門檻兒,不是完事大吉了,而是有無數後遺症等著你一一去面對,無論是適應加拿大生活環境還是維持生活舒適度,一種叫做「糾結」的情緒將和你如影隨形,直到終老。

相對早期移民那種徹底告別母國,一到移民國即便是住地下室、打labor工也抱著安營紮寨、安家落戶的勇氣來的移民前輩們,近些年的移民大多是一家兩制,家庭成員中那個負責夯實經濟基礎的一般是拉著行李箱做候鳥,另一半留守陪伴孩子讀書。這種家庭體制導致一個家庭在對未來的規劃中充滿了觀望和舉棋不定。而今實力不可小覷的各類新移民們抵達之後便可入住豪宅或當地高尚社區,但特殊的家庭體制將原本可能沉悶、單調但卻完整的生活割裂,腳踏兩隻船的行程總是充滿了各種潛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於是動盪的心很難把這片天空永遠蔚藍、綠草四季如茵、霧霾終年不見的土地當做自己真正的家。候鳥們一年四季處在遷徙的狀態中,留守的主婦們或盼著孩子早日入讀大學,擺脫這份陪讀的羈絆;或「移民監」中一口氣住夠時間,拿到公民身份,以期獲得一份行走的自由。

但這依然只是一種期待中的生活,移民後遺症的形影相隨,讓這些貌似來去自由的人實際上經歷著最難以給局外人講解清楚、且技術含量頗高的牽掛和羈絆。

加拿大移民後遺症,你犯了嗎?

以保留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為例,候鳥們如果還想保住這個身份,要在五年中住滿兩年。不要以為這兩年是白駒過隙,對相當一部分人來說就是度日如年。國內生意如過山車一般牽扯著每根神經,加拿大清淨到寂寞的日子實在不好打發,哪裡能安心住下來?有的人幹脆放棄這個身份,拿個10年簽證,但這就意味著你將不能再享有當地政府給永久居民的各種福利。有的心有不甘便委託一些中介機構想「辦法」。弄虛作假多了,移民局就開始給所有移民「服藥」。現在當第一張楓葉卡到期要換第二張楓葉卡時,手續變得格外繁冗、嚴苛。為了證明居住時限達標,移民局要求你提供護照中所有出入境記錄,包括空白頁都要複印出來,中國海關印章沒有英文,必須拿到有資質的英語翻譯部門一個章一個章翻譯出來,同時出具翻譯機構確保真實性的聲明。除此之外,還要提供每年的納稅證明、讀書或工作證明、租房證明、買房的每年繳納地稅的證明、孩子的就讀證明甚至成績報告……凡此種種,就是要證明你真實地住在這裡。此外,所有提交的複印件要有家庭醫生、牧師或會計師等政府信得過的人關於真實性的聲明和簽字。現在醫生、牧師願意簽這個字的越來越少,很多人幹脆拿到律師事務所公證。

一位拿著永久居民身份的女士在加拿大完成生子任務後,回到國內和親朋好友大力褒獎在加拿大生孩子享受的超乎想像的優越待遇,關鍵是費用全免。結果沒多少日子便收到了醫院三萬加元的巨額賬單,原因是在加拿大的居住時間不夠,不能享受當地醫療保險。 加拿大的失業保險有時候比上班的人工資還高,但一旦離境便不再享有。還有十八歲以下的孩子享有的兒童福利(俗稱「牛奶金」),也是在離境之後便不能領取。為了打擊一些離境後還在拿這項福利的人,加拿大稅務局不斷加大抽查力度,而且年年抽查,一封信寄到家裡,便要你提供居住證明,孩子的在校證明,40天內沒有將資料寄到稅務局,福利立刻停止。隨後便可能面對更多的調查,如果真的是冒領了,那就意味著吐出這些錢的同時還要接受罰款。現在加拿大一些部門已不再相信私人之間的租房合同,為了證明你的真實居住,甚至要你提供半年的水電費、電話費的繳費賬單。

很多移民想,乾脆入籍吧,成為公民就不用每天算著日子居住,可以一勞永逸了。現在不僅這種一勞永逸行將被打破,就連入籍的門檻也讓很多人望而生畏了。今年2月,加拿大移民局將入籍申請費從每人200加元直接漲價到400加元。儘管很多人認為錢不是問題,但移民局讓相當數量的人的語言能力成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所有申請人必須提供政府承認的ELSA(英語第二語言)聽、說、讀、寫四項技能四級或四級以上的證明,包括學習期間的出勤記錄。以前50歲以上的申請人可以免入籍考試,現在一個即將通過的法案將年齡上限提到了65歲,這就意味著你得用英語參加入籍考試的筆試和面試。筆試如果還可以突擊惡補的話,移民局官員面前隨機話題的對答如流可就不那麼容易了。新法案通過後,入籍居住時間也從四年住滿三年變成六年住滿四年。最關鍵的是入籍之後也不再來去自由,醫療保險住夠規定時間方能生效只是限制條件的其中之一,預計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細則對居住時間進行限制。

