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大爆發 樓價何去何從?|居外專欄

新冠狀肺炎已經在全球大爆發,執筆時,確診人數已超過 30 萬。幸好中國情況已受控,歐洲及美國卻成為新爆發點。

歐美爆發,大部份國家地區都實行封城,減少人群聚集,店鋪關門、經濟活動幾乎陷於停頓。疫情令企業倒閉、失業率上升。經濟固然受損,各類資產價格大幅下跌,也可能產生金融大風暴,甚至可能進一步令經濟陷入 1929 年般的大蕭條。樓價在這種背景下,不會獨善其身,自然也會大幅下滑。不過,這只是最差的情景推測。

事實上,不少主要國家掌管財政、經濟事宜的官員應對情況,不斷推出各種舒緩措施:降息、放水、QE(量化寬松)等等層出不窮。政府也推出財政手段,派錢救企業,甚至可能會買入受影響的企業的股份,例如波音,情況就如 2008 年入股受影響的銀行一般,波音的股價最近也因傳言而逆市上升了!

中國香港的情況,其實比歐美情況為佳。首先,香港有 2003 年沙士的經驗,市民對疫情存高度的警覺性。對壓止疫情的擴散,有很重要的裨益。加上樓市實施辣招多年,對樓市的貸款有效控制,杠杆比率也不高。最令筆者擔心的是小商戶,希望他們可以捱過去,也不致令物業出現拋售潮。

筆者估計,在各國科學家的努力下,加上大型超級計算機的應用,疫苗或醫治上將會取得顯著成效。只要捱過未來六個月的經濟困境,疫情總會過去,經濟亦可好轉過來。未來三個月至六個月,將會是關鍵時間。相信香港底子厚可以捱過去;歐美則須靠政府。

反而,疫情過後,全球低息。買樓收租,可能是唯一有正回報的資產,尤其是非美元區。疫情期間,美元彙價大升、連澳元兌港元都跌至4.6、如英鎊兌港元跌至9,相信更能吸引有錢人的目光。正如 2008 年金融海嘯之後,樓價升個不停,都是拜美國聯儲局不停放水所賜。今次全球各國都一齊放水,規模更是無上限。物業可能是成為最佳的避險資產。

 

“真心待您”李峻銘與您全析香港房產市場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詢或有疑問,歡迎隨時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投資英國現良機 倫敦、曼城是首選(上)|居外專欄

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紐約、倫敦、香港的樓價,一向都是全世界最貴的地區,全球不同地區的買家都會湧入這些區域,紐約跟香港的樓價不相伯仲,在市中心二萬多元一英呎(一平米等於10.76平方英尺)是平常事。

倫敦過去三年受“脫歐”影響,樓價在 2016 年見頂後,便一路回落。根據當地的一些研究報告,核心地段在過去 5 年,兩房單位下跌了 8.1%;三房單位下跌了 10.4%。單位愈小,價格抗跌能力愈強。相反,愈大面積,跌幅也較大。

這顯然跟英國政府的“Help to buy”政策有關,政府協助首置人士置業,但樓價上限為 60 萬英鎊。在核心地區,最多能買兩房而已;在豪宅地段,全新開放式都可能買不到!

但是自從“脫歐”形勢越漸清晰,倫敦的樓價在 2019 年 10 月就開始止跌回升,成交量也隨之攀升。不少測量師行也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 2020 年開始,倫敦未來 5 年樓價共有 15% 增長,而曼徹斯特更有 20.5% 的樓價增長。

基於英鎊在2014年是1英鎊對13港元,因脫歐而下跌至 10 港元,下跌了百分之三十,變相令投資英國物業更吸引!

點擊查看英國在售房源

筆者上周也順道前往倫敦及曼徹斯特實地了解一下情況!筆者找了不同類型的代理幫手,有專營一手、也有二手及大型測量師行,他們有一共同點,就是非常繁忙,生意果然不錯!不少已推出的樓盤,一房及開放式也大都沽清,或只余少量低層單位,兩房、三房則仍有選擇。

其中一個在倫敦 King Cross 核心地區的樓盤剛剛開售,經紀朋友說發展商見反應太好,未正式開售,已經加價,並叮囑筆者,必須在開售日當天提早到售樓處排隊,否則一定錯失良機。當然筆者並沒有去排隊,到下午便收到訊息,全部開放式及一房沽清,又證明代理所言非虛。

倫敦市中心, Zone 1 樓價當今每呎在 10,000 至 15,000 港元之間。如果選擇 Zone 2 或 Zone 3 地鐵站附近,也只是 6,000 至 8,000 港元。相比香港及紐約,又似是有上升空間,尤其是有新的地鐵線——伊麗莎白線即將開通,將大大改善附近交通,沿線物業相信會更大的升值空間。

畢竟,投資倫敦 400 至 500 萬港幣是最低入場門坎,不是小數目,曼徹斯特則只需 200 萬港元便可入場,後續會跟大家詳細分享!

 

“真心待您”李峻銘與您全析香港房產市場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詢或有疑問,歡迎隨時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香港地產業無懼困難 積極創新 共創新天地|居外專欄

最近中國香港地產代理監管局公布,向每名代理提供500港元的進修資助,但實際資助的用途,並沒有任何限制。換句話,是向每名代理派錢500港元。

回想2003年,代理監管局也因應沙士疾病傳播嚴重影響樓市交投,寬減持牌代理一半的牌費。今次武漢新肺炎,已正式登陸香港,代理的經營狀況已經進入水深火熱。情況跟沙士時期不相伯仲。

筆者知道市場上,不少小型代理過去半年生意大受影響,有些已經准備結業或進入半退休狀態,縮減人手或搬至樓上鋪經營,只保留牌照,方便有熟客關照時可以合法工作而已。大型代理也不見得很好景:中原地產剛宣布2019年全年全公司營業額174億港元,下跌8%,其中來自香港住宅的營業額為38億港元,比去年2018年的41億港元下跌7.4%;工商鋪則屬重災區,由2018年的8億港元下跌至2019年的5億港元,下跌幅度高達37.5%。令筆者感到奇怪的是今年並沒有宣布盈利數字,所以推測今年中原可能出現虧損。

除中原地產以外,再看一看另一大型代理美聯集團又如何?2019年的業績未公布,但翻看其過去5年(2014至2018年)的業績,合共有2.26億的盈利,平均每年只有4,500萬左右。以每年50億營業額的公司來說,只有1%的利潤率,可見只要市場成交一旦下跌,對其公司盈利將會造成嚴重影響。

反觀業務遍及全球及海外的中介機構,例如高力國際,其股價由2009年3月時的3美元,上升至最近2020年1月的81美元,上升27倍。

香港唯一上市的美聯集團,在2008年的股價高達13.46港元,下跌至最近2019年1月的1.07港元,下跌超過9成。

筆者已經多次提及,香港代理的經營模式浪費很多資源在不必要的地方,無助提升服務水平。龐大的租金是其中一項明顯例子。小型代理在缺乏資源下,難以自行開發數碼平台;大型代理則倚賴過往的古老的“人管人”的模式,缺乏大刀闊斧的改革勇氣!

除銷售渠道模式的守舊之外,不少代理也只慣於銷售本地物業,小型代理甚至局限於一個小區的物業。

市場上有個說法,大灣區物業每月都有近3,000個香港人購買,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是由香港代理交易完成的。其余2,000個單位都由內地的代理促成。大好機會,失之交臂,實屬可惜!

2020年,海外物業將會成為港人另一新寵兒。大家又准備好沒有?天大地大,市場更大。只要肯創新、肯改變、適應市場及客戶的需要,香港的物業代理業又會有新的一片天!大家加油!

 

“真心待您”李峻銘與您全析香港房產市場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詢或有疑問,歡迎隨時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內地經濟有望轉好 香港樓市調整有限|居外專欄

豬年香港樓市先高後低,最後都錄得 5 %左右的升幅。踏入鼠年樓市又會如何?大部份市場評論都估計鼠年香港出現經濟衰退的機會非常大,失業率上升,自然會影響樓價!

筆者都相信 2020 年,香港的經濟不會太理想!但這只是影響樓價的眾多因素之一。房地產是對抗通漲的優質資產,價格受資金流動的影響可能更大!經濟差,全球央行繼續放水,資產市場每次的調整便成為入市的良機。何況,香港房地產長期都是供不應求,自然成為全球投資房地產的熱點!