早年已經入籍的移民們,現在即便回到母國居住,因為已經是外國人了,母國也不得不對其見外了。很多手持加拿大護照的加籍華人回國看父母、和老公團聚,在申請中國簽證時還得提供國內的邀請函。還有相當一部分已經入籍加拿大的華人在國內有房產和銀行賬戶。為了保證這些個人財產的安全性,他們又不敢隨便把國內戶口註銷,否則你一個拿著外國護照的人怎麼說清楚你本人就是那個房的房主和銀行賬戶的戶主?因此,他們不敢享受國內給徹底沒戶口、沒瓜葛的外籍華人的某些便利政策,只能在擦邊球的狀態中手持外國護照,拿著中國簽證,回到國內居住滿三個月就得出趟國再簽一次。

一位回流國內定居的朋友,每三個月出境一次,「旅行」成了他生活的常態,儘管這張護照可以走遍世界150多個國家,但回國就為多掙兩個錢的他還得選擇最經濟的路線——中國香港。就因為手裡那張加拿大護照,這些年是不用算在加拿大的居住時間了,在自己家卻要天天掐著點兒過日子,遠不是傳說中的那種來去無牽掛。即便不用算在加拿大的居住時間了,但每年四月報稅的季節還得回到加拿大去報稅,作為這個國家的公民畢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切斷之後將來一旦你回去居住了又是一堆麻煩等著你。還有房子的麻煩事,冬天得有人給你鏟雪,一年四季還得有人幫你除草,沒人居住卻要年年給政府繳納高昂的地稅。這個朋友說一年到頭被兩個國家的種種細節搞得快人格分裂了。

候鳥的生活也不是別人眼中所豔羨的那樣,越到老後遺症越多。超過四十歲以上,長途飛行就開始變成一種煎熬。就是頭等艙中的富貴鳥也一樣要面臨倒時差的折磨,年齡越大越經不起這種折騰,而且不久前就已經有人因為這種遷徙、奔波命隕溫哥華。那些現在在國內打拚、籌劃著老了以後回溫哥華安享晚年的候鳥們,很多連身份都沒有了,多病多災的老年是可以承受得了加拿大高昂的醫療費用呢還是可以經受得住十幾個小時的長途飛行回國就醫呢?一家兩制的移民家庭,老到飛不動的時候,一個人的社會福利全部在加拿大,一個人的社保、醫療等等全部在中國,牛郎織女的日子難道還要持續下去嗎?到那個時候,在哪裡居住、誰來陪伴誰將是一個更加現實並兩難的選擇。

鑑於新一代移民的這種頻繁遷徙中的諸多不確定性,移民國深感這些移民對當地經濟貢獻遠遠低於預期,對當地社會的融入程度和適應性也差強人意。2011年,加拿大政府一刀切了30萬技術移民,當時有媒體形容是「哀鴻遍野」。震驚之餘很多已經拿到移民「入場券」但還在國內糾結「去,還是不去」的人,不再每天在加拿大華人移民論壇中反反覆覆地問那些過來人「自己的狀況到底適合不適合去那裡生活」 了。因為他們突然發現了這張「入場券」因為緊俏必須珍惜了,至於那場子裡的戲是否真的精彩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浪費了這個入場的機會。2014年,被指責為「只認錢」的加拿大政府再次舉起六親不認的刀切了6.5萬投資移民。這回是富人頭上動刀,動靜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這下不是「哀鴻遍野」而是「沸反盈天」,國內、國外的媒體跟著熱鬧,喊著打官司的有錢人還在和加拿大政府分庭抗禮、連連叫板。這是一個從「入場券緊俏」到「禁止入場」的質變,場外的人不論是排隊等候的還是壓根兒就是遠遠觀望的都急眼了。其實場子還是那個場子,就因為關了門,彷彿場子裡的戲更精彩了,人人都想擠進去一看究竟。

實際上,那些已經入場的人們面對這場人生大戲的諸多無奈和求解無解的情況,相比國內的人們面對霧霾、食品安全、子女教育有著只多不少的糾結。習慣了這山看著那山高的人們,對面山頭上的人兒真的不比你幸福更多,那裡的美好多半是你心中的海市蜃樓。

歡迎前往加拿大移民欄目。

加拿大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專業解析

從上大學開始,就一直自己報稅。有很多人會覺得加拿大的稅務系統很複雜,事實上,它的基礎架構是非常簡單的,複雜的地方在於計算每一項收入、損失和減免。但對大多數的大學生,或是一般初出社會的年輕人來說,並不需要牽涉到太複雜的部分。

簡單地來說,只要將你日常的收入支出分為三個部分,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地自己報稅。如果你有自己的生意,報稅的方式則比較複雜一點,視你的生意是屬於哪一種結構(Sole Proprietorship、Partnership、Corporation)。

今天我想講的是Personal Income Tax。這不是什麼很難的事,你只要會填一張表,會查一張表,你就會報稅了。

本國的稅分為兩種,一種是Federal Tax,一種是Provincial Tax,Municipal是無權收所得稅的。而在不同的省份,也會有不同的稅制。比方說Alberta是收Flat Tax,不論你收入多少,省稅就是10%。所以,不同省份必須要用不同的計算方式。

1.誰應該要繳稅?

誰該繳稅的問題,聽起來不是很複雜,但實際上卻有些複雜。加拿大的稅務系統和美國最大的不同,在於加拿大是基於Residency,而美國是基於Citizenship。根據Income Tax Act (ITA) 2(1)條款:

Any income tax shall be paid, as required by this Act on the taxable income foreach taxation year of every person resident in Canada at any time of the year.