受移民潮影響,部份中產物業(樓價在 3,000 萬至 5,000 萬之間),調整幅度可能較大,但大家不要忽略內地人口湧入香港的影響。

筆者估計,隨著移民潮增加,內地會放寬更多內地同胞入戶香港。筆者從來不擔心香港樓市的需求,問題是內地同胞的購買力究竟如何?這將會對香港房地產價格起決定性影響!

近年筆者接觸到不少從事深圳、中山、珠海的地產從業員,只要勤力及有上進心,月薪達 2 萬至 3 萬元並不困難。

在深圳、上海等大城市,高級行政人員的月薪已經跟得上香港的水平!內地經濟能繼續和平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便能繼續提升,香港的受益也會水漲船高!

中美貿易協議終於在1月15日順利簽署。中國雖然要增購 2,000 億美元美國產品,但中國能夠堅守自己底線。在談判過程中,展示了戰略上的自信及定力,維護了國家的尊嚴,並非一面倒受壓。

而且在貿易戰下,美國不斷向盟友施壓,被要求“站隊”的歐盟、日本都沒有盲目跟從。中國的進一步開放,與美國的閉關自守,形成強烈的對比。美國咄咄迫人,出爾反爾的氣焰,反而提升了中國在國際格局間的地位,這都是有利於中國長遠發展。

中國正處於歷史性的轉折點,中美貿易協議,提供了中國繼續和平“崛起”的土壤。中國好,香港好!如果香港樓市在鼠年真的出現調整的話,也將會繼續成為入市的良機!

 

“真心待您”李峻銘與您全析香港房產市場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詢或有疑問,歡迎隨時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英國脫歐在即 中國香港買家入市|居外專欄

最近,最令筆者留意的新聞是中渝置地主席張松橋家族,購買倫敦市中心,近Hyde Park附近的古老豪華大宅。金額達2.1億英鎊,應該打破倫敦住宅的最高紀錄。

翻查紀錄,中渝置地在2017年已經過有投資倫敦的商業大廈,金額也超過百億!對中渝置地來說,倫敦市場並不陌生,只是這次購入的是住宅,而非商廈。除了中渝置地之外,2018年,新世界地產及長江實業也不約而同,有投資倫敦的寫字樓,金額也是過百億的大額交易。其實,踏入2019年,香港商人投資倫敦也不少,包括李錦記家族、鋪王黎永滔、陳振彬家族、鷹君羅氏家族、永泰鄭氏家族、永光地產譚氏家族,建灝地產及爪哇控股等等,總金額超過400億港元!

其實,英國過去兩年受脫歐的不確定性影響,前景變得不明朗、經濟停滯不前,不少買家都采取觀望,香港買家卻對倫敦物業情有獨鐘。

自2016年,英國的樓價達至高峰,之後樓價出現輕微回調。根據測量師行的報告指出,隨著樓價及英鎊的下跌,香港買家用港幣去買房,過去一年就便宜了12%。如果與5年前相比,更加便宜了約30%。

如無意外,英國會在1月31日正式脫歐。當脫歐完成,前景反而清晰,投資英國物業又要回歸基本分析。

英國房屋供應,長期供不應求的情況跟香港相似。政府公布每年的新增房屋都在20萬間以下。但不少當地專家估計,需求都在30萬間以上。長期的供應缺口,為價格提供穩健基礎!

當今發達國家,都存在針對海外人士置業的特別稅率。香港最高達30%;澳洲墨爾本也有 12%;加拿大溫哥華 20%。反而英國並未有此類稅項。對海外買家來說,絕對是機會難逢。

英國也是香港人升學的首選地區之一。買套房子供子女讀書之用,既可節省租金、之後又可收租,實在一舉多得。以往倫敦的優質地段,非常搶手,很少會在外地推銷。近兩年受脫歐影響,大家的選擇都比過往增加。如果認為倫敦的總價太高,也不妨考慮曼徹斯特(Manchester)。總價港幣300萬左右,租金可達5至6釐。不失為2020年海外置業的首選!

居外網推薦曼徹斯特新興街區皮卡迪利(Piccadilly)的31層住宅項目Oxygen,2臥2衛房價約¥291萬。(點擊圖片查看房源詳情)

 

“真心待您”李峻銘與您全析香港房產市場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詢或有疑問,歡迎隨時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仰光豪宅回報高 制度缺陷阻投資|居外專欄

緬甸自從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後,經濟曾經有一段光輝歷史,尤其是仰光,更是當時東南亞的大都會,在1877 年已經建成第一條鐵路;香港的首條鐵路也在 1911 年才建成,時間上還早了 34 年。但隨著獨立後,軍政府實行鎖國,全面國有化。加上管治不當、貪污腐敗,令經濟嚴重受創。商業蕭條,令緬甸在 80 年後期開始已成為全球最貧困的國家之一。 在 2003 年國民平均 GDP 只有 180 美元。全國只有 15% 的人口有電力供應。每 200 人才有一部電話。大部分農村地區都缺水、缺電。

但自從 2010 年民主政府成立,經濟開始改善,外來投資也大幅提升。由 2010 年的 300 萬美元提升至 2011 年的 20 億美元。昂山素姬執政後,人民的生活開始大幅改善。全民有免費醫療保障,汽油不再需要排隊配給。超過 50% 人口有電力供應,人均 GDP 超過 1,300 美元。 4G電話網絡成功覆蓋大部門地區,收費便宜,人人都可負擔。

隨著外資湧入,由於管理人員多數從外地輸入,也帶動了在豪華住宅的需求。筆者在仰光一條大街,發現一個豪宅項目在興建,設計時尚、環境又優美!在當地鶴立雞群,明顯會成為新的地標。

順道前往售樓處了解,原來發展商是香港人,負責銷售的經理也是來自香港,怪不得設計可以達到世界級水平。而且銷售情況相當理想,第一期已經全部沽清。這樣高檔物業以往甚少供應,除了受到本地有錢人的喜愛外,也不愁租客。因為不少外國公司高級職員租用的服務式住宅,當今租金達到每月 3,000 美元起。以一個 1,000 呎售 30 萬美元的單位計,租金回報可達 12% 。

當然隨著這類高檔住宅愈來愈多落成,租金能否維持確是未知數,但對投資緬甸物業的最大阻力,反而是二手轉讓制度的缺陷。

這裡基本上,沒有完善及透明的登記業權制度。業主的身分難以確認、欠款多少又不知道,更要命的是缺少專業律師及中介人,樓款無法安全托管,令二手交易非常困難,市場也難以順利運作。對於敢於冒險的投資者來說,也不失為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市場。

 

“真心待您”李峻銘與您全析香港房產市場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詢或有疑問,歡迎隨時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香港來年經濟或衰退 剛性需求樓市穩|居外專欄

聖誕節又到了,2019 年即將結束。展望 2020 年影響樓市的因素,最關鍵的中美貿易談判終於在上周才達成初步協議。雖然比筆者預期中遲,但中美之間,談談打打,大家都不會全面鬧翻;也很難全面合作,這一情形相信會在2020年繼續。

中美關系時好時壞,都對樓市帶來一點波動。但根據中國海關發備布的資料,至 11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 28.5 萬億人民幣,出口 15.55 萬億元,增長 4.5%、入口 12.95 萬億。跟去年持平貿易順差 2.6 萬億元,擴大 35% 。當中,美國占的份額因關稅當然減少了,但中國對歐盟、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出口增加了。不但彌補了美國貿易減少的缺口,還增加了 4.5% 。

中國正不斷調節對美國市場的倚賴,也證明中國貨品在美國以外市場也有足夠的競爭能力。中國自然有足夠談判實力跟美國在 2020 年繼續周旋,破局的機會不大,加上美國大選年,特朗普有十分大的動力跟中國談判成功,以增加其當選的力量。筆者估計第二階段中美貿易談判也是樂觀的。至於美國以至香港的利率,也會保持穩定,最多或會減息一次,大選年加息的機會相信很低了。