Taxation Year對一般人來說,指的是每年的calendar year(12/31),但對公司行號來說,指的是fiscal year。

那麼,在這裡所指的“person resident”是什麼呢?它指的是三種taxable entities:

Individuals、 Corporations、Trusts。

(Sole Proprietorship和Partnership是比較特殊的存在,它們是直接計入個人收入之中,不用特別去報。)

所以,有哪些individuals算得上是Canadian Residents呢?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因為稅法裡並沒有直接定義Canadian Residents。相對的,它考慮的是Residential Ties

  1. Dwelling:是否在國內擁有居住的地方(僅用於出租的物業不算)?
  2. Spouse/Common Law Partners:法定伴侶是否在國內居住(separated不算)?
  3. Dependants:小孩是否在國內居住?

只要符合以上三個條件(Primary Residential Ties),即便是你離開了本國,也仍被視作Resident,有納稅義務。但如果你不符合這些條件,並不代表你不再是Resident,還要經過第二層的檢測,也就是Secondary Residential Ties:

  1. Personal property in Canada
  2. Social ties(eg. membership of clubs, recreation center…etc)
  3. Economic ties (employment by Canadian company, bank account, credit card…etc)
  4. Medical coverage
  5. Driver’s license
  6. Others

如果你暫時性地離開國內,到國外進修,或是到國外工作,而出現Temporary Absence的狀況。不管你離開多久,只要你仍和本國有Residential Ties,你仍舊是Canadian Resident。

當然,這是極俱爭議性的部份,所以國稅局會考慮另外三個因素:

  1. Intention
  2. Frequency of visit
  3. Residential ties outside of Canada

如果你認為你不再是Canadian Resident而停止繳稅,你最好先和你的會計師或律師商量,以免觸犯刑法。事實上,即便是Non-resident,只要他們是由任何管道從本國賺取收入(比如說:存款利息、股票紅利、房屋租金等),同樣需要繳稅。

另外Canadian Resident同樣有很多種,比方說Part-year Resident和Sojourners,這些人的全年收入並不是完全都要課稅的,但住在這裡上班上課的大家很明顯的都不用考慮這個問題。

2:什麼收入需要繳個人所得稅?

這個問題就相對簡單,基本上是EVERYTHING,而且本國的稅法,課的是World Wide Income。換言之,只要你是 Canadian Resident,就算你在火星上賺的錢,同樣也要課稅。這也是為什麼先前中國台灣和本國要簽訂租稅協定時,有很多兩地有資產的人特別緊張。

稅法上將收入分為最基本的五種:

  • Employmentincome;
  • Businessincome;
  • Propertyincome;
  • Incomesfromother sources;
  • Capital gains

一般的學生通常只會有Employment Income(打工收入和小費等)或Income from other sources(獎學金、CPP等)。對於成人來說,如果你有自己的生意,出租自己的房子,買賣基金股票的話,那麼通常五種收入你都會有份的。

3,要繳多少稅?

這裡就是我們要會填一張表和查一張表的地方,要填的表是計算Net Income for Tax Purposes,要查的表是Tax Rate Schedule。

第一張表:

加拿大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专业解析

(所有Income及Total皆不能小於$0)

第二張表:

加拿大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专业解析

(To my accountant friends:let me know if there’s any mistake)

在計算出你的Taxable Income後,只要對照第二張表,就可以知道你的稅率。當然,由於本國的所得稅法採用的是Progressive System,計算的方法有些特別。

你可以把你整年的Taxable Income想像成一塊大蛋糕,政府把這塊蛋糕切成不同小塊,然後每一塊拿走一點點。第一小塊稱為Base Amount,大約是$9,300左右是不抽稅的。然後第二小塊,也就是$9,300 ~ $35,716中這塊$26,416的部份,政府會抽走20.06%的稅,也就是$5,299.05。

由此類推下去,這$61,000中,有$12,457.70是被政府分走的,實際稅率便是20.42%。(見下圖)

加拿大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专业解析

在瞭解了如何申報之後,要注意的是如果申報遲了,沒有按時繳稅,或是刻意逃稅,會受到怎麼樣的懲罰。

 遲報:罰款為5%的未繳稅金,加上每月未繳罰金遞增的1%。若是在三年內重犯,則罰金加倍為10%未申報的收入。

逃稅:若是因為疏忽所造成,最低罰款為$100,最高為50%的漏報金額。若為刻意逃稅,罰款最低為$1,000,最高為100%。所有計劃或協助計劃的人,包括會計師,都將受到最低$1,000的罰款,最高為$100,000,同時所有不法所得將被追回。

若是納稅人對於國稅局的稅務裁定有意見,在申報後的一年內或是在收到Notice of Assessment的90天內,必須寄出Notice of Objection。

此文著於2010年,請特別注意時效性,稅法隨時可能會針對各種不同額度和項目有所調整,因此如有專業的稅務問題,請另行諮詢專業的會計師。

欢迎前往加拿大投资指南

程慕陽豪宅曝光, “紅色”逃犯商業前途或將受阻

近日,程慕陽在溫哥華的豪宅及其公司被曝光。而程慕陽,是紅色通緝令中所列的涉案逃犯之一。政治生涯自然無可再談,豪宅曝光以後,他的商業前途又將如何呢?須知今年中國曾提議聯合國,幫中國逃犯遣返。當然,其他國家是否配合,暫不得而知。可是,對程慕陽而言,作為紅色逃犯,豪宅曝光,自然會給自己的商業前途帶來不可估計的影響。