社會不安是香港樓市困擾的因素之一。特區政府不斷強調 2020 年,香港經濟會負增長,失業率會大幅攀升,零售、餐飲和旅游等行業會首當其衝。此外,資金會否外流也會影響買家的心態。筆者估計一般投資市場如商鋪、寫字樓及工商物業,難免有大幅度的調整,估計在 30% 左右。但住宅受剛性需求影響,尤其是1,000萬元以下物業,首期也因按揭保險放寬大減的條件下,下跌的幅度有限,估計在 5% 以內, 2,000 萬元以上;影響幅度較大,估計跌幅在 10% 以內。

點擊查看香港在售房源

但大家不要忘記,新增土地供應有限,過去兩年的動土數字也大幅回落至 10,000 伙以下。新供應在 2021 年開始又再斷層,未來樓市不宜過份悲觀!

 

“真心待您”李峻銘與您全析香港房產市場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詢或有疑問,歡迎隨時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香港發展新界土地 適宜采取基建先行|居外專欄

中國香港的房屋問題已經成為長期的深層社會矛盾。在香港,上車必須靠父母的話,便成為世襲制度,令社會階層難以流動、民怨不斷累積。

“明日大嶼”

而造成香港房屋問題的一個深層次原因是土地供應不足。大嶼山可以是未來土地供應的主要來源。

大嶼山具備無可比擬的策略性地利,並有完善的航空、道路和鐵路運輸交通網絡,向外連接到大灣區其他城市及世界各地,對內連系位於中環的現有核心商業區。在大嶼山附近區域新增土地應付住屋和經濟需求,有助達至更均衡的人口和就業空間布局。因應大嶼山發展而建造的策略性交通設施,亦有助紓緩新界西北現時的交通壓力,以及加強市區與新界之間的連系。為把握大嶼山的策略性優勢和機遇,行政長官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公布“明日大嶼”願景,以期為香港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但目前看來,“明日大嶼”排期上立法會要求撥款可能有困難,通過撥款又是難上加難。

土地共享計劃

香港行政長官在《2018年施政報告》概述了“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先導計劃),旨在釋放私人擁有的新界農地的發展潛力,以公私營合作模式作公營及私營房屋發展。

該原本計劃可釋放150公頃土地,應該在年中提交報告,但現在又延至2020年。長期供應似乎毫無頭緒,至於中期供應則可從動工量估計。根據屋宇署資料,2018年全年動工量只有12,609伙,是2018年全年入伙量的六成。2019年頭9個月也只有6,327伙動工,加上2019年頭10個月只有8,007伙在等待批准預售。可以預見,私樓供應在2021年開始就出現斷崖式下跌。

《土地收回條例》

剛剛公布的施政報告,提出通過《土地收回條例》來興造公屋,即使成功收回新界土地,也會受制於基建限制。可以發展的地積比率有限,難於提供大量單位、填補不足!

該條例有超過100年歷史,目的是為了便於收回須作公共用途的政府土地。因此,政府要運用條例收地,第一步是由規劃署、房屋署或地政總署等相關的政府部門確立土地的公共用途,一般是公營房屋、基建或公共設施,過程包括咨詢區議會,及城規程序。之後經過特首及行政會議同意,便會開始刊憲,期間收地公告的副本會交予土地的注冊業主,給予1至3個月通知,並作出賠償。最後土地業權就會復歸政府所有,並由相關部門清場及發展。

就以新界北米埔自然濕地保育區(WCA)為例,此濕地面積有1,781公頃,屬於保護地帶,當然不能建屋。但包圍WCA周邊的濕地緩衝區(WBA)面積也達1,231公頃,這裡申請建屋,難度極高。根據過往經驗,即使獲批,密度也會低於1,交通配套是其中一個死結。

其實,香港鐵路北環線正好經過該區,可大大解決交通問題。但規劃已近20年,一直只聞樓梯響,未見落實,相信是與估計乘客量不足有關。土地未能大規模發展因為無鐵路,鐵路未能落實因為無足夠人口。這又是一個雞蛋同雞的問題。

香港的土地及居住問題,累積了20多年,政府要大刀闊斧式的改革才行。開發新界土地,宜采取基建先行方式,才能讓土地發揮最大的功能,以便興建更多房屋,讓更多香港人安居樂業!