程慕陽豪宅曝光 “紅色”逃犯商業前途或將受阻
程慕陽豪宅曝光 “紅色”逃犯商業前途或將受阻

加拿大觀察員獨醒拍攝到程慕陽在溫哥華投資的奧特萊斯,目前正在建設中。網友晨寶媽拍攝了慕陽國際實業有限公司的寫字樓外景以及寫字樓外景。

河北省前省委書記程維高之子程慕陽是紅色通緝令中所列的涉案逃犯之一,近日有報導稱他同妻子和三個孩子生活在加拿大,英文名字為 MoYeung Ching。

列治文河畔黃金地段的River Park Place高檔社區,毗鄰著名的溫哥華冬奧會的奧運速滑館(Olympic Oval),地段非常好,也是由程慕陽的MYIE Homes和著名發展商 Intracorp聯手開發的。

這裏的房屋均價為1470多萬人民幣,是溫哥華的富人區。目前這幢房子估價是1727萬人民幣,住宅包括地下室共三層。

程慕陽的公司也是溫哥華快樂山區的“精品建築”——Collection 45的開發商。Collection 45位於溫哥華魁北克街與8街附近,緊靠溫哥華市中心,共6層45個單位,是一棟高檔住宅,當初售價309,900- $779,900,已售完。

程慕陽豪宅曝光 “紅色”逃犯商業前途或將受阻
程慕陽豪宅曝光 “紅色”逃犯商業前途或將受阻

程慕陽公司開發的列治文國際貿易中心,還是個工地,看板顯示一期已經售罄,如今二期開始發售,但是售樓處大門緊閉,其網站也沒有相關介紹,工程仍未開工,之前曾宣傳計畫於2017年竣工。

慕陽國際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程慕陽,是溫哥華列治文豪華“Spa Versante 身活館”的老闆。該身活館位於溫哥華華人聚居區——列治文的中心地段,內有游泳池、按摩房、瑜伽房、健身房和SPA等,占地面積15000平方尺。

程慕陽豪宅曝光 “紅色”逃犯商業前途或將受阻
程慕陽豪宅曝光 “紅色”逃犯商業前途或將受阻

那麼,面對被轟炸的網路新聞,中國以及加拿大官方,又將作何反應呢?

李小璐18歲在美國開超市 壹包方便面引發的商機

日前,李小璐做客楊瀾主持的《天下女人》,第壹次談起與賈乃亮的戀愛經過,並透露二人已計劃領證結婚。

李小璐18歲在美國開5家超市 單店年收入令人瞠目
李小璐透露,自己壹開始對賈乃亮並沒有特別的感覺,但賈乃亮卻對李小璐特別鐘情,執著地追求了壹年左右

李小璐透露,自己壹開始對賈乃亮並沒有特別的感覺,但賈乃亮卻對李小璐特別鐘情,執著地追求了壹年左右。李小璐透露,她已經和賈乃亮計劃近日在北京領證結婚。至於婚禮的形式,她坦言不希望太隆重,那樣反而會讓她緊張,只要有家人和朋友在身邊就好。而懷孕生子,也壹切順其自然。

相戀兩年壹直高調享受愛情,賈乃亮在3月31日晚某影視盛典上高調向李小璐求婚,獲得佳人含淚首肯,金童玉女修成正果。被幸福感染的網友們紛紛“道喜”,有網友更爆出這對準新人還有壹喜——李小璐懷孕了!?而此前也有知情人士向金鷹網記者爆料李小璐懷孕。

李小璐18歲在美國開5家超市 單店年收入令人瞠目
賈乃亮在3月31日晚某影視盛典上高調向李小璐求婚,獲得佳人含淚首肯,金童玉女修成正果

爆料網友稱李小璐“奉子成婚”

當晚,李小璐和賈乃亮壹同上臺領取內地最受歡迎電視劇演員,賈乃亮在臺上當眾單膝跪地、拿出6克拉“鴿子蛋”,向李小璐求婚。賈乃亮深情表白道,“小璐,遇見妳,是我壹生中最幸福的事,我會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護妳,不讓妳受到任何欺負,我會靠自己的努力讓妳壹輩子活得幸福。”被告白的李小璐感動得熱淚盈眶,先開玩笑道“多跪會兒!”最後甜蜜點頭,“我願意!”李小璐助理靜靜透露,賈乃亮策劃婚禮周圍的朋友都知道壹點,不過沒想到“有這麽大的驚喜,當時都被感染了。”

浪漫求婚成功後,網絡上熱開了,網友紛紛稱:“又相信愛情了!”有網友更爆料這對準新人其實雙喜臨門——因為“李小璐懷孕了”,有網友八出天涯論壇此前的爆料貼“前段時間巴黎時裝周就說李小璐懷孕壹個多月,這突然求婚,看來是真的。”

李小璐18歲在美國開5家超市 單店年收入令人瞠目
李小璐12歲跟著家人定居美國

無獨有偶,上周李小璐來長沙宣傳新戲《AA制生活》時賈乃亮壹直陪伴左右,有知情人向金鷹網記者透露,因為李小璐懷孕了,賈乃亮心疼女友所以壹直陪護,當天李小璐做客《金鷹訪談》前在後臺略顯疲憊,訪談時記者留意到她習慣性雙手護肚,不過當晚李小璐錄制《快樂大本營》時依然踩高跟鞋與馬蘇熱舞。

回應工作人員稱順其自然

壹邊李小璐被爆懷孕,壹邊賈乃亮也十分“盼當爹”。求婚成功後,賈乃亮接受媒體采訪談到求婚方式時,賈乃亮直言:“希望以後我們的孩子長大之後,能看到他爸爸是怎麽向他媽媽求婚的。”而被問到未來生兒育女計劃,賈乃亮也大方表示:“我希望是龍鳳胎,如果有可能的話,生五個以內吧。”而壹邊的李小璐甜蜜中帶尷尬。網友猜測“這是暗示要奉子成婚麽?”

對此,李小璐助理靜靜接受金鷹網記者采訪時直言“不清楚”,不過補充道“這種事情要順其自然,不會去強求,來了肯定會要。”靜靜透露,婚期“他們還在商量”,到時候籌備婚期兩人的工作會適當放緩,而目前李小璐和賈乃亮的工作並不會減少,4月中旬李小璐將進組拍另壹部現代戲,賈乃亮參演桐華新戲《被時光掩埋的秘密》也將於四月份開機。

美貌與智慧並存的美女老板李小璐

壹袋方便面引發的生意經

李小璐12歲跟著家人定居美國。壹次她想煮袋方便面吃,媽媽說去超市買,但想想近半個小時的車程,頓時讓她沒了胃口。李小璐覺得,美國人太缺乏商業頭腦,投資者只設立大型的購物中心、超市,兩家超市最近的距離也要十幾公裏。

李小璐18歲在美國開5家超市 單店年收入令人瞠目
壹袋方便面引發的生意經

為什麽不自己開壹家小超市呢?李小璐心動了。過完18歲生日十幾天之後,李小璐將中國人做社區便利小超市的理念帶到了美國,她給自己的小超市起了個名字———Lulu Car。 為了招攬客源,李小璐打出了“新店開業,連續22天8.8折”的招牌。22天促銷結束後,小超市凈收入550美元。

隨著Lulu Car的8.8折促銷結束,小區居民似乎也隨著撿便宜熱潮的退去而對這個小超市失去了興趣。第二個月,Lulu Car凈負888美元。朋友傑西開導李小璐:“除非有格外新鮮的亮點,否則這些人到大型超市購物的習慣壹時間是很難轉變的。”

這倒是提醒了李小璐,為何不在新鮮感上做文章?隨著情人節臨近,她有了主意,即便人各有各的生活習慣,但愛情卻永遠新鮮!

李小璐將Lulu Car改名為Love Car,小超市的經營主題從便利轉向了愛情。她把情侶相架、情侶杯、交換日記本等壹對對地擺在小店最顯眼的位置,彰顯超市的經營主題。

隨後,大家又給店內的其他商品進行“愛情式配對”,比如把香草味與巧克力味的冰激淩壹支壹支地穿插開,促使喜歡甜味的女士與喜歡濃郁味道的男士共同購買。很快,李小璐就驚喜地發現,每月的凈收入達到了2500美元。李小璐決定追加投資,擴大經營。

李小璐母女5家超市單店年入過億美元

李小璐回國拍了壹部反映國內都市白領生活的電視劇。戲裏有壹場剩男剩女相親會,父母們很認真地準備精致的卡片,上面寫著自家孩子的基本情況及征婚條件。

這李小璐再次產生了新靈感。她馬上進了壹批很漂亮的小卡片,擺在超市最顯眼的位置:“嘿,如果妳想拼車、想找聊友、想做二手交換,甚至尋找友情、愛情,那就請買壹張2美元的小卡片吧,貼到Love Car的招貼墻上,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等著妳!”

隨著Love Car的生意越來越好,李小璐在洛杉磯壹口氣盤下了5個營業面積超過1000平米的庫房,改頭換面裝修成了超市用地。

給房東支招:如何合法驅逐霸王租客

據瞭解,近年來加拿大的霸王租客現象越來越嚴重,然而一直沒有相關法律檔出臺。近期,出租房供應者聯會給房東提供了一些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法律措施。

從數據上來看,絕大多數安省的租客是很講道理的人,拖欠房租的現象並不嚴重。據有關部門的調查,安省的租客總數達到130萬,其中有95%能夠按時交房租,而所有欠租的問題都是由剩下的5%造成。

正是由於這些人,安省出租房供應者聯會(Federation of Rental Housing Providers of Ontario)一直要求省府方面收緊出租規定、更維護房東的權益。

與之對應,租客權益組織則一直強調,政府的稅收和開支政策都偏向房主,所以要求省府的管理機構能夠“適當平衡”。某個租客權益組織表示,在每所出現房客欠租的物業,房東的“惡劣表現”——如忽視維修,更較租客嚴重十倍……來來去去,雙方的口水仗已經打了好幾年。