 

“真心待您”李峻銘與您全析香港房產市場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詢或有疑問,歡迎隨時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利民措施推出 助港人融入大灣區|居外專欄

上周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出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小組會議後,公布新推 16 項惠港新措施。其中最矚目的,就是豁免港人在大灣區 9 個城市置業時的限制。

在中國各大城市都有限購令,外地人購買房屋,一般需要証明有實際自用需要。同一城市,不同行政區也有不同的規定,簡單的只要求工作證明、也有繳納 5 年社保的紀錄。限購政策當然對樓市不利,交投減少、發展商存貨增加、自然要減價促銷。 一旦新措施推行後,港人可享有內地居民的同等待遇,一定令大家的置業興趣增加。

珠海就是一個好例子。2018 年限購令下,港人要有 5 年社保紀錄才能買房,導致珠海交投一般。但自從今年放寬限購,整個珠海市場都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中山也有類似情況,10 月開始也放寬限購了,佛山、廣州、江門、惠州都有限購令,新措施一下子完全放寬了 9 個城市。所謂貴有貴買,平有平賣。香港人的選擇將會更多。

除此之外,港人的二代回鄉證已經享有跟國內身分證一般的電子辨認功能。内地居民只要在手機上購高鐵車票,便可以直接入閘,香港人則需持身分證排隊取票。往政府部門辦公,也可以利用身分證預約或自動取號,非常省時方便,現在方便措施通通可以在港人身上發生。再加上今次連子女讀書、開設銀行戶口都照顧到。進一步利用國內電子支付的方便,令香港人政容易融入大灣區。

筆者明白並非每位港人都願意回國內發展,但多一個選擇,相信不是壞事。尤其是對一些退休人士,大灣區的居住環境比香港舒適、物價水平又較低。現在又放寬了居留限制,令他們又可以繼續取得香港的退休保障。

在各式各樣的政策配合下,移居大灣區的趨勢將會越來越明顯。當中的投資機會也自然應運而生,大家宜多加留意研究!

 

“真心待您”李峻銘與您全析香港房產市場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詢或有疑問,歡迎隨時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香港降低首期 換樓市場再起動|居外專欄

政府放寬按揭保險受保範圍,令 600 至 1,000 萬港元的物業率先直接受惠。沙田第一城傳統只有 300 呎實用面積的細單位,也刷出 636 萬港元的歷史新高。呎價超過 2 萬港元,可見樓市反應之快。

過去周末,不少業主實時反價或封盤,也令周末周日的二手成交減少了。市場上也有分析員預言樓市已經見底。

樓市轉活是不爭的事實,但除了直接受惠的上車盤、首置買家之外,下一波受惠的將會是呎價便宜的換樓之選。又再舉第一城為例,細單位大多數是一房,呎價最高超過 2 萬港元,平均也要 18,000 港元左右。相反,第一城的三房大單位,在 10 月成交了兩套,實用面積分別是 800 呎及 853 呎,成交價都是 1,000 萬港元。呎價分別只是 11,723 港元及 12,195 港元。

以往換大單位的資金要求很高,購買一千萬元的物業,單單首期便需要 500 萬港元,賣出細單位套現的資金也許未能足夠支付換樓首期。但當子女長大後,細單位地方太細,不足夠應用便唯有用 40 萬港元首期,用子女名義買入多一個 400 萬港元的納米單位。一個家庭占用兩個細單位,令市場嚴重扭曲。也形成第一城細單位呎價超過 2 萬港元;而大單位則嚴重落後的市場形勢。

今天當按揭保險放寬後,一個家庭有子女長大,需要大單位,也可以通過換樓、賣出細單位、換入大單位。同樣 1,000 萬港元的物業,首期只需 200 萬港元,首期大減,固然輕松很多。賣出呎價貴的細單位;買入呎價平的大單位,更加是精明投資之道。

點擊查看居外網上在售香港房源

因此,換樓鏈將會重新啟動,尤其是新界區,呎價便宜的三房單位,將會成為搶手貨。相反,新界區的納米樓,將會是重災區。以往全靠總價細,才能支持不便宜的呎價。當買家消失了,唯有減價促銷,早賣早著。

 

“真心待您”李峻銘與您全析香港房產市場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詢或有疑問,歡迎隨時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