本地律師韋斯列德(Mark Weisleder)表示,雖然本省目前的房東和租客條例有瑕疵,但是仍然做到了能夠在房東和租客之間維持一定的平衡。既讓房東能夠合法驅逐不繳房租的租客,又給了租客足夠的機會和時間繳租欠款,讓他們不至於由於一時的資金緊張而落到無家可歸的地步。

 

下麵是驅逐(eviction)不繳房租的房客的法律程式:

1.如果租客沒有按時繳租,房東一般會等候15天,然後給他一張終止租約的通知。在安省,這個通知的官方名稱叫N4表格(Form N4)。從理論上來說,房東也可以在繳租日過去後立刻給租客發通知。N4表格可以去“房東及租客管理委員會”(The Landlord and Tenant Board)的官方網站上下載(點擊進入下載頁面)。

接到這份通知後,租客有14天的時間可以補繳房租。

2.如果租客遲繳租已經超過了30天,則房東必須將此事申報“房東及租客管理委員會”。申報表的官方名稱為L1表格,費為170元,而委員會大約需要30天的時間安排公聽會(hearing)。

公聽會上,委員們將聽取雙方的說法,並作出判決。即使房客沒有參加公聽會,也不妨礙公聽會的進行,委員會有權在一方沒有出席的情況下作出判決。

4.如果11天後仍然沒有繳付欠款,而且也沒有搬走,房東不可以自己強制驅逐,而必須將委員會的判決令申報法院執行局(Court Enforcement Office),並由法警(county Sherriff)來執行具體的強制驅逐工作。一般說來,從申報法警到他們正式來實施驅逐需要三到四個星期的時間,平均費用為400元。

如果一切順利,房東走完上述的法律程式、將租客驅逐大約需要90天。然而,租客可以以健康、沒有律師等理由推遲公聽會;或者反訴房東騷擾、居所缺乏維護,這會令驅逐的時間更長。

據“房東及租客管理委員會”的數據,2009年該委員會一共收到了5.9萬份L1申請(正式申報租客欠租行為),占本省租客總數的4.5%。其中,有三分之二的租客都可以在法警來之前將欠款繳足、避過被驅逐的命運;而剩下的1.5%、即2萬名租客遭到驅逐,他們占本省租客總數的1.5%。

換個角度看,如果把租房看作一項生意,它的成功率是相當高的。作為房東,他們只需要在租客入住之前多“面試”、“篩選”,找到那98.5%能夠繳付房租的房客中的一員。

 

 

統計局:加拿大上月失業率上升

據聯邦統計局周五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2月比1月份淨流失1000份工作,加之就業人口增加近5萬,故令失業率從1月份的6.6%上升至6.8%,高于多數經濟學家預期的6.7%。

統計局:加拿大上月失業率上升
統計局:加拿大上月失業率上升

統計局的報告說,石油價格跌跌不休令産油的阿省深受影響,該省在2月份淨流失14,000職位,其中一半屬于油氣産業,使得失業率比1月份上升0.8%, 令該省失業率達到5.3%,爲阿省自2011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卑詩省的自然資源産業也流失7,200份職位,全國在這個行業則流失16,900份職 位。

此外,全國制造業流失19,900份工作,主要集中在阿省和安省。

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加拿大,了解加拿大房産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競爭太激烈 華人老師在加拿大大學不好混

要想進入北美大學做教師,除了必須擁有博士學位,當然最好是美國、加拿大或歐洲名牌大學的學位,同時還要有三位學者強有力的推薦信及豐富的教學經驗。其次是人脈,即能夠拉到項目,找到錢。如果找不到錢也不大可能獲得終身教授。第三,說國外人際關系簡單,那是相對而言。大學裏的關系相當重要,有關系網才能發文章,發文章還必須發到位,如果文章發不到位,會影響到日後搞科研拉項目。有這幾個條件擋路,華人在北美大學的教師之路注定不會一帆風順。

競爭太激烈 華人老師在加拿大大學不好混

臨時工一樣的大學講師

晚七時,課進行到一半,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年長女學生突然走上講台挽住教授胳膊,教授面露尴尬對學生:“抱歉”,然後輕輕扶著這位老學生重新回到坐位。課繼續進行……這一幕發生在多倫多一所大學的“環境研究”專業的課堂上。

當我站在100多人的教室後面時,他正在講台上來來回回,他在踱步。周圍的學生告訴我說這是他講課時的常態,也是他一天中僅有的健身時間。(後來他對我說,他只能在同一時間進行這兩件事,好在講台足夠長。)

他是一個思維慎密的學者,很久以來,事業與生活在他身上進行著雙重博弈。學生們稱他爲查理黃。查理黃是長著東方面孔的一位華裔學者。而課堂上的年長女學生是他患有輕度癡呆症的太太。多雪季節,他帶著一頂優雅嵌灰邊的黑色禮帽,穿同樣灰色長衣,腳踩黑色平底短靴,緩步走過綠草坪時,很像電影中的男主角。

查理黃在這所大學裏有一份說不清是part-time還是full-time的工作,他是這所大學環境專業的講師(lecturer)。查理黃告訴我,北美大學所有的職位都會比中國大學同等職位高一級別,講師相當于中國大學裏的助教(AssistantProfessor),雖說高一級別,但北美大學的這一職位意味著臨時性、輪候式、不穩定。查理黃全天侯盯著郵件,聽到召喚就來上課。

加中來回跑的終身教授

多倫多downtown,晚七時,我與馬振中會面。他的語速極快,要集中精神才會跟得上。他從溫莎坐火車趕來,此次來多倫多是爲國內“清華大學在加國舉辦的“第兩期國際高級工商管理總裁班”授課,目前他是 加拿大溫莎大學商學院終身教授,管理與組織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

溫莎大學商學院終身教授馬振中

他告訴我,其實他剛剛從國內回來,短短兩星期往來于國內四座城市:北京、上海、廣東、 天津,幾乎每兩天輪換一個城市,他的健身訓練和遊泳同時在時差中進行,我問他怎樣進行?他說睡不著就去酒店健身房,即便在零晨。

大學老師的門檻有多高?查理黃原本最想進入的是加拿大倫敦的西安大略大學,當年他曆盡周折兩年也沒能進入,有幾次都是超過100多人申請一個職位……馬振中博士透露另一個重要門道:“一般情況下,只有在大學裏有位置時,才有重新招新人的可能性”。

大學裏的“終身”究竟有多重要?

查理黃的社交能力似乎不算差,不過與本地白人或印度人相比他申請項目研究經費非常難,不只是語言文化或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一些說不清的原因總是牽纏其中,就在兩個月之前我與他聯系采訪事宜之後,他的合同即將終止,而與此同時,他卻得知獲得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的資格,這消息于他而言,簡直就是天降喜訊。

查理黃博士畢業後進入這所大學,先做lecturer(講師)長達五年。這個職位包括協助教授批改作業和輔助學生做各種作業,也包括講課在內。查理黃說, 講課本身並不害怕,開始學生不到50人,後來超過100多人,不用母語對話筒講課,還要力戒口語表達,面對各種膚色的外國學生,單就講課這一項,他的壓力持續有兩年多。

爲能聽懂各國學生口音,他花錢請一個本地加拿大搞播音的專業人士做家教,還特意利用學生上門提問題的辦公室作爲自己談話時間(Office hours),有意糾正發高聽力。

查理黃的太太也許是這所大學最老的女生,她是一個輕度的癡呆症患者。

如果不是他們互相攙扶著走出教室她也許會徑直走到對面小河中央,如果不是在同學目光的護送和他溫柔控制下她很可能大聲唱起歌來。醫生說若能在親人照料下也許活很久。查理黃的職位是可以承擔太太住院和看病賬單的大部分,剩下的一部分則由聯邦 醫療保險承擔。

盡管雙重保險,查理黃還是想親自照料太太。 如果爲了掙錢,他也許不會拚命留在大學裏。查理黃喜歡這個大學職位,雖說清貧,雖然他獲得的助教資格過于漫長。查理黃是通過極爲嚴格的考核後才得以進到這個位置。

幾年前,查理黃只能教初年級課程,講師的職位也就是客座教授,只爲學生輔導,只上課,不搞科研,並且不 算在學校教師的體制內。他的文章被拒5次才得以刊登在指定專業學術刊物,也正是因爲這篇文章他才得到這個助理教授職位。這些學術刊物是經由專業委員會嚴格 篩選分類出來的,根本沒有空子可鑽。

這個助教職位覆蓋他多年來的全部辛苦,當然,他的終極目標是終身教授。權威機構數據顯示,全加拿大高校教授白人占87%,其他是少數族裔,華裔占4%左右。而在前些年,好多認識查理黃的華人朋友說他是走入主流社會的人,不過 學校裏的洋面孔占絕大多數,暗自欣喜之後,他還是不太好意思對那些機修工或油田工人和伐木工人說出他的年薪,當然現在不同,不過,助教如果變成終身助教或 往上升一級還需要有更艱辛的路要走。

馬振中博士現在已經拿到終身職位。他說,從助理教授到副教授要有6年左右的時間,每年都要評估,3年終期評估,到第5年時可以開始申請。助理教授也有終 身,副教授也有終身,“終身”是北美大學學術自由和思想獨立的基本條件,如果沒有終身職位制度,那些發表不受社會歡迎學術觀點的教授很有可能被解雇,轉而會爲保住飯碗盡全力取悅于上級或公衆。

北美大學之所以能留下真正的人才或者說但凡博士畢業都想進入大學的原因就是由于有這個重要原因:學術自由度。因爲, 終身教授制度能保證學界知識分子獨立思考精神、自由批評空間,充分發揮高等教育對于整個社會的批評功能。持有“終身”的人,即表明你是具備這個潛力在大學 裏一直工作到老,生活到老,教學到老,安穩到老。

多倫多是座大學密集的城市,每所大學授予終身教授的標准也微有差落,一些基本要求也不盡相同。首先要在校全職工作超過6年以上,其次要在全球或有名望的大 學出版社出版一本或兩本專著,第三要在本領域權威或頂級學術雜志上發表5篇以上文章,並且必須要有知名專家和知名教授肯定你的學術成果,同時,還必須得到 學生的普遍擁戴和專家評審委員會一致通過,全心全意地爲本系、本學校和校外社區盡職服務。

除此硬性規定,看不見的隱性因素和潛在規定,比如種族、性別、院 系政治和人際關系,關礙重重,任何一個環節的忽視都會前功盡棄。學校裏也有一些感覺渺茫的53歲就去領取退休金離校的。查理黃對自己未來“終身”的地位持肯定態度,他說他一定會掃除達到頂峰的所有障礙,拿下這個鐵飯碗,到那時,人生就是百事百順,生活便是衣食無憂。

回國好還是留下好?

實際上,像馬振中博士這樣作爲一個管理100多人的管理組織系主任在北美華裔中並不占多數。據馬振中博士講,回到國內大學真正學管理專業的人其實不多,而是純理科專業的居多,拿不到終身回國能拿到一官半職也不錯,照樣能成就事業,只是個中酸楚自知不言罷了。

查理黃自從做助教後,漸漸與一些國內同行斷了聯系,甚至是師出同門的博士同學,一並丟掉原本那一層傳承,當然這並不是普遍意義人們所想的那樣,而是國內同 行感興趣只是北美大學裏的各種雕像Logo和特色建築,或人文氣息或和校園學生活動招貼、草地休閑等等,無論高下之分,而是對話角度或平台産生變化。

在北 美大學體系中,個人能力與學術水平完全不是一回事。個人能力要求你的ppt要做得漂亮逼人,你要在大小學術圈子裏的口碑要超出一般,你的社交效果要能放大 你的學術水平。你的聰慧要在相關領域成果剛露面立即有靈光轉換,你要能在數據上把握確鑿使評審點頭進而使文章迅速發表全球刊物。

查理黃自謙地表示,自己生 存能力一般般,學術水平雖說可以但不據一流,他只剩下笨人的努力和執著,何況身邊還拖著個“最老的學生”。他說無論如何他都會在這所大學裏堅持下去,他喜歡這裏的氣氛,學校裏的本科生基礎數學能力普遍弱于中國同等學生,但研究生階段獨立研究能力普遍高于中國同 級別學生,甚至能獨立講解全課程,搞編程的更是邏輯思維能力超強。

體系龐大的副教授、不同類別的助教、批改作業者組織,教授和助教提供的課外答疑時間,相 關院系,學生宿舍,學生內部裏的“學習班”“解題班”和各類名目繁多的“小組”等,一種氛圍造就課題執行驚人的效率。查理黃以上海留學生身份來加拿大讀書,從中國重點高中重點大學死磕到北美碩士博士讀下來直到進入這所大學,卻發現原來精神原子彈暴發地在此

學術狂人是大 學裏的博士學者和教授們,他們格格不入的學術偏執狀態時時讓人擔心過勞死隨時發生在身邊。一些艱深大部頭的學術文獻能立即讓一些學者們有攻克它的主人心 態,其間自然不乏産生學界領袖,學術方向就此生成,這種氣息必然影響其下學生。查理黃說他就是愛上這樣的大學。

這種環境中産生的“學霸”把學術放在第一位,不這樣就會轉爲邊緣人或出局,所以通常是200多人爭一個終身教授的職位並不希奇。這種“學霸”與上述的“個人能力”會不會發生矛盾呢,事實上,一個“學霸”必然要有與他相匹配的能力才會成爲學界領袖。查理黃生活中穿梭在教學與家庭之間。通常情況下,早餐在背景音樂“狂沙萬裏行”中進行,同時他要准備下午四五點的晚餐,他爲她准備好換洗衣服和一條化纖褲 子(雙腿的褲管都能自動拉開),另外還有紙尿褲,他扶她上洗手間,他爲她刷牙洗澡。

沒課在家時,他用一條粗繩把她的一只手系在自己的皮帶上,她會坐在他腿 上撕扯書稿,他會重新謄寫。他定期料理家中雜事,與醫生溝通。爲保證都能睡個好覺,他放她到花園,她會提著一箱子垃圾爬上來。她偷藏他的書,他甚至要花幾 小時找出。一個星期前,她躲在角落偷笑,他從壁櫃底翻出她囤積的大量糖果,于是他們開心地相擁入睡。

只有當她坐在他的課堂上,她與正常人沒什麽兩樣,她還 是有著迷人的笑容和苗條的身材,還是舞會上舞到最後的那個人。簡單生活簡單追求,學者查理黃一邊在鍵盤上敲論文,腦海中閃現小魚、小蝦似的靈光,他擡手彈太太一個響腦殼,隨後親親太太的手,轉身拿一杯涼啤酒就著清風 明月猛喝,窗外草坪上孩子們的足球玩得正歡,園子裏小狗和松鼠互相調笑,酒精上頭,查理黃湧出新想法立即輸入計算機,丟下計算機衝衝上樓看上五百頁書,去趟洗 手間聽聽音樂,伸個長長的懶腰,環顧一眼整潔的房間,看看身邊傻呆呆女孩兒,查理黃突然躊躇滿志了。

否決查理黃觀點最傷人的方式是說他“太學術”。因爲他不能全部參與各類型學術會議,不能常與鄰居或朋友會面,也不能去其他國家或城市搞學術研究聽講學。焦 慮仍然對于查理黃是長久的,不過,有時,他倒認爲焦慮會讓他保持清醒或更新,查理黃遊走在煎熬和品嘗小快樂中,他想保有尊嚴。

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加拿大,了解加拿大房産投資獨家專業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